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八年级语文上22《爱莲说》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读背《爱莲说》,疏通文意,积累文言词语。
2.感受莲的魅力,理解莲的象征意义。
重点:读背《爱莲说》,疏通文意,积累文言词语。
难点:感受莲的魅力,理解莲的象征意义。
一、教学导入
说说和莲有关的诗句。(激发学习热情。)
释题。“说”:是古代一种文体,可以记事,也可以议论,都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课题含义:说说爱好莲花的道理
。21教育网
走近周敦颐。周敦颐(1017-1
( http: / / www.21cnjy.com )073)
,字茂叔,北宋哲学家。因他世居道县濂溪,学者就称他为濂溪先生。周敦颐任职南康郡时,曾率属下在府署东侧开辟一四十余丈宽的莲池,池中建“赏莲亭”,南北曲桥连岸。夏秋之交,莲花盛开,清香扑鼻。作者触景生情,写下《爱莲说》,借花述志。21·cn·jy·com
读准下面关键词:
蕃
淤泥
濯清涟
不蔓不枝
亵玩
隐逸
噫
鲜有闻
听朗读录音。
(注意听准字音,朗读的节奏、语气、语调。)
二、任务导学
1.自学任务
①反复诵读,疏通文意,积累文言词语。
②感受莲的魅力,理解莲的象征意义。
2.自学方法
方法一:
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边读边翻译课
( http: / / www.21cnjy.com )文,积累重要文言词语。(先独立自学,标记疑难词句;小组再交流,解决自学中细碎的问题,记录好小组不能解决的问题。)
方法二:
再读课文,找出描写莲的语句,感受莲的形象,理解莲所代表的意义。
三、对话碰撞,成果展示
(一)生生、师生交流疑难词句。
1.检查、巩固、展示学生对词句的掌握情况。
2.学生齐读课文。这一遍的要求是:读通课文,感情充沛,声音响亮,精神饱满。
(二)细读课文,深入思考、合作探讨、交流展示:
1.找出描写莲的语句,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莲花的?作者把莲花比作什么?并赋予了莲花哪些品格?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明确:作者是从生长环境、体态
( http: / / www.21cnjy.com )、香气、风度描写莲花的。他把莲花比做君子,赋予了莲高洁、质朴(洁身自好)、品行端正(正直、通情达理)、美名远扬、端庄令人敬重(仪态庄重)等品格。21cnjy.com
2.
作者借花喻人,抒情言志。那么他把菊花比作什么?把牡丹比作什么?写菊、写牡丹的目的是什么?www.21-cn-jy.com
明确:
菊是隐逸者,就
( http: / / www.21cnjy.com )像那些不肯与世俗同流合污而离群索居、隐遁山林的逸民高士。牡丹是富贵者,贪图享乐。它雍容华贵,绚丽多姿,就像达官显贵和攀附富贵的庸碌之辈。
以菊、牡丹、莲喻三种人,以
( http: / / www.21cnjy.com )三种爱象征三种生活态度。既婉曲地批判当时趋炎附势、追求富贵的世风。又通过菊的正面衬托和牡丹的反面衬托突出自己在污浊的社会洁身自好,保持正直坚贞节操的生活态度。【来源:21·世纪·教育·网】
3.
文章的主旨句是哪一句?作者借莲花表达了怎样的生活态度?
明确:莲,花之君子者也
作者把莲比作花中的君子,他是要赞美君子形象,这句话是全文的核心。借赞花来赞人,这种写法就叫作借物喻人和托物言志。
2·1·c·n·j·y
作者以莲自况,表达自己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对当时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恶浊世风的鄙弃。21·世纪
教育网
四、能力验证
1.当堂检测。2.背诵课文。
五.自我总结
从《爱莲说》的内容、写法等角度谈谈自己的收获。
六、自主作业
用本课所学的写法,写一写自己喜爱的一种花,并能写出喜爱的原因。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