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68张PPT)
4.1 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交点
第二章 §4 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
学习目标
1.会用代数法来判断直线与圆锥曲线交点的个数,提升逻辑 推理、直观想象、数学运算的核心素养.
2.会由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交点个数求参数的范围,提升逻辑 推理、数学运算的核心素养.
任务一 直线与椭圆的交点
问题导思
新知构建
位置关系 解的个数 Δ的取值
相交 ____解 Δ____0
相切 ____解 Δ____0
相离 ____解 Δ____0
两
>
一
=
无
<
典例
1
规律方法
判断直线与椭圆的交点情况
1.将直线的方程与椭圆的方程联立,消去一个未知数y(或x),得到关于x(或y)的一个一元二次方程.
2.利用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Δ,根据Δ>0,Δ<0还是Δ=0即可判断方程组解的个数,从而得出直线与椭圆的交点情况.
返回
任务二 直线与抛物线的交点
问题导思
问题3.若直线与抛物线只有一个公共点,那么直线与抛物线一定相切吗?
提示:不一定,当直线与抛物线的对称轴平行或重合时,直线与抛物线只有一个公共点,但两者相交.
新知构建
>
=
<
一个
微提醒
(1)直线与抛物线有一个公共点是直线与抛物线相切的必要不充分条件.(2)研究直线与抛物线的关系时要注意直线斜率不存在的情况.
典例
2
规律方法
判断直线与抛物线位置关系的方法:联立方程组消元,当二次项系数不等于零时,用判别式Δ来判定;当二次项系数等于0时,直线与抛物线相交于一点.
返回
任务三 直线与双曲线的交点
问题导思
问题4.类比直线与椭圆的位置关系可知直线与双曲线有几种位置关系?
提示:有三种位置关系,分别为相交、相切、相离三种情况.
新知构建
(1)若a1≠0时,
Δ>0时,直线与双曲线有______公共点;
Δ=0时,直线与双曲线只有______公共点;
Δ<0时,直线与双曲线______公共点.
(2)若a1=0时,直线与双曲线有______公共点,此时直线平行于双曲线的渐近线.
两个
一个
没有
一个
微提醒
在直线与双曲线的关系中:一解不一定相切,相交不一定两解,两解不一定同支.
典例
3
规律方法
1.解决直线与双曲线的公共点问题,不仅要考虑判别式,还要注意二次项系数为0时,直线与渐近线平行的特殊情况.
2.双曲线与直线只有一个公共点的题目,应分两种情况讨论:直线与双曲线相切或直线与双曲线的渐近线平行.
注意:注意对直线的斜率是否存在进行讨论.
课堂小结
任务再现 1.直线与椭圆的交点.2.直线与抛物线的交点.3.直线与双曲线的交点
方法提炼 判别式法、分类讨论思想
易错警示 忽略直线中斜率不存在的情况;忽略直线与双曲线、抛物线只有一个交点的情况中非Δ=0的情况
返回
随堂评价
√
2.若直线y=kx与双曲线4x2-y2=16相交,则实数k的取值范围为 .
(-2,2)
易知k≠±2,将y=kx代入4x2-y2=16得到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4-k2)x2-16=0,由Δ>0可得-2<k<2.
3.若直线y=kx+2与抛物线y2=8x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则k= .
0或1
当k=0时,直线与抛物线有唯一公共点,当k≠0时,联立方程消去y,得k2x2+4(k-2)x+4=0,Δ=16(k-2)2-16k2=0,所以k=1.综上,k=0或1.
返回
课时分层评价
√
√
2.过点(0,1)且与抛物线y2=x只有一个公共点的直线有
A.1条 B.2条
C.3条 D.无数条
因为点(0,1)在抛物线的外部,所以过点(0,1)且与抛物线只有一个公共点的直线有2条切线,1条交线,共3条.故选C.
√
√
4.若直线l过点(3,0)与双曲线4x2-9y2=36只有一个公共点,则这样的直线有
A.1条 B.2条
C.3条 D.4条
√
5.若直线l:x-2y=0与双曲线x2-ay2=4(a>0)的右支仅有一个公共点,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A.(0,4) B.(0,4]
C.(4,+∞) D.[4,+∞)
√
√
由题意可知机器人的轨迹为抛物线,其轨迹方程为y2=4x,过点P(-1,0)且斜率为k的直线方程为y=k(x+1)(k≠0),由题意知直线与抛物线无交点,联立两方程并消去y,得k2x2+(2k2-4)x+k2=0,则Δ=(2k2-4)2-4k4<0,所以k2>1,解得k>1或k<-1.故选AD.
7.已知直线x-y-1=0与抛物线y=ax2相切,则a= .
[1,5)
9.若直线y=kx+2与双曲线x2-y2=6的右支交于不同的两点,则实数k的
取值范围是 .
①当Δ>0,即k<1,且k≠0时,
l与C有两个公共点,此时直线l与C相交;
②当Δ=0,即k=1时,l与C有一个公共点,此时直线l与C相切;
③当Δ<0,即k>1时,l与C没有公共点,此时直线l与C相离.
综上所述,当k=1或0时,l与C有一个公共点;
当k<1,且k≠0时,l与C有两个公共点;
当k>1时,l与C没有公共点.
√
12.已知抛物线C:y2=2px(p>0)的焦点为F,抛物线上两点A,B在第一象限,且满足|AF|=3,|BF|=7,|AB|=5,则直线AB的斜率
为 .
(2,-3)
返回§4 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
4.1 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交点
学习目标 1.会用代数法来判断直线与圆锥曲线交点的个数,提升逻辑推理、直观想象、数学运算的核心素养. 2.会由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交点个数求参数的范围,提升逻辑推理、数学运算的核心素养.
任务一 直线与椭圆的交点
问题1.如何判定直线l:y=kx+b与椭圆C:+=1(a>b>0)两者交点的个数?
提示:由于y=kx+b过点(0,b),而点(0,b)在椭圆C上,所以直线与椭圆有1个或2个交点.
问题2.若直线l与椭圆C两者相交,那么怎样求交点坐标?
提示:直线l的方程与椭圆C的方程联立,通过求方程组的解确定交点坐标.
直线与椭圆的位置关系
设直线l:y=kx+m,椭圆C:+=1(a>b>0),将直线方程与椭圆方程联立消去y得到一个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
位置关系 解的个数 Δ的取值
相交 两解 Δ>0
相切 一解 Δ=0
相离 无解 Δ<0
(链教材P78例2)当m取何值时,直线l:y=x+m与椭圆9x2+16y2=144:
(1)无公共点;
(2)有且仅有一个公共点;
(3)有两个公共点.
解:由题意知,联立方程组消去y,得25x2+32mx+16m2-144=0,
所以Δ=(32m)2-4×25×(16m2-144)=-576m2+14 400.
(1)要使直线l:y=x+m与椭圆9x2+16y2=144无公共点,
则Δ<0,即-576m2+14 400<0,解得m<-5或m>5,
所以当m<-5或m>5时,直线和椭圆无公共点.
(2)要使直线l:y=x+m与椭圆9x2+16y2=144有且仅有一个公共点,
则Δ=0,即-576m2+14 400=0,解得m=±5,
所以当m=±5时,直线和椭圆有且仅有一个公共点.
(3)要使直线l:y=x+m与椭圆9x2+16y2=144有两个公共点,
则Δ>0,即-576m2+14 400>0,解得-5<m<5,
所以当-5<m<5时,直线和椭圆有两个公共点.
判断直线与椭圆的交点情况
1.将直线的方程与椭圆的方程联立,消去一个未知数y(或x),得到关于x(或y)的一个一元二次方程.
2.利用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Δ,根据Δ>0,Δ<0还是Δ=0即可判断方程组解的个数,从而得出直线与椭圆的交点情况.
对点练1.已知直线l:y=2x+m,椭圆C:+=1.试问当m取何值时,直线l与椭圆C:
(1)有两个公共点;
(2)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
(3)没有公共点.
解:由题意知,直线l的方程与椭圆C的方程联立,得方程组消去y得9x2+8mx+2m2-4=0,①
方程①的根的判别式Δ=(8m)2-4×9×(2m2-4)=-8m2+144.
(1)当Δ>0,即-3<m<3时,
方程①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这时直线l与椭圆C有两个公共点.
(2)当Δ=0,即m=±3时,
方程①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这时直线l与椭圆C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
(3)当Δ<0,即m<-3或m>3时,
方程①没有实数根.这时直线l与椭圆C没有公共点.
任务二 直线与抛物线的交点
问题3.若直线与抛物线只有一个公共点,那么直线与抛物线一定相切吗?
提示:不一定,当直线与抛物线的对称轴平行或重合时,直线与抛物线只有一个公共点,但两者相交.
直线与抛物线的位置关系
设直线l:y=kx+m,抛物线C:y2=2px(p>0),将直线方程与抛物线方程联立消去y得到一个关于x的方程k2x2+2(km-p)x+m2=0.
(1)若k≠0时,
当Δ>0时,直线与抛物线相交,有两个公共点;
当Δ=0时,直线与抛物线相切,有一个公共点;
当Δ<0时,直线与抛物线相离,没有公共点.
(2)若k=0时,直线与抛物线有一个公共点,此时直线平行于抛物线的对称轴或与对称轴重合.
[微提醒] (1)直线与抛物线有一个公共点是直线与抛物线相切的必要不充分条件.(2)研究直线与抛物线的关系时要注意直线斜率不存在的情况.
(链教材P79例3)当k为何值时,直线y=kx+k-2与抛物线y2=4x有两个公共点?仅有一个公共点?无公共点?
解:联立方程组得k2x2+2(k2-2k-2)x+(k-2)2=0.
当k=0时,方程化为一次方程-4x+4=0,
该方程只有一解x=1,原方程组只有一组解,
所以直线y=-2与抛物线只有一个公共点.
当k≠0时,二次方程的判别式Δ=4(k2-2k-2)2-4k2(k-2)2=-16(k2-2k-1),
当Δ>0时,得k2-2k-1<0,1-<k<1+,
所以当1-<k<0或0<k<1+时,直线与抛物线有两个公共点;
由Δ=0得k=1±,此时直线与抛物线相切,只有一个公共点;
由Δ<0得k<1-或k>1+,此时直线与抛物线无公共点.
综上,当k=0或k=1±时,直线与抛物线有一个公共点;
当1-<k<0或0<k<1+时,直线与抛物线有两个公共点;
当k<1-或k>1+时,直线与抛物线无公共点.
判断直线与抛物线位置关系的方法:联立方程组消元,当二次项系数不等于零时,用判别式Δ来判定;当二次项系数等于0时,直线与抛物线相交于一点.
对点练2.已知直线l经过点A,且与抛物线y2=2px(p>0)只有一个公共点,求直线l的方程.
解:若直线l的斜率不存在,则直线l与抛物线y2=2px(p>0)没有交点,不符合题意.
若直线l的斜率存在,设直线l的方程为y-p=k,
联立方程组消去x并整理,得ky2-2py+p2=0.
①当k≠0时,因为直线l与抛物线只有一个公共点,
所以Δ=4p2-4k(2+3k)p2=0,解得k=或k=-1.
故直线l的方程为2x-6y+9p=0或2x+2y+p=0.
②当k=0时,即直线l与x轴平行时,直线l与抛物线也只有一个公共点,此时y=p.
故满足条件的直线l有三条,它们的方程是2x-6y+9p=0或2x+2y+p=0或y=p.
任务三 直线与双曲线的交点
问题4.类比直线与椭圆的位置关系可知直线与双曲线有几种位置关系?
提示:有三种位置关系,分别为相交、相切、相离三种情况.
直线与双曲线的位置关系
设直线l:y=kx+m,双曲线C:-=1(a>0,b>0),将直线方程与双曲线方程联立消去y得到一个关于x的方程a1x2+b1x+c1=0.
(1)若a1≠0时,
Δ>0时,直线与双曲线有两个公共点;
Δ=0时,直线与双曲线只有一个公共点;
Δ<0时,直线与双曲线没有公共点.
(2)若a1=0时,直线与双曲线有一个公共点,此时直线平行于双曲线的渐近线.
[微提醒] 在直线与双曲线的关系中:一解不一定相切,相交不一定两解,两解不一定同支.
(链教材P80例4)已知双曲线x2-y2=4,直线l:y=k(x-1),直线l与双曲线有两个不同的公共点,确定满足条件的实数k的取值范围.
解:联立方程组
消去y,得(1-k2)x2+2k2x-k2-4=0.(*)
当1-k2≠0,即k≠±1时,
Δ=(2k2)2-4(1-k2)(-k2-4)=4(4-3k2).
由
得-<k<,且k≠±1,
此时方程(*)有两个不同的实数解,即直线l与双曲线有两个不同的公共点.
[变式探究]
(变条件)若直线l与双曲线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确定满足条件的实数k的取值范围.
解:联立方程组消去y,
得(1-k2)x2+2k2x-k2-4=0.(*)
当1-k2≠0,即k≠±1时,
Δ=(2k2)2-4(1-k2)(-k2-4)=4(4-3k2).
由得k=±,
此时方程(*)有两个相同的实数解,
即直线l与双曲线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
当1-k2=0,即k=±1时,
直线l与双曲线的渐近线平行,
方程(*)化为2x=5,
故方程(*)只有一个实数解,即直线l与双曲线相交,且只有一个公共点.
故当k=±或±1时,直线l与双曲线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
1.解决直线与双曲线的公共点问题,不仅要考虑判别式,还要注意二次项系数为0时,直线与渐近线平行的特殊情况.
2.双曲线与直线只有一个公共点的题目,应分两种情况讨论:直线与双曲线相切或直线与双曲线的渐近线平行.
注意:注意对直线的斜率是否存在进行讨论.
对点练3.已知双曲线C:-=1(a>0,b>0)的渐近线方程为y=±x,且双曲线C过点(-2,3).
(1)求双曲线C的方程;
(2)若直线l:y=kx+3与双曲线C只有一个公共点,求实数k的值.
解:(1)由题意知,b=a,联立方程组
所以双曲线C的方程为x2-=1.
(2)联立方程组得(3-k2)x2-6kx-12=0,
当3-k2≠0时,由Δ=36k2+48(3-k2)=0,
解得k=±2.
当3-k2=0,即k=±时,直线l与双曲线C的渐近线y=±x平行,直线l与双曲线C只有一个公共点.
综上所述,k=±2或k=±.
任务再现 1.直线与椭圆的交点.2.直线与抛物线的交点.3.直线与双曲线的交点
方法提炼 判别式法、分类讨论思想
易错警示 忽略直线中斜率不存在的情况;忽略直线与双曲线、抛物线只有一个交点的情况中非Δ=0的情况
1.已知直线l:x+y-3=0,椭圆+y2=1,则直线与椭圆的位置关系是( )
A.相离 B.相切
C.相交 D.相交或相切
答案:A
解析:把x+y-3=0代入+y2=1,得+(3-x)2=1,即5x2-24x+32=0.因为Δ=(-24)2-4×5×32=-64<0,所以直线与椭圆相离.故选A.
2.若直线y=kx与双曲线4x2-y2=16相交,则实数k的取值范围为 .
答案:(-2,2)
解析:易知k≠±2,将y=kx代入4x2-y2=16得到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4-k2)x2-16=0,由Δ>0可得-2<k<2.
3.若直线y=kx+2与抛物线y2=8x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则k= .
答案:0或1
解析:当k=0时,直线与抛物线有唯一公共点,当k≠0时,联立方程消去y,得k2x2+4(k-2)x+4=0,Δ=16(k-2)2-16k2=0,所以k=1.综上,k=0或1.
4.已知斜率为2的直线经过椭圆+=1的右焦点F2与椭圆相交于A,B两点,则线段AB的中点P的坐标为 .
答案:
解析:因为直线AB过椭圆+=1的右焦点F2(1,0),且斜率为2,所以直线AB的方程为y=2(x-1),即2x-y-2=0.由方程组得交点A(0,-2),B,,所以P.
课时分层评价19 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交点
(时间:60分钟 满分:110分)
(1—9,每小题5分,共45分)
1.直线y=kx-k+1与椭圆+=1的位置关系为( )
A.相交 B.相切
C.相离 D.不确定
答案:A
解析:直线y=kx-k+1=k(x-1)+1恒过定点(1,1),又+=<1,所以点(1,1)在椭圆内部,故直线与椭圆相交.故选A.
2.过点(0,1)且与抛物线y2=x只有一个公共点的直线有( )
A.1条 B.2条
C.3条 D.无数条
答案:C
解析:因为点(0,1)在抛物线的外部,所以过点(0,1)且与抛物线只有一个公共点的直线有2条切线,1条交线,共3条.故选C.
3.若直线mx+ny=4与圆x2+y2=4没有公共点,则过点P(m,n)的直线与椭圆+=1的公共点个数为( )
A.0 B.1
C.2 D.不确定
答案:C
解析:由题意得,>2,即m2+n2<4,所以+≤<1,所以点P(m,n)在椭圆+=1内,所以过点P(m,n)的直线与椭圆+=1相交,所以过点P(m,n)的直线与椭圆+=1有两个公共点.故选C.
4.若直线l过点(3,0)与双曲线4x2-9y2=36只有一个公共点,则这样的直线有( )
A.1条 B.2条
C.3条 D.4条
答案:C
解析:当直线斜率存在时,设直线l:y=k(x-3),代入双曲线方程化简得(4-9k2)x2+54k2x-81k2-36=0,要使l与双曲线只有一个公共点,需上述方程只有一根或两相等实根,所以4-9k2=0或Δ=0(不成立),解得k=±.当直线斜率不存在时,直线为x=3,此时与双曲线也只有一个公共点,故这样的直线有3条.故选C.
5.若直线l:x-2y=0与双曲线x2-ay2=4(a>0)的右支仅有一个公共点,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
A.(0,4) B.(0,4]
C.(4,+∞) D.[4,+∞)
答案:A
解析:由双曲线方程为x2-ay2=4(a>0),可得渐近线方程为x=±y,由直线方程l:x-2y=0与双曲线的右支仅有一个公共点,可得<2,解得0<a<4.故选A.
6.(多选题)平面上一机器人在行进中始终保持与点F(1,0)的距离和到直线x=-1的距离相等,若机器人接触不到过点P(-1,0)且斜率为k的直线,则k的值可以为( )
A.-2 B.-1
C.1 D.
答案:AD
解析:由题意可知机器人的轨迹为抛物线,其轨迹方程为y2=4x,过点P(-1,0)且斜率为k的直线方程为y=k(x+1)(k≠0),由题意知直线与抛物线无交点,联立两方程并消去y,得k2x2+(2k2-4)x+k2=0,则Δ=(2k2-4)2-4k4<0,所以k2>1,解得k>1或k<-1.故选AD.
7.已知直线x-y-1=0与抛物线y=ax2相切,则a= .
答案:
解析:联立方程组得ax2-x+1=0,由直线x-y-1=0与抛物线y=ax2相切,得解得a=.
8.若直线y=kx+1与焦点在x轴上的椭圆+=1总有公共点,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为 .
答案:[1,5)
解析:因为焦点在x轴上的椭圆+=1,所以0<m<5,因为直线y=kx+1过定点P(0,1),且直线与椭圆+=1总有公共点,所以点P在椭圆上或在椭圆的内部,即+≤1,解得m≥1.综上,1≤m<5.
9.若直线y=kx+2与双曲线x2-y2=6的右支交于不同的两点,则实数k的取值范围是 .
答案:
解析:把y=kx+2代入x2-y2=6,得x2-(kx+2)2=6,化简得(1-k2)x2-4kx-10=0.设直线y=kx+2与双曲线x2-y2=6的右支交于不同的两点A(x1,y1),B(x2,y2),由题意知解得-<k<-1.故实数k的取值范围是.
10.(13分)已知直线l:y=kx+1,抛物线C:y2=4x,当k为何值时,l与C:只有一个公共点;有两个公共点;没有公共点.
解:联立方程组消去y,得k2x2+(2k-4)x+1=0.(*)
当k=0时,(*)式只有一个解x=,
所以直线l与C只有一个公共点,
此时直线l平行于x轴.
当k≠0时,(*)式是一个一元二次方程,
Δ=(2k-4)2-4k2=16(1-k).
①当Δ>0,即k<1,且k≠0时,
l与C有两个公共点,此时直线l与C相交;
②当Δ=0,即k=1时,l与C有一个公共点,此时直线l与C相切;
③当Δ<0,即k>1时,l与C没有公共点,此时直线l与C相离.
综上所述,当k=1或0时,l与C有一个公共点;
当k<1,且k≠0时,l与C有两个公共点;
当k>1时,l与C没有公共点.
(11—13,每小题5分,共15分)
11.以F1(-1,0),F2(1,0)为焦点且与直线x-y+3=0有公共点的椭圆中,离心率最大的椭圆方程是( )
A.+=1 B.+=1
C.+=1 D.+=1
答案:C
解析:由题意知,设椭圆方程为+=1,由得(2b2+1)x2+6(b2+1)x+8b2+9-b4=0,由Δ≥0得b2≥4,所以b2的最小值为4,又e=,则b2=4时,e取最大值,此时椭圆方程是+=1.故选C.
12.已知抛物线C:y2=2px(p>0)的焦点为F,抛物线上两点A,B在第一象限,且满足|AF|=3,|BF|=7,|AB|=5,则直线AB的斜率为 .
答案:
解析:设A(x1,y1),B(x2,y2),如图所示,由题可知AB的斜率存在,设AB的斜率为k.因为A,B都在x轴上方,由题意知k>0,由抛物线定义|AF|=x1+,|BF|=x2+,则=4,又因为|AB|=·=5,所以=,解得k=.
13.(双空题)在椭圆+=1上找一点P,使点P到直线2x-4y-31=0的距离最小,则取得最小值时点P的坐标是 ,最小值为 .
答案:(2,-3)
解析:设过点P与直线2x-4y-31=0平行的椭圆的切线方程为直线2x-4y+m=0,联立方程组整理得4x2+mx+m2-48=0,则Δ=m2-4×4=0,解得m=±16,当m=16时,2x-4y+16=0,4x2+mx+m2-48=0可整理得x2+4x+4=0,解得x=-2,则y=3,P(-2,3)到直线2x-4y-31=0的距离d==,当m=-16时,2x-4y-16=0,4x2+mx+m2-48=0可整理得x2-4x+4=0,解得x=2,则y=-3,P(2,-3)到直线2x-4y-31=0的距离d==.所以P(2,-3)到直线2x-4y-31=0的距离最小,最小值为.
14.(15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点M到点F(1,0)的距离比它到y轴的距离多1.记点M的轨迹为C.
(1)求轨迹C的方程;
(2)设斜率为k的直线l过定点(-2,1),求直线l与轨迹C恰好有一个公共点时k的取值范围.
解:(1)设点M(x,y),依题意得=+1,即=+1,化简整理得y2=2(|x|+x).
故点M的轨迹C的方程为y2=
(2)在点M的轨迹C中,
记C1:y2=4x(x≥0),C2:y=0(x<0).
依题意,可设直线l的方程为y-1=k(x+2).
由方程组
可得ky2-4y+4(2k+1)=0.①
a.当k=0时,此时y=1.
把y=1代入轨迹C的方程,得x=.
故此时直线l:y=1与轨迹C恰好有一个公共点.
b.当k≠0时,方程①的判别式为Δ=-16(2k2+k-1).②
设直线l与x轴的交点为(x0,0),
由y-1=k(x+2),令y=0,得x0=-.③
当x0<0时,令Δ<0,
由②③解得k<-1或k>.
即当k∈(-∞,-1)∪时,直线l与C1没有公共点,与C2有一个公共点,
故此时直线l与轨迹C恰好有一个公共点.
当x0≥0时,令Δ=0,由②③得,解集为空集.
综合a,b知,当k∈(-∞,-1)∪∪{0}时,直线l与轨迹C恰好有一个公共点.
15.(5分)已知点P为直线ax+y-4=0上一点,PA,PB是椭圆C:+y2=1(a>0)的两条切线,若恰好存在一点P使得PA⊥PB,则椭圆C的离心率为 .
答案:
解析:设P(m,n),当切线斜率都存在时,设斜率为k,则过点P的切线为y-n=k(x-m).联立方程组 (k2a2+1)x2+2ka2(n-km)x+a2[(n-km)2-1]=0.因为直线与椭圆相切,所以Δ=4k2a4(n-km)2-4a2(k2a2+1)[(n-km)2-1]=0,整理得(a2-m2)k2+2mnk+1-n2=0.设切线PA,PB的斜率分别为k1,k2,因为PA⊥PB,所以k1·k2==-1,即m2+n2=1+a2,所以点P在以(0,0)为圆心,为半径的圆上,即(0,0)到直线ax+y-4=0的距离为,由d==,解得a=.当切线斜率有一条为0,另一条不存在时,当点P(a,4-a2),此时4-a2=1,a=,当点P(-a,4+a2),此时4+a2=1,无解.综上所述,a=,又因为b=1,所以c==,e==.
16.(17分)已知抛物线C:y2=2px(p>0)的焦点为F,若过点F且斜率为1的直线与抛物线相交于M,N两点,且|MN|=8.
(1)求抛物线C的方程;
(2)设直线l为抛物线C的切线,且l∥MN,P为l上一点,求·的最小值.
解:(1)由题意可知F,
则该直线方程为y=x-,
代入y2=2px(p>0),得x2-3px+=0.
设M(x1,y1),N(x2,y2),则有x1+x2=3p.
因为|MN|=8,所以x1+x2+p=8,
即3p+p=8,解得p=2,
所以抛物线C的方程为y2=4x.
(2)设直线l的方程为y=x+b,代入y2=4x,
得x2+(2b-4)x+b2=0.
因为直线l为抛物线C的切线,
所以Δ=0,解得b=1.
所以直线l的方程为y=x+1.
由(1)可知x1+x2=6,x1x2=1.
设P(m,m+1),
则=(x1-m,y1-(m+1)),=(x2-m,y2-(m+1)),
所以·=(x1-m)(x2-m)+[y1-(m+1)]·[y2-(m+1)]=x1x2-m(x1+x2)+m2+y1y2-(m+1)(y1+y2)+(m+1)2.
因为x1+x2=6,x1x2=1,
所以(y1y2)2=16x1x2=16,y1y2=-4.
因为-=4(x1-x2),
所以y1+y2=4×=4,
所以·=1-6m+m2-4-4(m+1)+(m+1)2=2(m2-4m-3)=2[(m-2)2-7]≥-14,当且仅当m=2,即点P的坐标为(2,3)时,·取得最小值,最小值为-14.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