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学习更有效 期中备考 | 数学学科
2025-2026学年四年级上册数学期中思维提升培优卷(苏教版)
第1~4单元
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总分:100分;
学校: 班级: 姓名: 成绩:
注意事项:
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区域,注意书写工整,格式正确,卷面整洁。
一.选择题(共8小题)
1.从前面、右面和上面观察右边的物体,从( )看到的形状相同?
A.右面和上面 B.前面和右面 C.上面和前面
2.一个重箱子必须两个人抬,现在4个人轮流抬,要把箱子从室内抬到500米外的仓库,问平均每人抬( )米。
A.120 B.300 C.250
3.38÷5=7……3,如果把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100,那么商是( )
A.700……3 B.7……300 C.700……300
4.小马虎计算除法时,把除数45错当成了54,结果得到了26,余数9。正确商是( )
A.20 B.32 C.31
5.在计算288÷36时,把36看作40来试商时,会出现( )
A.初商偏大 B.初商偏小 C.初商正好
6.一次测验,四(2)班的最高分95分,最低分是86分.这个班的平均成绩可能是( )分.
A.85 B.90 C.95
7.884÷88=10……4,如果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原来的10倍,余数是( )
A.100 B.4 C.40
8.平平在计算435÷35时,把“35”抄成了“5”,并计算出了结果.他想要得到正确的结果应该再( )
A.乘7 B.乘30 C.除以7 D.除以30
二.填空题(共10小题)
9.在横线里填上“>”“<”或“=”。
25升 2000毫升 1001毫升 999升 2100÷90 800÷30
345÷55 305÷55 240÷2÷6 240÷8 250÷70 25÷7
10.有一组有规律的图形,左起第32个图形是 ,前32个图形中,有 个。
11.在除法算式中,431,如果商是两位数,□里最大填 ;如果□里填7,把除数73看成70试商时,初商会 (填“偏大”或“偏小”)。
12.小华三次数学考试成绩分别是91分、87分、89分,他这三次考试的平均分是 分,马上进行第四次考试了,他想使四次考试的均分达到90分,第四次考试他必须考 分。
13.要使5□3÷54的商是一位数,□里最大可以填 ;要使□53÷48的商是两位数,□里最小可以填 .
14.把2000毫升的水倒入300毫升的杯子中,至少要准备 个这样的杯子.
15.按“理工实小理工实小理工实小……”这样排列下去,第35个字是 .
16.一瓶果汁大约有500 ,一箱果汁(12瓶装)大约有 升.
17.把一些棋子按照下面的规律排列。
第29枚棋子是 (填“白棋”或“黑棋”),如果一共摆了27枚棋子,那么白棋有 枚,黑棋有 枚。
18.在如图所示摆成的图形中再添加一个小正方体,使得从前面和右面看到的图形都不变,一共有 种摆法。
三.判断题(共6小题)
19.一瓶200毫升的饮料至少要喝100口才能喝完。
20.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个物体,看到的形状有可能相同。
21.720÷16÷5结果与算式720÷80的结果相等. .
22.被除数末尾没有0,商的末尾也没有0. .
23.一脸盆水大约有100毫升.… .
24.一个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商可能是一位数,也可能是两位数. .
四.计算题(共3小题)
25.直接写出得数。
54÷27= 70÷5= 140÷20= 16×4÷16×4=
120×8= 900÷50= 428÷4= 25+75÷25=
26.用竖式计算,带*的要验算。
621÷41= 820÷40= *727÷27= *5700÷400=
27.能简算的要简算。
190+825÷25 702÷(14+13) 630÷42
五.操作题(共1小题)
28.分别从前面、右面、上面观察如图,再在方格纸中画出看到的图形。
六.应用题(共6小题)
29.一套课外读物原来每套108元。降价后,原来8套的钱现在可以多买4套,降价后每套多少元?
30.甲班24名男同学的平均成绩是85分,16名女生的平均成绩是90分,全班同学的平均分是多少分?
31.幸福小区最新投放了6个快递柜,每个有7层,一共可以放置336个快递。平均每层可以放多少个?
32.四年级的同学帮助幼儿园的小朋友做纸花,第一组6人,平均每人做25朵;第二组4人,共做120朵。这两组平均每人做纸花多少朵?
33.同学们在学校农耕园里摘番茄,一共摘了5箱,每箱拿走2千克后,剩下的番茄和原来3箱的一样重,原来每箱重多少千克?
34.王大爷把收获的苹果装在同样大的筐里,一共装了45筐.他从中任意选了5筐称一称,分别重31千克、31千克、29千克、32千克、27千克.
(1)选出的这5筐苹果,平均每筐重多少千克?
(2)王大爷收获的苹果大约一共重多少千克?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8小题)
1.【答案】B
【思路分析】该立体图形从前面看是,从右面看是,从上面看是。
【解答】解:从前面、右面和上面观察右边的物体,从前面和右面看到的形状相同。
故选:B。
【名师点评】本题考查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和几何图形,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答案】C
【思路分析】先用500÷4,求出如果由一个人搬,平均每人抬的距离,因为轮流由两个人抬,然后再乘上2即可。
【解答】解:500÷4×2
=125×2
=250(米)
答:平均每人抬250米。
故选:C。
【名师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要求的是什么,进行认真分析,明确轮流由两个人抬的含义,进而解答即可。
3.【答案】B
【思路分析】在有余数的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都乘或都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但余数也随着乘或除以相同的数。据此解答即可。
【解答】解:38÷5=7……3,如果把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100,商不变,还是7,但余数也要乘100,是3×100=300。
故选:B。
【名师点评】解答此题应明确:被除数和除数都乘或都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但余数也随着乘或除以相同的数。
4.【答案】C
【思路分析】将错就错,先根据被除数=除数×商+余数,用54乘26再加上9,求出不变的被除数,然后用被除数除以45,得出正确的商和余数。
【解答】解:26×54+9
=1404+9
=1413
1413÷45=31……18
故选:C。
【名师点评】解决本题先根据被除数=除数×商+余数求出被除数,再根据整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求出正确的商和余数。
5.【答案】B
【思路分析】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在进行试商时,可把这个数看作是和它接近的整十数来试商.
【解答】解:计算“283÷36”时,36接近40,所以应把36看作40来试商,因为是把除数估大了,所以初商可能偏小.
故选:B.
【名师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试商方法的掌握情况.
6.【答案】B
【思路分析】平均数是指在一组数据中所有数据之和再除以这组数据的个数,平均数总比最小的数大一些,比最大的数小一些,在它们中间,据此解答.
【解答】解:一次测验,四(2)班的最高分95分,最低分是86分.这个班的平均成绩可能是90分.
故选:B.
【名师点评】解答此题要明确:平均数比最大的数小,比最小的数大;平均数在最大的数与最小的数之间.
7.【答案】C
【思路分析】根据在有余数的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都缩小(或都扩大)相同的倍数(0除外),商不变,但余数也随着缩小(或扩大)相同的倍数”,据此解答即可.
【解答】解:884÷88=10…4,如果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10倍,则商不变,仍是10,但余数也随之扩大10倍,是40;
故选:C。
【名师点评】解答此题应明确:被除数和除数都缩小(或都扩大)相同的倍数(0除外),商不变,但余数也随着缩小(或扩大)相同的倍数.
8.【答案】C
【思路分析】“35”抄成了“5”,要想得到正确的结果,可以把35看成(5×7),再根据除法的性质,先用被除数除以5,再除以7即可.
【解答】解:435÷35
=435÷(5×7)
=435÷5÷7
即他想要得到正确的结果应该再除以7.
故选:C.
【名师点评】解决本题方法多样,也可以先用435除以35,435除以5分别求出商,再根据商之间的关系进行选择.
二.填空题(共10小题)
9.【答案】>;<;<;>;<;=。
【思路分析】前两个先把左右两边的单位统一,再比较;后面的几题先把左右两边的算式计算出来,在进行比较。
【解答】解:根据题干分析可得:
25升>2000毫升 1001毫升<999升 2100÷90<800÷30
345÷55>305÷55 240÷2÷6<240÷8 250÷70=25÷7
故答案为:>;<;<;>;<;=。
【名师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比较大小的方法,要注意单位的换算方法的灵活运用。
10.【答案】〇;13。
【思路分析】观察图形可知,这组图形的排列规律是:5个图形一个循环周期,计算出第32个图形是第几个周期的第几个即可解答。
【解答】解:根据题干分析可得:5个图形一个循环周期,每个循环周期都是2个
32÷5=6……2
第32个图形数第7循环的第2个图形,是〇,
的个数是:6×2+1=13(个)
答:左起第32个图形是〇,前32个图形中,有13个。
故答案为:〇;13。
【名师点评】根据题干得出这组图形的排列周期特点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
11.【答案】4,偏大。
【思路分析】431,要使商是两位数,被除数的前两位43>□3,所以可以填写1,2,3,4,最大填4;
431÷73中,把除数73看作与它接近的整十数70来试商,除数变小,那么所得的商会偏大,然后再进一步解答。
【解答】解:根据分析可得:
计算431中,要使商是两位数,被除数的前两位43≥□3,所以可以填写1,2,3,4,□里最大能填4;
431÷73中,除数73可以看成70来试商,商会偏大。
故答案为:4,偏大。
【名师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除数是两位数试商方法的掌握情况。
12.【答案】89;93。
【思路分析】根据平均数的意义,把三次成绩加起来,再除以3即可求出三次考试的平均分;用90乘4求出四次考试的总分,再减去前面三次的成绩之和,即可求出第四次考试的成绩。
【解答】解:(91+87+89)÷3
=267÷3
=89(分)
90×4﹣89×3
=360﹣267
=93(分)
答:他这三次考试的平均分是89分,马上进行第四次考试了,他想使四次考试的均分达到90分,第四次考试他必须考93分。
故答案为:89;93。
【名师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平均数的意义及其实际应用。
13.【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思路分析】三位数除以两位数,被除数百位和十位组成的数字和除数比较大小,组成的数字比除数大或相等,商就是两位数,比除数小,商就是一位数;由此求解.
【解答】解:5□3÷54中,要使商是一位数,那么5□<54,□里面可以填0,1,2,3,最大是3;
要使□53÷48的商是两位数,那么□5>48,□里面可以填5,6,7,8,9,最小是5;
故答案为:3,5.
【名师点评】本题考查的是除法的计算方法,需要从高位开始除,所以只要从最高位开始判断与除数的大小关系就可以求出商的最高位在哪一位上.
14.【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思路分析】因为每个杯子的容量为300毫升,将2000毫升的水全部倒入杯中,求需要几个这样的杯子,就是求2000里面有几个300,用除法计算.
【解答】解:2000÷300≈7(个)
答:至少要准备7个这样的杯子.
故答案为:7.
【名师点评】此题考查了整数除法应用题,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用除法计算.
15.【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思路分析】把“理工实小”这样连续的4个字看成一组,求出35里面有几个4,还余几,然后根据余数即可求出第35个字即可.
【解答】解:35÷4=8(组)…3(个)
余数是3,那么第35个字是“实”;
答:第35个字是实;
故答案为:实.
【名师点评】解决这类问题往往是把重复出现的部分看成一组,先找出排列的周期性规律,再根据规律求解.
16.【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思路分析】根据生活经验、对体积单位、容积单位和数据大小的认识,可知一瓶果汁的容积是500毫升,则一箱果汁(12瓶装)大约有500×12÷1000=6升;据此解答.
【解答】解:一瓶果汁大约有500 毫升,一箱果汁(12瓶装)大约有 6升.
故答案为:毫升,6.
【名师点评】此题考查根据情景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计量单位和数据的大小,灵活地选择.
17.【答案】白棋;16;11。
【思路分析】根据图示每5个图形一循环,按1枚黑色、3枚白色、1枚黑色的顺序排列。据此分别计算第29枚、第27枚棋子是第几组循环零几枚,即可知道其颜色,根据每组中各颜色的枚数求黑白棋子的枚数。
【解答】解:29÷5=5(组)……4(枚)
27÷5=5(组)……2(枚)
5×3+1
=15+1
=16(枚)
5×2+1
=10+1
=11(枚)
答:第29枚棋子是白棋,如果一共摆了27枚棋子,那么白棋有16枚,黑棋有11枚。
故答案为:白棋;16;11。
【名师点评】根据图示先找到这组图形的排列规律,再根据规律求解。
18.【答案】2。
【思路分析】在如图所示摆成的图形中再添加一个小正方体,使得从前面和右面看到的图形都不变;只能添加在第一层第一行的中间。或者添加在第一层第一行的第三列。
【解答】解:在如图所示摆成的图形中再添加一个小正方体,使得从前面和右面看到的图形都不变,一共有2种摆法。
故答案为:2。
【名师点评】此题考查了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和几何体,锻炼了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三.判断题(共6小题)
19.【答案】×
【思路分析】一个10岁左右的儿童,正常情况下,一口能喝30到40毫升水,就按30毫升计算,200毫升水,200÷3≈7(口)就能喝完。
【解答】解:正常情况下,一口能喝30到40毫升水,就按30毫升计算
200÷3≈7(口)
即瓶200毫升的饮料至少要喝约口才能喝完。
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名师点评】这里说的是正常情况下,如果200毫升的饮料非要200品品口喝完,也能做到。
20.【答案】√
【思路分析】对于一般的物体,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但有特殊情况,如果这个物体是球体,那么从不同的方向看到的形状一样;据此判断即可。
【解答】解:当这个物体是一个球体,那么从不同方向看到的形状都一样;但是对与一般的物体,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所以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名师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根据题意,找出例子,进行分析,进而得出结论。
21.【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思路分析】根据除法的运算性质:a÷b÷c=a÷(b×c),据此进行判断.
【解答】解:720÷16÷5
=720÷(16×5)
=720÷80
=9
故答案为:√.
【名师点评】完成本题要注意分析式中数据,运用合适的简便方法计算.
22.【答案】×
【思路分析】根据题意,假设被除数是153,除数是5,然后再进一步解答.
【解答】解:假设被除数是153,除数是5;
153÷5=30…3;
商30的末尾有1个0;
所以,被除数的末尾没有0,商的末尾不一定没有0.
故答案为:×.
【名师点评】根据题意,用赋值法能比较容易解决此类问题.
23.【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思路分析】根据生活经验、对体积单位和数据大小的认识,可知计量一脸盆水大约有1升.
【解答】解:一脸盆水大约有1升;
故答案为:×.
【名师点评】此题考查根据情景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计量单位和数据的大小,灵活地选择.
24.【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思路分析】这是一道关于整数除法的算式,可用举例的方法得出答案.
【解答】解:一个三位数除以两位数,例如:990÷11=90,商是两位数;100÷50=2,商是1位数;所以商可能是一位数,也可能是两位数;
故答案为:√.
【名师点评】本题考查了一个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商是几位数的问题,一个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商最多是两位数,也可能是一位数.
四.计算题(共3小题)
25.【答案】2,14,7,16,960,18,107,28。
【思路分析】根据整数加减乘除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解答即可。
【解答】解:
54÷27=2 70÷5=14 140÷20=7 16×4÷16×4=16
120×8=960 900÷50=18 428÷4=107 25+75÷25=28
【名师点评】此题考查了整数加减乘除法的口算能力,注意认真计算即可。
26.【答案】15……6;20……20;26……25;14……100。
【思路分析】根据整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注意验算。
【解答】解:621÷41=15……6
820÷40=20……20
727÷27=26……25
5700÷400=14……100
【名师点评】考查了整数除法的笔算,根据其计算方法进行计算,注意验算。
27.【答案】223,26,15。
【思路分析】(1)先算除法,再算加法;
(2)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加法,再算除法;
(3)把42看成7×6,再按照除法的性质计算。
【解答】解:(1)190+825÷25
=190+33
=223
(2)702÷(14+13)
=702÷27
=26
(3)630÷42
=630÷(7×6)
=630÷7÷6
=90÷6
=15
【名师点评】本题考查了四则混合运算,注意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灵活运用所学的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五.操作题(共1小题)
28.【答案】
【思路分析】这个立体图形由5个相同的小正方体构成。从前面能看到4个正方形,分两层,上层1个,下层3个,左齐;从右面能看到3个正方形,分两层,上层1个,下层2个,左齐;从上面能看到4个正方形,分两层,上层3个,下层1个,左齐。
【解答】解:
【名师点评】本题是考查作简单图形的三视图,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上面、左面(或右面)观察到的简单几何体的平面图形。
六.应用题(共6小题)
29.【答案】72元。
【思路分析】先根据总价=单价×数量,用原来每套课外读物的价钱108元乘8,求出原来买8套课外读物需要多少钱;然后用它除以后来可以买的课外读物的数量(8+4),即可求出降价后每套课外读物多少元。
【解答】解:108×8÷(8+4)
=864÷12
=72(元)
答:降价后每套72元。
【名师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乘法、除法的意义的应用,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单价、总价、数量的关系,求出原来买8套课外读物需要多少钱。
30.【答案】87分。
【思路分析】根据题意,首先分别求出男生的总成绩、女生的总成绩,再求出全班的总成绩,然后根据求平均数的方法用全班的总成绩除以全班人数即可。
【解答】解:(85×24+90×16)÷(24+16)
=(2040+1440)÷40
=3480÷40
=87(分)
答:全班同学的平均分是87分。
【名师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及应用。
31.【答案】8个。
【思路分析】先用336除以6求出每个快递柜放的个数,然后再除以7求出平均每层可以放的个数。
【解答】解:336÷6÷7
=56÷7
=8(个)
答:平均每层可以放8个。
【名师点评】本题解答依据是平均分除法的意义:把一个数平均分成若干份,求一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
32.【答案】27朵。
【思路分析】用花的总朵数除以总人数即可。
【解答】解:(25×6+120)÷(6+4)
=270÷10
=27(朵)
答:这两组平均每人做纸花27朵。
【名师点评】根据平均数的含义和求法,解答此题即可。
33.【答案】5千克。
【思路分析】一共摘了5箱,每箱拿走2千克后,剩下的番茄和原来3箱的一样重,则一共拿走了5﹣3=2(箱);先用每箱拿走的质量乘5求出一共拿走了多少千克,再除以2箱,即可求出原来每箱重多少千克。
【解答】解:2×5=10(千克)
10÷(5﹣3)
=10÷2
=5(千克)
答:原来每箱重5千克。
【名师点评】解决本题关键是明确拿走的质量就是原来2箱的质量,再根据除法的意义求解。
34.【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思路分析】(1)要求平均每筐重多少千克,用选出的这5筐苹果总重量除以5即可.
(2)任意称了其中的5筐,结果分别重31千克、31千克、29千克、32千克、27千克,从这5筐的数据来看都接近30千克,所以可把45袋苹果按每袋30千克来计算即可.
【解答】解:(1)(31+31+29+32+27)÷5
=150÷5
=30(千克)
答:平均每筐重30千克.
(2)30×45=1350(千克)
答:王大爷收获的苹果大约一共重1350千克.
【名师点评】此题是考查平均数的意义及求法.总数÷份数=平均数.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