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合肥市百花中学等四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生物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人类ABO血型和基因型如表所示。某对夫妻血型分别是B型和O型,后代的血型可能是( )
基因型 IAIA或IAi IBIB或IBi IAIB ii
血型 A B AB O
A.O或B B.A或AB C.B或AB D.A或B
2.孟德尔进行的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具有1∶1∶1∶1比例的是
①子一代产生的配子类型的比例
②子二代表现型的比例
③子一代测交后代类型的比例
④子一代表现型的比例
A.① B.③ C.①③ D.①②③
3.在蝗虫精原细胞分裂过程中,核DNA和染色体的数目会随细胞分裂的进行而变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核DNA数目与染色体的数目相等时,细胞不可能处于分裂中期
B.核DNA数目与染色体的数目相等时,细胞内不会发生基因重组
C.核DNA数目是染色体数目的两倍时,细胞中一定存在染色单体
D.核DNA数目是染色体数目的两倍时,细胞内一定存在同源染色体
4.遗传学是研究基因的结构、功能及其变异、传递和表达规律的学科。下列有关遗传学内容的 叙述正确的是( )
A.翻译过程中,mRNA在核糖体上移动,以便连续翻译
B.孟德尔的单因子杂交实验证明了遗传因子位于染色体上
C.将S型菌的DNA经DNA酶处理后与R型菌混合,可以得到S型菌
D.翻译过程中,核酸之间的相互识别保证了遗传信息传递的准确性
5.下列有关基因突变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高等生物中基因突变只发生在生殖细胞中
B.基因突变必然引起个体表现型发生改变
C.环境中的某些物理因素可引起基因突变
D.根细胞的基因突变是通过有性生殖传递的
6.关于高等植物细胞中染色体组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二倍体植物的配子只含有一个染色体组
B.每个染色体组中的染色体均为非同源染色体
C.每个染色体组中都含有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
D.每个染色体组中各染色体DNA的碱基序列不同
7.下列关于基因重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肺炎链球菌转化的实质是发生了基因重组
B.姐妹染色单体间相同片段的交换属于基因重组
C.基因重组导致杂合子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
D.同卵双生兄弟间的性状表现有差异是基因重组导致的
8.关于癌症,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成纤维细胞癌变后变成球形,其结构和功能会发生相应改变
B.癌症发生的频率不是很高,大多数癌症的发生是多个基因突变的累积效应
C.正常细胞生长和分裂失控变成癌细胞,原因是抑癌基因突变成原癌基因
D.乐观向上的心态、良好的生活习惯,可降低癌症发生的可能性
9.下列关于伴性遗传及性染色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只有具有性别分化的生物才有性染色体之分
B.含X染色体的配子是雌配子,含Y染色体的配子是雄配子
C.人体成熟的生殖细胞中只有性染色体,没有常染色体
D.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遗传特点之一是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
10.化石、比较解剖学、胚胎学、分子生物学等在研究生物进化过程中起了重要的作用。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已经发现的大量化石证据支持达尔文的共同由来学说
B.鲸的鳍和蝙蝠的翼手在外部形态、功能上不同,说明它们是由不同的祖先演化而来
C.人和鱼的胚胎发育经历了有鳃裂及有尾的阶段,可以用人和鱼有共同祖先来解释
D.亲缘关系越近的生物,在细胞代谢、DNA的结构与功能等方面共同特征越多
11.如图所示为新物种形成的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a表示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B.b表示生殖隔离,它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
C.c表示新物种形成,新物种的基因库与原来物种的基因库完全不同
D.d表示地理隔离,但有些物种的形成不需要经过地理隔离
12.下列有关染色体、DNA、基因、脱氧核苷酸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在DNA分子结构中,与脱氧核糖直接相连的一般是两个磷酸和一个碱基
B.基因通常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一个DNA分子上可含有多个基因
C.DNA的特异性是由DNA的碱基数目和空间结构决定的
D.染色体是DNA的主要载体,一条染色体上可能含有1个或2个DNA分子
13.如图表示某动物的一个正在分裂的细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细胞中,如果1是Y染色体,则2也是Y染色体,3与4是常染色体
B.该细胞中有两对姐妹染色单体,即1与2,3与4
C.该细胞中1与2,3与4是同源染色体
D.该细胞可能是次级精母细胞或次级卵母细胞
14.“牝鸡司晨”是我国古代人民早就发现的性反转现象。研究发现,由于某些环境因素的影响,导致母鸡体内雄性激素分泌过多,使得原来下过蛋的母鸡,以后却变成公鸡,长出公鸡的羽毛,发出公鸡样的啼声。鸡(2n=78)是ZW型性别决定生物,已知染色体组成为WW的个体不能存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该现象表明性别受遗传物质和环境因素的共同影响
B.性反转得到的公鸡与普通母鸡交配,子代雌:雄=2:1
C.这种性反转现象的发生是染色体变异的结果
D.鸡的基因组测序需要测定40条染色体
15.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原发性高血压与苯丙酮尿症属于同类单基因遗传病
B.调查人群中的遗传病,最好选取青少年型糖尿病这类发病率较高的遗传病
C.遗传病患者一定携带致病基因,但携带致病基因不一定患遗传病
D.基因治疗是指用正常基因取代或修补患者细胞中有缺陷的基因
二、实验题
16.某植物的花色有紫色、红色和白色三种类型,该性状由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现有三组杂交实验,亲本均为纯种,三组实验的F1均自交得F2,结果如下表所示。
实验 亲本表型 F1的表型 F1的表型及比例
实验1 红花×白花 紫花 紫花:白花:红花=9:4:3
实验2 紫花×白花 紫花 紫花:白花=3:1
实验3 紫花×白花 紫花 紫花:白花:红花=9:4:3
已知实验1红花涂本的基因型为aaBB。回答以下问题:
(1)在实验1中:亲本白花的基因型是 F2紫花植株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是 。
(2)在实验2中:亲本基因型是 ,若让F1中紫花植株再自交一次,子代的表型及比例为
(3)可以用aaBb的红花植株与紫花植株杂交的方法,判断紫花植株的基因组成。如果杂交后代的表型及比例为 ,则该紫花植株的基因型是AaBb.
三、解答题
17.图甲、乙为真核细胞中蛋白质合成过程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过程①发生的场所主要是 ,这一致病基因通过控制 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过程②中核糖体移动的方向是 (填字母:A.从左到右B.从右到左)。
(2)若图甲中异常多肽链中有一段氨基酸序列为“……—脯氨酸—苯丙氨酸—……”,携带脯氨酸和苯丙氨酸的tRNA上的反密码子分别为GGG、AAA,则物质a中模板链的碱基序列为
(3)图乙过程最终合成的T1,T2,T3,三条多肽链中氨基酸的顺序 (填“相同”或“不相同”),判断的理由是 .
(4)图乙中的mRNA的5'端是 (填X或者N),图乙形成的多聚核糖体现象的意义是 .
18.下图为甲病(相关基因用A、a表示)和乙病(相关基因用B、b表示)的遗传系谱图,其中乙病为伴性遗传病,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病属于 染色体 遗传病,乙病属于 染色体 遗传病。
(2)Ⅱ5为纯合子的概率是 ,Ⅱ6的基因型为 ,Ⅲ13的致病基因来自 。
(3)假如Ⅲ10和Ⅲ13结婚,生育的孩子患甲病的概率是 ,患乙病的概率是 ,不患病的概率是 。
19.某种野兔的毛色是由一组复等位基因A+(黄色,纯合时胚胎致死)、A(灰色)、a(褐色)决定的,其中A+对A和a为显性,A对a为显性。以黄兔和灰兔作为亲本进行杂交,所得F1中黄兔∶灰兔∶褐兔=2:1:1。回答下列问题。
(1)亲本黄兔和灰兔的基因型分别为 ,基因A+与基因A蕴藏的遗传信息不同的原因是 。
(2)研究发现,野兔的基因A+和a是由基因A突变而来,说明基因突变具有 性。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 ,为生物进化提供了丰富的原材料。
(3)选择F1中雌雄黄兔相互交配,获得F2,F2的表型及比例为 。若将F2野兔当作一个种群,则基因A+的频率等于 。
20.非洲大草原不仅草木茂盛,而且还生活着多种食草动物(如羚羊、大象、犀牛等)和食肉动物(如狮子、猎豹等),这些动物都具有自己生存的技能,如羚羊道过快速奔跑躲避猎豹的捕会,而猎豹以更快的奔跑速度进行捕猎。该草原上的植物具有很强的再生能力,且能够分泌多种有毒物质进行自我防卫,回答下列问题:
(1)在生物进化过程中,有性生殖作为一种新的繁殖方式出现后,生物进化的速度明显加快,原因是 。植食性动物的出现 (填“增强”或“减弱”)了植物种群间的竞争,增加了植物的多样性。
(2)协同进化是指 ,羚羊奔跑速度的提高能够使猎豹种群 ,从而使猎豹种群发生定向进化,同时猎豹种群进化的结果也会引起羚羊种群的进化。
(3)大型食草动物的啃食活动会对植物造成严重损害。在这种选择压力下,植物将向着增强营养生殖和再生能力的方向进化,植物分泌的有毒物质,使食草动物向 的方向进化。
(4)若该草原发生了严重的火灾,则可能会导致 层次的生物多样性降低。
安徽省合肥市百花中学等四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生物试题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C D D C C A C A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答案 C C A C D
16.(1) AAbb 1/9
(2) AABB、Aabb 紫花:白花=5:1
(3)紫花:红花:白花=3:3:2
17.(1) 细胞核 蛋白质的结构 B
(2)GGGAAA
(3) 相同 翻译过程的模板相同,生成的多肽氨基酸序列相同
(4) X 少量的mRNA分子就可以迅速合成大量的蛋白质
18.(1) 常 显性 伴X 隐性
(2) 1/2 aaXBY Ⅱ8
(3) 2/3 1/8 7/24
19.(1) A+a Aa (4种)碱基的排列顺序不同
(2) 不定向(多方向) 根本来源
(3) 黄兔∶灰兔∶褐兔=8∶3∶1 1/3
20.(1) 出现了基因重组 减弱
(2) 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 奔跑速度不断提升
(3)具有一定的抗毒和解毒能力
(4)基因和物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