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质量验收卷(学生卷)
(满分:120分 时间:12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32分)
1.请运用所积累的知识,完成下列各题。(12分)
打开《艾青诗选》,就仿佛走进了诗人的精神世界,徜徉于艾青的诗歌中,感受那一份美感与力量。那是一种精神的màn游,是一种心灵的拔涉,是沉重之外的飘逸,是静默之中的摇曳,是心无旁骛的涟漪。诗的浩瀚不可轻觑,诗的神圣不容xiè渎。读《艾青诗选》,如读出一片庇佑脆弱的绿荫,一股滋润荒芜的甘露。
艾青的诗歌真切而具有表现力,擅于用独具一格的意象表达浓烈的感情,如:
今天
太阳的炫目的光芒
把我们从绝望的睡眠里刺醒了
也从那遮掩着无限痛苦的迷雾里
刺醒了我们的城市和村庄
也从那隐蔽着无边忧郁的烟雾里
刺醒了我们的田野,河流和山峦
我们仰起了沉重的头颅
从濡湿的地面一致地
向高空呼嚷“看我们我们笑得像太阳!”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
màn( )游 飘逸( ) xiè( )渎 濡( )湿
(2)第一段文字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语是“ ”,正确写法是“ ”。(2分)
(3)文段中“心无旁骛”的“骛”的意思是 。(1分)
(4)《艾青诗选》是一部集历史性、思想性和艺术性于一体的诗集。这本书真实反映历史,高度浓缩作者思想,蕴含着强烈深沉的情感。下图是艾青诗歌发展的时间轴:
时间轴中的A处是艾青的成名作《 》,作者在诗中表达的情感是 。(2分)
(5)语段中的小诗节选自时间轴中的《 》一诗,它的主要意象是 ,象征 。(3分)
2.根据积累默写。(6分)
(1)而现在/乡愁是 /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余光中《乡愁》)
(2)毛泽东的《沁园春·雪》中,表现出一种奋飞的态势和竞争的活力的句子是: 。
(3)乡愁,是萦绕在诗人心中挥之不去的情愫。王湾行舟江上,把乡愁寄予远飞的大雁,轻吟“ ? ”(《次北固山下》);崔颢登楼远眺,把乡愁揉进浩渺的烟波,低叹“ ? ”(《黄鹤楼》)。
3.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沁园春·雪》是一首词,作者是毛泽东,词的上片主要写景,词的下片主要议论抒情。
B.《北方》《冥想》《向太阳》《火把》都出自《艾青诗选》。
C.《乡愁》的作者是余光中,台湾诗人、散文家,诗歌表达了对亲人,对故乡,对祖国的思念情怀。
D.现代诗歌又称新诗,是指“五四运动”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诗歌。按照作品内容的表达方式分为叙事诗和抒情诗。
4.请你参加以“诵读经典·传承美德”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11分)
(1)【活动一:宣传经典】 宣传组的同学为了搞好这次活动,以班委会的名义,拟写了下面一则海报,请认真阅读,按要求答题。(4分)
①海报的内容和格式上各有一处疏漏,请找出来。(2分)
②文中有一个句子有语病,请把改正后的句子写在下面。(2分)
(2)【活动二:亲近经典】诗歌通过鲜明的感彩抒发作者的情感,请用两个词语,说说下面这首诗歌的情感基调。(情感基调:指作品的基本观点的情感取向,即作品总的感情态度,总的感彩。如:欢快、忧郁、愤懑、思念等)(2分)
登高
[唐]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3)【活动三:补充经典】下面是诗人舒婷的诗《这也是一切》,请你也做个大诗人,结合诗歌的内容补全诗歌,写在横线上。(2分)
这也是一切
舒婷
不是一切大树,都被风暴折断;
不是一切种子,都找不到生根的土壤;
不是一切真情,都流失在人心的沙漠里;
。
(4)【活动四:吟咏经典】 活动中将举办一次吟咏诗词的比赛。假如你是本次比赛的主持人,请你设计一下比赛的开幕词。(3分)
二、阅读理解 (38分)
(一)思 念(10分) 舒 婷
一幅色彩缤纷但缺乏线条的挂图,一题清纯然而无解的代数,一具独弦琴,拨动檐雨的念珠,
一双达不到彼岸的桨橹。//蓓蕾一般默默地等待,夕阳一般遥遥地注目。也许藏有一个重洋,
但流出来,只是两颗泪珠。//呵,在心的远景里,在灵魂的深处。
5.诗的第一节选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四个意象,分别抒写出茫然、苦恼、惆怅、焦灼等情思。(4分)
6.第二节中,诗人运用比喻,含蓄曲折地写出了“思念”的缠绵、真切,请分析下面比喻句各表达什么意思。(4分)
(1)蓓蕾一般默默地等待。_______________
(2)夕阳一般遥遥地注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请你简要分析第三节在全诗中的作用。(2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13分)
礁石与灯塔——诗人艾青印象 / 张骥良
一个浪/一个浪/无休止地扑过来/每一个浪都在它脚下/被打成碎沫,散开……
它的脸上和身上/像刀砍过的一样/但它依然站在那里/含着微笑,看着海洋……
——艾青《礁石》
读到艾青先生写于1954年的这首《礁石》,我的脑海里浮现出油画家刘宇一先生为这位当代诗人画的半身侧像:蔚蓝色的大海上,白浪翻卷,海鸥翱翔,礁石旁的诗人,目光凝视着远方。
我第一次见到艾青先生,是在16年前。1980年3月5日那天晚上风很大,20多名诗歌爱好者早早赶到劳动人民文化宫东配殿,等着聆听艾青先生谈诗。我去得尤其早,抢占了一个有利地形,就坐在诗人斜对面,连诗人的呼吸都能感觉到。重返诗坛的诗人,精神饱满。那天晚上,围绕着诗歌爱好者们普遍关心的一些问题,他谈了许多。我甚至来不及抬头领略先生丰采,只是带着崇敬之情,埋头记录他讲的每一句话。这次谈话后来被整理成文章收入他1982年出版的《诗论》。16年过去了,那本当时用的笔记本已经泛黄,但我一直珍藏着。
两个月后的一个下午,为写《大堰河,我的保姆》的赏析文章,我找到了诗人下榻的北纬饭店,再次拜望了这位我自小敬仰的诗坛前辈。先生一眼就认出了我,大概因为我视力不好特征太明显。我伸手到裤兜里找烟,发现自己匆忙中竟带了一个空烟盒。先生看着我站在那里的尴尬样子,笑了,顺手递给我一支“中华”。家里刚好没别人,先生执意要亲自为我泡茶,我怎么劝阻也无济于事,只好红着脸接过一杯冒着热气的香茶。从那次听先生讲诗,我已经知道他平易近人。但一个年逾古稀、蜚声海内外的诗坛泰斗,竟给一个二十出头的后生小辈递烟、泡茶,还是让我不知所措。先生的烟瘾很大,几乎是一支接一支地抽。先生每吸一支,都没忘了也递给我一支。我渐渐的忘却了拘谨,无拘无束的与先生聊起来。在烟雾弥漫的客厅里,先生把我带到创作《大堰河,我的保姆》的时代。
他带着淡淡的微笑回忆起他父母怎样听信算命先生的话而嫌弃他。而当他谈到那个叫大堰河的保姆时,他的目光和声音里包含了那样多的感激和依恋。老诗人对泥土一样朴实的保姆的朴素真挚的感情,使我默然很久。
又过了半个月,我拿着写好的鉴赏文章再次登门求教。先生认真地阅读了拙文后,认为大体还可以,只是有些话说得过了头。我看我的原稿上密密麻麻批满了字,在那些他认为说过了的地方,他都划上了粗线。他还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写文章一是一,二是二,别说过头话,别人为地抬高,也别人为地贬低,要实事求是,做人也是这样。要想成为一个被人民爱戴的诗人,就要说实话,说真话,说自己心里话。”这一席话使我想起了先生的另一首诗《在浪尖上》。诗通篇都是大白话,但由于感情朴素真实,朗诵时一次又一次被暴风雨般的掌声打断。我想起我坐的这张沙发上,坐过文坛泰斗,也坐过我这样的业余作者。我想每个人都会在先生这里感受到诗与真。记得我的朋友——河南省周口地区商水县的农村残疾作者娄自立,曾跟我提起他拜望先生的情景。当他蹲着用双手搬着双脚,一寸一寸蹭进这个客厅时,先生格外热情地接待了他,满足了他的一个又一个要求,为他题字,与他合影。临别时还把自己正在使用的金笔送给他,并执意送他出大门。娄自立说起这些的时候,眼里闪着泪花。先生的确教给我很多。
这次以后,我看先生年高体弱,不便打扰,一直未去看他。1993年金秋十月,我带着40多位残疾作者的共同心愿,又一次走进先生的客厅。第一眼看到先生,真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先生竟已老成这个样子。他的话明显地少了,精神有些不济。我这次本来想请他为我们选编的残疾人作家诗文集《地平线的呼唤》题词。看先生这样老态龙钟,我张了好几次口都没好意思说。过了一会儿,先生的儿媳傅大姐走了进来。她向我介绍了先生的近况。老诗人自从摔断胳膊之后,尽管打上了钢筋,手还是抖得厉害,写字已经很吃力了,所以不得不放下握了半个多世纪的笔,谢绝了所有的社会活动、交往应酬。我终于不肯放弃这个机会,鼓起勇气向傅大姐转达了残疾人作者对先生的敬仰之情,简单介绍了我手里的诗文集的编选标准和过程,表示希望得到先生的题词。仅仅5个字的题词,加上签名和日期,先生竟写了十多分钟。看着“残月同样美”这5个厚重的字,我久久说不出话来。先生年已老迈,但仍能简练准确地概括出残疾人文学群体与整个文学群体的关系,并形象地表达出来。
8.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艾青先生的《礁石》,使“我”想到刘宇一为艾青先生画的半身侧像,侧像画看礁石旁的艾青“目光凝视着远方”,说明艾青先生很有远见。
B.艾青先生在烟雾弥漫的客厅里,和“我”谈到“大堰河”时,目光和声音里包含了感激和依恋,说明他对这条河流的感情是朴素真挚的。
C.艾青先生认为写文章和做人是一个道理。要想成为一个被人民爱戴的诗人,就要说实话,说真话,说自己的心里话,要实事求是。
D.艾青先生自从摔断胳膊之后,写字已经很吃力了,一写字手就抖得厉害,所以不得不放下握了半个多世纪的笔,谢绝了很多的社会活动与交往应酬。
9.文章通过回忆艾青的几件事情,向我们展现了艾青的形象特点。阅读文章,填写下面表格。(6分)
回忆的往事 艾青的形象特点
谈诗歌爱好者们普遍关心的问题 精神饱满
递“中华”烟给“我”抽;亲自为“我”泡茶;为“我”讲述创作《大堰河,我的保姆》时的情形。 (1) ▲
(2) ▲ 激励晚辈
为娄自立题字,与他合影,送金笔给他,并送他出门。 (3) ▲
(4) ▲ 充满信念
10.请结合文本探究文章标题“礁石与灯塔”的寓意。(4分) 。
(三)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5分)
惊涛拍岸千堆雪
——《沁园春·雪》发表的前前后后
汪建新
1935年10月,红军胜利到达陕北。1936年2月,毛泽东率领中国人民红军抗日先锋军东渡黄河,奔赴抗日前线。当时整个西北高原冰雪覆盖,真是既雄伟又壮丽,而冰冻了的黄河别有一番独特景象。毛泽东来到陕西省清涧县高杰村附近的袁家沟,面对银装素裹的大好河山,回顾中华民族灿烂悠久的文明史,不禁豪情满怀,写下了壮丽诗篇《沁园春·雪》。
1945年10月24日,坐落于重庆七星岗的中苏文化协会门前热闹非凡,青年画家尹瘦石和南社盟主柳亚子联合举办的诗画联展进行预展,25日展览会正式开幕。展览会上,柳亚子不仅展出了毛泽东咏雪词的墨宝,还展出了他的一首和词:
廿载重逢,一阕新词,意共云飘。叹青梅酒滞,余意惘惘;黄河流浊,举世滔滔。邻笛山阳,伯仁由我,拔剑难平块垒高。伤心甚,哭无双国士,绝代妖烧。
才华信美多娇,看千古词人共折腰。算黄州太守,犹输气概;稼轩居士,只解牢骚。更笑胡儿,纳兰容若,艳想浓情着意雕。君与我,要上天下地,把握今朝。
柳亚子还曾写过一篇《跋》,其中写道:“毛润之《沁园春》一阕,余推为千古绝唱,虽东坡、幼安,犹瞠乎其后,更无论南唐小令、南宋慢词矣。”展览会后,柳亚子将毛泽东的咏雪词和自己的和词一并送到《新华日报》。《新华日报》考虑到发表毛泽东的作品须经本人同意,没有马上答应。1945年11月11日,柳亚子的和词在《新华日报》第四版上和读者见面。
正当柳亚子为发表毛泽东咏雪词一筹莫展时,重庆的另一张民营报纸《新民报》却捷足先登了。《新民报》有个副刊《西方夜谭》,吴祖光担任编辑。他意外地得到咏雪词,展读之后,兴奋莫名。他多渠道对咏雪词内容进行了核对,分别得到了三份手抄稿,竟然互不相同,他只好将三份抄件拿来一起进行整合。1945年11月14日,《西方夜谭》副刊率先发表了毛泽东的这首《沁园春·雪》。这是咏雪词首次公开发表,吴祖光立下了首发之功。
咏雪词发表时,毛泽东已经离开重庆返回延安。且说这一天,蒋介石侍从室二处主任陈布雷把《新民报》晚刊发表的咏雪词念给蒋介石听了。他接着说:“毛泽东的这首咏雪词填得非常之得体,气韵高华,词采明丽,同时寄托遥深。现在好多人都在为毛泽东的这首词着迷,不管在朝在野,是敌是友,他们都在唱和着。‘雾重庆’快要变成‘雪重庆’了。先生想想,我们的谈判还没完毕,毛泽东虽然走了,他在重庆却引起了很多人的兴趣和重视,这后果不是值得我们考虑吗?”蒋介石把咏雪词默默再读了一遍。他为毛泽东的文才暗暗吃惊。
毛泽东的《沁园春·雪》公开发表,可谓“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蒋介石自然不会甘心,国民党中央宣传部直接召开会议,通知各地、各级党部,要求会吟诗作词者,每人都在毛泽东咏雪词原韵的基础上来上几首,挑精彩的发表,希望把毛泽东的磅礴气势比下去。于是,在蒋介石的总导演之下,国民党御用文人搜肠刮肚、绞尽脑汁,又是拼凑词作,又是杜撰文章。1984年,台南神学院教授孟绝子在《狗头·狗头·狗头税》一书中,谈到《沁园春·雪》引起的“雪战”时,毫不留情面地说:“可惜国民党党徒虽多,但多的只是会抓人、关人、杀人、捞钱的特务贪官;是只会写写党八股的腐儒酸丁级的奴才文官和奴才学者。结果,一直到逃离大陆时,国民党连一首‘毛泽东级’的《沁园春》都没有写出来。”
(有删改)
11.文章围绕《沁园春·雪》的发表叙述了几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4分)
12.赏析下面句中加粗词语的表达效果。(4分)
算黄州太守,犹输气概;稼轩居士,只解牢骚。
13.“惊涛拍岸千堆雪”化用了苏轼的“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原是用来描写长江景色的,以此作为文章标题,你认为好不好?为什么?(3分)
14.由《沁园春·雪》引起的“雪战”中,国民党为什么不能胜出?你从中得到了怎样的启示?(4分)
三、写作(50分)
15.以下作文,任选其一。
作文(1):从毛泽东的《沁园春·雪》中,我们感受到祖国江山的雄奇壮丽;从林徽因的《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中,我们感受到春天的温柔与娇美;从穆旦的《我看》中,我们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与生机勃勃……请以“撷取生活之美”为题,描述你的人生经历,抒发你的人生感悟。
要求:
(1)要自由、有创意地表达出真情实感。
(2)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3)不少于600字。
(4)书写要规范、整洁、美观。
作文(2)《平淡中也有诗》
要求:①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文体自选;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等信息。
诵读经典,吟咏诗词
本周末,我班将组织全体同学开展集体课外吟咏诗词活动。用我们的实际行动去为传承民族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做出自己的努力。我们希望有更多的同学加入吟咏诗词的行列,一起来诵读经典,吟咏诗词。
九(1)班班委会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质量验收卷(教师卷)
(满分:120分 时间:12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32分)
1.请运用所积累的知识,完成下列各题。(12分)
打开《艾青诗选》,就仿佛走进了诗人的精神世界,徜徉于艾青的诗歌中,感受那一份美感与力量。那是一种精神的màn游,是一种心灵的拔涉,是沉重之外的飘逸,是静默之中的摇曳,是心无旁骛的涟漪。诗的浩瀚不可轻觑,诗的神圣不容xiè渎。读《艾青诗选》,如读出一片庇佑脆弱的绿荫,一股滋润荒芜的甘露。
艾青的诗歌真切而具有表现力,擅于用独具一格的意象表达浓烈的感情,如:
今天
太阳的炫目的光芒
把我们从绝望的睡眠里刺醒了
也从那遮掩着无限痛苦的迷雾里
刺醒了我们的城市和村庄
也从那隐蔽着无边忧郁的烟雾里
刺醒了我们的田野,河流和山峦
我们仰起了沉重的头颅
从濡湿的地面一致地
向高空呼嚷“看我们我们笑得像太阳!”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
màn( )游 飘逸( ) xiè( )渎 濡( )湿
(2)第一段文字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语是“ ”,正确写法是“ ”。(2分)
(3)文段中“心无旁骛”的“骛”的意思是 。(1分)
(4)《艾青诗选》是一部集历史性、思想性和艺术性于一体的诗集。这本书真实反映历史,高度浓缩作者思想,蕴含着强烈深沉的情感。下图是艾青诗歌发展的时间轴:
时间轴中的A处是艾青的成名作《 》,作者在诗中表达的情感是 。(2分)
(5)语段中的小诗节选自时间轴中的《 》一诗,它的主要意象是 ,象征 。(3分)
【答案】(1)漫 yì 亵 rú (2)拔涉 跋涉 (3)追求 (4)大堰河——我的保姆 对大堰河深深的挚爱与无尽的怀念 (5)向太阳 太阳 光明与希望
2.根据积累默写。(6分)
(1)而现在/乡愁是 /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余光中《乡愁》)
(2)毛泽东的《沁园春·雪》中,表现出一种奋飞的态势和竞争的活力的句子是: 。
(3)乡愁,是萦绕在诗人心中挥之不去的情愫。王湾行舟江上,把乡愁寄予远飞的大雁,轻吟“ ? ”(《次北固山下》);崔颢登楼远眺,把乡愁揉进浩渺的烟波,低叹“ ? ”(《黄鹤楼》)。
【答案】 (1)一湾浅浅的海峡 (2)欲与天公试比高 (3)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3.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沁园春·雪》是一首词,作者是毛泽东,词的上片主要写景,词的下片主要议论抒情。
B.《北方》《冥想》《向太阳》《火把》都出自《艾青诗选》。
C.《乡愁》的作者是余光中,台湾诗人、散文家,诗歌表达了对亲人,对故乡,对祖国的思念情怀。
D.现代诗歌又称新诗,是指“五四运动”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诗歌。按照作品内容的表达方式分为叙事诗和抒情诗。
【答案】B【解析】《冥想》是穆旦的诗。
4.请你参加以“诵读经典·传承美德”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11分)
(1)【活动一:宣传经典】 宣传组的同学为了搞好这次活动,以班委会的名义,拟写了下面一则海报,请认真阅读,按要求答题。(4分)
①海报的内容和格式上各有一处疏漏,请找出来。(2分)
②文中有一个句子有语病,请把改正后的句子写在下面。(2分)
【答案】
①内容上没有交代清楚开展活动的具体时间和地点;格式上没有明确倡议时间。
②我们要用实际行动为传承民族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做出自己的努力。
(2)【活动二:亲近经典】诗歌通过鲜明的感彩抒发作者的情感,请用两个词语,说说下面这首诗歌的情感基调。(情感基调:指作品的基本观点的情感取向,即作品总的感情态度,总的感彩。如:欢快、忧郁、愤懑、思念等)(2分)
登高
[唐]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答案】苍茫沉郁、慷慨激越。
(3)【活动三:补充经典】下面是诗人舒婷的诗《这也是一切》,请你也做个大诗人,结合诗歌的内容补全诗歌,写在横线上。(2分)
这也是一切
舒婷
不是一切大树,都被风暴折断;
不是一切种子,都找不到生根的土壤;
不是一切真情,都流失在人心的沙漠里;
。
示例:不是一切梦想,都甘愿埋没在失败的深渊。
(4)【活动四:吟咏经典】 活动中将举办一次吟咏诗词的比赛。假如你是本次比赛的主持人,请你设计一下比赛的开幕词。(3分)
示例:诗,是我国悠久的文化遗产,虽然比不上世界八大奇迹,却也吸引了许多人。今天,我们将举行吟咏诗词比赛,彰显中华传统诗词的魅力,把中国的传统文化传承下去!(合理即可)
二、阅读理解 (38分)
(一)思 念(10分) 舒 婷
一幅色彩缤纷但缺乏线条的挂图,一题清纯然而无解的代数,一具独弦琴,拨动檐雨的念珠,
一双达不到彼岸的桨橹。//蓓蕾一般默默地等待,夕阳一般遥遥地注目。也许藏有一个重洋,
但流出来,只是两颗泪珠。//呵,在心的远景里,在灵魂的深处。
5.诗的第一节选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四个意象,分别抒写出茫然、苦恼、惆怅、焦灼等情思。(4分)
6.第二节中,诗人运用比喻,含蓄曲折地写出了“思念”的缠绵、真切,请分析下面比喻句各表达什么意思。(4分)
(1)蓓蕾一般默默地等待。_______________
(2)夕阳一般遥遥地注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请你简要分析第三节在全诗中的作用。(2分)
【答案】5.挂图 代数 独弦琴 桨橹 6.(1)比喻时间缓慢。 (2)比喻距离遥远。7.第三节是全诗的诗眼,点出所有的痛苦、惆怅、焦灼和期待等,全部发自内心,缘自心灵深处的“思念”。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13分)
礁石与灯塔——诗人艾青印象 / 张骥良
一个浪/一个浪/无休止地扑过来/每一个浪都在它脚下/被打成碎沫,散开……
它的脸上和身上/像刀砍过的一样/但它依然站在那里/含着微笑,看着海洋……
——艾青《礁石》
读到艾青先生写于1954年的这首《礁石》,我的脑海里浮现出油画家刘宇一先生为这位当代诗人画的半身侧像:蔚蓝色的大海上,白浪翻卷,海鸥翱翔,礁石旁的诗人,目光凝视着远方。
我第一次见到艾青先生,是在16年前。1980年3月5日那天晚上风很大,20多名诗歌爱好者早早赶到劳动人民文化宫东配殿,等着聆听艾青先生谈诗。我去得尤其早,抢占了一个有利地形,就坐在诗人斜对面,连诗人的呼吸都能感觉到。重返诗坛的诗人,精神饱满。那天晚上,围绕着诗歌爱好者们普遍关心的一些问题,他谈了许多。我甚至来不及抬头领略先生丰采,只是带着崇敬之情,埋头记录他讲的每一句话。这次谈话后来被整理成文章收入他1982年出版的《诗论》。16年过去了,那本当时用的笔记本已经泛黄,但我一直珍藏着。
两个月后的一个下午,为写《大堰河,我的保姆》的赏析文章,我找到了诗人下榻的北纬饭店,再次拜望了这位我自小敬仰的诗坛前辈。先生一眼就认出了我,大概因为我视力不好特征太明显。我伸手到裤兜里找烟,发现自己匆忙中竟带了一个空烟盒。先生看着我站在那里的尴尬样子,笑了,顺手递给我一支“中华”。家里刚好没别人,先生执意要亲自为我泡茶,我怎么劝阻也无济于事,只好红着脸接过一杯冒着热气的香茶。从那次听先生讲诗,我已经知道他平易近人。但一个年逾古稀、蜚声海内外的诗坛泰斗,竟给一个二十出头的后生小辈递烟、泡茶,还是让我不知所措。先生的烟瘾很大,几乎是一支接一支地抽。先生每吸一支,都没忘了也递给我一支。我渐渐的忘却了拘谨,无拘无束的与先生聊起来。在烟雾弥漫的客厅里,先生把我带到创作《大堰河,我的保姆》的时代。
他带着淡淡的微笑回忆起他父母怎样听信算命先生的话而嫌弃他。而当他谈到那个叫大堰河的保姆时,他的目光和声音里包含了那样多的感激和依恋。老诗人对泥土一样朴实的保姆的朴素真挚的感情,使我默然很久。
又过了半个月,我拿着写好的鉴赏文章再次登门求教。先生认真地阅读了拙文后,认为大体还可以,只是有些话说得过了头。我看我的原稿上密密麻麻批满了字,在那些他认为说过了的地方,他都划上了粗线。他还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写文章一是一,二是二,别说过头话,别人为地抬高,也别人为地贬低,要实事求是,做人也是这样。要想成为一个被人民爱戴的诗人,就要说实话,说真话,说自己心里话。”这一席话使我想起了先生的另一首诗《在浪尖上》。诗通篇都是大白话,但由于感情朴素真实,朗诵时一次又一次被暴风雨般的掌声打断。我想起我坐的这张沙发上,坐过文坛泰斗,也坐过我这样的业余作者。我想每个人都会在先生这里感受到诗与真。记得我的朋友——河南省周口地区商水县的农村残疾作者娄自立,曾跟我提起他拜望先生的情景。当他蹲着用双手搬着双脚,一寸一寸蹭进这个客厅时,先生格外热情地接待了他,满足了他的一个又一个要求,为他题字,与他合影。临别时还把自己正在使用的金笔送给他,并执意送他出大门。娄自立说起这些的时候,眼里闪着泪花。先生的确教给我很多。
这次以后,我看先生年高体弱,不便打扰,一直未去看他。1993年金秋十月,我带着40多位残疾作者的共同心愿,又一次走进先生的客厅。第一眼看到先生,真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先生竟已老成这个样子。他的话明显地少了,精神有些不济。我这次本来想请他为我们选编的残疾人作家诗文集《地平线的呼唤》题词。看先生这样老态龙钟,我张了好几次口都没好意思说。过了一会儿,先生的儿媳傅大姐走了进来。她向我介绍了先生的近况。老诗人自从摔断胳膊之后,尽管打上了钢筋,手还是抖得厉害,写字已经很吃力了,所以不得不放下握了半个多世纪的笔,谢绝了所有的社会活动、交往应酬。我终于不肯放弃这个机会,鼓起勇气向傅大姐转达了残疾人作者对先生的敬仰之情,简单介绍了我手里的诗文集的编选标准和过程,表示希望得到先生的题词。仅仅5个字的题词,加上签名和日期,先生竟写了十多分钟。看着“残月同样美”这5个厚重的字,我久久说不出话来。先生年已老迈,但仍能简练准确地概括出残疾人文学群体与整个文学群体的关系,并形象地表达出来。
8.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艾青先生的《礁石》,使“我”想到刘宇一为艾青先生画的半身侧像,侧像画看礁石旁的艾青“目光凝视着远方”,说明艾青先生很有远见。
B.艾青先生在烟雾弥漫的客厅里,和“我”谈到“大堰河”时,目光和声音里包含了感激和依恋,说明他对这条河流的感情是朴素真挚的。
C.艾青先生认为写文章和做人是一个道理。要想成为一个被人民爱戴的诗人,就要说实话,说真话,说自己的心里话,要实事求是。
D.艾青先生自从摔断胳膊之后,写字已经很吃力了,一写字手就抖得厉害,所以不得不放下握了半个多世纪的笔,谢绝了很多的社会活动与交往应酬。
9.文章通过回忆艾青的几件事情,向我们展现了艾青的形象特点。阅读文章,填写下面表格。(6分)
回忆的往事 艾青的形象特点
谈诗歌爱好者们普遍关心的问题 精神饱满
递“中华”烟给“我”抽;亲自为“我”泡茶;为“我”讲述创作《大堰河,我的保姆》时的情形。 (1) ▲
(2) ▲ 激励晚辈
为娄自立题字,与他合影,送金笔给他,并送他出门。 (3) ▲
(4) ▲ 充满信念
10.请结合文本探究文章标题“礁石与灯塔”的寓意。(4分) 。
【答案】
8. C。【解析】A.“说明艾青先生很有远见”的说法牵强附会,也于文无据。 B.“大堰河”是作者保姆,文中“当他谈到那个叫大堰河的保姆时,他的目光和声音里包含了那样多的感激和依恋。老诗人对泥土一样朴实的保姆的朴素真挚的感情……”D.“谢绝了很多的社会活动与交往应酬”的说法不够准确,原文是说“谢绝了所有的社会活动、交往应酬”。故选B。
9.(1)平易近人(1分)(2)给我的鉴赏文章提出中肯意见,并教育我写文章应采取的态度(2分)(3)待人热情;有求必应(1分)(4)为残疾人作家诗文集《地平线的呼唤》题词(2分)
10.标题“礁石与灯塔”中的“礁石”,是艾青先生《礁石》一诗中所赞美的形象,它虽然“脸上和身上像刀砍过的一样,但它依然站在那里,含着微笑,看着海洋”。作者以“礁石”比喻艾青先生,意在表明:在生活的海洋里,艾青先生是一块礁石,任凭波推浪刷,总是含着微笑,稳稳屹立。(2分);“灯塔”,是用来照耀黑夜的。作者这里也是用“灯塔”来比喻艾青先生,意在说明,在诗歌的土地上,艾青先生是一座灯塔,无私地照亮旅人脚下的路。(2分)
(三)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5分)
惊涛拍岸千堆雪
——《沁园春·雪》发表的前前后后
汪建新
1935年10月,红军胜利到达陕北。1936年2月,毛泽东率领中国人民红军抗日先锋军东渡黄河,奔赴抗日前线。当时整个西北高原冰雪覆盖,真是既雄伟又壮丽,而冰冻了的黄河别有一番独特景象。毛泽东来到陕西省清涧县高杰村附近的袁家沟,面对银装素裹的大好河山,回顾中华民族灿烂悠久的文明史,不禁豪情满怀,写下了壮丽诗篇《沁园春·雪》。
1945年10月24日,坐落于重庆七星岗的中苏文化协会门前热闹非凡,青年画家尹瘦石和南社盟主柳亚子联合举办的诗画联展进行预展,25日展览会正式开幕。展览会上,柳亚子不仅展出了毛泽东咏雪词的墨宝,还展出了他的一首和词:
廿载重逢,一阕新词,意共云飘。叹青梅酒滞,余意惘惘;黄河流浊,举世滔滔。邻笛山阳,伯仁由我,拔剑难平块垒高。伤心甚,哭无双国士,绝代妖烧。
才华信美多娇,看千古词人共折腰。算黄州太守,犹输气概;稼轩居士,只解牢骚。更笑胡儿,纳兰容若,艳想浓情着意雕。君与我,要上天下地,把握今朝。
柳亚子还曾写过一篇《跋》,其中写道:“毛润之《沁园春》一阕,余推为千古绝唱,虽东坡、幼安,犹瞠乎其后,更无论南唐小令、南宋慢词矣。”展览会后,柳亚子将毛泽东的咏雪词和自己的和词一并送到《新华日报》。《新华日报》考虑到发表毛泽东的作品须经本人同意,没有马上答应。1945年11月11日,柳亚子的和词在《新华日报》第四版上和读者见面。
正当柳亚子为发表毛泽东咏雪词一筹莫展时,重庆的另一张民营报纸《新民报》却捷足先登了。《新民报》有个副刊《西方夜谭》,吴祖光担任编辑。他意外地得到咏雪词,展读之后,兴奋莫名。他多渠道对咏雪词内容进行了核对,分别得到了三份手抄稿,竟然互不相同,他只好将三份抄件拿来一起进行整合。1945年11月14日,《西方夜谭》副刊率先发表了毛泽东的这首《沁园春·雪》。这是咏雪词首次公开发表,吴祖光立下了首发之功。
咏雪词发表时,毛泽东已经离开重庆返回延安。且说这一天,蒋介石侍从室二处主任陈布雷把《新民报》晚刊发表的咏雪词念给蒋介石听了。他接着说:“毛泽东的这首咏雪词填得非常之得体,气韵高华,词采明丽,同时寄托遥深。现在好多人都在为毛泽东的这首词着迷,不管在朝在野,是敌是友,他们都在唱和着。‘雾重庆’快要变成‘雪重庆’了。先生想想,我们的谈判还没完毕,毛泽东虽然走了,他在重庆却引起了很多人的兴趣和重视,这后果不是值得我们考虑吗?”蒋介石把咏雪词默默再读了一遍。他为毛泽东的文才暗暗吃惊。
毛泽东的《沁园春·雪》公开发表,可谓“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蒋介石自然不会甘心,国民党中央宣传部直接召开会议,通知各地、各级党部,要求会吟诗作词者,每人都在毛泽东咏雪词原韵的基础上来上几首,挑精彩的发表,希望把毛泽东的磅礴气势比下去。于是,在蒋介石的总导演之下,国民党御用文人搜肠刮肚、绞尽脑汁,又是拼凑词作,又是杜撰文章。1984年,台南神学院教授孟绝子在《狗头·狗头·狗头税》一书中,谈到《沁园春·雪》引起的“雪战”时,毫不留情面地说:“可惜国民党党徒虽多,但多的只是会抓人、关人、杀人、捞钱的特务贪官;是只会写写党八股的腐儒酸丁级的奴才文官和奴才学者。结果,一直到逃离大陆时,国民党连一首‘毛泽东级’的《沁园春》都没有写出来。”
(有删改)
11.文章围绕《沁园春·雪》的发表叙述了几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4分)
12.赏析下面句中加粗词语的表达效果。(4分)
算黄州太守,犹输气概;稼轩居士,只解牢骚。
13.“惊涛拍岸千堆雪”化用了苏轼的“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原是用来描写长江景色的,以此作为文章标题,你认为好不好?为什么?(3分)
14.由《沁园春·雪》引起的“雪战”中,国民党为什么不能胜出?你从中得到了怎样的启示?(4分)
【答案】
11.①毛泽东创作《沁园春·雪》;②柳亚子展出毛泽东咏雪词的墨宝和他的一首和词并设法将《沁园春·雪》发表;③《新民报》的副刊《西方夜谭》首次公开发表《沁园春·雪》;④蒋介石发动国民党文人写咏雪词。
12.“犹”,尚且,表明就算是苏轼的词尚且在气势上输给毛泽东的词。“只”,仅仅,只有,表明辛弃疾的词仅仅能消除忧愁。“犹”“只”表现出柳亚子对毛泽东的词深深的赞叹之情。
13.好。用“惊涛拍岸千堆雪”做标题,从比喻层面揭示了“《沁园春·雪》发表的前前后后”,生动形象,富有文学性。“惊涛拍岸”指《沁园春·雪》发表后的巨大影响,“千堆雪”既指毛泽东的《沁园春·雪》,又指由其引出的其他同题材作品。
14.①毛泽东的词填得非常之得体,气韵高华,词采明丽,寄托遥深;②国民党党内贪官、奴才文官和奴才学者较多。(示例)启示:好的文学作品也具备战斗力,能起到鼓舞人心的作用。言为心声,文品就是人品,文才的背后是一个人的情怀,是一个人的理想和抱负。
三、写作(50分)
15.以下作文,任选其一。
作文(1):从毛泽东的《沁园春·雪》中,我们感受到祖国江山的雄奇壮丽;从林徽因的《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中,我们感受到春天的温柔与娇美;从穆旦的《我看》中,我们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与生机勃勃……请以“撷取生活之美”为题,描述你的人生经历,抒发你的人生感悟。
要求:
(1)要自由、有创意地表达出真情实感。
(2)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3)不少于600字。
(4)书写要规范、整洁、美观。
作文(2)《平淡中也有诗》
要求:①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文体自选;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等信息。
【作文导写(1)】
一、审题:
“撷取”的意思是采取、摘取的意思。因此文题告诉我们,所写生活之美不只一处两处、一点两点。“生活”二字内容宽泛,生活中的美包括自然之美、人文之美、人情之美、精神之美等,可以说凡是正能量的、美的事物都可以入文。
二、立意:
描绘生活之美,赞美生活之美。
三、构思:
结构上可用总分总的方式,全文可用“小段连缀”的方式。
【妙文示例】
撷取生活的美
生活真美呀!【开篇点题,直抒胸臆。】
早上起床,看见庭院里的樱桃花都被昨晚的雨水打落了,唯留一朵飘摇不定。正担心之余,一只蝴蝶翩翩而去,恰巧落在粉红的花瓣上,轻如鸿毛。真美啊! 【描绘自然之美】
洗漱好,进餐厅,桌子上早已做好了我最喜欢吃的红烧牛肉面!面条晶莹剔透,面汤红里透亮,两片牛肉相偎在碗里……色香味俱佳。真美啊!【歌颂母爱之美】
出家门,只见鞋柜上有一块精致的手表,下面还压了一张小纸条,上面写着:亲爱的儿子,今天是你的生日,爸给你买一块手表,希望你喜欢。仔细一看那块表,上面的秒针轻盈地旋转着,表链从简,质量从轻,刚好是我喜欢的款式。想起爸爸每早匆匆离去的身影,真美啊!【歌颂父爱之美】
上学路上,水坑仿佛就是一个个狙击手,趁你不注意就来一“枪”。“小心!”突然听见熟悉的声音,我停下了脚步。原来我差点踩到了一个大水坑,是刚出家门的顾勇在喊我。“咱们一起走吧!”看着顾勇勇阳光的神情,真美啊!【歌颂友情之美】
我做着试题,第一道题便把我难住了。这时,老师刚好从我身边走过。我本想掩饰住未做出题的尴尬,没想到老师竟扳住我的手,耐心地给我讲解起来。“这道题应该这样做……”真美啊!【歌颂师爱之美】
放学了,找到一辆出租车,准备回家。到了家门口,我刚下车,寻找家的方向,师傅就匆匆也跟着下了车,径直走向我。“你手机掉车上了。”师傅和气地把手机递给我。真美啊!【歌颂人性之美】
晚上,在家写作业,而牛奶喝完了。刚到家的我,自然不想再去跑腿儿。于是我恳求小弟道: “你多带一些钱,买一箱纯牛奶回来呗!”小弟直起身,拍着胸脯,自信地说道:“包在我身上!”看着小弟神气的表情,真美啊!【歌颂手足之美】
期末,成绩又提了五六名,真美啊!【歌颂成功之美】
对门韩大大把做的饺子送来一盘,真美啊!【歌颂邻里之美】
村干部急匆匆地,把父亲落在办公室的身份证拿来了,真美啊!【歌颂为政之美】
看新闻,港珠澳大桥通车,真美啊!【歌颂祖国强大之美】
看新闻,女排十一连胜,真美啊!【歌颂爱国之美】
看新闻,2019年3月23日,中意签署“一带一路”备忘录,真美啊!【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生活真美啊!
【结尾照应开头,再次强调主旨,深化主题。】
总评:
此文立意深刻。小作者所写,是身边点滴,是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它突出的特点是“小段连缀”,看似随意书写,却是别有用心。让人不禁想到金圣叹的《不亦快哉》。小作者所选材料,是经过精心挑选的。从亲情到友情再到师生情,从邻里情到陌生人的情谊,从小村写到港珠澳大桥、女排夺冠,再到“一带一路”。一路写来,事情由小到大,主旨由浅入深,思想也越来越高尚。好文!
【作文导写(2)】
【详解】这是一篇命题作文。“平淡中也有诗”这道作文题旨在引导考生辩证地思考生活。文题中的“平淡”可以理解为“平常、普通、平凡的生活”。我们的生活一天一天、一年一年,更多的是平平淡淡、普普通通,没有波澜。平淡是生活的主旋律,而我们又要在这平淡的生活中去寻找、发现“诗”。这里的“诗”简单地说就是“不平淡”,即生活中美好的、动人的人、事、景等,例如美丽的诗画、美好的诗情、高尚的情操、高洁的志趣、高雅的追求等。“平淡”与“诗”在这里看似是矛盾的,其实是矛盾的统一体,要很好地协调这对矛盾统一体,就需要对生活进行辩证的思考,即重新审视生活、思考生活,从而从平淡的生活中发现“诗”、发现“不平淡”。
【妙文示例】
平淡中也有诗
所有人的人生就像是一叠加满了调味料的菜。有的菜被厨师放多了醋,所以尝起来呀,就是酸的。一吻就让人想哭,有的呢就是道甜品,就像掉到蜜罐里一样。很明显啊,厨师在做我这道菜的时候,调料……放多了。
我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家庭。有一个喜怒无常,可以把晴转多云,切换的非常自如的妈。不知是因为我是青春期还是他是更年期。我们俩的日常就是……吵架,每日一吵,每天少不了。今天因为袜子吵,明天又因为洗头洗澡吵。我吵完架生气就摔门,他一生气就说你是不是翅膀硬了?就这么吵着吵着,摔着摔着。终于……在我房门上的网线被夹爆了,全家人进入流量么模式。唯独没手机,平时靠电脑生存的我,阵亡了。我在房间里的我无奈只能看文学名著,突然心生一妙计。趁他们现在都睡着了,我去偷手机玩哈哈哈,不禁为我聪明的作文小脑瓜感到自豪。真当我蹑手蹑脚地走到父母房间,打算拿走父亲的手机时,原本妈妈紧闭着的眼睛睁开,一双幽深的眼睛盯着我说道:"偷偷摸摸的来我房间,你想干什么。"一时语塞的我说了句:"赏月""大下雨呢,你赏什么月,月在哪儿呢?""就知道你是来偷手机玩儿的,算了,拿去吧。""嗯那我先拿走啦""记得给你爹手机充电"一边玩手机的我,一边儿说道:"其实咱娘也是不错的。感觉好像变好了。哦不对,想想他以前好像也不错诶"第二天早晨,即使是吃着我娘的黑暗料理我也没有跟他吵上一吵。还是心平气和的跟他讲盐多了。看到这一幕的父亲还是揉了揉眼睛,说自己在做梦。
其实父母对我们并不差,我们与父母的关系也不是一生出来就那么僵的。父母对我们也没有什么不好的,只是青少年的我们看不懂罢了,等我们长大应该就能懂了。
诵读经典,吟咏诗词
本周末,我班将组织全体同学开展集体课外吟咏诗词活动。用我们的实际行动去为传承民族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做出自己的努力。我们希望有更多的同学加入吟咏诗词的行列,一起来诵读经典,吟咏诗词。
九(1)班班委会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