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故事二则 课时练习卷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7故事二则 课时练习卷 (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0.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8-21 17:43: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课时练习卷(3)
27故事二则
课文基础进阶
一、用“ ”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小语去夏侯(hòu hóu)巷拜(bài bái)访一位老中医,老中医让他挽起袖子露出皮肤(fú fū),然后在他手臂上扎(zhā zā)了三针,最后开了几剂(jǐ jì)汤药让他回去服用。
二、选择题。
1.下列句子中关联词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即使扁鹊三番五次诚恳地劝告,蔡桓侯也不肯医治。
B.因为纪昌勤学苦练,所以他成了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
C.蔡桓侯如果不听扁鹊的劝告,就还在背后说扁鹊的坏话。
D.虽然纪昌已经取得不小的成绩,但是飞卫觉得他的眼力还不够。
2.复述《纪昌学射》这则故事时,下列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 纪昌成了射箭能手。 ② 纪昌想学习射箭,去向飞卫请教。
③飞卫教纪昌开弓、放箭。 ④ 飞卫再次指导纪昌,纪昌盯着虱子练。
⑤ 飞卫指导纪昌,纪昌盯着织布机的踏板练眼力。
A. ③①②④⑤ B. ②⑤④③① C. ②④⑤③① D. ②⑤③④①
阅读素养攀升
三、阅读课外短文,完成练习。(6分)
“扫一屋”与“扫天下”
东汉时期,有个叫陈蕃的年轻人,他喜好读书,生活上却很懒散,连自己的书房也很少打扫。
有一天,一个叫薛勤的人来拜访陈蕃的父亲,正巧陈蕃父亲外出,只有陈蕃在家。
陈蕃见有客人来,就从自己的书房里出来接待,告诉客人父亲暂不在家。没料到薛勤一边与他寒暄,一边就随意地走进了陈蕃的书房。
薛勤一进书房,着实吓了一跳。屋子里乱七八糟,桌子上散落着书、笔墨纸砚和各种杂物,上面满是灰尘。地上也到处是垃圾,墙壁上还有不少蜘蛛网。整个屋子不仅脏乱不堪,连空气也显得污浊。薛勤看了后,不禁皱起了眉头。他对陈蕃说:“年轻人,怎么把屋子弄得这么乱 为什么不经常打扫打扫呢 ”
陈蕃听了,满不在乎地回答:“大丈夫活在世上,要干出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业,要扫除的是天下一切不平之事,哪里会花心思去打扫小小的一间屋子呢 ”他说得理直气壮,甚至有些得意的神气。
听着陈蕃这样的回答,薛勤心里暗想:这个年轻人有大志向!但连小事都不愿意做好,怎么能做成大事呢 于是他反问陈蕃:“年轻人,你连一间小小的屋子都不扫,又怎么去扫天下呢 ”薛勤走后,陈蕃陷入了沉思,觉得他的话很有道理。
1.根据短文内容,“扫一屋”的意思是 ,“扫天下”的意思是 。(2分)
2.阅读要素小语准备把这个故事讲给同桌听,请你帮他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梳理清楚。(2分)
起因:薛勤拜访陈蕃的父亲,陈蕃的父亲不在家,陈蕃出来接待他。
经过: 。
结果: 。
3.班里要开展“‘扫一屋’还是‘扫天下’”的辩论比赛。正方认为“扫天下”必须从“扫一屋”开始,可以概括为: 。反方认为“扫天下”者不必拘泥于“扫一屋”,可以概括为:成大事者不拘小节。参考反方的观点,用一句成语概括正方的观点,下列恰当的一项是(2分) ( )
A.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B.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C.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D.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综合探究拓展
四、创意表达小练笔。
你还知道哪些历史人物故事 选择一个你最喜欢的历史人物故事,简单讲一讲吧! (100字左右)
27*故事二则
一、hóu bài fū zhā jì
二、1. C解析:结合语境可知,蔡桓侯的两个行为(不听劝告和说坏话)是并列的,或者说是同时存在的 而非基于某个假设条件的结果。这里更适合使用“不但……而且……”等关联词,该句关联词使用不恰当。
2. B解析:结合课文《纪昌学射》可知,纪昌向飞卫学射箭,在飞卫的指导下,先盯着织布机的踏板练眼力,后盯着虱子练眼力,最后飞卫才教纪昌开弓、放箭。纪昌通过不懈努力,在飞卫的严格指导下,最终成为一名射箭能手。据此排序。
三、1.做好身边的小事 扫除天下不平事,代指远大志向(每空1分)2.薛勤走进陈蕃的书房,发现非常脏乱,便出言询问。陈蕃不以为意,薛勤教育了他 薛勤走后,陈蕃觉得他的话很有道理(每空1分)
3. B(2分)解析:正方强调做大事要从做好小事开始积累,“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的意思是走一千里路,是从迈第一步开始的,比喻事情的成功,是从小到大逐渐积累起来的,与正方观点相符。
四、示例:西汉时期,匡衡家境贫寒,晚上想读书却没有灯烛照明。他看到邻居家有光亮透出,便在墙上凿了个小孔,借着微弱的光线刻苦读书。匡衡最终凭借不懈努力,成了一代大学问家。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无论条件多么艰苦,只要我们有毅力,就能克服困难,实现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