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广而告之——校园艺术节海报设计 教学设计(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1.广而告之——校园艺术节海报设计 教学设计(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1.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5-08-21 11:03: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广而告之》教学设计
子课题 广而告之——校园艺术节海报设计
教学目标 知道:海报设计的构成要素和特点,认识常用的中文印刷字体;海报设计的一般规律和基本方法。 理解:分析字体的特点,领会不同字体在海报设计中的作用;激发对平面设计的兴趣,提高参与校园活动的积极性。 能做:运用字体设计的方法,设计具有创意的艺术字;会运用绘画、剪贴等方法,结合不同的排版原则设计校园艺术节主题海报。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习字体设计的基本方法,学习海报设计的要素与特点。 难点:运用海报设计的排版法则,设计并制作一张有创意的校园艺术节海报。
教学方法 作品欣赏法、问题引导法、小组讨论法、实践操作法等
教学过程
环节一: 导入(情境导入)
教师活动 创设情境:上课前我们一起穿越回古代街市,仔细观察一下这些形态各异的“幌子”,猜猜它们都是为哪些店铺服务的呢? 学生回答,教师介绍“幌子”概念:古代商业活动中一种独特的广告形式,是店铺用来招揽顾客的手段。 播放一段古代街市热闹场景的视频,视频中重点展示形态各异的幌子。播放结束后,总结古代的幌子和现代的海报作用相似,都是重要的宣传手段,进而引出本节课主题——广而告之。 学生活动 认真观看视频,积极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根据幌子的形状、图案等特征猜测对应的店铺类型,并踊跃回答问题。
环节二: 新授(任务一:观察优秀的海报设计作品,分析海报的构成要素)
教师活动 (一)什么是海报? 提问学生“什么是海报”,引导学生思考。 总结学生的回答结果,讲解海报又名招贴,是一种传递信息的平面艺术,海报设计需要遵循美的原则,将与主题相关的视觉元素进行有机组合,使其具有视觉美感。 (二)海报的构成要素 1. 展示多幅不同类型的优秀海报,如电影海报、艺术展览海报、活动海报等,让学生仔细观察。在学生观察后,组织学生思考海报的构成要素有哪些。 2. 总结学生的讨论结果,海报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色彩、图形和文字。 3. 欣赏海报作品,感受该海报在图形、色彩、文字方面的特点,色彩要搭配和谐,突出主题;图形表意要清晰,富有创意;文字应简洁精准,层次分明。 学生活动 思考教师提出的关于海报定义的问题,结合自己的认知尝试回答。 认真观察教师展示的海报,与小组成员讨论海报的构成要素,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 在教师讲解过程中,认真听讲,做好笔记,加深对海报构成要素的理解。
环节三: 新授(任务二:分析不同字体的特点,探究字体设计的方法,设计一组有创意的字体。)
教师活动 常用印刷字体及其特点 1. 展示海报上的文字,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两者的差别,引出海报文字注重创意设计的特点;并进行牵手小游戏,让学生识别不同印刷字体及其对应特点 2. 接着介绍常用印刷字体,如宋体、黑体、楷体、隶书,分别展示这些字体的示例,讲解它们的特点以及适合表现的内容。 (二)艺术字体的设计方法 1. 详细讲解艺术字体的设计方法,包括形象化设计、抽象化设计、造型化设计、装饰化设计,通过展示大量实例让学生理解每种方法的特点; 2. 讲解艺术字体是艺术字体设计是文字与创意的结合,让文字更好看,更有个性。 3. 观看艺术字设计视频,并总结艺术字体需要兼顾观赏效果和使用目的,主要从字形、结构、含义、编排等方面进行设计,进而彰显鲜明的个性。 (三)设计一组有创意的字 1. 讲解设计一组字体的步骤,包括确定字体大小位置、轻轻“写骨架”、画出外形轮廓、上色、调整完成; 2. 并布置课堂作业,要求学生以“校园艺术节”相关活动为主题,两人一组合作设计艺术字体,绘制效果图。 学生活动 观察对比图片,思考并回答海报文字与日常书写文字的差别。 积极参与牵手小游戏,巩固对字体的认识。 认真聆听教师对常用印刷字体的介绍,仔细观察字体示例,理解不同字体的特点和适用场景。 在学习艺术字体设计方法时,认真观察实例,与小组成员交流讨论,尝试运用所学方法设计字体。 两人一组合作完成课堂作业,在设计过程中充分发挥创意,与同伴沟通协作,绘制艺术字体效果图。
作业设计 以“校园艺术节”相关活动为主题,两人一组合作设计艺术字体,绘制效果图。
板书设计 广而告之——校园艺术节海报设计 图形 单独字体:形象化,抽象化 海报的构成要素 文字 组合字体:造型化,形象化,装饰化 色彩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