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历史学科
第四、五单元复习
备·教学设计案例
单元复习 目标 1.了解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立等史事,初步落实时空观念核心素养。 2.认识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落实唯物史观核心素养。 3.感受工人罢工的影响,理解工人阶级对中国民主革命的作用,了解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意义,理解伟大的建党精神,知道中共二大的民主革命纲领,对中国共产党形成正确的认识,落实唯物史观核心素养。 4.了解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原因、成果,知道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从而落实唯物史观、史料实证核心素养。 5.了解南昌起义、八七会议、秋收起义、井冈山会师、古田会议等基本史事,认识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意义,落实史料实证、历史解释核心素养。 6.认识遵义会议在中国革命史上的地位,了解红军长征的艰难历程。 7.认识和感悟五四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继承革命传统,培养优良作风,落实历史解释、家国情怀核心素养。
单元学习 重难点 重点:能够知道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立、第一次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等内容,了解南昌起义、八七会议、秋收起义、井冈山会师等基本史事,认识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意义。 难点:通过相关史料,感悟五四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培养革命精神,培养优良作风。
学教环节 板块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一、单元核心建构 阅读知识导图,并依据所学知识,将知识导图中的空缺部分填写完整。 呈现第四、五单元知识导图,并呈现任务:依据所学知识,将知识导图空缺部分填写完整。重点关注事件间的关联,如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的关联;中国共产党诞生与马克思主义思想、五四运动的关联;国共两党由合作转为对立的关键事件;等等。 以知识导图为载体,梳理第四、五单元重大事件及事件间的关联。
二、历史方法提升 项目化学习活动,提升感悟 1.识图,回答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并思考前者事件对后者的影响。 2.阅读材料,指出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根据地形成的重要思想。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这一思想在国共内战时期取得的成果。 3.根据地图中的信息和所学知识,指出地图反映的历史事件,并从地图中任选一个地点,撰写历史记忆小档案。 4.阅读材料,概括传承红色文化的现实意义。 1.指导学生把握图片名称信息判断历史事件,带领学生共同回顾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关联。 2.指导学生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回答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根据地形成的重要思想。带领学生回顾国共内战期间,共产党领导人民在全国各地创建了十几块革命根据地,并在各革命根据地内建立了人民政权,革命武装发展壮大。 3.指导学生根据图例和图中重要地点的相关信息,判断地图反映的历史事件,引导学生选择长征途中的重要地点,如遵义、赤水河、金沙江、泸定桥、吴起镇、会宁等,仿照示例,结合所学知识,撰写小档案。 4.指导学生抓住材料关键信息“增强国民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强化国人国家记忆”,概括传承红色文化的现实意义。 通过项目化学习,加强学生对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革命史事、革命人物、革命精神等内容的了解,知道红色文化的形成过程和基本内容,认识红色文化是党和人民共同创造的、极具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明确新时代青年学生的责任担当,传承红色基因,涵养家国情怀。
三、主题活动提能 科学理论照亮前程 阅读材料,分析表格表明我国社会思潮发生的变化并分析变化的原因。 指导学生抓住关键信息“资本主义并不是理想的乐园”“社会主义成为时髦思想”,得出社会思潮的变化,并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原因。 1.以题为例,以此巩固新文化运动前后期观念变化及原因,共产党早期组织创办刊物的目的及其反映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结合的状况等知识。 2.以表格、文献等多种形式呈现,便于培养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落实学生的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等核心素养。
革命转折中共诞生 1.阅读材料,概括工人阶级在五四运动中起到的作用。 2.阅读材料,思考:新政党诞生的重要意义。 1.指导学生抓住材料关键信息“工人阶级成为斗争的主力”“北洋政府不得不释放被捕学生,罢免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三人的职务”,概括工人阶级在五四运动中起到的作用。 2.指导学生抓住关键信息“中华民族的新希望”,得出新政党诞生的重要意义。 1.引导学生依据材料概括工人阶级在五四运动中的作用。以文献资料为载体,引导学生获取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意义。 2.以文献资料为主,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概括、分析,培养学生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的核心素养。
革命风潮 勇探新路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北伐战争和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反抗的对象及北伐战争的成果。谈谈你对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及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的认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共产党能够从两次“生死考验”中走出来的原因。 1.要求学生回顾所学知识,指出北伐战争和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反抗的对象,写出北伐战争成果。指导学生从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的起义方式上,理解中国共产党两次武装斗争都是走俄国革命道路,是模仿;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是根据中国革命实践而走出的独特道路,是创新发展。 2.指导学生归纳两次事件的共同点:都实事求是,从中国革命实际出发;都制定了正确方针路线,走上了正确道路。 通过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长征及遵义会议等史实,加深学生对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认识;体会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就是一直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的历史。
民族精神 凝聚力量 小组合作讨论,概括材料观点,结合所学史实,对五四精神、伟大建党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进行论述,小组派代表展示成果,并谈谈学习启示。 指导学生结合材料及所学史实,分小组合作讨论,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以来形成的伟大革命精神的内涵、影响及启示。鼓励学生交流分享。 通过小组合作,探讨革命精神的内涵、意义,交流学习体会,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四、学考衔 接演练 根据题目进行作答。 利用学考衔接演练题目,对题目进行讲解。 当堂检测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查缺补漏,感悟中考真题。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