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教科版2.3 物体运动的速度 精品课件(共35张)

文档属性

名称 【新教材】教科版2.3 物体运动的速度 精品课件(共35张)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2.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08-21 21:05: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5张PPT)
物体运动的速度
第3节
第二章 运动与能量
(教科版)八年级

01
学习目标
1.知道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的概念。
2.理解平均速度的物理意义。
3.掌握使用秒表和刻度尺正确地测量时间、路程的方法,并根据公式求出平均速度。
02
新课标要求+课标解读
2022课标要求:
2.2.2 能用速度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并能进行简单计算。会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
课标解读:
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关键物理量,让学生用速度描述运动快慢,能帮助他们建立起对运动现象的量化认知,从定性感知上升到定量描述层面,深化对运动本质的理解。简单计算则要求学生掌握速度公式的基本应用,通过已知路程和时间计算速度,或已知速度和其中一个物理量求另一个,锻炼学生的物理运算与逻辑推理能力,体会物理学科的严谨性与实用性。
而会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强调学生的实践操作与科学探究能力。学生需设计实验方案,运用刻度尺测量路程、用停表测量时间,再结合速度公式计算速度。这一过程能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流程,培养实验操作技能、数据处理能力以及对误差的初步认识,同时也能加深对速度概念及其测量方法的理解,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紧密结合,提升科学素养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03
激趣导入
  从人们开始通过实验研究运动起,速度一直是一个重要的测量对象。物理学、天文学中的许多规律就是在测量速度的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在日常生活、生产实践和科学实验中,也常常需要对某些物体的速度进行测量。
高速行驶的高体列车
快速移动的台风
湍急的水流
04
新课教学
一、匀速直线运动
0
0
10s
20s
30s
40s
200m
400m
600m
800m
这辆汽车的行驶速度是多少?
20 m/s
相同的时间间隔,小车运动的距离相等。
不变
不变
不变
选择小车运行轨迹中间段,通过测量你能发现什么规律呢?
04
新课教学
1.定义:在物理学中,一个物体沿着直线运动,在任意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始终相等,这样的运动叫作匀速直线运动。
2.特点:
①运动路线是直线;
②匀速直线运动是速度不变的运动;
1、速度的大小与 s ,t 的大小无关;
2、通过的路程与所用时间成正比。
③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任意一
段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都相等。
04
新课教学
3.匀速直线运动图象
时间t/s 10 20 30 40
路程s/m 200 400 600 800
v=20m/s
s-t 图象:过原点的直线
时间t/s 10 20 30 40
速度v/m·s-1 20 20 20 20
v=20m/s
v-t 图象: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
图像法:用图像采记录数据,易于直观了解物理过程,并找出其中的规律。
10
20
30
40
200
400
600
800
10
20
30
40
20
04
新课教学
在图线上取一点,可得到物体的运动时间和对应的运动路程,将数据代入公式 ,可求得物体运动的速度。
直线的倾斜程度表示物体运动速度的大小,同一图像中,直线的倾斜程度越大,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
B
04
新课教学
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其速度—时间(v-t)图像如下图所示,图线是一条平行于横轴的直线。
该直线与纵轴交点的纵坐标表示物体运动的速度。
v = 6 m/s
v = 4 m/s
04
新课教学
常见的“s-t”“v-t”图像表示的运动状态
匀速直线运动
静止
变速直线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
匀加速
直线运动
04
新课教学
  人站在自动扶梯上缓缓下楼可看做是匀速直线运动。
  平直轨道上平稳运行的列车近似认为是匀速直线运动。
04
新课教学
04
新课教学
二、变速直线运动
计算这位百米赛跑的同学的每个时间段内的速度。
3
5
2
10
2
8.5
2
9
3.5
8.57
运动过程中速度的大小在变化。
04
新课教学
1.定义:物体沿直线运动时,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不相等,这种运动叫作变速直线运动。
飞机起飞或降落
高铁进站和出站
汽车启动或停止
04
新课教学
如图两辆小车在各时间段内的速度有什么特点?它们的运动有何不同?
匀速直线运动
变速直线运动
1200m
900m
600m
300m
0m
40s
30s
20s
10s
0s
40s
30s
20s
10s
0s
1200m
750m
450m
200m
0m
30m/s
30m/s
30m/s
30m/s
20m/s
25m/s
30m/s
45m/s
平均速度相同
v=30m/s
04
新课教学
2.定义:在变速运动中,用物体通过某段总路程与通过这段路程所用总时间之比表示物体在这段路程上的平均速度。
3.意义:平均速度表示的是物体通过某段路程(或在某一段时间内)的平均快慢程度。
4.公式:
04
新课教学
区间测速的标志牌
  公路上有许多速度监测设备,其中一种测速设备采用的是区间测速的方法,即通过测算车辆在两个监测点之间的平均速度,判断车辆在该路段是否超速。
这种测速设备的原理时什么吗
04
新课教学
利用公式    计算得出,只是对应的路程和时间非常短,近似看作瞬时速度。
瞬时速度
平均速度
思考:导航中显示的瞬时速度是如何测量的呢?
04
新课教学
实验原理:
实验器材:斜面小车(斜面、木块、小车、可移动挡片)、刻度尺(量程0~1000mm,分度值1mm),秒表
可移动挡片
实验目的: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
三、测量物体的平均速度
04
新课教学
实验步骤:
(1)组装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将斜面的一端用木块垫起来,使它保持较小的坡度,在斜面底端或中部放置可移动挡片作为终点。
目的是延长小车在斜面上运动的时间,便于测量时间
作用:①让小车在同一位置停下;②便于准确测量时间
可移动挡片
04
新课教学
s1
(2)测量小车在斜面轨道上运动全程的平均速度:将可移动挡片移至斜面底端,将小车置于轨道顶端;释放小车,同时启动秒表,小车撞击挡片时,停止计时,读出小车从斜面顶端到撞击挡片所用时间 t1;用刻度尺测出小车运动路程 s1,重复3次实验,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04
新课教学
(3)测量小车在轨道上前半程运动的平均速度:将可移动挡片移至斜面中部,测出小车从斜面顶端到撞击挡片所用时间t2;用刻度尺测出小车运动路程s2. 重复3次实验,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4)测量完毕,整理器材。
小车仍然从斜面顶端的同一位置静止释放
s2
s1
04
新课教学
04
新课教学
实验数据分析:
100.00
100.00
100.00
50.00
50.00
50.00
3.2
3.0
3.1
2.2
2.0
2.1
0.31
0.33
0.32
0.23
0.25
0.24
04
新课教学
如何计算后半程的平均速度?
50.00
50.00
50.00
1.0
1.0
1.0
0.5
0.5
0.5
04
新课教学
0.31
0.33
0.32
0.23
0.25
0.24
0.5
0.5
0.5
根据表中数据,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0.32
0.24
0.5
v3> v1> v2,即小车沿斜面下滑时速度越来越大。
04
新课教学
实验注意事项:
1.通过反复练习计时工具,使时间测量得更准确。
2.斜面坡度不要太大,也不要太小。
3.为了方便测量时间,斜面应尽量长一些。
4.保证每次测量小车都是从同一高度静止释放。
5.为避免偶然性,实验中应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04
新课教学
猎豹是短跑冠军,速度可达 31m/s
藏羚羊奔跑速度可达22m/s
游隼向下偷冲的速度为98.6m/s
雨蒸是长距离飞行较快的鸟,速度约为48/m/s
旗鱼是游洋中的游泳冠军,速度可达28m/s
蛇鸟跑得极快,速度可达20/m/s
04
新课教学
物体运动的速度
匀速直线运动
变速直线运动
平均速度
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
实验原理
实验器材
实验步骤
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实验结果
动物世界里的速度
04
新课教学
1. 下列关于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 的理解正确的是(  )
A.速度与路程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
B.通过的路程越大,速度一定越大
C.运动所用的时间越长,速度一定越小
D.速度与运动路程无关,与运动时间也无关
D
04
新课教学
2. 某短跑运动员在某次百米赛跑中测得5s末的速度为9.0m/s,10s 末到达终点时的速度为10.2m/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前 5s 内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 5.5m/s
B.后 5s 内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 9.1m/s
C.本次百米赛跑中,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 10m/s
D.本次百米赛跑中,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 9.0m/s
C
04
新课教学
3.关于平均速度,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平均速度就是物体在各处运动速度的平均值
B.在相同路程内,物体运动的时间越少则平均速度越大
C.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不同时间内,平均速度一般不相同D.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不同路程内,平均速度有可能相同
A
04
新课教学
4. 探究物体运动速度的变化情况,往往先确定一个时间间隔,再分别测量在每段相同的时间间隔内物体运动的路程,下图是探究天鹅飞行时的速度,由图可知有关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3~6s时,天鹅飞行75m
B.天鹅通过30m标杆处的速度一定为10m/s
C.0~9s的平均速度是15m/s
D.前6s天鹅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
C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