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南市历城第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模拟地理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山东省济南市历城第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模拟地理试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8-21 15:24: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山东省济南市历城第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模拟地理试题
一、单选题
2024年9月13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做出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决定。从2025年起,用15年的时间逐步将新中国成立初期制定的法定退休年龄延迟。其中男职工的法定退休年龄从原六十周岁延迟至六十三周岁,将女职工的法定退休年龄从原五十周岁、五十五周岁分别延迟至五十五周岁、五十八周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我国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原因,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
①青少年人口受教育年限延长,使青壮年劳动力严重不足
②人口出生率持续偏低,老年人口占比不断增大
③促进“银发经济”发展,营造全社会尊老的氛围
④社会经济水平提高,居民平均寿命延长、受教育年限增加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政策的实施将直接影响我国人口的( )
A.生育结构 B.年龄结构 C.劳动力结构 D.分布格局
小堡村位于北京郊区,在几十年前,该村还只是一个发展落后的普通农村,1993年开始,一些艺术家租用村民房子进行艺术创作。随着知名度的不断提高,小堡村的艺术设施不断完善,艺术家工作室、艺术品售卖机构以及文化艺术企业不断增加,逐渐形成了艺术家集聚型村落。下图示意小堡村艺术空间形态特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推测从原始阶段到平稳阶段,小堡村的下列空间类型中,面积减小幅度最大的是( )
A.村民生活空间 B.艺术家生活空间 C.文创企业空间 D.工业企业空间
4.近年来,小堡村艺术家工作室持续减少,其最主要的原因是( )
A.村中生活服务设施不完善 B.经济发展导致租金提高
C.小堡村艺术产业规模缩小 D.艺术品销售市场萎缩
经典城镇化进程理论认为,工业化是城镇化核心动力,城镇化具有初始、加速、最终三个阶段,分别对应农业阶段、工业化阶段和工业化完成阶段。当城镇化率大约超过70%后会进入最终稳定阶段。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深入,出现新的动力来源,不同国家(地区)城镇化进程表现出不同的模式。如图示意部分国家(地区)1960—2020年城镇化率变化状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经典理论认为城镇化率达到一定水平后会保持稳定状态主要是由于( )
A.城镇人口规模过大 B.城镇对农产品的需求
C.城镇可用土地减少 D.工业发展水平的限制
6.香港地区1990年后城镇化水平上升主要得益于其( )
A.农业生产率提高 B.与内地交流加强
C.基础设施的改善 D.工业化迅速推进
7.目前,提高菲律宾城镇化率最有效的措施是( )
A.保障农民生产收益 B.提高商业服务水平
C.加强对外技术合作 D.促进对外劳务输出
城市货运站是城市物流系统中的关键节点设施,主要用于整合货物集散、中转、存储、配送等物流活动,提供发往特定区域甚至大型设施(如高层办公楼)的配送服务。如图示意传统物流配送模式和城市货运站物流配送模式对比。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城市货运站选址最主要考虑的区位因素是( )
A.土地价格 B.政策优惠
C.交通可达性 D.劳动力成本
9.与传统物流配送模式相比,货运站配送模式( )
A.提高了配送效率,但增加环境负担 B.缩短总运输里程,但增加中转环节
C.扩大服务半径,但降低配送时效性 D.分散配送网点,但集中了货物流向
山东青岛K集团某智慧玻璃温室,配备有物联网基础设施,安装了能将水肥精准控制、高效利用、循环使用的水肥一体化系统,安装了锅炉加热等装置。温室内一株番茄的采摘期可以从当年11月延续到次年7月,比传统种植方式延长5至6个月。目前,该集团已带动300余户农民从事智慧农业生产,形成了覆盖番茄育苗、定植、采收、拉秧、清园等流程的技术标准体系。下图为智慧玻璃温室内场景。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该温室选择在11月到次年7月采摘番茄的原因是( )
A.农闲季节劳动力富余 B.热量不足影响番茄生长
C.实现番茄的错峰上市 D.减少台风对采摘的影响
11.与传统种植方式相比,水肥一体化系统种植的主要优势是( )
A.改善生态环境 B.降低生产成本
C.提高生产效率 D.完善基础设施
12.国家推广智慧玻璃温室的目的是( )
①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 ②提高区域城镇化水平 ③保障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 ④提高区域粮食总产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在高度城市化区域,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产业集群共处一地形成共位集群。广东省S市与Z市地域相邻,近年来两市家电产业集群逐步形成共位集群,其空间演化经历了三个阶段(下图)。目前,两市家电产业集群正处于共位合作的成熟期,形成S市以企业总部、研发、制造为主和Z市以制造、检测为主的格局。完成下面小题。
13.S和Z两市家电产业集群向共位集群转变过程中,联系壁垒的影响( )
A.持续减弱 B.完全消失
C.逐渐增强 D.保持稳定
14.从发展期到成熟期,两市集群间联系的变化主要是由于( )
A.企业数量增多 B.产业分工协作
C.空间距离邻近 D.人才跨区流动
15.两市产业集群共位合作的主要目的是( )
A.减弱联系壁垒 B.分散污染风险
C.提升市场竞争力 D.共享基础设施
近年来,苏州太仓东林村探索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新路径。目前,该村已经形成了以“一片田、一根草、一只羊、一袋肥、一粒米、一棵芽”为核心的生态循环农业高质量发展模式。图为“东林村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模式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6.东林村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的核心环节是( )
A.稻麦商品化 B.肉羊产业化
C.秸秆饲料化 D.肥料有机化
17.为实现生态循环农业高质量发展,东林村应( )
①跨产业领域技术合作②减少农业用地流失
③持续扩大肉羊养殖规模④调整农业生产结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小明同学在同一幅图中绘制了某日甲、乙两地太阳视运动轨迹(下图)。图中甲、乙两地太阳视运动轨迹呈对称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8.甲地位于乙地的( )
A.东北 B.西北 C.东南 D.西南
19.符合两地正午太阳高度之差(△h/°)年变化的是( )
A.B.
C. D.
20.未来一周内,小明将发现( )
A.南极点出现极昼现象 B.地球的公转速度逐渐变慢
C.甲地的昼夜差值变大 D.江苏太阳从东北方位升起
二、综合题
2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合肥常住人口总量突破一千万,跻身“千万人口俱乐部”,而温州、宁波、南京等城市均超过950万人,正在竞逐千万人口城市。2024年合肥常住人口比2023年末增加14.9万人,成为长三角新的人口增长极。下图示意2020~2024年长三角地区南京、宁波、合肥三座城市常住人口数量。
(1)分析近年来合肥吸引人口迁入的主要原因。
(2)制造业立市的宁波已进入老龄化社会,说出宁波进入老龄化社会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
(3)指出2020年以来南京市常住人口增量的变化趋势,并推测原因。
2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空港,即民用航空港,也就是机场,承载着客货运输、信息交流等诸多功能。规模较大的航空港对产业的吸引能力很强,除餐饮、住宿等传统服务业以外,还有许多与航空相关,或是对交通需求较大的产业会集聚于此。我们把以空港为核心,其附近形成的庞大产业区,称为空港新区(城),这是典型的“临空经济”。
材料二:西咸新区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和咸阳市建成区之间,新区各分区规划发展为:空港新城、沣东新城、秦汉新城、沣西新城、泾河新城。近年来,西咸新区城市人口增加、第二三产业发展,城市建设用地需求增加,区位地租曲线上升。城市建设边界随之发生变化,形成城市的郊区化。肥力地租即农地地租,当区位地租低于肥力地租时,就不适宜作为城市建设用地了。下左图为西咸新区示意图,右图为区位地租变化曲线图。
(1)判断图中空港新城的位置以及地租曲线C1、C2的时间关系。
(2)结合材料,推测适合在空港新城发展的产业。
(3)为了保障空港新城相关产业的顺利发展,请为今后空港新城的发展提出建议。
23.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中国海关以“智慧海关、智能边境、智享联通”倡议为引领,联合天津港集团建设应用“关港集疏港智慧平台”。
(1)分析“关港集疏港智慧平台”选择在天津港建设的原因。
材料二:关港集疏港智慧平台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交互汇聚效应,将海关通关与港口装卸作业进行智慧融合,在港口核心的装卸运输环节,更好地助力外贸企业货物的快进快出,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平台还推动全球首个”智慧零碳“码头在天津港正式投产运营。
(2)说明天津港建设“关港集疏港智慧平台”是如何推动京津冀一体化发展。
材料三:天津“关港集疏港智慧平台”优化完善功能,努力为企业提供更好的智慧港口服务。
(3)说明天津港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应如何利用“关港集疏港智慧平台”。
2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碳达峰、碳中和的政策目标下,以海上风电为代表的清洁能源将迎来大机遇、大发展。广西作为海洋大省、渔业大省,将在北部湾海域重点推进海上风电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探索一条“北部湾海上风电+”多元融合发展之路,打造海洋牧场、氢能、储能等产业融合发展的新能源产业集群。2024年8月19日,广西首个海上风电示范项目——防城港海上风电示范项目首个标段主体工程全部完工。目前防城港、钦州、北海等沿海三市均已落地风电装备制造产业园,一批“海上风电+牧场”“海上风电+氢能”“海上风电+储能”等新兴产业加快培育发展。下图示意北部湾位置。
材料二 “海上风电+牧场”是现代农业和新能源产业融合发展的典型代表,基本原理是将养殖网箱、养殖筏架等固定在风机的桩基之上,而桩基还可起到类似人工鱼礁聚集鱼类的作用。
(1)分析北部湾“风电+”多元融合发展的有利条件。
(2)从海洋生态环境、海洋空间资源利用、渔业发展等角度说明风力发电机底座“鱼礁化”的有利影响。
(3)简要论述“海上风电+”多元融合发展对我国建设海洋强国的重要意义。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C D B C B C C B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B A B C C A A D C
21.(1)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工资水平高;第二、三产业发达,新兴产业发展速度快,就业机会增多;教育、交通等设施完善,生活水平高;房价和生活成本等相对周边上海、南京等城市低,吸引人口迁入。(答对三点即可,其他答案合理亦可)
(2)劳动人口占比下降,劳动力短缺;消费市场活力下降;社会养老保障负担加重;对医疗等社会资源和老年人护理等服务的需求迅速增加;创新能力和生产效率可能受限等。(答对两点即可,其他答案合理亦可)
(3)趋势:增量减少。原因:竞争激烈,周边城市如合肥等发展迅速,对人口的吸引力增强;产业结构调整,一些传统产业升级或外迁,就业岗位减少;新兴产业发展相对较慢,不能及时提供足够的就业机会;生活成本较高,生活压力较大。(答对两点即可,其他答案合理亦可)
22.(1)乙为空港新城,地租曲线C1早于C2。理由:空港新城,靠近咸阳国际机场,交通便利;随着西咸新区的开发,区位地租曲线上升,城市的建设边界不断向外围拓展,地租曲线C1早于C2。
(2)依托航空运输发展的现代物流、飞机制造等相关产业;为旅客提供餐饮、住宿、旅游等生活性服务业;对产品或原料运输速度要求较高的行业;对信息交流需求较高的金融、商务服务、法律支持等生产性服务业。
(3)进一步完善交通网,满足不同运输需求,提高运输效率;合理规划布局空港新区的各功能区,调整区域整体产业结构;加大人才引进力度,提高劳动力素质,保障空港新区高端产业的发展;进一步完善相关基础设施,形成职住一体的良好人居环境。
23.(1)海域面积广阔,港口可承载的吞吐量大(发展潜力大),智慧平台需求量大;港区基础设施完善,智慧平台建设成本低;海关与天津港联合建设,政策推动平台建设。
(2)促进产业合理布局(优化调整产业结构),推动京津冀产业一体化;完善交通设施,提高运输效率(加强港口与其他运输线的联动),推动京津冀交通一体化;推动零碳港口建设,减少碳排放(利于资源的集约利用),推动京津冀生态环保一体化。
(3)利用平台建设推动相关产业发展(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利用平台推动港口建设,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交通网、通讯建设);在港区发展过程中利用平台注重生态治理,保护生态环境。
24.(1)海岸线绵长,海域面积广阔,建设空间充足;海洋风力资源丰富;海洋生物资源丰富;经济发展速度快,清洁能源市场需求量大(或能源消费结构需调整优化);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对海洋水产品需求量大;政策支持。
(2)改善海洋生态环境,修复风力发电机建设对海洋生态所造成的破坏;为鱼类等海洋生物提供栖息地,提高渔业产量;海上风电和水下牧场共用海洋空间,提高海洋空间利用效率。
(3)通过“风电+储能”“风电+氢能”等模式,延伸产业链,促进海洋资源综合利用;通过“风电+牧场”模式,提高渔业产量,保障粮食安全;带动高端装备制造、海洋工程技术创新,提升我国在深海技术、智能运维等领域的国际竞争力;减少化石能源依赖,优化能源结构,保障能源安全。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