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姓名:
考号:
3.阅读名著,按要求回答问题。
他缓慢地,一行又一行,一页又一页地写着。他忘却一切,全部身心都沉浸
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语文期末练习
在书中的人物形象当中,也初次尝到了创作的艰辛。有时候那些鲜明生动的景象
(完成时间:120分钟)
清晰地重新浮现在他的脑海里,但他无法用笔墨表达。写出来的字句苍白无力,
考生注意:1.全练习共8页,共20题:
缺少生气和激情,已经写好的部分,他必须逐字逐句地记住,否则,线索一断,
2.答案一律写在答题卡上,否则不能得分。
写作就要受到阻碍。
(1)以上文段选自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文中的“他”是
一、积累与运用
(填人名),这是“他”在创作(填书名)的场景。
1根据语境,补写出古代诗文名句。
(2)《骆驼祥子》中祥子从一个诚实、可爱的青年变成了麻木、潦倒的末路鬼
(1)造化钟神秀,
。(杜甫《望岳》)
究其主要原因,有人认为是社会环境,有人认为是自身因素。你认同哪种观点?
(2)
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结合以下一个情节简要分析。
(3)
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
A.第一辆车被抢
B.存款被孙侦探敲诈
C.虎妞难产去世
(4)香远益清,
。(周敦颐《爱莲说》)
二、阅读
(5)《木兰诗》中“
_”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
(一)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4-5题。
展现了木兰奔赴战场的英姿
咏菊唐 白居易
(6)《泊秦淮》中“
”写出了杜牧对统治者
一夜新霜著⊙瓦轻,芭蕉新折败荷倾。
只知寻欢作乐、不理朝政的愤慨。
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⑦初开晓更清。
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注释】①著(zhuo):穿,这里指附着。②金粟:黄色的花蕊。
写好一个人物,熏中之熏是要写出人物的精神是关健。一方面可以通过对人
4.请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一夜新霜著瓦轻,芭蕉新折败荷倾”的画面。
物外在特征的描摹①(Am6B.mi)展示其内在精神,比如《列夫·托尔斯泰》
5.诗人借花喻人,表达了怎样的情思?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集中描写了托尔斯泰的眼晴,“犀利的目光”体现出他敏②(u)的洞察力。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另一方面还可以抓住细节③(zhag)显人物的精神,如《说和做—记闻一多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先生言行片段》中,闻一多先生钻研学问时()的精神,就是通过他()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
的细节来表现的。通过对外在特征与生活细节的(),我们塑造的人物才会
丝竹之乱耳,无策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更加鲜活可感。
(节选自刘禹锡《陋室铭》)
(1)为①处加点字选出相应的读音(只填序号),根据拼音为②③处填写相应
【乙】临皋亭①下八十数步,便是大江,其半是峨眉雪水,吾饮食沐浴皆取
的汉字。
焉,何必归乡哉!江山风月本无常主闲者便是主人。闻范子丰新第园池,与此
(2)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孰胜①?所不如者,上无两税及助役钱耳。
A.锲而不舍专心致志精益求精
(节选自苏轼《东坡志林》)
B.锲而不舍废寝忘食精雕细琢
【注释】①临皋(go)亭:在黄州。此文写于苏轼被贬黄州期间。②范子丰:苏轼的儿女亲
C.水滴石穿废寝忘食精雕细啄
家。③第:建造宅院。④孰胜:哪一个更优美?⑤助役钱:官绅为免于服役而支付的钱。
D.水滴石穿专心致志精益求精
(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将正确的句子写在横线上。
第1页共8页
第2页共8页福建省厦门市海沧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6月
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27分)
1.(1)阴阳割昏晓
(2)山重水复疑无路
(3)落红不是无情物
(4)亭亭净植
(5)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6)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每空1分,共6分)
2.(1)①A ②锐 ③彰(每空1分,共3分)
(2)B(2分)
(3)写好一个人物,重中之重是要写出人物的精神。(或“写好一个人物,写出人物的精神是关键”)(2分)
3.(1)保尔·柯察金;《暴风雨所诞生的》(每空1分,共2分)
(2)示例一:我认同社会环境是主要原因。如情节A中,祥子苦干三年买的第一辆车被乱兵抢走,这是黑暗的社会现实对他的沉重打击,使他的希望第一次破灭,让他逐渐对生活失去信心,开始变得麻木,可见社会环境对祥子的命运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示例二:我认同自身因素是主要原因 。如情节C中,虎妞难产去世,祥子不得不卖掉车安葬她,这确实给祥子带来了经济上的巨大损失和精神上的打击。但祥子自身缺乏对生活的长远规划和应对困难的能力,在面对生活的变故时,他只是被动接受,没有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而是一味地逃避和堕落,所以自身因素是他走向末路的重要原因。(观点1分,结合情节分析3分,共4分)
二、阅读(53分)
4.一夜过后,新降的霜轻轻地附着在屋瓦上,芭蕉新被折断,衰败的荷叶也倾倒在水中。(描绘合理即可,2分)
5.诗人通过描绘在寒霜中唯有菊花耐寒开放的景象,借菊花来比喻那些在困境中坚守自我、不屈不挠的人,表达了对这种高尚品质的赞美之情;同时也体现出诗人自己希望像菊花一样,在艰难环境中保持高洁的品格和乐观的精神。(结合诗句分析1分,情思2分,共3分)
6.C(3分)
7.(1)不加装饰的 (2)形体、躯体 (3)听说(每空1分,共3分)
8.(1)这是简陋的屋舍,只因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2分)
(2)我喝水、吃饭、洗澡全取自江水,为什么一定要回到故乡呢!(2分)
9.相似之处:都表现出豁达乐观、安贫乐道的品质。刘禹锡虽居陋室,但他认为“惟吾德馨”,不在乎物质条件的简陋,还能自得其乐地“调素琴,阅金经” ;苏轼被贬黄州,居住在临皋亭,却能欣赏周边的江山风月,认为“闲者便是主人”,也体现出他的豁达与乐观。(品质2分,结合文本分析2分,共4分)
10.C(3分)
11.①送“我”去县城上学,给“我”布包和千层底布鞋,并告诉“我”水口树的意义。②在“我”回家时,在水口守望“我” 。③准备食物,用探子茶招待亲朋好友和邻居。④干旱时,拉“我”站在长者队伍中商量引流、灌溉等事宜。⑤做香甜可口的桂花糕。(每点1分,任答4点得4分)
12.(1)句中罗列多个动植物名称,描绘出一幅生机盎然的画面,展现了水口自然环境的丰富多样;同时这些动植物的活动充满活力,为画面增添了动态美,所以并不显得单调乏味。(2分)
(2)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见底的池塘比作变形的饭锅,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池塘干旱的状态,突出了干旱的严重程度。(2分)
13.交代了古樟的历史渊源,表明它见证了村庄的发展,承载着村庄的历史和文化;进一步体现了水口林在村人心中的重要地位,也让“我”更深刻地理解了母亲当年话语的含义,为文章增添了文化底蕴。(3分)
14.表层含义:鸟儿在水口的树林间穿梭、在水面飞翔,描绘了水口充满生机的景象;深层含义:“鸟儿”象征着“我”,“飞过水口”代表“我”离开村庄又回到村庄,水口寄托着“我”对故乡的思念与眷恋,以及对过往岁月和母亲的怀念。(表层含义1分,深层含义2分,共3分)
15.A(3分)
16.B(3分)
17.①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从2023年到2024年有较大增长;②广告收入大幅增加;③全年备案量增多,微短剧创作更加活跃。(每点1分,共3分)
18.①适配现代人快节奏生活和碎片化视听需求;②通过强烈戏剧冲突和矛盾快速解决,迎合观众追求即时满足的审美偏好;③类型化叙事预设,精准推送,满足观众喜好;④剧本多来自人气网络文学,有粉丝基础;⑤中国作协发起扶持项目,视频平台推出激励机制;⑥一些微短剧融合传统美学与热门题材,引发文化共鸣。(每点1分,任答4点得4分)
19.示例一:合适。微短剧适配现代人碎片化的视听需求,以微短剧形式翻拍《西游记》,能让观众在短时间内快速了解经典故事片段 。而且《西游记》有庞大的粉丝基础,以微短剧翻拍可以吸引大量观众。同时,利用微短剧类型化创作和精准推送的特点,可针对喜欢神话、奇幻题材的观众进行推广。还能借助AI等智媒手段革新拍摄技术,展现独特的视觉效果,为观众带来新的观看体验。
示例二:不合适。微短剧时长较短,难以完整呈现《西游记》宏大的故事背景、复杂的人物关系和丰富的情节内容,可能会导致剧情过于简略,破坏原著的韵味和完整性。而且微短剧以往存在“低质”现象,翻拍经典名著可能会因为制作成本、创作周期等问题,无法达到观众对《西游记》的期待,影响经典作品的口碑。(观点1分,结合材料阐述理由3分,共4分)
20.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