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未来》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要求:
1、知识目标:分析诗歌内容,理解各意象所表现的意境之美。
2、能力目标:教给学生鉴赏朦胧诗的方法和技巧,培养良好的朗诵现代汉诗的习惯,把握诗歌朗诵要求,能让学生充满感情地朗诵本诗。
3、情感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诗的学习,激发学生战胜困难的信心,勇于直面人生,相信未来,热热爱生命。
教学重点:分析诗歌内容,理解各意象所表现的意境之美。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
教学难点:赏析和朗诵本诗。
教学方法和学法指导:
教学本诗,我采用了朗诵指导法,和鉴赏指导法,让学生在教师所传授的方法的基础上,逐一理解本诗所表现出来的意象之美和意境之美,以此很好地把握住本诗的感情基调。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人的可贵之处在于无出路时寻找出路,有这样一位寻找者,他一直漂泊在诗歌的旅途上,他用他的灵魂在歌唱,像荆棘鸟一样直唱出鲜红的血液,而他又在残忍的误解和冷漠的白眼中定格,被人用无情的食指在背后指指点点:看,这个疯子。然而他仍然站立在诗坛阵地中,为后代人诠释了一个生活的本质:相信未来,热爱生命。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震撼心灵的生命之歌!
二、预习检查
1、给下面划横线的字注音:
灰烬( ) 依偎( ) 摇曳( ) 睫( )毛
瞳( )孔 惆怅( ) 轻蔑( ) 脊( )骨
给( )予 给( )予 不屈不挠( )
2、背景
《相信未来》写于l968年,这是一个特殊的年代,每当提起他,人们总会用“浩劫”“恐怖”“扭曲”“黑暗”来形容它。下面我们通过一段视频来了解一下这段阴云密布的历史。
播放视频(4分钟)
这确实是一个疯狂的年代,然而年轻的诗人却凭着敏感的心灵、敏锐的洞察力和对未来的坚定的信念,写下了《相信未来》这首诗歌。
三、朗诵诗歌
让我们在深情朗诵中进入诗歌,注意体会诗歌的感情基调,注意朗诵的节奏、重音与停顿。
教师范读(配乐朗诵,调动学习兴趣)
四、解读诗歌
1.下面请你快速读一遍诗歌,告诉我这首诗写了几层内容?
提示:从结构来看,这首诗歌分三层,标志性的句子就是——?我之所以这样坚定的相信未来,是因为——?可见前三节是写——?我怎样相信未来(用诗的语言展示了现实的黑暗,传达相信未来的坚定信念。)?四至六节是——?我为什么要相信未来。?第七节直抒胸臆,相信未来。
2、探讨意象
诗歌抒情依靠意象
意象,是诗人的主观情意寄托的对象。
例如:我如果爱你——
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
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如果爱你——
绝不学痴情的鸟儿 《致橡树》
从意象入手,解读诗歌
(1)诗中都写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象征着什么?寄寓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又该运用什么样的朗读技巧来表现这种感情呢?(学生分析讨论,约5分钟)
提示:
第一节
【蜘蛛网】在生活中,“蜘蛛网”出现在人的活动长久消失的地方,这些地方往往落满灰尘,给人以黑暗或者灰暗的色调,且毫无生机,死气沉沉;而“网”这一意象中心语带给人的切身感受是全身性的“束缚”,所以诗句中用了一个词叫“查封”,显然是对“束缚”这一意象信息的象征性提升。所以“蜘蛛网”这一意象蕴含着“灰色调”、“毫无生机”、“给人以束缚”这样三个符合语境的信息。
【我的炉台】“我的炉台”可以理解为带给“我”内心以温暖的一切生活,进而转化性的理解为“我”内心对生活的热情、希望甚至理想。而这一切,现在都被“灰暗的”、“毫无生机”且到处“给人以束缚”的外在社会给无情地“查封”了。
【灰烬的余烟】“灰烬”和“灰烬的余烟”带给人完全不同的感受:“灰烬”是静态的,黑沉沉的死寂;“灰烬的余烟”中心语在“余烟”,它是动态的,从“灰烬”之中袅袅升起,带给人以些微的动感和可能燃烧的希望,所以“灰烬的余烟”显示着死寂之中的希望。虽然生活有如“灰烬”般的死寂,但依然有“余烟”般的“叹息”显示着生命尚存的气息和希望。
【美丽的雪花】“雪花”在诗人内心首先是“美丽的”,构成心灵上的亮色和愉悦;其次,“雪花”的洁白和“蜘蛛网”的灰色调以及“灰烬”的黑色调构成色彩上的强烈对比,带给人以愉悦和乐观的情绪,给人以希望。再次,雪花可以覆盖肮脏的大地,让整个世界焕然一新,给人一个崭新的未来。
幻灯:第1节: 蜘蛛网——黑暗势力 炉台——产生希望的地方
灰烬的余烟——残余的希望 美丽的雪花——希望的火花
第一节是说我物质上很贫困但我仍然坚信未来是美好的。
【紫葡萄】“葡萄”是夏季里甜蜜的收获,最成熟的葡萄是紫色的,所以可以说“紫葡萄”是人生命力旺盛时最甜蜜的收获。同时,紫色也是一种高贵的生命的颜色,这种高贵源自于苦难中不屈不挠的顽强的生命力。诗人写《相信未来》时二十岁,时值生命力旺盛而有才华的季节,《相信未来》这首诗本身就是诗人在这个人生季节里最美的收获,同时诗人也在人生的困境和磨难中生存着,所以这里两种关于紫色的分析都与诗人的写作语境相吻合。
【深秋的露水】秋主肃杀之气,“深秋”更是万物衰败的季节,“露水”虽然清纯,但对生命的滋养实在有限,在这个肃杀的季节,任何的风吹草动都可以抹杀它的存在,极易消逝。所以“深秋的露水”象征极易消逝的事物甚至人脆弱的存在以与“紫葡萄”的内涵相照应。
【我的鲜花】“鲜花”在“情怀”的暗示下自然的指向了成功、荣誉以及获得它们的机会或者平台,“我的鲜花”指原本属于“我”的或者我原本应该有的机会、荣誉、成功等现在都成了“别人”的了。
【凝霜的枯藤】“枯藤”顾名思义指枯干的失去青春、失去所有的绝无生命力的藤,“凝霜”让“枯藤”原本伤痛的命运更推向极致。尽管如此,诗人依然选择“凝霜”的“枯藤”来书写很好的表明了他内心的“固执”——固执于逆境中生命的希望,哪怕非常的微茫,足见其内心强大执着的信念。
幻灯:第2节: 紫葡萄——希望的果实 深秋的露水——失望的眼泪
鲜花——收获的果实 凝露的枯藤——没有收获但有孕育着新的希望 第二节是说我在精神上很失落却一往情深,相信未来。
(2)分析第三节的精妙之处。
明确:我们从一、二节意像中,看到了荒芜和艰难、贫困和悲哀。但第三节选用的意象意境开阔,气势磅礴。这里“手指”和“涌向天边的排浪”“手掌”和“托住太阳的大海”是本体喻体的关系,同样下句中“曙光”和“温暖漂亮的笔竿”也是这样的关系。是一只长着排浪一般的手指和能托住太阳的大海一般的手掌摇曳着“曙光”这枝“笔竿”,写下了“相信未来”,读来气势磅礴,境界博大,色彩明亮,有力量感。
“孩子的笔体”孩子的眼光和心灵是纯洁的,是不受污染的,是善良的,充满天真。真正的孩子笔体的诗,就像皇帝新装中说出真相的小孩子。在那个狂热虚伪的时代,很多人都渴望找回失落的纯真。所以说“用孩子的笔体”是说用孩子的眼光和善良的、天真、纯洁的心灵。
幻灯:第三节是说目标上满怀豪情,执著追求!
(3)师:前三节是借助意象来抒情,是间接抒情。后四节也涉及了两个意象
幻灯:第4节: 腐烂的皮肉——创伤是表层的,困难是暂时的
第5节: 脊骨——能拯救中国命运的中国的脊梁
从抒情方式上来看基本上是直抒胸臆了。
师:我为什么坚定的相信未来呢?1、历史不可抹去2、未来将会作出公正的评价。
师:诗歌如果只有前面的三节,还不足以表现食指深刻的思想,而后面的四节,食指将自己对“未来”的“相信”和对人类的清醒认识结合起来。诗的最后一节,用热情的呼告,满怀激情地鼓舞人们“相信不屈不挠的努力/相信战胜死亡的年轻/相信未来,热爱生命”。诗以无可反驳的气势,无所畏惧的精神,向苦难的现实宣战,诗人对未来的坚定信念,强烈地震撼着每一位读者的灵魂。
3.再读诗歌
诗歌分析完了,大家对诗歌内容和情感有了更深的理解,下面我们就该训练读了。
朗读方案,配乐,带入情感,让语速降下来。
自由朗读
展示
4.总结:诗歌鉴赏:反复吟诵,感受诗人情感,分析意象,体会诗歌内涵;
五、拓展阅读
找同时期的朦胧诗人的代表作,朗读、体会。
食指《热爱生命》
海子《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
舒婷《祖国我亲爱的祖国》
六、结束语
食指是一个用心灵歌唱的诗人,在承受种种磨难,迎着风雪一步步走来时,他说:我之所以活着/活到现在/就在于:相信未来、热爱生命。这一声声来自心灵深处奋力的呐喊,如山涛般叩响了我们的心灵。或许我们不会经历诗人曾承受的苦难,但是我们也会迷茫,也会无助,也会经历挫折失败,所以,也请你相信未来,坚信光明就在远方!
最后,将歌曲《光明》中的一段歌词送给大家,让我们齐读这段文字:
也许迷途的惆怅会扯碎我的脚步
可我相信未来会给我一双梦想的翅膀
虽然失败的苦痛已让我遍体鳞伤
可我坚信光明就在远方
也许征程的迷惘会扯碎我的手臂
可我相信未来会给我一双梦想的翅膀
虽然挫折的创伤已让我寸步难行
可我坚信光明就在远方
课件21张PPT。相信未来——食指3学习目标
1、 能够激情地朗诵诗歌
2、 学会通过意象鉴赏诗歌
3、 面对困难和挫折,树立相信未来、热爱
生命的人生态度4预习检测给下面划横线的字注音:灰烬( ) 依偎( ) 摇曳( ) 睫( )毛 瞳( )孔 惆怅( ) 轻蔑( ) 脊( )骨 给( )予 不屈不挠( )
给( )以 jìn wēi
yè jié
tóng chóu chàng
miè jǐ
jǐ náo
gěi
5写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1968年,当时被称作“文化大革命”的红色风暴正席卷全国。工厂停工,学校停课,首都的大街小巷被“串联”的人潮和狂热的口号所淹没。6 让我们在深情
朗诵中进入诗歌注意体会诗歌的感情基调,注意诗歌的节奏、重音与停顿。相 信 未 来 8诗歌写了哪几层内容?1-3节:我怎样相信未来(用诗的语言展示了现实的黑暗,传达相信未来的坚定信念。)?
4-6节:我为什么要相信未来。?
第7节:直抒胸臆,相信未来。 9
诗歌抒情依靠意象
意象,是诗人的主观情意寄托的对象。
诗歌鉴赏我如果爱你——
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
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如果爱你——
绝不学痴情的鸟儿 《致橡树》
10诗歌鉴赏分析讨论诗中都写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象征着什么?寄寓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又该运用什么样的朗读技巧来表现这种感情呢?
11第一节蜘蛛网黑暗势力炉台产生希望的地方灰烬的余烟残余的希望美丽的雪花希望的火花生活上
贫困
但保持乐观12第二节紫葡萄希望的果实深秋的露水失望的泪水鲜花美好的事物凝露的枯藤没有收获但孕育着新的希望心理上
失落
但一往情深13 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边的排浪? 我要用手掌那托住太阳的大海? 摇曳着曙光那枝温暖漂亮的笔杆? 用孩子的笔体写下:相信未来?
比喻修辞满怀豪情
追求光明1415朗读指导当蛛蛛网/无情地/查封了/我的炉台
当灰烬的余烟/叹息着/贫困的/悲哀
我依然固执地/铺平失望的灰烬
用美丽的雪花写下:相信//未来
当我的紫葡萄/化为/深秋的/露水
当我的鲜花/依偎在/别人的/情怀
我依然固执地/用凝露的枯藤
在凄凉的大地上/写下:相信//未来
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地的排浪
我要用手掌/那托住太阳的/大海 (此两句激昂高亢,语速快)
摇曳着曙光/那枝温暖漂亮的/笔杆
用孩子的笔体/写下:相信 //未来
我之所以/坚定地/相信未来
是我相信/未来人们的眼睛
她有/拨开历史风尘的/睫毛
她有/看透岁月篇章的/瞳孔
不管/人们对于/我们腐烂的皮肉
那些/迷途的惆怅、失败的苦痛(读出现实的苦态)
是寄予/感动的热泪、深切的同情
还是给以轻蔑的微笑、辛辣的嘲讽
我坚信/人们对于/我们的脊骨
那无数次的探索、//迷途、//失败和成功
一定会给予/热情、客观、公正的//评定
是的,我焦急地//等待着/他们的/评定
朋友,坚定地/相信未来吧(热烈呼告)
相信/不屈不挠的努力
相信/战胜死亡的年轻
(语速渐快,语音渐强)
相信//未来、热爱 //生命
(高亢地收束、声音延长)
相 信 未 来 17拓展阅读找同时期的朦胧诗人的代表作,朗读、体会。
食指《热爱生命》
海子《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
舒婷《祖国我亲爱的祖国》 18总结反复吟诵,感受诗人情感
分析意象,体会诗歌内涵19结束语 食指是一个用心灵歌唱的诗人,在承受种种磨难、迎着风雪一步步走来时,他说:我之所以活着/活到现在/就在于:相信未来、热爱生命。这一声声来自内心深处奋力的呐喊,如山涛般叩响了我们的心灵。或许我们不会经历诗人曾经承受的苦难,但是我们也会经历挫折失败,也会无助、迷茫,所以,也请你相信未来,坚信光明就在远方!20《光明》也许迷途的惆怅会扯碎我的脚步
可我相信未来会给我一双梦想的翅膀
虽然失败的苦痛已让我遍体鳞伤
可我坚信光明就在远方
也许征程的迷惘会扯碎我的手臂
可我相信未来会给我一双梦想的翅膀
虽然挫折的创伤已让我寸步难行
可我坚信光明就在远方21谢谢大家评测练习
一、语言知识和语言运用
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读音完全不同的一组是( )
A.蛛网 罔替 惘然 置若罔闻 魑魅魍魉
B.花圃 当铺 哺育 匍匐前进 铺张扬厉
C.瞳孔 潼关 胴体 憧憬未来 童年往事
D.凝露 露白 暴露 露一手 花露水
2.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摇曳 游弋 曙光 不屈不饶 回光返照
B.睫毛 捷报 枯滕 客观公正 辛辣嘲讽
C.评定 订正 修定 老马识途 炉火纯青
D.剂量 脊梁 坚苦 卓尔不群 刻骨铭心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中国小说史上多续书,但几乎没有一部续书的艺术质量可以与原书相媲美,这是无庸置喙的。
B.读庄子,我们也往往被庄子拨弄得手足无措,有时只好手之舞之,足之蹈之。除此,我们还有什么方式来表达我们内心的感动?
C.罗木森由于工作疲劳,营养不良,一病不起,多亏陈云光及时将他送到医院去治疗,不然罗木森不会痊愈得这样快。
D.著名小提琴演奏家盛中国曾来哈尔滨演出,获得了成功;无独有偶,今年夏天,小提琴女演奏家俞丽拿也来哈尔滨演出,同样赢得了观众的好评。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8月18日,在奥运会击剑赛场,运动员激烈对抗的身影,被相机的慢速摄影技术拍下来。
B.中巴新疆联合反恐军事演习的目的是为了提高两军联合反恐作战能力,遏制和打击暴力恐怖势力、民族分裂势力、宗教极端势力等“三股势力”,扩大两国在非传统安全领域的合作,维护地区的安全与稳定。
C.到2007年,我们将在西部地区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这是一个非常光荣,同时也是非常艰巨的,我们正在为此不懈地努力。
D.埋藏于海底岩石中的“气冰”,和石油、天然气相比,不易开采和运输,世界上至今还没有完善的开采方案。
5.请模仿诗歌前两节,作一首小诗,最后四个字必须是“相信未来”。
二.阅读下列诗歌,完成6—9题。
(一)热爱生命
也许我瘦弱的身躯像攀附的葛藤,/把握不住自己命运的前程,
??那请在凄风苦雨中听我的声音,/仍在反复地低语:热爱生命。
??
也许经过人生激烈地搏斗后,/我死得比那湖水还要平静。
??那请去墓地寻找我的碑文,/上面仍会刻着:热爱生命。
??
我下决心:用痛苦来做砝码,/我有信心:以人生作为天平,
??我要称出一个人生命的价值,/要后代以我为榜样:热爱生命。
??
的确,我十分珍惜属于我的/那条弯弯曲曲的荒草野径,
??正是通过这条曲折的小路,/我才认识到如此艰辛的人生。
??
我流浪儿般地赤着双脚走来,/深感到途程上顽石棱角的坚硬,
??再加上那一丛丛拦路的荆棘,/使我每一步都留下一道血痕。
??
我乞丐似的光着脊背走去,/深知道冬天风雪中的饥饿寒冷,
??和夏天毒日头烈火一般的灼热,/这使我百倍地珍惜每一丝温情。
??
但我有着向命运挑战的个性,/虽是屡经挫败,我决不轻从。
??我能顽强地活着,活到现在,/就在于:相信未来,热爱生命。
【注】食指写于十年动乱结束后不久的1979年的这首诗 ,堪称是《相信未来》的姊妹篇。它们影响了整个一代人,当年的许多知青,在生活极其艰难和理想接近破灭时,正是《相信未来》和《热爱生命》鼓励他们顽强地活下去。
6.这首诗选取了很多意象,如“攀附的葛藤”。请从文中再选取几个相似的意象,并说说它们的共同特点以及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7.谈谈你对第三节中“用痛苦来做砝码”“以人生作为天平”的理解。
8.试将《热爱生命》和《相信未来》作比较,说说这两首诗在情感表达上的相同之处。
(二) 一代人 顾城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远和近 顾城
你,/ 一会看我,/ 一会看云。
我觉得/你看我时很远,/你看云时很近。
9.阅读上面的两首诗歌,说说你更喜欢哪一首,同时说明理由。(答题不少于150字)
《相信未来》参考答案
1.B(B.pǔ pù bǔ pú pū; A.均读wǎnɡ; C.“胴”读dònɡ,“憧”chōnɡ,其他读tónɡ; D.“露白、露一手”中的“露”读lòu ,其他读 lù)
2.D(A.不屈不挠;B.枯藤;C.修订)
3.B(A.“无庸置喙”指不容插嘴;C.“一病不起”指得病后再也没有从床上起来,指病死;D“无独有偶”一般用作贬义,至少不能用于褒义)
4.D(A.“身影”“被技术拍下来”搭配不当;B.“目的是为了……”句式杂揉,结构混乱;C.“这是一个……”成分残缺,可在“艰巨的”后面加上“任务”)
5.当寒风吹落最后一片黄叶,
当凝霜孤单地挂满枝桠,
我依然固执的摘下檐下的冰凌,
在空旷的雪地上写下:相信未来。
当鲜花因凋谢而枯萎,
当小草因践踏而消逝,
我依然固执的用残存的种子,
在坚硬的大地躯壳上埋下:相信未来。?6.如“凄风苦雨”“荒草野径”“顽石棱角的坚硬”“拦路的荆棘”“冬天风雪”“夏天毒日”等。这些意象都带带有痛苦和悲哀的色彩。有了这些意象,使诗歌借物载情,寓理于形,极具内质和张力,充分构筑了全诗的沉郁悲慨、深沉丰沛的思想和感情的内蕴以及独特的诗美空间。
7.“砝码”和“天平”密不可分,则“人生”与“痛苦”总是相随。这两句话表现了作者对人生和痛苦的哲理性认识,表现了作者正视痛苦,直面人生的昂扬斗志和不屈精神。
8.选用恰当的意象表达情感,在情感表达上悲壮而不悲戚,凝重而不沉重,感慨而不感伤,迷惘而不迷惑,是痛苦中的呐喊,是滴血的呼唤,是含泪的微笑,是顽强奋进的生命之歌!
9.(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