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69张PPT)
§2 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列
第六章 概率
学习目标
1.通过具体实例,了解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概念.
2.理解离散型随机变量分布列的表示方法和性质.
3.通过具体实例,了解伯努利试验,理解两点分布.
4.通过对随机变量、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分布列的有关概念的 学习,培养数学抽象、数学建模的核心素养.
5.借助求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培养数学运算的核心
素养.
任务一 随机变量
问题导思
问题1.下述现象有哪些共同特点?
(1)某人在射击训练中,射击一次,命中的环数X是1,2,3,…10中的某一个数;
(2)抛掷一颗骰子,向上的点数Y是1,2,3,4,5,6中的某一个数;
(3)新生婴儿的性别,抽查的结果可能是男,也可能是女.如果将男婴用0表示,女婴用1表示,那么抽查的结果Z是0和1中的某一个数.
提示:上述现象中的X,Y,Z,实际上是把每个随机试验的样本点都对应一个确定的实数,即在试验结果(样本点)与实数之间建立了一个对应关系.
新知构建
随机变量
定义 在随机试验中,确定了一个对应关系,使得样本空间的每一个样本点都用一个____________表示.在这个对应关系下,______随着__________的变化而变化.像这种取值随着__________的变化而变化的量称为随机变量
表示 随机变量常用字母______________等来表示
确定的数值
数值
试验结果
试验结果
X,Y,ξ,η
任何随机试验的结果都可以用数字表示吗?
提示:可以.实际上我们可以建立一个随机试验的所有结果同实数间的对应关系,根据问题的需要选择相应数字.
微思考
(链教材P196例1、P197例2)(1)(多选题)下列变量是随机变量的是
A.在某次数学期中考试中,一个考场30名考生中做对选择题第11题的人数
B.一台机器在一段时间内出现故障的次数
C.某体育馆共有6个出口,散场后从某一出口退场的人数
D.方程x2-2x-3=0的实根个数
典例
1
√
√
√
选项A,B,C都符合随机变量的定义,故A,B,C都正确;方程x2-2x-3=0的实根个数是2,是确定的,不是随机变量,故D错误.故选ABC.
前3次未击中目标,第4次击中目标
由于随机变量X表示首次击中目标需要的射击次数,所以X=4表示的试验结果为前3次未击中目标,第4次击中目标.
规律方法
1.随机变量X满足三个特征:(1)可以用数来表示;(2)试验之前可以判断其可能出现的所有值;(3)在试验之前不能确定取何值.
2.在写出随机变量的取值表示的试验结果时,要特别注意随机变量的一个值可能表示多个试验结果的情况,不能遗漏某些试验
结果.
√
对点练1.(1)袋中有2个黑球、5个红球,从中任取2个,可以作为随机变量的是
A.取到的球的个数
B.取到红球的个数
C.至少取到一个红球
D.至少取到一个红球的概率
选项A的取值是一个固定的数字,不具有随机性,故A错误;选项B取到红球的个数是一个随机变量,它的可能取值是0,1,2,故B正确;选项C是一个事件而非随机变量,故C错误;选项D中一个事件的概率值是一个定值而非随机变量,故D错误.故选B.
(2)抛掷两颗骰子,所得点数之积记为X,则{X=6}表示的随机试验的结果是 .
一颗骰子是1点,另一颗是6点,或一颗骰子是2点,另一颗是3点
两颗骰子点数之积为6的结果有:一颗骰子是1点,另一颗是6点,或一颗骰子是2点,另一颗是3点.
返回
任务二 离散型随机变量
问题导思
问题2.观察下面的随机变量,你能发现有什么异同点吗?
(1)从10张已编号的卡片(1号到10号)中任取1张,被取出的卡片的号数X;
(2)抛掷两枚骰子,所得点数之和ξ;
(3)某一自动装置无故障运转的时间T;
(4)电灯泡的寿命X.
提示:(1)(2)的随机变量取值可以一一列举出来,(3)(4)随机变量取值不可以列举出来.
新知构建
离散型随机变量:取值能够________________的随机变量称为离散型随机变量.
一一列举出来
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取值一定是有限个吗?
提示:不一定.可以是无限个,如1,2,3,…,n,….
微思考
下列叙述中,是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是
A.某电子元件的寿命
B.某人早晨在车站等出租车的时间
C.高速公路上某收费站在一小时内经过的车辆数
D.测量某零件的长度产生的测量误差
典例
2
√
对于A,某电子元件的寿命可为任意值,不能一一列举出来,不是离散型随机变量,故A错误;对于B,等出租车的时间是随机变量,但无法一一列出,不是离散型随机变量,故B错误;对于C,一小时内经过的车辆数可以一一列举出来,是离散型随机变量,故C正确;对于D,测量误差不能一一列出,不是离散型随机变量,故D错误.故选C.
规律方法
判断一个随机变量X是否为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方法
1.明确随机试验的所有可能结果.
2.将随机试验的试验结果数量化.
3.确定试验结果所对应的实数是否可按一定次序一一列出,如果能一一列出,则该随机变量是离散型随机变量,否则不是.
√
对点练2.下列随机变量中,不是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是
A.某机场一年中每天运送乘客的数量
B.某单位办公室一天中接到电话的次数
C.明年5月1日到10月1日期间所查酒驾的人数
D.一瓶果汁的容量为500±2 mL
对于A,某机场一年中每天运送乘客的数量可能为0,1,2,3,…,是可以一一列举的随机变量,因此是离散型随机变量; 对于B,某单位办公室一天中接到电话的次数可能为0,1,2,3,…,是可以一一列举的随机变量,因此是离散型随机变量;对于C,明年5月1日到10月1日期间,所查酒驾的人数可能为0,1,2,3,…,是可以一一列举的随机变量,因此是离散型随机变量;对于D,由于果汁的容量在498 mL~502 mL之间波动,是随机变量,但不可以一一列举,因此不是离散型随机变量.故选D.
返回
任务三 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
问题导思
问题3.在掷一枚骰子的随机试验中,X 表示向上的点数,X的取值有哪些?X取每个值的概率分别是多少?
提示:X的取值有1,2,3,4,5,6,X取每个值的概率如下表:
X 1 2 3 4 5 6
P
新知构建
1.离散型随机变量X的分布列
(1)定义:若离散型随机变量X的取值为x1,x2,…,xn,…,随机变量X取xi的概率为pi(i=1,2,…,n,…),记作P(X=xi)=pi(i=1,2,…,n,…)①,①式也可以列成如下表:
xi x1 x2 … xn …
P(X=xi) p1 p2 … pn …
上述表或①式称为离散型随机变量X的分布列.
(2)性质:在离散型随机变量X的分布列中,
①pi>0(i=1,2,…,n,…);
②p1+p2+…+pn+…=1.
2.伯努利试验
若在某个试验中,每次试验只有两个__________的结果,可以分别称为“成功”和“失败”,每次“成功”的概率均为___,每次“失败”的概率均为______,则称这样的试验为伯努利试验.
相互对立
p
1-p
3.两点分布
如果随机变量X的分布列如表:
X 1 0
P p q
其中0<p<1,q=1-p,那么称离散型随机变量X服从参数为p的两点分布(又称0-1分布或伯努利分布).
两点分布不仅是最简单的,也是最重要的概率分布模型,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离散型随机变量分布列中,所有概率之和为什么为1?
提示:因为离散型随机变量所有取值对应的事件之和是必然事件,所以所有概率之和为1.
微思考
典例
3
X 3 4 5 6
P
X 1 2 3 4
P
规律方法
求离散型随机变量分布列的一般步骤
第一步:确定X的所有可能取值xi(i=1,2,…)以及每个取值所表示的意义;
第二步:利用概率的相关知识,求出每个取值相应的概率P(X=xi)=pi(i=1,2,…);
第三步:写出分布列;
第四步:根据分布列的性质对结果进行检验.
X 1 2 3 4 5
P
返回
任务四 分布列的性质及应用
(1)下表是离散型随机变量X的分布列,则常数q的值是
A.0.1 B.0.2
C.0.3 D.0.4
典例
4
X 0 1 2
P 0.36 1-2q q2
√
由已知得0.36+1-2q+q2=1,解得q=0.2或q=1.8(舍去).故选B.
规律方法
分布列的性质及其应用
1.利用分布列中各概率之和为1可求参数的值,此时要注意检验,以保证每个概率值均为非负数.
2.求随机变量在某个范围内的概率时,根据分布列,将所求范围内各随机变量对应的概率相加即可,其依据是互斥事件的概率加法公式.
√
(2)某一射手射击所得环数ξ的分布列如下:
ξ 4 5 6 7 8 9 10
P 0.02 0.05 0.06 0.08 m m 0.21
则P(ξ≤8)= .
0.5
由题意可得0.02+0.05+0.06+0.08+2m+0.21=1,解得m=0.29,P(ξ≤8)=1-P(ξ>8)=1-0.29-0.21=0.5.
课堂小结
任务再现 1.随机变量的概念、特征.2.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概念.3.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的概念及性质.4.两点分布
方法提炼 转化与化归思想
易错警示 1.随机变量的取值不明确导致分布列求解错误.2.忽视分布列的性质
返回
随堂评价
√
ξ -1 0 1
P a b c
√
2.(多选题)以下四个随机变量,其中属于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是
A.某无线寻呼台1分钟内接到寻呼次数X是一个随机变量
B.如果以测量仪的最小单位计数,测量的舍入误差X是一个随机变量
C.一个沿数轴进行随机运动的质点,它在数轴上的位置X是一个随机变量
D.某人射击一次中靶的环数X是一个随机变量
√
随机变量中能够一一列举的变量是离散型随机变量,A,D中的随机变量能一一列举,B,C中的随机变量不能一一列举.故选AD.
取到1件次品和2件正品或取到3件正品
X<2表示次品的件数为1,0,即取到1件次品和2件正品或取到3件正品.
返回
课时分层评价
√
1.抛掷质地均匀的硬币一次,下列能称为随机变量的是
A.出现正面向上的次数 B.掷硬币的次数
C.出现正面向上的概率 D.出现反面向上的概率
√
2.某袋中装有大小相同的10个红球,5个黑球.每次随机抽取1个球,若取到黑球,则另换1个红球放回袋中,直到取到红球为止,若抽取的次数为X,则表示“放回5个球”的事件为
A.X=4 B.X=5
C.X=6 D.X≤4
第一次取到黑球,则放回1个球;第二次取到黑球,则放回2个球……共放回5个球,第六次取到了红球,试验终止,故X=6.故选C.
√
X -1 0 1 2
P a b
X -1 0 1 2
P a b
√
由题意可知B,C,D中的随机事件只有两种结果,随机变量均服从两点分布,而抛掷一枚骰子,所得点数X的可能取值为1,2,3,4,5,6,所以A中的随机变量不服从两点分布.故选A.
√
X -1 0 1 2
P m
X -1 0 1 2
P m
√
√
由已知得3=0+0+3=1+1+1,故{ξ=3}表示的可能结果为甲赢一局输两局或甲、乙平局三次.故选BC.
7.已知随机变量X服从两点分布,且P(X=0)=2a2,P(X=1)=a,那么a
= .
8.编号为1,2,3的3位学生随意入座编号为1,2,3的3个座位,每位学生坐一个座位,设与座位编号相同的学生的个数是ξ,则ξ的可能取值为 .
0,1,3
因为编号为1,2,3的3位学生随意入座编号为1,2,3的3个座位,所以有123,132,213,231,312,321,共6种结果,其中123表示3人都与自己的座位编号相同;231,312表示3人都不与自己的座位编号相同;而132,213,321表示恰有1人与自己的座位编号相同,所以ξ的可能取值为0,1,3.
9.已知离散型随机变量X的分布列如下表:若离散型随机变量Y=2X+1,
则P(Y≥5)= .
X 0 1 2 3
P a 5a
X 1 2 3
P
√
X 0 1 3
P a b
X 0 1 3
P a b
√
√
13.一用户在打电话时忘记了号码的最后三个数字,只记得最后三个数字两两不同,且都大于5,于是他随机拨最后三个数字(都大于5且两两不同),设他拨到所要号码的次数为ξ,则随机变量ξ的可能取值共有 种.
24
X -10 0 10 20 30 40
P
√
返回§2 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列
学习目标 1.通过具体实例,了解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概念. 2.理解离散型随机变量分布列的表示方法和性质. 3.通过具体实例,了解伯努利试验,理解两点分布. 4.通过对随机变量、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分布列的有关概念的学习,培养数学抽象、数学建模的核心素养. 5.借助求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培养数学运算的核心素养.
任务一 随机变量
问题1.下述现象有哪些共同特点?
(1)某人在射击训练中,射击一次,命中的环数X是1,2,3,…10中的某一个数;
(2)抛掷一颗骰子,向上的点数Y是1,2,3,4,5,6中的某一个数;
(3)新生婴儿的性别,抽查的结果可能是男,也可能是女.如果将男婴用0表示,女婴用1表示,那么抽查的结果Z是0和1中的某一个数.
提示:上述现象中的X,Y,Z,实际上是把每个随机试验的样本点都对应一个确定的实数,即在试验结果(样本点)与实数之间建立了一个对应关系.
随机变量
定义 在随机试验中,确定了一个对应关系,使得样本空间的每一个样本点都用一个确定的数值表示.在这个对应关系下,数值随着试验结果的变化而变化.像这种取值随着试验结果的变化而变化的量称为随机变量
表示 随机变量常用字母X,Y,ξ,η等来表示
[微思考] 任何随机试验的结果都可以用数字表示吗?
提示:可以.实际上我们可以建立一个随机试验的所有结果同实数间的对应关系,根据问题的需要选择相应数字.
(链教材P196例1、P197例2)(1)(多选题)下列变量是随机变量的是( )
A.在某次数学期中考试中,一个考场30名考生中做对选择题第11题的人数
B.一台机器在一段时间内出现故障的次数
C.某体育馆共有6个出口,散场后从某一出口退场的人数
D.方程x2-2x-3=0的实根个数
(2)连续不断地射击某一目标,首次击中目标需要的射击次数X是一个随机变量,则表示的试验结果是 .
答案:(1)ABC (2)前3次未击中目标,第4次击中目标
解析:(1)选项A,B,C都符合随机变量的定义,故A,B,C都正确;方程x2-2x-3=0的实根个数是2,是确定的,不是随机变量,故D错误.故选ABC.
(2)由于随机变量X表示首次击中目标需要的射击次数,所以X=4表示的试验结果为前3次未击中目标,第4次击中目标.
1.随机变量X满足三个特征:(1)可以用数来表示;(2)试验之前可以判断其可能出现的所有值;(3)在试验之前不能确定取何值.
2.在写出随机变量的取值表示的试验结果时,要特别注意随机变量的一个值可能表示多个试验结果的情况,不能遗漏某些试验结果.
对点练1.(1)袋中有2个黑球、5个红球,从中任取2个,可以作为随机变量的是( )
A.取到的球的个数
B.取到红球的个数
C.至少取到一个红球
D.至少取到一个红球的概率
(2)抛掷两颗骰子,所得点数之积记为X,则{X=6}表示的随机试验的结果是 .
答案:(1)B (2)一颗骰子是1点,另一颗是6点,或一颗骰子是2点,另一颗是3点
解析:(1)选项A的取值是一个固定的数字,不具有随机性,故A错误;选项B取到红球的个数是一个随机变量,它的可能取值是0,1,2,故B正确;选项C是一个事件而非随机变量,故C错误;选项D中一个事件的概率值是一个定值而非随机变量,故D错误.故选B.
(2)两颗骰子点数之积为6的结果有:一颗骰子是1点,另一颗是6点,或一颗骰子是2点,另一颗是3点.
任务二 离散型随机变量
问题2.观察下面的随机变量,你能发现有什么异同点吗?
(1)从10张已编号的卡片(1号到10号)中任取1张,被取出的卡片的号数X;
(2)抛掷两枚骰子,所得点数之和ξ;
(3)某一自动装置无故障运转的时间T;
(4)电灯泡的寿命X.
提示:(1)(2)的随机变量取值可以一一列举出来,(3)(4)随机变量取值不可以列举出来.
离散型随机变量:取值能够一一列举出来的随机变量称为离散型随机变量.
[微思考] 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取值一定是有限个吗?
提示:不一定.可以是无限个,如1,2,3,…,n,….
下列叙述中,是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是( )
A.某电子元件的寿命
B.某人早晨在车站等出租车的时间
C.高速公路上某收费站在一小时内经过的车辆数
D.测量某零件的长度产生的测量误差
答案:C
解析:对于A,某电子元件的寿命可为任意值,不能一一列举出来,不是离散型随机变量,故A错误;对于B,等出租车的时间是随机变量,但无法一一列出,不是离散型随机变量,故B错误;对于C,一小时内经过的车辆数可以一一列举出来,是离散型随机变量,故C正确;对于D,测量误差不能一一列出,不是离散型随机变量,故D错误.故选C.
判断一个随机变量X是否为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方法
1.明确随机试验的所有可能结果.
2.将随机试验的试验结果数量化.
3.确定试验结果所对应的实数是否可按一定次序一一列出,如果能一一列出,则该随机变量是离散型随机变量,否则不是.
对点练2.下列随机变量中,不是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是( )
A.某机场一年中每天运送乘客的数量
B.某单位办公室一天中接到电话的次数
C.明年5月1日到10月1日期间所查酒驾的人数
D.一瓶果汁的容量为500±2 mL
答案:D
解析:对于A,某机场一年中每天运送乘客的数量可能为0,1,2,3,…,是可以一一列举的随机变量,因此是离散型随机变量; 对于B,某单位办公室一天中接到电话的次数可能为0,1,2,3,…,是可以一一列举的随机变量,因此是离散型随机变量;对于C,明年5月1日到10月1日期间,所查酒驾的人数可能为0,1,2,3,…,是可以一一列举的随机变量,因此是离散型随机变量;对于D,由于果汁的容量在498 mL~502 mL之间波动,是随机变量,但不可以一一列举,因此不是离散型随机变量.故选D.
任务三 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
问题3.在掷一枚骰子的随机试验中,X 表示向上的点数,X的取值有哪些?X取每个值的概率分别是多少?
提示:X的取值有1,2,3,4,5,6,X取每个值的概率如下表:
X 1 2 3 4 5 6
P
1.离散型随机变量X的分布列
(1)定义:若离散型随机变量X的取值为x1,x2,…,xn,…,随机变量X取xi的概率为pi(i=1,2,…,n,…),记作P(X=xi)=pi(i=1,2,…,n,…)①,①式也可以列成如下表:
xi x1 x2 … xn …
P(X=xi) p1 p2 … pn …
上述表或①式称为离散型随机变量X的分布列.
如果随机变量X的分布列为上述表或①式,我们称随机变量X服从这一分布列,并记作
X~.
(2)性质:在离散型随机变量X的分布列中,
①pi>0(i=1,2,…,n,…);
②p1+p2+…+pn+…=1.
2.伯努利试验
若在某个试验中,每次试验只有两个相互对立的结果,可以分别称为“成功”和“失败”,每次“成功”的概率均为p,每次“失败”的概率均为1-p,则称这样的试验为伯努利试验.
3.两点分布
如果随机变量X的分布列如表:
X 1 0
P p q
其中0<p<1,q=1-p,那么称离散型随机变量X服从参数为p的两点分布(又称0-1分布或伯努利分布).
两点分布不仅是最简单的,也是最重要的概率分布模型,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微思考] 在离散型随机变量分布列中,所有概率之和为什么为1?
提示:因为离散型随机变量所有取值对应的事件之和是必然事件,所以所有概率之和为1.
(链教材P200例5)袋中装有6个同样大小的黑球,编号为1,2,3,4,5,6,现从中随机取出3个球,以X表示取出球的最大号码.
(1)求X的分布列;
(2)求X的取值不小于4的概率.
解:(1)依题意知随机变量X的可能取值为3,4,5,6,
P(X=3)==;P(X=4)==;
P(X=5)==;P(X=6)==.
所以随机变量X的分布列为
X 3 4 5 6
P
(2)X的取值不小于4的概率为P(X≥4)=P(X=4)+P(X=5)+P(X=6)=++=.
[变式探究]
(变条件)如果把本例中的条件“以X表示取出球的最大号码”改为“以X表示取出球的最小号码”,求X的分布列.
解:随机变量X的可能取值为1,2,3,4.
当X=1时,即取出的3个球中最小号码为1,则其他2个球只能在编号为2,3,4,5,6的5个球中取,故有P(X=1)==;
当X=2时,即取出的3个球中最小号码为2,则其他2个球只能在编号为3,4,5,6的4个球中取,故有P(X=2)==;
当X=3时,即取出的3个球中最小号码为3,则其他2个球只能在编号为4,5,6的3个球中取,故有P(X=3)==;
当X=4时,即取出的3个球中最小号码为4,则其他2个球只能在编号为5,6的2个球中取,故有P(X=4)==.
所以随机变量X的分布列为
X 1 2 3 4
P
求离散型随机变量分布列的一般步骤
第一步:确定X的所有可能取值xi(i=1,2,…)以及每个取值所表示的意义;
第二步:利用概率的相关知识,求出每个取值相应的概率P(X=xi)=pi(i=1,2,…);
第三步:写出分布列;
第四步:根据分布列的性质对结果进行检验.
对点练3.某人有5把钥匙,其中只有一把能打开办公室的门,一次他醉酒后拿钥匙去开门.由于看不清是哪把钥匙,他只好逐一去试.若不能开门,则把钥匙扔到一边,记打开门时试开门的次数为X,试求:
(1)X的分布列;
(2)他至多试开3次的概率.
解:(1)X的可能取值为1,2,3,4,5.
P(X=1)==,P(X=2)==,P(X=3)==,P(X=4)==,P==.
因此X的分布列为
X 1 2 3 4 5
P
(2)P(X≤3)=P(X=1)+P(X=2)+P(X=3)=++=.
任务四 分布列的性质及应用
(1)下表是离散型随机变量X的分布列,则常数q的值是( )
X 0 1 2
P 0.36 1-2q q2
A.0.1 B.0.2
C.0.3 D.0.4
(2)设随机变量X的概率分布为P(X=k)=(k=1,2,3,4,5),则P= .
答案:(1)B (2)
解析:(1)由已知得0.36+1-2q+q2=1,解得q=0.2或q=1.8(舍去).故选B.
(2)因为随机变量X的概率分布为P(X=k)=(k=1,2,3,4,5),所以P(X=1)+P(X=2)+P(X=3)+P(X=4)+P(X=5)=m(++++)=1,解得m=,所以P(<X<)=P(X=2)+P(X=3)=×=.
分布列的性质及其应用
1.利用分布列中各概率之和为1可求参数的值,此时要注意检验,以保证每个概率值均为非负数.
2.求随机变量在某个范围内的概率时,根据分布列,将所求范围内各随机变量对应的概率相加即可,其依据是互斥事件的概率加法公式.
对点练4.(1)设随机变量ξ等可能取值为1,2,3,…,n(n∈N+),如果P(ξ<5)=,那么( )
A.n=6 B.n=12
C.n=15 D.n=18
(2)某一射手射击所得环数ξ的分布列如下:
ξ 4 5 6 7 8 9 10
P 0.02 0.05 0.06 0.08 m m 0.21
则P(ξ≤8)= .
答案:(1)B (2)0.5
解析:(1)依题意可得P(ξ=i)=(i=1,2,3,…,n)(n∈N+),所以P(ξ<5)=P(ξ=1)+P(ξ=2)+P(ξ=3)+P(ξ=4)==,解得n=12.故选B.
(2)由题意可得0.02+0.05+0.06+0.08+2m+0.21=1,解得m=0.29,P(ξ≤8)=1-P(ξ>8)=1-0.29-0.21=0.5.
任务再现 1.随机变量的概念、特征.2.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概念.3.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的概念及性质.4.两点分布
方法提炼 转化与化归思想
易错警示 1.随机变量的取值不明确导致分布列求解错误.2.忽视分布列的性质
1.随机变量ξ的分布列如表所示,其中2b=a+c,则b等于( )
ξ -1 0 1
P a b c
A. B.
C. D.
答案:A
解析:由题意知,得3b=1,即b=.故选A.
2.(多选题)以下四个随机变量,其中属于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是( )
A.某无线寻呼台1分钟内接到寻呼次数X是一个随机变量
B.如果以测量仪的最小单位计数,测量的舍入误差X是一个随机变量
C.一个沿数轴进行随机运动的质点,它在数轴上的位置X是一个随机变量
D.某人射击一次中靶的环数X是一个随机变量
答案:AD
解析:随机变量中能够一一列举的变量是离散型随机变量,A,D中的随机变量能一一列举,B,C中的随机变量不能一一列举.故选AD.
3.在8件产品中,有3件次品,5件正品,从中任取3件,记次品的件数为X,则表示的试验结果是 .
答案:取到1件次品和2件正品或取到3件正品
解析:X<2表示次品的件数为1,0,即取到1件次品和2件正品或取到3件正品.
4.已知随机变量X的分布列为P(X=i)=(i=1,2,3,4,5),则P(2≤X<5)= .
答案:
解析:根据题意,随机变量X的分布列为P(X=i)=,由分布列的性质,则有=1,解得a=15,故P=P(X=2)+P(X=3)+P(X=4)=++==.
课时分层评价41 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列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1—9,每小题5分,共45分)
1.抛掷质地均匀的硬币一次,下列能称为随机变量的是( )
A.出现正面向上的次数 B.掷硬币的次数
C.出现正面向上的概率 D.出现反面向上的概率
答案:A
解析:对于A,正面向上的次数是随机变量X,其取值是0,1,故A正确;对于B,掷硬币的次数固定,为1次,不是随机变量,故B错误;对于C,D,出现正面向上和反面向上的概率均为,不是变量,故C,D错误.故选A.
2.某袋中装有大小相同的10个红球,5个黑球.每次随机抽取1个球,若取到黑球,则另换1个红球放回袋中,直到取到红球为止,若抽取的次数为X,则表示“放回5个球”的事件为( )
A.X=4 B.X=5
C.X=6 D.X≤4
答案:C
解析:第一次取到黑球,则放回1个球;第二次取到黑球,则放回2个球……共放回5个球,第六次取到了红球,试验终止,故X=6.故选C.
3.已知随机变量X的分布列如下表:
X -1 0 1 2
P a b
若P=,则( )
A.a= B.a=
C.b= D.b=
答案:D
解析:依题意,得所以a=,b=.故选D.
4.下列选项中的随机变量不服从两点分布的是( )
A.抛掷一枚骰子,所得点数X
B.某射击手射击一次,击中目标的次数X
C.从装有除颜色外其余均相同的5个红球、3个白球的袋中任取1个球,设X=
D.某医生做一次手术,手术成功的次数X
答案:A
解析:由题意可知B,C,D中的随机事件只有两种结果,随机变量均服从两点分布,而抛掷一枚骰子,所得点数X的可能取值为1,2,3,4,5,6,所以A中的随机变量不服从两点分布.故选A.
5.设随机变量X的分布列如表所示:
X -1 0 1 2
P m
则P(|X-1|≤1)等于( )
A. B.
C. D.
答案:C
解析:由分布列的性质可得+m++=1,则m=,P(|X-1|≤1)=P(0≤X≤2)=P(X=0)+P(X=1)+P(X=2)=++=.故选C.
6.(多选题)甲、乙两人下象棋,赢了得3分,平局得1分,输了得0分,共下三局.用ξ表示甲的得分,则表示的可能结果为( )
A.甲赢三局 B.甲赢一局输两局
C.甲、乙平局三次 D.甲赢一局
答案:BC
解析:由已知得3=0+0+3=1+1+1,故{ξ=3}表示的可能结果为甲赢一局输两局或甲、乙平局三次.故选BC.
7.已知随机变量X服从两点分布,且P(X=0)=2a2,P(X=1)=a,那么a= .
答案:
解析:由题意可知P(X=0)+P(X=1)=2a2+a=1 a=或a=-1,由于a>0,所以a=.
8.编号为1,2,3的3位学生随意入座编号为1,2,3的3个座位,每位学生坐一个座位,设与座位编号相同的学生的个数是ξ,则ξ的可能取值为 .
答案:0,1,3
解析:因为编号为1,2,3的3位学生随意入座编号为1,2,3的3个座位,所以有123,132,213,231,312,321,共6种结果,其中123表示3人都与自己的座位编号相同;231,312表示3人都不与自己的座位编号相同;而132,213,321表示恰有1人与自己的座位编号相同,所以ξ的可能取值为0,1,3.
9.已知离散型随机变量X的分布列如下表:若离散型随机变量Y=2X+1,则P(Y≥5)= .
X 0 1 2 3
P a 5a
答案:
解析:由题意a++5a+=1,解得a=,而P(Y≥5)=P(2X+1≥5)=P(X≥2)=P(X=2)+P(X=3)=+=.
10.(15分)盒中装有5节同牌号的五号电池,其中混有2节废电池.若无放回地每次取一节电池检验,直到取到好电池为止,求抽取次数X的分布列.
解:由题意知,X的可能取值为1,2,3,
则P(X=1)=,P(X=2)=×=,P(X=3)=××1=.
抽取次数X的分布列为
X 1 2 3
P
(11—13,每小题5分,共15分)
11.若随机变量X的分布列如表,则a2+b2的最小值为( )
X 0 1 3
P a b
A. B.
C. D.
答案:B
解析:由随机变量X的分布列知:
所以a2+b2≥=,当且仅当a=b=时,取等号,所以a2+b2的最小值为.故选B.
12.(多选题)一个不透明的袋子中装有6个球,其中有n个白球(n∈N+),其他均为黑球,这些球除颜色外,大小、质地完全相同,从中任意取出3个球,已知取出2个黑球,1个白球的概率为,设X为取出白球的个数,则( )
A.n=3 B.P(X=1)>P(X=2)
C.P(X=3)= D.P(X=0)=
答案:AC
解析:由题可知,=,解得n=3,故A正确;X的可能取值为0,1,2,3,P(X=0)==,P(X=1)==,P(X=2)==,P(X=3)==,故B,D错误;C正确.故选AC.
13.一用户在打电话时忘记了号码的最后三个数字,只记得最后三个数字两两不同,且都大于5,于是他随机拨最后三个数字(都大于5且两两不同),设他拨到所要号码的次数为ξ,则随机变量ξ的可能取值共有 种.
答案:24
解析:因为后四位数字两两不同,且都大于5,所以只能是6,7,8,9四个数字,因为随机拨最后三位数字两两不同,所以有=24种.
14.(15分)某同学参加闯关游戏,需要回答三个问题,其中前两个问题回答正确各得10分,回答不正确得0分,第三个问题回答正确得20分,回答不正确得-10分.已知这位同学回答前两个问题正确的概率都是,回答第三个问题正确的概率为,且各题回答正确与否相互之间没有影响,若回答这三个问题的总分不低于10分就算闯关成功.
(1)求至少回答正确一个问题的概率;
(2)求这位同学回答这三个问题的总得分X的分布列.
解:(1)设至少回答正确一个问题为事件A,则P(A)=1-××=.
(2)这位同学回答这三个问题的总得分X的所有可能取值为-10,0,10,20,30,40,
所以P(X=-10)=××=,P(X=0)=×××2=,
P(X=10)=××=,P(X=20)=××=,
P(X=30)=×××2=,P(X=40)=××=,
所以X的分布列为
X -10 0 10 20 30 40
P
(15、16,每小题5分,共10分)
15.在2001年美国安然公司(在2000年名列世界财富500强第16位,拥有数千亿资产的巨头公司,曾经是全球最大电力、天然气及电讯服务提供商之一)宣布破产,原因是持续多年的财务数据造假.但是据说这场造假丑闻的揭露并非源于常规的审计程序,而是由于公司公布的每股盈利数据与一个神秘的数学定理——本福特定律严重偏离.本福特定律指出,一个没有人为编造的自然生成的数据(为正实数)中,首位非零的数字是1~9这九个事件并不是等可能的,而是大约遵循这样一个公式:随机变量ξ是一个没有人为编造的首位非零数字,则P=lg(k=1,2,…,9),则根据本福特定律,在一个没有人为编造的数据中,首位非零数字是8的概率约是(参考数据:lg 2≈0.301,lg 3≈0.477)( )
A.0.046 B.0.051
C.0.058 D.0.067
答案:B
解析:由题意可得,P(ξ=8)=lg=lg 9-lg 8=2lg 3-3lg 2≈2×0.477-3×0.301=0.051.故选B.
16.已知病毒A在某溶液中的存活个数的概率满足P=e-3,已知只要该溶液中存在一个A病毒,就可以导致生物C死亡,则该溶液能够导致生物C死亡的概率为 .
答案:1-
解析:根据题意,病毒A在某溶液中的存活个数(k)的概率满足P=e-3,则P(X=0)=e-3=,若该溶液中存在一个A病毒,就可以导致生物C死亡,则该溶液能够导致生物C死亡的概率P(X>0)=1-P(X=0)=1-.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