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阳泉市第一中学校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分班暨开学考试生物试卷(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山西省阳泉市第一中学校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分班暨开学考试生物试卷(有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81.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5-08-21 17:01: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阳泉一中2025年高二分班考试试题
学科: 生物 考试时间 75 分钟 分值 100 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关于蓝细菌和黑藻的共同点,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都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 B.都能固定光能
C.细胞中都含有DNA和RNA D.都具有核糖体
2.高温胁迫导致植物细胞中错误折叠或未折叠蛋白质在内质网中异常积累,使细胞合成更多的参与蛋白质折叠的分子伴侣蛋白,以恢复内质网中正常的蛋白质合成与加工,此过程称为“未折叠蛋白质应答反应(UPR)”。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错误折叠或未折叠蛋白质被转运至高尔基体降解
B.合成新的分子伴侣所需能量全部由线粒体提供
C.阻碍UPR可增强植物对高温胁迫的耐受性
D.UPR过程需要细胞核、核糖体和内质网的协作
3.骨关节炎是一种难以治愈的常见疾病,研究发现患者软骨细胞膜上的Na+通道蛋白明显多于正常人,从而影响NCX载体蛋白对Ca2+的运输,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Na+通道运输Na+不需要消耗ATP
B.患者软骨细胞的Ca2+内流增多
C.运输Na+时,Na+通道和NCX载体均需与Na+结合
D.与NCX载体相比,Na+通道更适合作为研究药物的靶点
4.甘薯(又称“红薯”、“苕”等)在明代嘉靖年间传入我国,至万历年间,劳动人民在生产实践中就总结出了贮藏甘薯的要领。《农政全书》指出“藏种之难,—惧湿,—惧冻”,“欲避冰冻,莫如窖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在潮湿环境中,病毒和细菌容易在甘薯细胞表面繁殖,进而侵染甘薯,造成伤害
B.窖藏过程中,甘薯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大部分转化为热能,可影响窖室内的温度
C.甘薯细胞的结合水含量高,低温条件下细胞液容易结冰而使细胞产生机械性伤害
D.窖藏过程中,窖室内保持严格的无氧环境,甘薯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的量最少
5.为探究淀粉酶是否具有专一性,有同学设计了实验方案,主要步骤如表。下列相关叙述合理的是( )
步骤 甲组 乙组 丙组
① 加入2mL淀粉溶液 加入2mL淀粉溶液 加入2mL蔗糖溶液
② 加入2mL淀粉酶溶液 加入2mL蒸馏水 ?
③ 60℃水浴加热,然后各加入2mL斐林试剂,再60℃水浴加热
A.丙组步骤②应加入2mL蔗糖酶溶液
B.两次水浴加热的主要目的都是提高酶活性
C.根据乙组的实验结果可判断淀粉溶液中是否含有还原糖
D.甲、丙组的预期实验结果都出现砖红色沉淀
6.角膜是覆盖眼睛的透明组织层,主要是由角膜干细胞维持的。角膜干细胞通过增殖分化产生角膜上皮细胞来取代垂死的细胞,并修复较小的角膜损伤。相关研究显示,短期睡眠不足增加了角膜干细胞的增殖分化速度,长期睡眠不足会造成角膜严重受损,如角膜变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角膜属于生物膜系统
B.短期睡眠不足可能会加速角膜上皮细胞的衰老进程
C.已分化的角膜上皮细胞的细胞核不再具有全能性
D.角膜干细胞分化成角膜上皮细胞的过程中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
7.某动物(2n=4)的基因型为AaBb,有一对长染色体和一对短染色体。A/a和B/b基因是独立遗传的,位于不同对的染色体上。关于该动物的细胞分裂(不考虑突变),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图①、②、③和④代表减数分裂Ⅱ后期细胞,最终形成Ab、aB、AB和ab四种配子
B.同源染色体分离,形成图⑤减数分裂Ⅰ后期细胞,进而产生图①和②两种子细胞
C.非姐妹染色单体互换,形成图⑥减数分裂Ⅰ后期细胞,进而产生图③和④两种子细胞
D.图⑦代表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产生的子代细胞在遗传信息上与亲代细胞保持一致
8.下列有关中学生物学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探究抗生素对细菌的选择作用实验中,应从抑菌圈边缘的菌落挑取细菌继续培养,重复几代后抑菌圈直径变大
B.希尔反应模拟了叶绿体光合作用中暗反应阶段的部分变化
C.观察根尖分生区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解离的目的是让细胞相互分离并保持细胞活性
D.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实验中,检测酒精前需适当延长培养时间
9.在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豌豆杂交实验中,F1都表现为显性性状,F1的自交后代却出现了性状分离。下列相关表述正确的是( )
A.性状分离指杂种后代中出现不同基因型个体的现象
B.杂合子的自交后代不会出现纯合子
C.自交实验和测交实验均可用来判断某一显性个体的基因型
D.隐性性状是指生物体不能表现出来的性状
10.如图为“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论证模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大肠杆菌,上清液中放射性升高可能是保温时间过长
B.R型肺炎链球菌的荚膜可抵抗吞噬细胞的吞噬,利于细菌在宿主细胞内生活
C.赫尔希和蔡斯分别用含有32P或35S的培养基来标记噬菌体
D.科学家根据烟草花叶病毒感染实验,提出DNA是该病毒主要的遗传物质
11.下图为某真核细胞DNA复制的电镜照片,其中泡状结构为复制泡,是DNA正在复制的部分。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

A.复制泡中子链①的a、b端分别为其5'端和3'端
B.DNA聚合酶可以催化核糖核苷酸连接到子链上
C.复制泡中的每条子链都是部分连续合成、部分不连续合成的
D.图示体现了DNA复制具有边解旋边复制、单起点双向复制的特点
12.研究表明,与较暖季节怀上的宝宝相比,较冷季节怀上的宝宝成年后体内褐色脂肪组织(BAT)更活跃,有机物消耗更快。科研人员发现受孕前的低温环境会使亲本配子中与BAT发育相关的基因发生了甲基化导致上述现象的出现。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受孕前的低温环境会使宝宝成年后不易肥胖
B.DNA甲基化是一种不改变碱基序列的表观遗传
C.发生甲基化后的基因具有抑制BAT发育的作用
D.配子中的DNA甲基化能传递给子代从而增加BAT的活性
13.下列是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到的几种染色体联会时的模式图,关于这些图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图3中的四分体形态是由于发生了染色体片段的倒位
B.图1中含有2条染色体,4个完全相同的DNA分子,8条脱氧核苷酸单链
C.图2中的四分体形态是由于发生了染色体片段的缺失
D.图4中“十”字形图像是由于染色体发生了互换或者染色体片段易位
14.研究发现,编码P通道蛋白的基因发生突变后导致卵母细胞死亡是女性不育的原因之一。某家系中表型正常的夫妇生育有一个表型正常的儿子和一个患病的女儿,对该夫妇和其女儿与该病相关的等位基因的两条编码链进行部分测序,结果如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注:“↓”处C/T的含义为一个基因编码链的该位点为C,其等位基因的该位点为T;C的含义是个体中同位置的两个基因的编码链该位点都是C。
A.女儿卵母细胞死亡的根本原因是发生了碱基对的替换
B.P通道蛋白突变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可能与正常蛋白质空间结构相同
C.卵母细胞死亡导致女性不育的性状为显性性状
D.该夫妇所生的儿子与正常女性婚配,子代患病的概率是1/8
15.高能磷酸化合物是指水解时释放的能量在20.92kJ/mol以上的磷酸化合物。细胞内的高能磷酸化合物有很多种,如ATP、磷酸肌酸等。下列叙述正确的有( )
①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有ATP生成
②细胞内的ATP可来自细胞呼吸或光合作用
③参与Ca2+主动运输的载体蛋白可催化ATP水解并使自身发生磷酸化
④细胞内ATP的含量多少与细胞代谢强弱呈正相关
⑤高能磷酸化合物的水解产物中不再含有磷酸化合物
⑥ATP是细胞内的直接能源物质,能为胞吐提供能量
A.2项 B.3项 C.4项 D.5项
16.某种鸡(ZW型)的肤色有黑、黄两种,黑皮鸡称为泰和鸡,黄皮鸡称为仙居鸡。已知黑色素的形成受A基因控制,但B基因会抑制黑色素的出现,基因A/a和B/b独立遗传,选择纯合的雄性泰和鸡与纯合的雌性仙居鸡杂交,F1为杂合雄性仙居鸡和杂合雌性泰和鸡,F1个体相互交配得到F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基因A/a位于常染色体上、基因B/b位于Z染色体上
B.F2的性状及比例为雄性泰和鸡∶雄性仙居鸡∶雌性泰和鸡∶雌性仙居鸡=3∶5∶3∶5
C.F2泰和鸡相互交配所得F3的性状及比例为泰和鸡∶仙居鸡=8∶1
D.F1泰和鸡与F2泰和鸡杂交的后代中仙居鸡占1/12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2分。
17.(10分)秀丽隐杆线虫的精细胞不含溶酶体,但成熟精子中的线粒体数量约为57个,明显低于精细胞中线粒体数量90个。2023年11月,我国科学家首次鉴定到一种能特异性包裹线粒体的细胞外囊泡,并命名为“线粒体囊”。生殖腺内的蛋白酶可以作为发育信号,信赖SPE-12和SPE-8等酶的作用,触发的精细胞释放线粒体囊。请回答下列问题:
(1)作为发育信号的蛋白酶从合成到分泌到细胞外,经过的细胞器依次为核糖体、 。
(2)线粒体数量可能和精子的运动能力与可育性有关,秀丽隐杆线虫的成熟精子中线粒体数量较精细胞明显减少,你认为 (填“是”或“不是”)主要通过细胞自噬完成的,理由是

(3)细胞骨架是由 组成的网架结构,精细胞释放线粒体的过程中,说明细胞骨架的作用是

(4)有人认为精细胞释放“线粒体囊”的机制可能实现精细胞的遗传物质转移到其他细胞中,提出此假说的依据是 。
18.(10分)盐碱地种植、不合理的施肥等会使植物遭受盐胁迫。研究者以宝岛蕉幼苗为实验材料,研究不同盐浓度胁迫对宝岛蕉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如下表。
组别 叶绿素含量/mg.g﹣1 气孔导度/mmol·m﹣2·s﹣1 净光合速率/μmol·m﹣2·s﹣1 胞间CO2浓度/μmol·mol﹣1
对照组 4.0 0.7 11.0 340
低盐胁迫 3.9 0.68 10.8 332
中盐胁迫 3.3 0.32 5.5 240
高盐胁迫 2.3 0.12 1.0 330
(1)宝岛蕉叶绿体中参与光合作用的酶分布在 ,光合作用包括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其中光反应阶段产生的NADPH的作用是 。
(2)与对照组相比,中盐胁迫条件下宝岛蕉的净光合速率较低,据表分析,其原因是
(答出两点原因)。
气孔因素主要是通过调节气孔开闭来影响光合作用,而非气孔因素则是通过其他途径间接影响光合作用。据表分析,高盐胁迫属于 (填“气孔因素”或“非气孔因素”),依据是

19.(10分)某生物学兴趣小组以小鼠为实验材料,进行相关实验探究,图甲、乙是某雌性小鼠体内细胞的分裂示意图(仅显示部分染色体),图丙表示该动物细胞分裂时期染色体数量变化曲线。图丁中细胞类型是依据不同时期细胞中染色体数和核DNA分子数的数量关系而划分的。请据图回答:
(1)甲细胞所处时期是 ,它发生在图丙中的____________(填序号)阶段。
(2)乙细胞的名称为 ,含有____________个四分体。
(3)图丙A和B两个生理过程的名称分别是 ,它们对于维持小鼠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以及遗传和变异都十分重要。
(4)图丙中,曲线在①②阶段下降的原因是 ;曲线在②③阶段上升的原因是

(5)在图丁的5种细胞类型中,一定具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类型有____________。
20.(11分)普通小麦是异源六倍体,染色体组成记为AABBDD=42,中国首创的人造麦类新作物八倍体小黑麦,由于具有品质佳、抗逆性强和抗病害等特点,在生产上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其培育过程如图所示(其中A、B、D、R分别代表不同物种的一个染色体组)。请回答下列问题:
普通小麦自然条件下自花传粉,一普通小麦种群中,基因型为TT、Tt、tt的植株所占的比例分别为10%、20%和70%,各种基因型个体生存能力相同,自然条件下繁殖一代后,Tt所占比例为 ,该过程小麦种群 (填“是”或“否”)发生进化,理由是 。
(2)普通小麦与黑麦杂交产生后代“杂种一”高度不育,因为普通小麦与黑麦之间存在 。图中秋水仙素的作用机理是 小黑麦染色体组成为 。
(3)普通小麦与小黑麦 (填“是”或“不是”)同一物种,小黑麦培育过程 (填“需要”或“不需要”)经历地理隔离。
(4)用小黑麦的花粉粒进行花药离体培养,得到 倍体植株,其体细胞中有 个染色体组。
(5)与普通小麦和黑麦相比,八倍体小黑麦具有抗逆性强、穗大、蛋白质含量高、生长优势强等优良特性,原因是 。
21. (11分)某芸香科植物分泌腔内的萜烯等化合物可抗虫害,纯合栽培品种(X)果实糖分含量高,叶全缘,但没有分泌腔;而野生纯合植株(甲)叶缘齿状,具有发达的分泌腔。我国科研人员发现A基因和B基因与该植物叶缘形状、分泌腔形成有关。对植株甲进行基因敲除后得到植株乙、丙、丁,其表型如下表。回答下列问题。
(1)由下表分析可知,控制叶缘形状的基因是 ,控制分泌腔形成的基因是 。
(2)为探究A基因和B基因之间的调控关系,在植株乙中检测到B基因的表达量显著减少,而植株丙中A基因的表达量无变化,说明 。
(3)为探究A基因与B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关系,不考虑突变及其他基因的影响,选择表中的植株进行杂交,可选择的亲本组合是 (要求写出两种组合)。F1自交得到F2,若F2的表型及比例为
,则A、B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在此情况下结合图中杂交结果,可推测栽培品种(X)的________(填“A”“B”或“A和B”)基因功能缺陷,可引入相应基因来提高栽培品种的抗虫品质。
植株 叶缘 分泌腔 P 野生型(甲)×栽培品种(X) ↓ F1 有分泌腔 ↓ F2 有分泌腔 无分泌腔 3 : 1
甲(野生型) 齿状 有
乙(敲除A基因) 全缘 无
丙(敲除B基因) 齿状 无
丁(敲除A基因和B基因) 全缘 无
生物试题答案
1 2 3 4 5 6 7 8
A D C B C B C D
9 10 11 12 13 14 15 16
C A C D C B B D
17.(10分)(1)内质网、高尔基体(2分)
(2) 不是(1分) 细胞自噬需要溶酶体参与,而秀丽隐杆线虫的精细胞中无溶酶体(2分)
(3) 蛋白质纤维(1分) 参与细胞内物质的定向运输/锚定并支撑着细胞器(2分)
线粒体含有DNA(2分)
18.(10分,每空2分)(1) 叶绿体类囊体薄膜和叶绿体基质 提供能量和还原剂
(2)叶绿素含量降低,导致光反应速率降低;气孔导度降低,从外界吸收的CO2减少,导致暗反应速率降低
(3) 非气孔因素 高盐胁迫下胞间CO2浓度与对照组相差不大
19.(10分,除标注外每空1分)(1)有丝分裂后期;⑥
(2)初级卵母细胞;2
(3)减数分裂、受精作用(顺序不能交换)
(4)一个细胞分裂为两个子细胞;着丝粒分裂,染色体加倍
(5)a、b(2分,各1分)
20.(11分,每空1分)(1) 10% 否 种群的基因频率不变
(2) 生殖隔离 抑制纺锤体形成,使染色体数目加倍 AABBDDRR
(3) 不是 不需要
(4) 单 4
(5)八倍体小黑麦具有普通小麦和黑麦的遗传物质,遗传了双亲的优良性状(或八倍体小黑麦比小麦和黑麦有更多的染色体,基因表达产物更多;或八倍体小黑麦是多(四)种植物的杂交种,具有更多的杂种优势)(答出一点即可)
21.(11分)(1) ①. A (1分) ②. A、B (2分,答出1个给1分,答全2分)
(2)A基因促进B基因的表达(2分),而B基因不参与调控A基因表达(不做要求)
注意:促进可替换为:增强、加快等近义词。
(3) ①. 甲和丁;乙和丙 (2分,各1分)
②. 齿状有分泌腔:齿状无分泌腔:全缘无分泌腔=9:3:4 (2分)或有分泌腔:无分泌腔=9:7 (2分)
③. A(2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