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牛顿运动定律 练习题2024-2025学年物理粤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四章 牛顿运动定律 练习题2024-2025学年物理粤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含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08-21 15:32: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四章 牛顿运动定律 练习题2024-2025学年物理粤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
小明用水平方向的力推一木箱。小明发现:用力推时,木箱才能运动;撤去推力,木箱便停下来。对此现象,你认为正确的是(  )
A.木箱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
B.木箱由静止到运动需要力的作用,由运动到静止不需要力的作用
C.撤去推力,木箱停下来是木箱具有惯性的表现
D.撤去推力,木箱停下来是由于摩擦力的作用
2、在利用打点计时器和小车来做“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时,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平衡摩擦力时,应将砝码盘及盘内砝码通过定滑轮拴在小车上
B.连接砝码盘和小车的细绳应跟长木板保持平行
C.平衡摩擦力后,长木板的位置不能移动
D.小车释放前应靠近打点计时器,且应先接通电源再释放小车
3、我国自主研制的水陆两栖飞机“鲲龙”AG600已试飞成功。当“鲲龙”AG600在水面上沿直线方向加速滑行时,其受到的合力(  )
A.大小为零 B.方向竖直向上
C.方向与滑行方向相同 D.方向沿滑行方向斜向上
4、如图所示:
一物体在粗糙水平地面上受斜向上的恒定拉力F作用而静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可能只受两个力作用 B.物体可能受三个力作用
C.物体可能不受摩擦力作用 D.物体一定受四个力
5、(双选)雨滴在空气中下落时会受到空气阻力的作用。假设阻力大小只与雨滴的速率成正比,所有雨滴均从相同高处由静止开始下落,到达地面前均达到最大速率。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达到最大速率前,所有雨滴均做匀加速运动
B.所有雨滴的最大速率均相等
C.较大的雨滴最大速率也较大
D.较小的雨滴在空中运动的时间较长
6、2021年6月17日,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最新消息,本次发射的“神舟十二号”宇宙飞船携有三名航天员.航天员在正常绕地飞行的飞船中可以完成下列哪个实验(  )
A.用天平称量物体的质量
B.做托里拆利实验
C.验证阿基米德定律
D.用两个弹簧测力计验证牛顿第三定律
7、在解答一道用字母表示结果的计算题中,一个同学解得位移x=(t1+t2),其中F、m、t分别表示力、质量和时间.用单位制的方法检查,这个结果(  )
A.可能是正确的
B.一定是错误的
C.如果用国际单位制,结果可能正确
D.用国际单位制,结果错误,如果用其他单位制,结果可能正确
8、科学家关于物体运动的研究对树立正确的自然观具有重要作用.下列说法不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
A.亚里士多德认为,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的运动状态才会改变
B.伽利略通过“理想实验”得出结论:运动必具有一定速度,如果它不受力,它将以这一速度永远运动下去
C.笛卡儿指出:如果运动中的物体没有受到力的作用,它将继续以同一速度沿同一直线运动,既不停下来也不偏离原来的方向
D.牛顿认为,物体具有保持原来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
9、(双选)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规定:各种小型车辆前排乘坐的人(包括司机)必须系好安全带,这是因为(  )
A.系好安全带可以减小惯性
B.是否系好安全带对人和车的惯性没有影响
C.系好安全带可以防止因车的惯性而造成的伤害
D.系好安全带可以防止因人的惯性而造成的伤害
10、电动平衡车是一种时尚代步工具。当人驾驶平衡车在水平路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平衡车匀速行驶时,平衡车施加给人的作用力沿水平方向指向前方
B.平衡车加速行驶时,人有向后倾倒的感觉,是因为平衡车对人施加了一个向后的力
C.平衡车在加速过程中,人受到平衡车的作用力大于人自身的重力
D.关闭电机,平衡车对人的作用力沿水平方向向后
11、(双选)如图所示,手用力向下压架在两本书之间的尺子,尺子发生了弹性形变。若手对尺子的压力为FN,尺子对手的弹力为FN′,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FN和FN′是一对平衡力
B.FN和FN′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C.FN是由于尺子发生形变而产生的
D.FN′是由于尺子发生形变而产生的
12、如图所示,倾角为θ=30°的光滑斜面上,质量分别为2m、m的a、b两物块,用一轻弹簧相连,将a用细线连接在木板上,调整细线使之与斜面平行且使系统静止时,物块b恰与斜面底端的挡板无弹力,此时弹簧的形变量为x。重力加速度为g,若突然剪断细线,弹簧始终处于弹性限度内,则(  )
A.剪断细线瞬间,挡板对物块b弹力为0.5mg
B.剪断细线瞬间,物块b的加速度为0.5g
C.剪断细线瞬间,物块a的加速度为g
D.剪断细线后,物块a沿斜面向下运动3x时速度最大
13、如图所示为一物体随升降机由一楼运动到某高层的过程中的v-t图像,则(  )
A.物体在0~2 s内处于失重状态
B.物体在2~4 s内处于超重状态
C.物体在4~5 s内处于失重状态
D.由于物体的质量未知,所以无法判断超重、失重状态
14、下列四组单位中,哪一组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  )
A.m、N、s B.kg、 m/s、s
C.m、kg、N D.m、kg、s
15、一雪橇放在冰面上,现让一只狗拉着雪橇在冰面上匀速前进,则(  )
A.狗对雪橇的拉力与冰面对雪橇的摩擦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B.雪橇对冰面的压力与冰面对雪橇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雪橇对冰面的压力与冰面对雪橇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D.雪橇对冰面的压力与雪橇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16、在火车车厢内有一水平桌面,桌面上有一个小球,火车在水平轨道上做直线运动。桌子旁边的乘客观察到,火车匀速运动时,小球在桌面上保持静止;火车减速运动时,小球会由静止开始沿桌面向前运动。若以地面为参考系,关于小球向前运动的原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球有向前的加速度 B.小球受到向前的力
C.小球的速度变大了 D.火车的速度变小了
二、填空与实验题。
17、在“探究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的实验中, 某同学用两个力传感器进行实验。
(1)将两个传感器按图甲方式对拉,在计算机屏上显示如图乙所示,横坐标代表的物理量是________, 纵坐标代表的物理量是________。
(2)由图乙可得到的实验结论是______。
A.两传感器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
B.两传感器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方向相同
C.两传感器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同时变化
D.两传感器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18、如图甲为实验中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一条较理想的纸带,纸带上A、B、C、D、E、F、G为七个相邻的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是0.1 s,距离如图,单位是cm,小车的加速度是    m/s2,在验证质量一定时加速度a和合外力F的关系时,某学生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了如图乙所示的a-F图像,其原因是:
         (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两位有效数字).
图甲     图乙
三、计算题。
19、一小物块从倾角为α=30°足够长的斜面底端以初速度v0=10 m/s沿斜面向上运动 (如图所示),已知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g取10 m/s2,求物块在运动时间t=1.5 s时离斜面底端的距离。
20、如图所示:
当水平拉力为F=40 N时,质量为m=10 kg的木板可以在水平面上匀速前进。若在木板上再放一个质量为M的铁块,为使它们匀速前进,需加的水平拉力为F′=60 N,求铁块的质量M。(g取10 m/s2)
21、公路上行驶的两汽车之间应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当前车突然停止时,后车司机可以采取刹车措施,使汽车在安全距离内停下而不会与前车相碰。通常情况下,人的反应时间和汽车系统的反应时间之和为1 s,当汽车在晴天干燥沥青路面上以108 km/h的速度匀速行驶时,安全距离为120 m。设雨天时汽车轮胎与沥青路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晴天时的,若要求安全距离仍为120 m,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求:
(1)晴天时汽车轮胎与沥青路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
(2)汽车在雨天安全行驶的最大速度。
22、一位同学的家住在一座25层的高楼内,他每天乘电梯上楼,经过多次仔细观察和反复测量,他发现电梯启动后的运动速度符合如图所示的规律,他就根据这一特点在电梯内用台秤、重物和停表测量这座楼房的高度。他将台秤放在电梯内,将重物放在台秤的托盘上,电梯从第一层开始启动,经过不间断地运行,最后停在最高层。在整个过程中,他记录了台秤的不同时段内的示数,记录的数据如表所示。但由于0~3.0 s段的时间太短,他没有来得及将台秤的示数记录下来。假设在每个时间段内台秤的示数是稳定的,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
(1)电梯在0~3.0 s时间段内台秤的示数应该是多少?
(2)根据测量的数据,计算该座楼房每一层的平均高度。
第四章 牛顿运动定律 练习题2024-2025学年物理粤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
小明用水平方向的力推一木箱。小明发现:用力推时,木箱才能运动;撤去推力,木箱便停下来。对此现象,你认为正确的是(  )
A.木箱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
B.木箱由静止到运动需要力的作用,由运动到静止不需要力的作用
C.撤去推力,木箱停下来是木箱具有惯性的表现
D.撤去推力,木箱停下来是由于摩擦力的作用
【答案】D 
2、在利用打点计时器和小车来做“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时,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平衡摩擦力时,应将砝码盘及盘内砝码通过定滑轮拴在小车上
B.连接砝码盘和小车的细绳应跟长木板保持平行
C.平衡摩擦力后,长木板的位置不能移动
D.小车释放前应靠近打点计时器,且应先接通电源再释放小车
【答案】A
3、我国自主研制的水陆两栖飞机“鲲龙”AG600已试飞成功。当“鲲龙”AG600在水面上沿直线方向加速滑行时,其受到的合力(  )
A.大小为零 B.方向竖直向上
C.方向与滑行方向相同 D.方向沿滑行方向斜向上
【答案】C
4、如图所示:
一物体在粗糙水平地面上受斜向上的恒定拉力F作用而静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可能只受两个力作用 B.物体可能受三个力作用
C.物体可能不受摩擦力作用 D.物体一定受四个力
【答案】D 
5、(双选)雨滴在空气中下落时会受到空气阻力的作用。假设阻力大小只与雨滴的速率成正比,所有雨滴均从相同高处由静止开始下落,到达地面前均达到最大速率。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达到最大速率前,所有雨滴均做匀加速运动
B.所有雨滴的最大速率均相等
C.较大的雨滴最大速率也较大
D.较小的雨滴在空中运动的时间较长
【答案】C、D
6、2021年6月17日,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最新消息,本次发射的“神舟十二号”宇宙飞船携有三名航天员.航天员在正常绕地飞行的飞船中可以完成下列哪个实验(  )
A.用天平称量物体的质量
B.做托里拆利实验
C.验证阿基米德定律
D.用两个弹簧测力计验证牛顿第三定律
【答案】D
7、在解答一道用字母表示结果的计算题中,一个同学解得位移x=(t1+t2),其中F、m、t分别表示力、质量和时间.用单位制的方法检查,这个结果(  )
A.可能是正确的
B.一定是错误的
C.如果用国际单位制,结果可能正确
D.用国际单位制,结果错误,如果用其他单位制,结果可能正确
【答案】B
8、科学家关于物体运动的研究对树立正确的自然观具有重要作用.下列说法不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
A.亚里士多德认为,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的运动状态才会改变
B.伽利略通过“理想实验”得出结论:运动必具有一定速度,如果它不受力,它将以这一速度永远运动下去
C.笛卡儿指出:如果运动中的物体没有受到力的作用,它将继续以同一速度沿同一直线运动,既不停下来也不偏离原来的方向
D.牛顿认为,物体具有保持原来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
【答案】A
9、(双选)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规定:各种小型车辆前排乘坐的人(包括司机)必须系好安全带,这是因为(  )
A.系好安全带可以减小惯性
B.是否系好安全带对人和车的惯性没有影响
C.系好安全带可以防止因车的惯性而造成的伤害
D.系好安全带可以防止因人的惯性而造成的伤害
【答案】BD 
10、电动平衡车是一种时尚代步工具。当人驾驶平衡车在水平路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平衡车匀速行驶时,平衡车施加给人的作用力沿水平方向指向前方
B.平衡车加速行驶时,人有向后倾倒的感觉,是因为平衡车对人施加了一个向后的力
C.平衡车在加速过程中,人受到平衡车的作用力大于人自身的重力
D.关闭电机,平衡车对人的作用力沿水平方向向后
【答案】C
11、(双选)如图所示,手用力向下压架在两本书之间的尺子,尺子发生了弹性形变。若手对尺子的压力为FN,尺子对手的弹力为FN′,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FN和FN′是一对平衡力
B.FN和FN′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C.FN是由于尺子发生形变而产生的
D.FN′是由于尺子发生形变而产生的
【答案】BD 
12、如图所示,倾角为θ=30°的光滑斜面上,质量分别为2m、m的a、b两物块,用一轻弹簧相连,将a用细线连接在木板上,调整细线使之与斜面平行且使系统静止时,物块b恰与斜面底端的挡板无弹力,此时弹簧的形变量为x。重力加速度为g,若突然剪断细线,弹簧始终处于弹性限度内,则(  )
A.剪断细线瞬间,挡板对物块b弹力为0.5mg
B.剪断细线瞬间,物块b的加速度为0.5g
C.剪断细线瞬间,物块a的加速度为g
D.剪断细线后,物块a沿斜面向下运动3x时速度最大
【答案】D
13、如图所示为一物体随升降机由一楼运动到某高层的过程中的v-t图像,则(  )
A.物体在0~2 s内处于失重状态
B.物体在2~4 s内处于超重状态
C.物体在4~5 s内处于失重状态
D.由于物体的质量未知,所以无法判断超重、失重状态
【答案】C
14、下列四组单位中,哪一组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  )
A.m、N、s B.kg、 m/s、s
C.m、kg、N D.m、kg、s
【答案】D
15、一雪橇放在冰面上,现让一只狗拉着雪橇在冰面上匀速前进,则(  )
A.狗对雪橇的拉力与冰面对雪橇的摩擦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B.雪橇对冰面的压力与冰面对雪橇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雪橇对冰面的压力与冰面对雪橇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D.雪橇对冰面的压力与雪橇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答案】C
16、在火车车厢内有一水平桌面,桌面上有一个小球,火车在水平轨道上做直线运动。桌子旁边的乘客观察到,火车匀速运动时,小球在桌面上保持静止;火车减速运动时,小球会由静止开始沿桌面向前运动。若以地面为参考系,关于小球向前运动的原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球有向前的加速度 B.小球受到向前的力
C.小球的速度变大了 D.火车的速度变小了
【答案】D 
二、填空与实验题。
17、在“探究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的实验中, 某同学用两个力传感器进行实验。
(1)将两个传感器按图甲方式对拉,在计算机屏上显示如图乙所示,横坐标代表的物理量是________, 纵坐标代表的物理量是________。
(2)由图乙可得到的实验结论是______。
A.两传感器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
B.两传感器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方向相同
C.两传感器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同时变化
D.两传感器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答案】(1)时间 力  (2)A、C
18、如图甲为实验中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一条较理想的纸带,纸带上A、B、C、D、E、F、G为七个相邻的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是0.1 s,距离如图,单位是cm,小车的加速度是    m/s2,在验证质量一定时加速度a和合外力F的关系时,某学生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了如图乙所示的a-F图像,其原因是:
         (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两位有效数字).
图甲     图乙
【答案】1.60  平衡摩擦力过度
三、计算题。
19、一小物块从倾角为α=30°足够长的斜面底端以初速度v0=10 m/s沿斜面向上运动 (如图所示),已知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g取10 m/s2,求物块在运动时间t=1.5 s时离斜面底端的距离。
【答案】5 m
【解析】小物块沿斜面向上运动时加速度大小为
a=g sin α+μg cos α=10 m/s2,物块运动到最高点的时间t==1 s<1.5 s。
由于mg sin α=μmg cos α,小物块运动到最高点速度为0时即停止,故此时小物块离斜面底端的距离为x= eq \f(v,2a) =5 m。
20、如图所示:
当水平拉力为F=40 N时,质量为m=10 kg的木板可以在水平面上匀速前进。若在木板上再放一个质量为M的铁块,为使它们匀速前进,需加的水平拉力为F′=60 N,求铁块的质量M。(g取10 m/s2)
【答案】5 kg
【解析】木板做匀速运动,水平方向满足二力平衡,则有
F=μmg,
放上铁块后,则有
F′=μ(M+m)g
代入数据得μ=0.4,M=5 kg。
21、公路上行驶的两汽车之间应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当前车突然停止时,后车司机可以采取刹车措施,使汽车在安全距离内停下而不会与前车相碰。通常情况下,人的反应时间和汽车系统的反应时间之和为1 s,当汽车在晴天干燥沥青路面上以108 km/h的速度匀速行驶时,安全距离为120 m。设雨天时汽车轮胎与沥青路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晴天时的,若要求安全距离仍为120 m,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求:
(1)晴天时汽车轮胎与沥青路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
(2)汽车在雨天安全行驶的最大速度。
【答案】(1)0.5  (2)72 km/h
【解析】(1)设路面干燥时,汽车轮胎与路面的动摩擦因数为μ0,刹车时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为a0,安全距离为s,反应时间为t0,m和v0分别为汽车的质量和刹车前的速度。
由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得
μ0mg=ma0
s=v0t0+ eq \f(v,2a0)
联立代入数据解得:μ0=0.5
(2)设在雨天行驶时,汽车轮胎与路面的动摩擦因数为μ,依题意有:μ=μ0=0.2
设在雨天行驶时汽车刹车的加速度大小为a,安全行驶的最大速度为v,由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得
μmg=ma
s=vt0+
解得:v=20 m/s=72 km/h
22、一位同学的家住在一座25层的高楼内,他每天乘电梯上楼,经过多次仔细观察和反复测量,他发现电梯启动后的运动速度符合如图所示的规律,他就根据这一特点在电梯内用台秤、重物和停表测量这座楼房的高度。他将台秤放在电梯内,将重物放在台秤的托盘上,电梯从第一层开始启动,经过不间断地运行,最后停在最高层。在整个过程中,他记录了台秤的不同时段内的示数,记录的数据如表所示。但由于0~3.0 s段的时间太短,他没有来得及将台秤的示数记录下来。假设在每个时间段内台秤的示数是稳定的,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
(1)电梯在0~3.0 s时间段内台秤的示数应该是多少?
(2)根据测量的数据,计算该座楼房每一层的平均高度。
【答案】(1)5.8 kg  (2)2.9 m
【解析】(1)台秤示数即为人对台秤的压力,其大小等于台秤对人的支持力,故在13~19 s内,
a1==0.8 m/s2
最大速度:vm=a1t=4.8 m/s
由图像可以知道:0~3 s内加速度为a2== m/s2=1.6 m/s2
台秤对人的支持力为N′,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N′-mg=ma2
解得:N′=mg+ma2=5×(10+1.6) N=58 N
由牛顿第三定律知,人对台秤的压力为58 N,所以台秤示数为5.8 kg
(2)由v t图像的面积表示位移,则0~19 s内位移:x==69.6 m
每层楼高:h== m=2.9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