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山西省临汾市中考物理模拟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30分。
1.马拉松作为一项历史悠久的体育运动,深受广大体育爱好者的青睐。2024年10月,一场“爱临汾、赢未来”的体育盛会如期举行。如图是小明爸爸获得的一枚临汾马拉松奖牌,小明认为这个奖牌的质量和一个苹果差不多。你认为下列选项与奖牌质量最接近的是( )
A. 50g
B. 200g
C. 500g
D. 1kg
2.图为木制玩具青蛙刮鼓,用木棒在青蛙背上摩擦,就会发出类似青蛙的叫声,有时还能引起周围青蛙的附和共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青蛙刮鼓发出的声音是由木棒振动产生的
B. 模拟青蛙的叫声是指音色相近
C. 青蛙刮鼓发出的声音一定是噪声
D. 能引起周围青蛙的附和共鸣说明声音能传递能量
3.“生命宝贵,安全第一”。如图所示是电动车在楼道中充电时易引发火灾的宣传警示图,以此警示大家要注意安全用电。下列做法符合安全用电原则的是( )
A. 充电时空气开关跳闸,可立即合上空气开关继续充电
B. 电线着火时应迅速泼水浇灭火焰
C. 发生电火灾时应该立即切断电源,再用灭火器灭火
D. 电动车充电线绝缘皮破损后仍可继续使用
4.临汾不仅有千年古建,还有传承百年甚至千年的美食。关于制作美食过程中涉及的物理知识,说法正确的是( )
A. 煮饸饹面时,锅里冒出的“白气”是汽化形成的
B. 炖羊汤时,汤在沸腾的过程中温度不断升高
C. 炒过油肉时,香气四溢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D. 煮饺子过程中,主要通过做功改变饺子的内能
5.如图所示是智能快递车正在运送包裹的情景,小明通过识别人脸取货。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小明看见快递车,是因为光在它表面发生了折射
B. 地面出现快递车的影子,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C. 智能快递车上的摄像头利用光的反射原理工作
D. 人脸识别时,人通过摄像头成倒立、缩小的虚像
6.如图所示为《天工开物》中描述的古代劳动人民铸“釜”时的场景,匠人将铁水倒入“范”(模具)中固结成形。下列自然现象的形成过程与此相同的是( )
A. 山间的大雾
B. 湖面上的寒冰
C. 草地上的白霜
D. 树叶上的露
7.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影响了世界,现代的“新四大发明”:高铁、支付宝、共享单车和网购”改变了中国。关于“新四大发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图甲中高铁站台设置黄色安全线应用到的物理知识是流体在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
B. 图乙中支付盒子静止于水平桌面上,它受到的重力和它对桌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C. 图丙中共享单车的车座做成马鞍形,可以减小臀部所受的压力
D. 图丁中正在行驶的快递车关闭电源后会很快停下,说明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
8.有一种电动玩具鱼(如图所示)内部电路主要有电源、小型电动机和小灯泡构成。白天开关S1闭合,S2断开时,只有电动机工作,玩具鱼将会游动;晚上开关S1和S2都闭合时,电动机和灯泡都工作,玩具鱼既游动又发光;不玩时,只需将S1断开。下列电路设计符合这种要求的是( )
A. B.
C. D.
9.如图是我国自主研发的“极目一号”Ⅲ型浮空艇,它创造了海拔9032米的大气科学观测世界纪录。该浮空艇是软式飞艇,上升过程中需要通过调整气囊中的气压来保持外形不变。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浮空艇上升过程中受到的浮力变大 B. 浮空艇上升过程中排开空气的体积变大
C. 浮空艇上升过程中受到的大气压不变 D. 浮空艇受到的浮力等于排开空气的重力
10.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恒定不变,电流表所选量程为0~0.6A,电压表所选量程为0~15V,小灯泡L标有“6V,3.6W”,滑动变阻器R标有“50Ω,1.5A”。闭合开关S,调节滑动变阻器使其阻值在某一范围内变化时,电压表与电流表示数的变化情况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图甲中电压表所测量的是小灯泡L两端的电压
B. 滑动变阻器滑片P向右移动时,电压表示数变小
C. 电源电压为12V
D. 为了电路安全,滑动变阻器取值范围是5~50Ω
二、作图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2分。
11.如图甲所示的多功能碗夹,使用时和钳子类似,其中AOB可以看成一个杠杆,其简化示意图如图乙所示,请你在图乙中画出使用该碗夹取餐时,作用在A点的最小动力F1及阻力F2的力臂l2。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26分。
12.小明同学在做“验证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实验室中提供了焦距分别为5cm和10cm两种规格的凸透镜。
(1)在组装和调试实验装置时,应调节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跟烛焰中心大致在______,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
(2)实验时,凸透镜和蜡烛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当把光屏移到光具座的80cm刻度线处时,找到了最清晰的像,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判断,光屏上所成的像应该是图乙中的图______(选填序号),此时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cm。
(3)若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把蜡烛移至20cm刻度线处,则应向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光屏,才能找到清晰的烛焰像,此时所成像如乙图中的______(选填序号)。
13.在测定“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中,小明所在的实验小组用的电源电压为4.5V,小灯泡额定电压为2.5V。他们所设计的实验电路如图甲所示:
(1)正确操作后,小明同学闭合开关,电压表示数(如图乙所示)为______V,若他想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应将图甲中滑片P向______(选填“左”或“右”)端移动,使电压表的示数为2.5V;
(2)小丽同学移动滑片P,记下多组对应的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并绘制成图丙所示的I-U图像,根据图像信息,可计算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______W;
(3)该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至少为______Ω;
(4)小组的同学完成上述试验后,小华提议用这些器材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小明立刻说明无法完成此实验,小明认为不能完成此实验探究的理由是______。
14.物理实践小组的同学利用课余时间帮农民伯伯用盐水筛选优良种子,他们查阅资料了解到所需盐水的密度为1.1g/cm3,为检验他们配制的盐水是否合格,小组设计了两种实验方案。
(1)方案一:①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1;
②向烧杯中倒入适量盐水,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2;
③将烧杯中的盐水全部倒入量筒中,测出盐水的体积V;
④盐水密度的表达式:ρ= ______,利用表达式计算出盐水的密度。
你认为该方案会使测量结果比真实值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
(2)方案二:①向烧杯中倒入适量盐水,放在调好的天平左盘。当向右盘加入最小砝码后,发现指针的位置如图甲所示,接下来的操作是______,直到天平恢复平衡。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为______g(如图乙所示);
②将烧杯中的部分盐水倒入量筒中,读出盐水的体积(如图丙所示);
③测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为18g;
④计算出盐水的密度为______g/cm3。
(3)为配制合格的盐水,需要向该盐水中加入适量的______(选填“盐”或“水”)。
15.小明观察到电风扇、落地灯等都有个大而重的底座,使它们不易翻到。进而他提出两个猜想:①物体的稳定程度(稳度)可能与物体重心高低有关;②物体的稳度可能与接触面积大小有关。
为了验证猜想①,他将三块相同的橡皮泥分别固定在三个相同的圆柱体的底部、中部和顶部,对其重心位置如图甲所示,然后小心地推翻圆柱体,观察圆柱体刚好翻倒转过的角度θ(如图乙)并记录在下表中。
在验证猜想②之前,他想到照相机的三脚架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不变,支得越开却越稳。于是,他调整思路,找来一块木板和四根相同的木棒,组成图丙所示装置,将四根木棒由内向外移动时,装置的稳度不断增大。
实验次数 1 2 3
重心高低 低 中 高
圆柱体刚好翻倒时转过的角度θ 大 较大 小
稳度 大 较大 小
(1)圆柱体刚好翻倒时转过的角度θ越小,反映圆柱体的稳度越______(选填“大”或“小”)。
(2)分析表中的信息可知:物体的重心越______,其稳度越大。
(3)丙图所示实验表明稳度与______有关。
(4)依据以上结论:卡车装货物时,应把重的货物装在______层(选填“上”或“下”),可使货物不易翻到;乘车时,两脚______(选填“分开”或“靠拢”)站得更稳。
16.物理老师在课堂上做了一个神奇的实验,将一个气球在衣服上摩擦了几下,举过头顶时出现了如图所示的现象。老师解释到气球因摩擦带了电,但无法确定带的是“正电”还是“负电”。请你根据所学的物理知识选择合适的器材,设计一个实验进行判断。
(1)实验器材:______。
(2)实验步骤:______。
(3)实验现象与结论:______。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
17.小明同学在成长笔记中记录了如图所示的错题,请你帮助他找出错误,分析错因并改正。
错题记录
习题:为了响应国家“低碳环保,节能减排”的号召,我国多地设置了共享单车租借站点。质量为60kg的小明租借了一辆质量为20kg的自行车去搬运物品,自行车轮胎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4×10-3m2,g取10N/kg。求小明在水平路面骑行时,自行车对地面的压强。
解:自行车受到的重力
G自=m自g=20kg×10N/kg=200N
自行车在运动时对地面的压力与重力大小相等,则
F=G自=200N
自行车对地面的压强:
错题改正
错误之处:
错因分析:
正确解答:
18.电动车“飞线充电”是生活中的安全隐患之一。“飞线”就是使用插线板将插座延长到电动车身附近,这种充电方式是非常危险的,因为电线比较长,极易导致火灾。请你运用所学知识解释易导致火灾发生的原因。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0分。
19.如图甲是某款新型太阳能充电汽车。某次进行道路测试时,人和车总重1600kg,每个轮胎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100cm2,汽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时受到的阻力为汽车受到重力的0.1倍。汽车行驶过程中的s-t图像如图乙所示。(g取10N/kg)求:
(1)该汽车匀速行驶时的速度。
(2)当汽车(人坐在车上)静止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3)汽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4min牵引力做的功。
20.如图甲所示为小明家的电饭锅,从铭牌上可知该电饭锅额定电压为220V,加热功率为1210W,保温功率为88W。电饭锅的简化电路如图乙所示,通过开关S来控制挡位。其中R1和R2均为发热电阻,且阻值不随温度的变化而改变。求:
(1)电饭锅处于保温挡时,电路中的电流。
(2)电阻R2的阻值。
六、综合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
21.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无线充电是指充电器与用电装置间不用电线连接,通过磁场具有的磁场能实现电能传输的技术,常见的无线充电技术有电磁感应、磁共振等方式。电磁感应式无线充电原理图如图甲所示,电流流过送电线圈产生变化的磁场,当受电线圈靠近该变化磁场时就会产生感应电流来供电。磁共振方式的原理与声音的共振原理相同——排列好振动频率相同的音叉,一个音叉发声,其他音叉也会发声。同样,当“振动”频率相同的线圈排列在磁场中时,可将电能从一个线圈传输到另一个线圈。电磁感应充电技术原理简单,适合短距离充电;磁共振充电技术可延长传输距离,但实现小型化高效率比较困难。市场上部分无线充电器标有“Qi”字样,表示其采用电磁感应原理工作。
图乙是某款手机无线充电器(适配为附件),内置过压,过流,过热等多重保护功能。充电部分参数如下表。传输效率指手机接收电能的功率与充电器输出的功率的比值。
与水平接触面积/m2 7.5×10-3 额定输出功率/W 10
感应充电距离/mm ≤6 传输效率 60%-80%
额定输入 12V/1.5A 电源适配器效率 72%
(1)声音的共振现象说明声音可以传递______。
(2)以下所示实验中,与“Qi”技术原理相同的是______。
(3)该充电器采用______(选填“电磁感应”或“磁共振”)的方式工作。
(4)图乙所示的充电器连接电源适配器正常工作1h后,手机接收到的电能为2.7×104J,则该过程的传输效率为______。
1.【答案】B
2.【答案】B
3.【答案】C
4.【答案】C
5.【答案】B
6.【答案】B
7.【答案】A
8.【答案】C
9.【答案】D
10.【答案】D
11.【答案】
12.【答案】同一高度;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
D;10;
左;B
13.【答案】1.5 左 0.5 10 灯丝的电阻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14.【答案】 偏大 先取下小砝码,再向右适当移动游码 63.6 1.14 水
15.【答案】(1)小(2)低 (3)支撑面积 (4)下 分开
16.【答案】丝绸、玻璃棒、塑料梳子、细线等 将在衣服上摩擦过的气球用细线吊起,用丝绸摩擦的玻璃棒靠近气球,观察是相斥还是相吸,其原理是根据: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若相斥,则说明气球带正电,若相吸,则说明气球带负电
17.【答案】解:错误之处:只考虑了车对地面的压力,忽略了人对车的压力。
错因分析:小明在水平路面骑行时,自行车对地面的压力,包括车和人对地面的压力,小明只考虑了车对地面的压力,忽略了人的重力对地面的压力。
正确解答:
解:自行车和人受到的总重力为:
G总=(m自+m人)g=(20kg+60kg)×10N/kg=800N,
在水平面上,自行车在运动时对地面的压力与人和车的总重力大小相等,即自行车对地面的压力为:F=G总=800N,
自行车对地面的压强为:
。
答:小明在水平路面骑行时,自行车对地面的压强为2×105Pa。
18.【答案】解:当导线的材料和横截面积一定时,导线越长电阻越大,由焦耳定律Q=I2Rt可知,在电流和通电时间一定时,电阻越大,产生的热量就会越多,所以“飞线充电”,极易引起火灾。
19.【答案】该汽车匀速行驶时的速度为5m/s;
当汽车(人坐在车上)静止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4×105Pa;
汽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4min牵引力做的功为1.92×106J
20.【答案】电饭锅处于保温挡时,电路中的电流为0.4A
电阻R2的阻值为510Ω
21.【答案】能量; B; 电磁感应; 75%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