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教科版2.3 物体运动的速度 学案 及 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新教材】教科版2.3 物体运动的速度 学案 及 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08-21 06:09: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物理学科
【学习目标】
1.知道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的概念。
2.理解平均速度的物理意义。
3.掌握使用秒表和刻度尺正确地测量时间、路程的方法,并根据公式 =求出平均速度。
重点:理解平均速度的物理意义。
难点: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
【自主学习】
1.定义:在物理学中,一个物体沿着_________运动,在________________内,通过的路程___________,这样的运动叫作匀速直线运动。
2.注意: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v是一个_________,与s和t_________。(可用v=求速度)
3.定义:在物理学中,一个物体沿着_________运动,在________________内,通过的路程___________,这样的运动叫作变速直线运动。
4.平均速度:表示的是物体通过某段路程(或某段时间内)的____________________。计算公式:_________.
5.在计算平均速度时,要用________除以________,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总时间”,在通过某段路程时,中间停留的时间也要计算在内。
【合作探究】
实验: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
1.组装实验装置:
将斜面的一端用木块垫起来,使它保持较小的 ,
选取 为研究对象。
2.测量小车在轨道上运动全程的平均速度:
(1)将 移至斜面底端,将小车置于轨道 ;
(2) 小车,同时 秒表,小车 时,停止计时;
(3)读出小车从斜面顶端到撞击挡片所用 ,用刻度尺测出小车运动 。
(4)重复3次实验,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3.根据 (实验原理)计算小车运动全程的平均速度。
4.测量小车在轨道上前半程运动的平均速度:
(1)将可移动挡片移至斜面 ,将小车置于轨道顶端;
(2)释放小车,同时启动秒表,小车撞击挡片时,停止计时;
(3)测出小车从斜面顶端到撞击挡片所用时间t,用刻度尺测出小车运动路程s;
(4)测量3次并把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5)计算小车在轨道上前半程运动的平均速度。
5.测量完毕,整理器材。
科学方法:描绘s-t图像
方法与步骤:
【归纳整理】
【课堂练习】
1.下列运动中是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A.正在启动的汽车 B.在平直的轨道匀速行驶的列车
C.被抛出去的石块 D.从高处自由落下的石块
2.一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通过45 m的路程时用了30 s的时间,那么它前15 s内的速度为(  )
A.0.5 m/s B.1.5 m/s C.2 m/s D.3 m/s
3.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沿一条直线通过一段路程,运动得越来越快,在通过这段路程的最后3m时,用了2s,则该物体在整段路程中的平均速度可能是(  )
A.1.5m/s B.2m/s C.1m/s D.2.5m/s
4.用图像表示物体运动规律,下图中表示同一运动规律的是(  )
A.甲图和丙图 B.甲图和丁图 C.乙图和丙图 D.乙图和丁图 
5.一小汽车以30m/s速度匀速行驶,司机突然发现前方有紧急情况,0.6s后开始刹车,又经4.4s滑行52m,车停止,则从发现情况到车停止的平均速度为 m/s。
6.一位同学骑自行车行驶在一段公路上,前5min行驶了1200m,然后又用0.5h行驶了8km,最后用5min行驶1000m.这位同学骑自行车前5min的平均速度是 m/s,中途8km路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m/s,通过整段公路的平均速度是 m/s。
7.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分度值为1mm)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
(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 进行测量的。
(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坡度较 (选填“大”或“小”)。
(3)请根据图中所给信息回答:
sAB= cm,tBC= s,vAC= m/s。
(4)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后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vAC偏 (选填“大”或“小”)。
【课后巩固】
知识点1:平均速度的计算
1.如图是某隧道前的交通标志牌,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汽车通过此隧道的最短时间为(  )
A.252min B.70min C.8.4min D.4.2min
2.甲、乙两地的距离是900km,一列火车早上7:30从甲地出发开往乙地,途中停靠了几个车站,在当日16:30到达乙地。火车行驶途中以144km/h的速度匀速通过长度为400m的桥梁,火车全部通过桥梁的时间是25s,则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的平均速度是 km/h,火车的长度是 m。
3.山城重庆的车辆世界闻名,能上天入地、穿楼穿隧道。如图所示,一辆洒水车一直匀速直线行驶进行洒水工作,在进入隧道前,距隧道口519m处鸣笛,司机在鸣笛3s后听到隧道口处山崖反射的回声,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340m/s,则洒水车行驶的速度是 m/s。在进入隧道前,洒水车距隧道口360m时,步行于隧道内某处的赵洋刚好听到洒水车的音乐声,她立刻向隧道前或后两个方向跑,都刚好能跑出隧道进入开阔地带,避免水溅到身上。如果赵洋跑动的速度恒为3m/s,则该隧道的长度为 m。
4.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东运动,它们的运动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分析,错误的是(  )
A.甲、乙、丙均做匀速直线运动,甲、丙运动速度相同
B.开始运动15s后,甲在乙正西30米处
C.图B中阴影部分的面积表示丙在4s内通过的路程
D.若乙和丙运动的路程相同,则乙和丙所用的时间之比是5∶2
知识点2:测量小车运动的速度
1.如图所示,在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中,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并开始计时,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算出小车在各段的平均速度。
(1)根据实验的原理,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小车运动的路程和所用的时间。图中AB段的距离sAB= (估计到分度值下一位)cm,测得时间tAB=1.6s,则AB段的平均速度vAB= cm/s;
(2)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则测得的平均速度vAB会偏 ;
(3)实验中应多次测量,每次测量时必须让小车从 位置由静止开始下滑;在BC段、AC段的平均速度关系为vBC vAC(填“>”、“<”或“=”);
(4)物体的运动可以用图像来描述,图中能反映图小车运动情况的是___________(填选项字母)
A.B. C. D.
2.某探究小组为了研究小车在桌面上的直线运动,用自制“滴水计时器”计量时间。实验前,将该计时器固定在小车旁,如图(a)所示。实验时,保持桌面水平,用手轻推一下小车。在小车运动过程中,滴水计时器等时间间隔地滴下小水滴,图(b)记录了桌面上连续的6个水滴的位置。(已知滴水计时器每30s内共滴下46个小水滴)
(1)由图(b)可知,小车在桌面上是 (填“从右向左”或“从左向右”)运动的;
(2)该小组同学根据图(b)的数据判断出小车做变速运动。求小车在连续滴下这六个点的过程中平均速度的大小为 m/s(保留到小数点后三位数字)。
1.如图是用频闪相机拍摄的甲、乙两球从A点竖直下落至B点的照片。频闪照相机每隔0.02s曝光一次。由图可知甲球做 (选填“变速”或“匀速”)直线运动;A点到B点的路程为0.2m,乙球从A点竖直下落至B点的速度为 m/s。
2.在平直的公路上, 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同一地点向南行驶, 如下图所示记录了两辆汽车在相同时间内通过路程的情况, 其中 (填“甲”或“乙”) 车在做匀速直线运动。甲车前30s的平均速度是 km/h。在前10s时间内,若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是向 (填“南”或“北”) 行驶。
3.爬树机器人(图甲)是协助并代替工人爬到树木上进行检查、保养及病虫害防治等林业工作的仿生机器人。图乙为爬树机器人某次沿竖直树干爬行的图像,该机器人在时间内的速度为 ,在内运动的路程是 m。
第3题图 第4题图
4.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运动的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
(1)甲车的速度是 m/s,乙车运动4s通过的路程是 m。
(2)若以甲车为参照物,丙车 (选填“静止”或“运动”)。
(3)图B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所表示的物理量是 。
5.如图是两辆轿车沿直线运动的情形,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乙做减速运动 B.前600m甲更慢 C.全程甲、乙平均速度一样 D.前30s乙更快
6.2023年5月28日,我国自主研发的国产大型客机降落在北京首都机场,顺利完成首次商业载客飞行,如图所示,大型客机在平直的跑道上滑行,若客机在前面3s,在第1s内通过了10m,在第2s内通过了20m,在第3s内通过了30m,则这架飞机(  )
A.在这3s内做匀速直线运动 B.在第1s内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
C.在第2s内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 D.在这3s内做变速直线运动
7.《哪吒之魔童闹海》是中国影史首部票房破100亿的电影,登顶全球动画电影票房榜。电影中,哪吒脚踏风火轮追击海怪,他们越来越近,假设哪吒3min内匀速飞行了18,则他飞行的平均速度是 。
8.在“测平均速度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在保证小车能自行下滑的情况下,应使斜面的坡度较 (选填“大”或“小”)一些;实验中测出小车通过前半路程所用的时间为3s,全程所用的时间为5s,则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m/s;通过实验数据可知,小车沿斜面下滑的过程中做 (选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
9.小明从家到学校路程一定。上学时,他以2m/s速度走完前三分之二路程,又用3m/s的速度走完后三分之一路程,则小明上学的平均速度是(  )
A.2.75 B.2.25 C.2.5 D.2.8
10.一个运动物体在15s内的平均速度为4m/s,若前5s内的平均速度是3m/s,则它在后10s内的平均速度是(  )
A.4.2m/s B.4.5m/s C.5.0m/s D.6.0m/s
11.如图所示,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同方向运动,它们的运动图像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以甲车为参照物,则丙车向后运动
B.乙车的速度大于丙车的速度
C.丙车相对地面静止止
D.2s时,甲、丙两车相对静止
12.甲、乙两小车在同一地点向同一方向出发做直线运动,两小车行驶的路程随时间的变化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乙小车比甲小车早出发5 s
B.甲小车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
C.5~10 s内,甲、乙两小车的平均速度相等
D.整个20 s内,乙小车的平均速度是2 m/s
13.小红在“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实验中,使小车从带刻度尺且粗糙程度相同的斜面上由静止下滑,如图甲所示。
(1)该实验的原理是 ;图乙所示秒表的读数为 s。
(2)实验时为了便于测量时间,斜面坡度应较 (选填“大”或“小”);
(3)图中段距离 cm;小车在段平均速度 m/s;
(4)如图中图象能正确反映小车在斜面上运动情况的是________(选填序号)。
A. B. C. D.
14.如图所示,在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中,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并开始计时,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算出小车在各段的平均速度。
(1)本实验的原理是 ,需要的测量工具是 和 ;
(2)实验中为方便计时,减小时间测量误差,斜面坡度应该较 (填“陡”或“缓”)些;
(3)为研究小物块在足够长斜面上的运动规律,小物块每次均从斜面上A点由静止释放,沿斜面向下运动,如图所示,记录的数据如下表:
从A点开始计时的时间t/s 0 1 2 S 4 5
从A点开始的路程s/cm 0 4 16 36 64 100
相应的平均速度v/(cms-1) 4 8 12 16
实验前,对物块的运动情况作了以下可能猜想:
①物块通过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成正比;②物块通过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平方成正比;
③物块的平均速度与所用的时间成正比;④物块的平均速度与通过的路程成正比。
根据表格中的数据,上述猜想中有两个是正确的,它们是 和 (选填序号),并推测:物块自A点开始计时的6s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为 cm。
15.测量小车沿斜面下滑的平均速度的实验装置及测量过程如图甲所示。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挡板放在斜面底端,图中方框中的数字是小车在A,B,C三处时电子表的示数(数字分别表示“h、min、s”),则:
(1)该实验的原理是 (填写物理公式);
(2)实验时,小车从A点到C点的路程sAC= cm,小车在AC段的平均速度vAC= m/s;
(3)测量小车到达B点的时间,如果小车未到达B点就停止计时,测量AB段的平均速度vAB会偏 (填“大”或“小”);
(4)实验中,小明发现小车通过AB段路程的时间过短,不便于测量时间,为解决这一问题,可以 (填“增大”或“减小”)斜面坡度;
(5)小明改进实验,利用如图乙所示的位置传感器测出不同时刻小车与挡板的距离,并用计算机计算出小车在不同位置的速度。计算机绘制的图象如图丙所示,假设斜面足够长,则5s时小车的速度为 m/s。
16.暑假期间小明坐在一列从苏州开往北京的动车上,看到窗外的景色十分美丽很开心。他想利用学到的物理知识来测量动车的速度。在路上动车正要匀速通过一座大桥,已知大桥长1.2km, 小明坐在车上从上桥到离开桥,所用的时间是25s。则 :
(1)则动车的速度为多少
(2)已知动车的长度为144m, 则动车全部通过大桥所需要的时间为多少
17.甲、乙两地的距离是900km,一列火车从甲地早上7∶30出发开往乙地,途中停靠了3个车站,每个车站停靠了10分钟,在当日16∶30到达乙地;列车行驶途中以144km/h的速度匀速通过长度为400m的桥梁,列车全部通过桥梁的时间为25s。
(1)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2)火车的长度是多少?
18.国庆期间,小明计划从重庆北乘坐火车前往长沙,他看到K504次列车的运行时刻表如下表所示:
成都西 潼南 重庆北 恩施 宜昌东 长沙
到达时间 15:08 16:31 20:09 22:44 05:15
发车时间 12:00 15:14 16:45 20:18 23:11
已知列车自重庆北到长沙约为1325km,根据列车运行时刻表回答下列问题:
(1)K504次列车由潼南到重庆北的运行时间为多少分钟?
(2)K504次列车由重庆北到长沙的平均速度为多少km/h?
(3)若该列车全长760m,当以144km/h的速度通过某座长为5560m的桥时,求列车全部在桥上的时间为多少秒?
【课后评价】
这节课我给自己☆☆☆☆☆颗星。
【参考答案】
【自主学习】
1. 直线;任意相等时间;相等
2. 定值;无关
3. 直线;任意相等时间;不相等
4. 平均快慢程度;
5. 总路程;总时间
【合作探究】
1. 坡度;小车
2. (1)挡片;顶端(2)释放;启动;撞击挡片(3)时间;路程
3.
4. (1)中点
【课堂练习】
1. B
2. B
3. C
4. C
5. 14
6. 4;4.4;4.25
7. (1)(2)小(3)5.00;1;0.033(4)大
【课后巩固】
基础练习
知识点1:平均速度的计算
1. C
2. 100;600
3. 18;576
4. B
知识点2:测量小车运动的速度
1. (1)40.0;25(2)小(3)同一;>(4)C
2. (1)从右向左(2)0.011
能力提升
1. 变速;5
2. 甲;72;北
3. 0.5m/s;4
4. (1)4;12(2)运动(3)路程
5. C
6. D
7. 100m/s
8. 小;0.12;变速
9. C
10. B
11. D
12. C
13. (1);3(2)小(3)40.0;0.2(4)C
14. (1);刻度尺;秒表(2)缓(3)②;③;144
15. (1)(2)90.0;0.045(3)大(4)减小(5)1
16.(1)动车的速度为
(2)动车全部通过大桥所行驶的路程s′=s+s车=1200m+144m=1344m
则动车全部通过大桥所需要的时间
17.(1)火车从甲地早上7∶30出发开往乙地,途中停靠了几个车站,在当日16∶30到达乙地,则甲地开往乙地所用时间
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的平均速度
(2)列车行驶途中匀速通过桥梁的速度
由得:火车过桥通过的总距离
火车的长度
18.(1)由列车运行时刻表中的发车时间和到站时间可得,K504次列车由潼南到重庆北的运行时间为
(2)K504次列车由重庆北到长沙的运行时间为
K504次列车由重庆北到长沙的运行路程为1325km, 列车由重庆北到长沙的平均速度为
(3)列车全部在桥上的路程为
列车速度为144km/h=40m/s,列车全部在桥上的时间为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