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相互作用 练习题(含解析)2024--2025学年物理粤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章 相互作用 练习题(含解析)2024--2025学年物理粤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686.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08-21 15:33: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章 相互作用 练习题(附答案)2024--2025学年物理粤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一、选择题。
1、将一弹性绳对折,相当于将此弹性绳剪成相同长度的两段绳,每段绳在相同的外力作用下,其伸长量为原来的一半。现有一根原长20 cm的弹性细绳,其外力F与伸长量x的关系如图所示,将此细绳对折,其两端点固定于天花板同一位置,并在对折点处竖直悬系一物体,然后再缓慢放手,平衡后发现物体下降了2 cm,则该物体所受重力约为(  )
A.0.8 N B.1.6 N C.3.2 N D.6.4 N
2、在“探究弹力与弹簧伸长的关系”的实验中,关于操作步骤的先后顺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先测量原长,后竖直悬挂
②先竖直悬挂,后测量原长
③先后顺序对实验结果无影响
④先后顺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程度取决于弹簧的自重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三个完全相同的正方体且质量均匀分布的物块,分别沿各自虚线切割掉一半,将剩余部分a、b和c按照图示位置摆放在同一水平地面上,比较三物块的重心位置(  )
A.a的重心离地面最低 B.b的重心离地面最低
C.c的重心离地面最低 D.一样高
4、(双选)如图所示,以水平力F压物体A,这时A沿竖直墙壁匀速下滑,若物体A与墙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A物体的质量为m,那么A物体与墙面间的滑动摩擦力大小等于(  )
A.μmg   B.mg C.F D.μF
5、(双选)下列关于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A.合力可能小于任一个分力
B.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合力,两条对角线都是合力
C.已知合力和两个分力的方向,分解结果是唯一的
D.两个力的夹角一定,只让其中的某个分力增大,则合力一定增大
6、(双选)把一个力分解为两个力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一个分力变大时,另一个分力一定要变小
B.两个分力可同时变大、同时变小
C.不论如何分解,两个分力不能同时大于这个力的两倍
D.不论如何分解,两个分力不能同时小于这个力的一半
7、跳伞运动员在空中打开降落伞一段时间后,保持匀速下降。已知运动员的重量为G1,圆顶形伞面的重量为G2,在伞面边缘有24条均匀分布的相同轻细拉线与运动员相连,每根拉线和竖直方向都成30°角。设运动员所受空气阻力不计,则每根拉线上的张力大小为(  )
A. B. C. D.
8、如图所示,两根等长的轻绳将日光灯悬挂在天花板上,两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都为45°,日光灯保持水平,所受重力为G,左右两绳的拉力大小分别为(  )
A.G和G B.G和G C.G和G D.G和G
9、某人骑自行车沿平直坡道向下滑行,其车把上挂有一只水壶,若滑行过程中悬绳始终竖直,如图所示,不计空气阻力,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自行车一定做匀速运动
B.壶内水面一定水平
C.水壶及水整体的重心一定在悬绳正下方
D.壶身中轴一定与坡道垂直
10、中国书法艺术历史悠久,某同学用毛笔练习书法,从基础笔画“横”开始练习。如图所示,在楷书笔画中,长横的写法要领如下:起笔时一顿,然后向右行笔,收笔时略向右按,再向左回带。该同学在水平桌面上平铺一张纸,为防止打滑,他在纸的左侧靠近边缘处用镇纸压住。则关于向右行笔过程中物体的受力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笔对纸的压力一定大于毛笔的重力
B.镇纸受到了向右的静摩擦力
C.白纸受到了两个摩擦力的作用
D.桌面受到了向左的摩擦力作用
11、有两个共点力,大小分别是3 N和5 N,则它们的合力大小不可能是(  )
A.2 N B.3 N C.5 N D.10 N
12、在粗糙的地面上匀速移动桌子,采用下列施力方式,其中桌子受到的摩擦力最小的是 (  )
A        B
C        D
13、某同学参加了“筷子夹玻璃珠”游戏。如图所示,夹起玻璃珠后,左侧筷子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为锐角,右侧筷子竖直,且两筷子始终在同一竖直平面内。保持玻璃珠静止,忽略筷子与玻璃珠间的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侧筷子对玻璃珠的合力比重力大
B.两侧筷子对玻璃珠的合力比重力小
C.左侧筷子对玻璃珠的弹力一定比玻璃珠的重力大
D.右侧筷子对玻璃珠的弹力一定比玻璃珠的重力大
14、如图所示,某人静躺在椅子上,椅子的靠背与水平面之间有固定倾斜角θ.若此人所受重力为G,则椅子各部分对他的作用力的合力大小为(  )
A.G B.Gsin θ C.Gcos θ D.Gtan θ
15、下列关于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力是不能离开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而独立存在的 ②力可以离开物体而独立存在 ③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 ④马拉车前进,马对车有拉力,但车对马没有拉力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6、如图所示,一平板小车在外力作用下由静止向右滑行一段距离x,同时车上的物体A相对车向左滑行L,此过程中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如何,该摩擦力是动力还是阻力(  )
A.水平向左,阻力 B.水平向左,动力
C.水平向右,阻力 D.水平向右,动力
二、填空与实验题。
17、“探究弹簧伸长量与弹力的关系”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测得弹簧未挂钩码时的长度L0,在弹簧下端挂上一个钩码,平衡时测出弹簧的总长度L,依次增加钩码并测出对应弹簧的总长度。已知每个钩码的质量均为m,重力加速度为g,弹簧的形变始终保持在弹性限度内。则:
(1)只挂一个钩码时,弹簧的弹力大小为________(选填“A”或“B”)。
A.mg          B.2mg
(2)只挂一个钩码时,弹簧的伸长量为________(选填“A”或“B”)。
A.L B.L-L0
(3)当挂上两个钩码后,弹簧的劲度系数将________(选填“A”或“B”)。
A.变大 B.不变
18、在“探究求合力的方法”实验中,橡皮筋一端固定于A点.
(1)如图所示,同时使用两只弹簧测力计通过细绳套将橡皮筋的另一端拉至O点,分别记录两个拉力的大小和方向,其中一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所示,则其示数为    N.
(2)关于本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细绳套尽可能短一些
B.橡皮筋的伸长量越大越好
C.拉两个细绳套时,两拉力夹角越大越好
D.拉细绳套时,拉力应尽量与木板平行
(3)某同学通过多次实验得出:力的合成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图为根据其中一次实验数据画出的两个力F1、F2的图示,请利用平行四边形定则在图中作出这两个力的合力F合,根据图示可以确定合力大小为    N.
三、计算题。
19、质量为3.0 kg的空木箱,放置在水平地面上,沿水平方向施加拉力,当拉力F1=8.0 N时,木箱静止;当拉力F2=10.3 N时,木箱做匀速运动,g取9.8 N/kg,求:
(1)木箱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2)木箱在8.0 N的拉力作用下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
(3)木箱在12.0 N水平拉力作用下,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最大静摩擦力大小为滑动摩擦力大小)
20、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的物体重G=100 N,受到与水平方向成37°角的拉力F=60 N,摩擦力Ff=16 N,求物体所受的合力及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21、如图所示,人重500 N,物体重200 N,地面粗糙,当人用100 N的力向下拉绳子时,人和物体均处于静止状态,拉物体的绳与水平面成30°角,求:
(1)人对地面的压力的大小和方向;
(2)物体对地面的压力的大小和方向。
22、如图所示,在倾角θ=37°的斜面上,用一水平力F推一质量为m=10 kg的物体,欲使物体沿斜面匀速运动,已知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试求F的大小.(sin 37°=0.6,cos 37°=0.8)
第三章 相互作用 练习题(附答案)2024--2025学年物理粤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一、选择题。
1、将一弹性绳对折,相当于将此弹性绳剪成相同长度的两段绳,每段绳在相同的外力作用下,其伸长量为原来的一半。现有一根原长20 cm的弹性细绳,其外力F与伸长量x的关系如图所示,将此细绳对折,其两端点固定于天花板同一位置,并在对折点处竖直悬系一物体,然后再缓慢放手,平衡后发现物体下降了2 cm,则该物体所受重力约为(  )
A.0.8 N B.1.6 N C.3.2 N D.6.4 N
【答案】C
2、在“探究弹力与弹簧伸长的关系”的实验中,关于操作步骤的先后顺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先测量原长,后竖直悬挂
②先竖直悬挂,后测量原长
③先后顺序对实验结果无影响
④先后顺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程度取决于弹簧的自重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D
3、三个完全相同的正方体且质量均匀分布的物块,分别沿各自虚线切割掉一半,将剩余部分a、b和c按照图示位置摆放在同一水平地面上,比较三物块的重心位置(  )
A.a的重心离地面最低 B.b的重心离地面最低
C.c的重心离地面最低 D.一样高
【答案】B 
4、(双选)如图所示,以水平力F压物体A,这时A沿竖直墙壁匀速下滑,若物体A与墙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A物体的质量为m,那么A物体与墙面间的滑动摩擦力大小等于(  )
A.μmg   B.mg C.F D.μF
【答案】BD 
5、(双选)下列关于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A.合力可能小于任一个分力
B.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合力,两条对角线都是合力
C.已知合力和两个分力的方向,分解结果是唯一的
D.两个力的夹角一定,只让其中的某个分力增大,则合力一定增大
【答案】A、C
6、(双选)把一个力分解为两个力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一个分力变大时,另一个分力一定要变小
B.两个分力可同时变大、同时变小
C.不论如何分解,两个分力不能同时大于这个力的两倍
D.不论如何分解,两个分力不能同时小于这个力的一半
【答案】BD
7、跳伞运动员在空中打开降落伞一段时间后,保持匀速下降。已知运动员的重量为G1,圆顶形伞面的重量为G2,在伞面边缘有24条均匀分布的相同轻细拉线与运动员相连,每根拉线和竖直方向都成30°角。设运动员所受空气阻力不计,则每根拉线上的张力大小为(  )
A. B. C. D.
【答案】A
8、如图所示,两根等长的轻绳将日光灯悬挂在天花板上,两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都为45°,日光灯保持水平,所受重力为G,左右两绳的拉力大小分别为(  )
A.G和G B.G和G C.G和G D.G和G
【答案】B
9、某人骑自行车沿平直坡道向下滑行,其车把上挂有一只水壶,若滑行过程中悬绳始终竖直,如图所示,不计空气阻力,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自行车一定做匀速运动
B.壶内水面一定水平
C.水壶及水整体的重心一定在悬绳正下方
D.壶身中轴一定与坡道垂直
【答案】D 
10、中国书法艺术历史悠久,某同学用毛笔练习书法,从基础笔画“横”开始练习。如图所示,在楷书笔画中,长横的写法要领如下:起笔时一顿,然后向右行笔,收笔时略向右按,再向左回带。该同学在水平桌面上平铺一张纸,为防止打滑,他在纸的左侧靠近边缘处用镇纸压住。则关于向右行笔过程中物体的受力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笔对纸的压力一定大于毛笔的重力
B.镇纸受到了向右的静摩擦力
C.白纸受到了两个摩擦力的作用
D.桌面受到了向左的摩擦力作用
【答案】C 
11、有两个共点力,大小分别是3 N和5 N,则它们的合力大小不可能是(  )
A.2 N B.3 N C.5 N D.10 N
【答案】D
12、在粗糙的地面上匀速移动桌子,采用下列施力方式,其中桌子受到的摩擦力最小的是 (  )
A        B
C        D
【答案】A
13、某同学参加了“筷子夹玻璃珠”游戏。如图所示,夹起玻璃珠后,左侧筷子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为锐角,右侧筷子竖直,且两筷子始终在同一竖直平面内。保持玻璃珠静止,忽略筷子与玻璃珠间的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侧筷子对玻璃珠的合力比重力大
B.两侧筷子对玻璃珠的合力比重力小
C.左侧筷子对玻璃珠的弹力一定比玻璃珠的重力大
D.右侧筷子对玻璃珠的弹力一定比玻璃珠的重力大
【答案】C。
14、如图所示,某人静躺在椅子上,椅子的靠背与水平面之间有固定倾斜角θ.若此人所受重力为G,则椅子各部分对他的作用力的合力大小为(  )
A.G B.Gsin θ C.Gcos θ D.Gtan θ
【答案】A
15、下列关于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力是不能离开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而独立存在的 ②力可以离开物体而独立存在 ③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 ④马拉车前进,马对车有拉力,但车对马没有拉力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A 
16、如图所示,一平板小车在外力作用下由静止向右滑行一段距离x,同时车上的物体A相对车向左滑行L,此过程中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如何,该摩擦力是动力还是阻力(  )
A.水平向左,阻力 B.水平向左,动力
C.水平向右,阻力 D.水平向右,动力
【答案】D 
二、填空与实验题。
17、“探究弹簧伸长量与弹力的关系”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测得弹簧未挂钩码时的长度L0,在弹簧下端挂上一个钩码,平衡时测出弹簧的总长度L,依次增加钩码并测出对应弹簧的总长度。已知每个钩码的质量均为m,重力加速度为g,弹簧的形变始终保持在弹性限度内。则:
(1)只挂一个钩码时,弹簧的弹力大小为________(选填“A”或“B”)。
A.mg          B.2mg
(2)只挂一个钩码时,弹簧的伸长量为________(选填“A”或“B”)。
A.L B.L-L0
(3)当挂上两个钩码后,弹簧的劲度系数将________(选填“A”或“B”)。
A.变大 B.不变
【答案】(1)A  (2)B  (3)B
18、在“探究求合力的方法”实验中,橡皮筋一端固定于A点.
(1)如图所示,同时使用两只弹簧测力计通过细绳套将橡皮筋的另一端拉至O点,分别记录两个拉力的大小和方向,其中一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所示,则其示数为    N.
(2)关于本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细绳套尽可能短一些
B.橡皮筋的伸长量越大越好
C.拉两个细绳套时,两拉力夹角越大越好
D.拉细绳套时,拉力应尽量与木板平行
(3)某同学通过多次实验得出:力的合成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图为根据其中一次实验数据画出的两个力F1、F2的图示,请利用平行四边形定则在图中作出这两个力的合力F合,根据图示可以确定合力大小为    N.
【答案】(1)2.6  (2)D  (3)如图所示:
  3.5
三、计算题。
19、质量为3.0 kg的空木箱,放置在水平地面上,沿水平方向施加拉力,当拉力F1=8.0 N时,木箱静止;当拉力F2=10.3 N时,木箱做匀速运动,g取9.8 N/kg,求:
(1)木箱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2)木箱在8.0 N的拉力作用下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
(3)木箱在12.0 N水平拉力作用下,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最大静摩擦力大小为滑动摩擦力大小)
【答案】(1)0.35  (2)8.0 N  (3)10.3 N
【解析】(1)当拉力F2=10.3 N时,木箱做匀速运动,水平方向受到滑动摩擦力f1与拉力F2,根据平衡条件得:
f1=F2=10.3 N
又f1=μN=μmg,得:μ==≈0.35
(2)由题意,木箱在8.0 N的拉力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根据平衡条件得摩擦力:f2=F1=8.0 N
(3)12 N大于最大静摩擦力,所以木箱受到的是滑动摩擦力,则:f3=f1=10.3 N
20、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的物体重G=100 N,受到与水平方向成37°角的拉力F=60 N,摩擦力Ff=16 N,求物体所受的合力及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答案】32 N  0.25
【解析】物体受力如图所示,物体所受的合力为:
F合=Fcos37°-Ff=60×0.8 N-16 N=32 N。
竖直方向上平衡,有:N+Fsin37°=G
解得:N=G-Fsin37°=100 N-60×0.6 N=64 N。
则动摩擦因数为:μ===0.25。
21、如图所示,人重500 N,物体重200 N,地面粗糙,当人用100 N的力向下拉绳子时,人和物体均处于静止状态,拉物体的绳与水平面成30°角,求:
(1)人对地面的压力的大小和方向;
(2)物体对地面的压力的大小和方向。
【答案】(1)400 N 竖直向下  (2)150 N 竖直向下
【解析】(1)对人受力分析,由平衡条件得
FT+FN=G
代入数据解得
FN=400 N
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人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为400 N,方向竖直向下
(2)对物体受力分析如图所示,将FT正交分解,由平衡条件得
FTsinθ+F′N=G′
解得F′N=150 N
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物体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为150 N,方向竖直向下
22、如图所示,在倾角θ=37°的斜面上,用一水平力F推一质量为m=10 kg的物体,欲使物体沿斜面匀速运动,已知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试求F的大小.(sin 37°=0.6,cos 37°=0.8)
【答案】112 N或48 N
【解析】若物体沿斜面向上匀速运动,根据平衡条件得:
Fcos 37°=f+mgsin 37°,
f=μ(mgcos 37°+Fsin 37°),
解得:F≈112 N.
若物体沿斜面向下匀速运动,根据平衡条件,得
Fcos 37°+f=mgsin 37°,
f=μ(mgcos 37°+Fsin 37°),
解得:F≈48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