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 全民族抗战中的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新版八上历史授课典案+备课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8课 全民族抗战中的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新版八上历史授课典案+备课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83.9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8-21 15:20:18

文档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历史学科
第18课 全民族抗战中的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
备·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台儿庄大捷、武汉会战和第三次长沙会战,了解国民党军队的爱国军人在国家危难之时表现出的爱国主义精神;通过豫湘桂战役的相关史实,理解消极抗战带来的后果。(史料实证、家国情怀)
2.知道平型关大捷及其影响;知道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情况;知道百团大战的基本情况及历史意义。(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3.通过比较国共主要所在的战场的不同,认识到敌后战场是中国抗日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正面战场相互配合、协同作战;认识到中共开辟的敌后战场的成功源于人民战争路线,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抗日根据地不断发展壮大,根据地军民抗击日本侵略者,显示了中华民族反侵略、反压迫的巨大力量。(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4.通过阅读相关史料,认识到日本对华战争是一场残酷的侵略战争;通过了解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野蛮的侵略行径的史实,激发反对法西斯的情感,树立为人类和平、民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精神;通过学习中国军队英勇抗战、流血牺牲的精神,激发保家卫国的情感。(史料实证、家国情怀)
备·内容分析                         
  【本课结构】
本课共包含四个子目:正面战场的抗战、敌后战场的抗战、坚持全民族抗战、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1937年,中国人民从局部抗战走向了全民族抗战。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关头,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二次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在正面战场,中国军队组织多次会战,顽强抵抗日军侵略;在敌后战场,中国共产党发动群众,建立抗日根据地,领导抗日武装力量抗击日本侵略者,敌后战场逐渐成为抗日战争的主战场。在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日军对国民政府改变策略,汪精卫叛国投敌,国民党顽固派制造皖南事变,中国共产党为了抗日大局,政治解决皖南事变,为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坚持全民族抗战作出了巨大贡献。同时,国内外的爱国同胞通过自己的方式纷纷投入到抗日战争中来,日本侵略者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中国远征军入缅甸作战,取得重大胜利,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巨大贡献;中国战场牵制和抗击了日军大部分力量,因此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本课重难点】
重点: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重要战役及其意义;坚持全民族抗战。
难点:坚持全民族抗战;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备·教学提示                         
  1.列表归纳相关战役的基本状况,在比较中加深对战役概况的识记,可按照时间、部队名称、指挥者、战役目标、战绩、意义等整理。
2.出示中国共产党坚持敌后战场抗战的资料,并出示延安的图片,使学生认识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了解延安是敌后战场的指挥中枢。
3.建议播放相关视频资料,如电影《小兵张嘎》《太行山上》《铁道游击队》等,帮助学生了解抗日根据地的建设情况及敌后战场抗战的情况,并进一步理解敌后战场与正面战场的关系。
4.讲解皖南事变的前因后果,重点解释中国共产党是如何政治解决的,出示抗日战争时期各界人士为支援全民族抗战所作的各种贡献,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什么是全民族抗战,以及认识到中国共产党为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坚持全民族抗战所作的贡献。
5.通过图表的方式,列出更多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队抗击和牵制的日军的数据,并结合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其他国家的领导人对中国战场的贡献的肯定,让学生直观且全面地了解到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场的东方主战场。
备·教材答案                         
  【材料研读】
这一次“百团大战”及其所获得的胜利在华北抗战历史上乃至在全国抗战历史上都占据重要的地位。在敌人后方进行主动的大规模的战役进攻,“百团大战”还是第一次。
——《彭副总司令畅谈百团大战意义》,《新华日报》1940年10月11日
阅读材料,说说百团大战在全国抗战中的重要意义和影响。(教材P109)
[答案] ①振奋全国抗战士气:有力打击了日军侵略气焰,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②巩固敌后抗战地位:展示了游击战与运动战结合的威力,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推动敌后抗日根据地发展。③配合正面战场作战:牵制日军兵力,减轻了国民党在正面战场的压力,体现了全民族抗战的协同性。总结:百团大战是抗战相持阶段中国军队主动进攻的重大胜利,成为敌后战场的标志性战役,为抗战胜利奠定了重要基础。
【想一想】
用史实说明抗日战争是全民族的抗战。(教材P111)
[答案] 抗日战争是全民族的抗战,体现在以下史实中:①国共合作:1937年9月,国共两党实现第二次合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共同抗日。②敌后游击战:中国共产党开辟敌后战场,建立抗日根据地,创造地道战、地雷战等战法。③民众支援:工人加班生产,农民踊跃参军,学生组织救亡宣传,妇女参加战地服务。④海外华侨:捐款捐物,支援抗战,陈嘉庚等侨领发起救国运动。总结:各党派、阶层、海外力量团结一心,形成全民族抗战局面,是抗战胜利的根本保证。
【课后活动】
1.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敌后战场的作用和影响。(教材P112)
[答案] ①牵制日军兵力:八路军、新四军深入敌后,开展游击战(如地道战、地雷战),建立抗日根据地(如晋察冀、陕甘宁),迫使日军分兵驻守,减轻正面战场压力。②配合正面战场作战:如百团大战(1940年)主动出击,破坏日军交通线,直接支援正面战场的国民党军队,体现全民族抗战的协同性。③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团结各阶层抗日,扩大共产党影响力,维护国共合作局面。④发动群众,消耗敌人:通过动员民众参军、坚壁清野,使日军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削弱其战斗力。⑤敌后战场成为抗战中后期的主战场: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敌后战场逐渐成为抗日战争的主战场,为持久战提供战略支撑。⑥国际影响与正义象征:敌后军民的英勇斗争赢得国际舆论关注(如斯诺《西行漫记》),提升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总结:敌后战场与正面战场相互配合、协同作战,为抗战的最终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
2.搜集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抗日英雄的相关资料,讲述他们的抗战故事。(教材P112)
[提示] 符合史实即可。
备·教学资源                         
  [更多课件、课时训练、音频、视频详见电子资源]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历史学科
学教环节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新课导入 观看PPT影视图片,回答:这些电视剧同学们有没有了解过 它们讲述的都是什么战役呢 教师展示电视剧图片,设置问题,引入本课。 以影视图片导入,吸引学生兴趣。
正面战场 的抗战 1.听老师讲解,知道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区别。 2.【平型关大捷】学生概括平型关大捷的背景,完成PPT表格中平型关大捷的时间、地点、领导人、结果和意义。 3.【台儿庄大捷】观看台儿庄大捷示意图,回答问题:日军占领平津和上海、南京后,下一步的战略目标是什么 听老师讲解台儿庄大捷的背景。 4.通过阅读教材找出台儿庄战役的时间、地点、指挥者、战况和影响。 5.【武汉会战】学生阅读相关材料,回答问题:徐州会战后,中日双方的焦点集中于何地 双方之间又爆发了哪一战役 6.根据教材,通过自主学习完成表格内容,并分析影响。根据教师展示,了解抗日战争的三个阶段。 7.展示表格,学生快速阅读教材,采用抢答方式,完成枣宜会战、第三次长沙会战、豫湘桂战役的概况。 1.教师通过名词解释,使学生了解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区别。 2.【平型关大捷】教师引导学生概括平型关大捷的背景,说明其是太原会战的一部分,同时展示表格,指导学生完成。 3.【台儿庄大捷】展示台儿庄大捷示意图,分析台儿庄大捷的背景,并简要介绍徐州的战略地位。 4.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教材找出台儿庄大捷的相关要素。 5.【武汉会战】教师展示武汉的地理位置和中国、日本对武汉的态度,了解武汉会战的背景。 6.展示有关武汉会战内容的表格,布置任务:结合教材完成表格内容,概括武汉会战的影响,并用时间轴的形式帮助学生了解抗日战争的三个阶段。 7.教师指导学生以自学形式完成枣宜会战、第三次长沙会战、豫湘桂战役的概况。 1.通过文字及图片资料,使学生形象地感知各战役发生的背景。 2.通过图片等资料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习兴趣,使学生加深对相关事件的了解,体会中国军民英勇抗日的精神。 3.通过分析史料,得出不同战役的影响,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能力。 4.通过合作探究,帮助学生理解正面战场上中国军队获胜的原因,培养合作探究、分析归纳的能力。 5.自学教材内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
敌后战场 的抗战 1.学生结合教材《抗日根据地形势图(1937—1940年)》,根据教材回答:抗日根据地建立的时间、地区、意义、指挥中枢及其作用,再听老师介绍。 2.根据PPT展示的图片,听老师讲解百团大战发生的背景及“囚笼政策”的概念,并根据教材,完成表格内容,查看自己所填内容是否正确。 3.看百团大战成果表以及评价此战的材料,结合教材回答百团大战的意义。 1.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抗日根据地形势图(1937—1940年)》,并让学生回答抗日根据地建立的概况。教师结合教材简要介绍根据地的发展情况,并说明抗日根据地的建立是国共合作、协同作战的体现。 2.教师讲解百团大战的背景,根据图片简要介绍“囚笼政策”。并让学生结合教材完成表格内容,核对所填内容。 3.展示百团大战成果表以及评价此战的材料,指导学生阅读课本,提出问题:百团大战有什么意义 最后简要介绍遭受打击后日本侵略者的反应及八路军的应对,了解反“扫荡”作战和左权将军的英勇事迹,感悟抗日精神。 1.通过地图,让学生形象直观地感知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有关情况。 2.通过图片、表格,清楚了解百团大战的有关知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 3.结合史料分析百团大战的意义,培养学生论从史出,分析、总结问题的能力。
坚持全民 族抗战 1.阅读教材后回答:日军对华政策发生了什么改变 日本的政治诱降对国民党产生了什么影响 2.完成“坚持抗战阶层”表格,回答问题:小组之间相互说说坚持抗战阶层是怎样抗日的。并听老师讲解、总结。 1.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知道日军对华政策的改变,并介绍日本的政治诱降对国民党产生的影响。结合教材讲解皖南事变。 2.展示“坚持抗战阶层”表格,提出问题:小组之间相互说说坚持抗战阶层是怎样抗日的。教师进行总结。 1.通过图片等资料加深学生对日本对华政策变化的了解;通过讲解,使学生认识国民党的本质、中共的坚持抗战。 2.通过图片等资料开阔学生的视野,加深学生对全民族坚持抗战的了解,体会中华民族众志成城,坚持全民族抗战的坚强意志。
世界反法 西斯战争 的东方主 战场 1.学生跟随老师了解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正式建立的标志,随后阅读教材,完成中国远征军的相关问题。 2.听老师讲述《开罗宣言》的内容,阅读材料,总结中国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的贡献。 1.教师补充讲解《联合国家宣言》签署的意义,指导学生完成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的概况。 2.教师说明《开罗宣言》的内容,展示材料,说明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1.自学教材内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 2.从世界史的角度帮助学生正确理解中国战场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贡献,树立全球史观,培养爱国情怀。
板书设计
课堂小练 1.抗战初期,蒋介石致电某部:“25日一战,歼寇如麻,足证官兵用命,深堪嘉慰。尚希益励所部,继续努力。”一位民主人士赞扬说:“八路军的大捷,其估价不仅在于双方死亡的惨重,而在于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提高了我们的士气。”两则材料称赞的是 (  ) A.淞沪会战 B.平型关大捷 C.台儿庄大捷 D.百团大战 2.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胜仗是 (  ) A.武汉会战 B.第三次长沙会战 C.台儿庄大捷 D.徐州会战 3.1940年8月至次年1月,八路军在华北地区发动了一场大规模破袭战,给日军以极大震撼,日军把这场战役称为“挖心战”。这场战役是 (  ) A.血战卢沟桥 B.平型关大捷 C.台儿庄大捷 D.百团大战 [答案] 1.B 2.C 3.D
课后作业 请完成第18课的练习题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