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单元复习【新版八上历史授课典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单元复习【新版八上历史授课典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88.2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8-21 15:32: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历史学科
第六单元复习
备·教学设计案例                         
单元复习 目标 1.了解九一八事变、东北抗联、一二·九运动、西安事变、七七事变、南京大屠杀、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抗战等史事,初步落实历史时序意识和历史空间感核心素养。 2.知道国共第二次合作的背景、中共为促成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努力,概括敌后战场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历史解释核心素养。 3.认识抗日战争是全民族的抗战,体会中国军民在抗日战争中孕育的抗战精神,了解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重要历史意义,知道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落实史料实证、家国情怀核心素养。 4.了解中共七大,认识确立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的重大意义。
单元学习 重难点   重点:能够了解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七七事变、南京大屠杀、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抗战等史事,认识日本侵华罪行,认识中国人民十四年抗战的艰苦历程。 难点:运用相关史实,认识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运用史实论证抗日战争是全民族的抗战,体会中国军民在抗日战争中孕育的抗战精神,继承革命传统,培养优良作风。
学教环节 板块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一、单元核心建构 自主学习,阅读知识导图,并依据所学知识,将知识导图空缺部分填写完整。 呈现第六单元知识导图,并呈现任务: 依据所学知识,将知识导图空缺部分展示完整。提醒学生重点梳理重要事件及影响,如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淞沪会战、台儿庄大捷等。 以知识导图为载体,梳理第六单元重大事件及事件间的关联。
二、历史方法提升 从重大历 史题材影 视剧中获 取信息 1.结合影视剧内容及本题文字材料,指出电影《地雷战》发生的历史时期及所属战场。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地雷战的背景。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思考地雷战这一战法属于哪种战争方式。根据材料,指出地雷战的结果。 3.回答从电影《地雷战》和所学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战的相关知识中得出的结论。 1.指导学生把握影视剧时间背景“1942年”及地点信息“抗日根据地”等,指出电影发生的历史时期及所属战场。引导学生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敌后战场开展地雷战的背景。 2.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抗日战争中敌后战场军民开展人民游击战争,创造了麻雀战、地道战、地雷战、破袭战等战法。提醒学生通过把握材料“解救了被俘的群众,歼灭了进犯的日本侵略者,取得了反‘扫荡’的胜利”回答地雷战的结果。 3.引导学生从敌后战场在抗战中的作用和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的作用两个角度得出结论。敌后战场在抗日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逐渐成为抗日战争的主战场;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 通过观看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从作品中提取有效历史信息,增强学习趣味性,学会发现方方面面的历史细节,多渠道感受历史,培养家国情怀。
三、主题活动提能 国共合作 血肉长城 1.阅读材料,写出我国抗日战争开始的时间并概括东北抗日联军的特点。 2.将知识清单内容填写完整并写出归类依据。阅读材料,评价正面战场的作战。 3.阅读图片所示敌后战场作战类型,分析其与正面战场的不同。 4.阅读材料,概括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关系。 1.指导学生抓住关键词“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明确我国抗日战争开始的时间,并从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参加东北抗日联军的有工人、农民、学生、知识分子、官兵、地方官吏和绅士,还有遍布东北各地的绿林武装以及民间团体红枪会、大刀会等”,概括东北抗日联军的特点。 2.指导学生抓住战役的关键信息,一一对应,并学会对史事进行归类。指导学生抓住材料中的关键信息“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歼敌1万余人”;评价正面战场的作战。 3.引导学生读图并结合所学分析。 4.指导学生抓住材料中的关键信息“没有正面主力军的英勇抗战,便无以顺利地开展敌人后方的游击战争”,概括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关系。 1.落实抗日战争开始的时间、东北抗日联军的特点,正面战场的战役及影响,如何评价正面战场,敌后战场作战形式的特点以及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关系等核心知识。 2.以图文形式呈现不同史料,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概括、分析,培养学生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唯物史观等核心素养。
同仇敌忾 抗战到底 1.小组合作,运用史实说明抗日战争是全民族的抗战。 2.在老师讲解下,掌握史实说明类试题的解答方法。 1.指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运用史实说明抗日战争是全民族的抗战,关注学生对史实的准确使用。 2.向学生强调:关于史实说明类试题,首先理解设问中观点的含义,从教材中选择有关史实,以论据(史实)为基础,以论(观)点为核心,将材料信息与教材知识有机结合,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论证有力。 1.落实知识点:抗日战争是全民族的抗战。 2.结合史实论证观点,培养学生史论结合的论证能力;通过挖掘史料信息,培养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素养,增强历史使命感。
中流砥柱 最后胜利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并论证中国共产党在争取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斗争中的作用。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抗日战争“成为中华民族复兴的重要枢纽”的原因。 1.带领学生回顾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倡导和推动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提出持久战战略总方针、坚定维护全民族团结抗战、领导抗日根据地各项建设等史实,总结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作用。 2.帮助学生明确设问:抗日战争“成为中华民族复兴的重要枢纽”的原因,考查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使近百年饱受分裂之苦的中国重新统一起来了,增强了国民对国家认同的程度和对政府的监督程度”说明抗日战争促成了民族团结,增强了人民的民族、民主意识。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斗争;抗日战争的胜利铸就了伟大抗战精神,成为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历史转折点;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为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彻底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奠定了重要基础;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1.落实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这一重要认知。 2.理解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运用学习情境,培养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落实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等核心素养。
四、学考衔 接演练  根据题目进行作答。 利用学考衔接演练题目,对涉及的知识进行讲解。 当堂检测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查漏补缺,带领学生感悟中考真题。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