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课时练习卷(3)
23梅兰芳蓄须
课文基础进阶
一、用“ ”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日军多次要(yāo yào)求、逼迫(bò pò)梅兰芳上台演戏,为躲避骚扰(yóurǎo),梅兰芳只能蓄(chù xù)须明志,宁(nìng níng)可卖房度日,也决不在日本侵略者统治下登台演出。
二、“梅兰芳先生是闻名世界的京剧表演艺术家。他在舞台上唱旦角,为了演出的需要,总是把胡须剃得干干净净的。”对这句话主要意思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梅兰芳先生是京剧表演艺术家。 B.梅兰芳先生唱旦角。
C.梅兰芳先生为了演出总会留胡子。
D.梅兰芳先生为了演出,总是把胡须剃得干干净净的。
三、把下列四字词语补充完整,再选词填空(填序号)。
① 斩钉( )铁 ②深居( )出 ③( )名世界 ④不( )其扰
1.他自退出文坛以来, ,几乎不与外人交往。
2.楼下的装修工程已经持续了一个月,噪声让我和家人都 。
阅读素养攀升
四、阅读课外短文,完成练习。(11分)
我眼中的梅兰芳同志
老 舍
① 我与梅兰芳同志一同出国访问过两次。行旅中,我们行则同车,宿则同室。在同车时,他总是把下铺让给我,自己睡上铺。他知道我的腰腿有病。同时,他虽年过花甲,但因幼功结实,仍矫健如青年。看到他上去下来,那么轻便敏捷,我常对友人们说:“大师一定长寿,活到百龄是很可能的!”
② 不论是在车上,还是在旅舍中,他总是早起早睡,劳逸结合。起来,他便收拾车厢或房间,不仅把被子叠得整整齐齐,而且不许被单上有任何褶皱。收拾完自己的,他还过来帮助我,他不许桌上有一点烟灰,衣上有一点尘土。他的手不会闲着。他到哪里,哪里就得清清爽爽,有条有理。
③每逢有演出任务,他总会在登台的好几个小时前静坐或静卧不语。我赶紧躲开他。他要演的也许是《贵妃醉酒》,也许是《霸王别姬》。这些戏,他已演过不知多少次了。可是,他仍然要用半天的时间去准备。不,不仅准备,他还思索在哪一个身段或某一句的行腔上,能有所改进。艺术的锤炼是没有休止的!
④ 他很早就到后台去,检查一切。有一次,他演《贵妃醉酒》,几个演宫娥的是从文工团调来的。他耐心地给她们讲解,并帮助她们化装。他发现有一位“宫娥”,面部的化装很好,而耳后略欠明洁,就马上替她重新敷粉。他不许舞台上有任何敷衍的地方、任何对不起观众的地方。舞台是一幅画、一首诗,必须一丝不苟。
⑤他十分高兴地告诉我,他要到西北去演戏了。他热爱祖国,要演遍祖国的各省,并向各种地方戏学习。他总是这样热情地贡献自己的劳动。难怪他在中年时已名播全世界,在晚年时还能创造好多新东西!他的确是活到老、学到老的人。
(选自《老舍散文集》,有删改)
1.本文的主要人物是谁 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介绍他的 根据短文内容,完成思维导图。(4分)
2.结合短文内容,谈谈你对文中画“﹏”的句子的理解,写在批注框里。(2分)
3.下列关于本文的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第②自然段中的加点词“不许”写出了梅兰芳特别挑剔,对什么事情都不满意。
B.第③自然段中画“ ”的句子突出了梅兰芳的沉默寡言。
C.第④自然段中写梅兰芳帮助文工团的同志化装,表现了他的精益求精、细心周到。
D.第⑤自然段中“难怪”一词流露出老舍对梅兰芳名播世界感到奇怪的心理。
4.读完本文,再联系课文《梅兰芳蓄须》,我们更加全面地认识了梅兰芳。他是一个 的人,也是一个 的人。(2分)
综合探究拓展
五、下列作品中,不是梅兰芳参与演出的是( )
A.《贵妃醉酒》 B.《霸王别姬》 C.《天女散花》
23*梅兰芳蓄须视批
一、yāo pò rǎo xù nìng
二、D解析:A项,虽然提到梅兰芳先生是京剧表演艺术家,但这不是句子的主要意思,只是对梅兰芳先生身份的一个介绍。B项,梅兰芳先生唱旦角也只是句子中的一部分内容,不是主要表达的内容。C项,“梅兰芳先生为了演出总会留胡子”与原句中提到的他为了演出剃胡须意思相反。D项,概括了梅兰芳先生为了演出,把胡须剃得干干净净的主要意思。
三、①截 ② 简 ③ 闻 ④ 堪 1. ② 2. ④四、1.(1)梅兰芳 (2)严格要求自己,很爱干净(3)每次演出前都认真准备,不容舞台上有任何敷衍之处 (4)热爱祖国、热爱学习(每空1分)
2.示例:在梅兰芳心中,舞台是一个展现艺术的地方,如诗如画,所以必须严格要求,一丝不苟。(2分)(评分建议:答出原因,语句通顺即可得2分。)
3. C(3分)解析:A项,加点词“不许”写出了梅兰芳勤快,爱整洁,而不是挑剔;B项,画“ ”的句子表现了梅兰芳演出前潜心准备的状态,表现了他对演艺事业的专注。D项,“难怪”的意思是怪不得,表示明白了原因,对某种情况就不再觉得奇怪。
4.示例:热爱祖国、忠贞不屈 对自己要求严格、精益求精(每空1分)
五、D解析:《锁麟囊》是程砚秋的代表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