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周测卷 第16周 盐类水解 沉淀溶解平衡(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6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周测卷 第16周 盐类水解 沉淀溶解平衡(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77.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5-08-22 09:56: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6周 盐类水解 沉淀溶解平衡
时间:40分钟 总分:50分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2024 房山区期末)能证明Na2SO3溶液中存在SO32-+H2O HSO3-+OH-水解平衡的事实是(  )
A.滴入酚酞溶液变红,再加入H2SO4溶液后红色褪去
B.滴入酚酞溶液变红,再加入氯水后红色褪去
C.滴入酚酞溶液变红,再加入BaCl2溶液后产生沉淀且红色褪去
D.滴入酚酞溶液变红,再加入NaHSO4溶液后红色褪去
2.(2023 荆州期末)已知:CaCO3(s) Ca2+(aq)+CO32-(aq)ΔH<0,将大量的CaCO3粉末加入到少量蒸馏水中,得到浊液W。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适当加热W,Ksp(CaCO3)增大
B.向W中滴几滴水,W变为不饱和溶液
C.向W加入少量CaCO3粉末,CaCO3溶解度增大
D.向W中滴加少量CaCl2,CaCO3溶解度减小
3.下列说法与盐的水解有关的是 ( )
①明矾可以作净水剂 ②实验室配制FeCl2溶液时,往往在FeCl2溶液中加入少量的铁粉 ③用NaHCO3和Al2(SO4)3两种溶液可作泡沫灭火剂 ④《礼记·内则》记载:“冠带垢,和灰清漱;衣裳垢,和灰清浣。” ⑤在干燥HCl的气流中,蒸发MgCl2溶液制备MgCl2固体 ⑥在饱和氯化钠溶液中,通入HCl气体,产生白色沉淀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⑤
C.①③⑤⑥ D.②④⑤⑥
4..已知溶液中存在平衡:Ca(OH)2(s) Ca2+(aq)+2OH-(aq) ΔH<0,下列有关该平衡体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
②向溶液中加入少量碳酸钠粉末能增大钙离子的浓度
③除去氯化钠溶液中混有的少量钙离子,可以向溶液中加入适量的NaOH溶液
④恒温下,向溶液中加入CaO,溶液的pH升高
⑤给溶液加热,溶液的pH升高
⑥向溶液中加入Na2CO3溶液,其中固体质量增加
⑦向溶液中加入少量NaOH固体,Ca(OH)2固体质量不变
A.①⑥ B.①⑥⑦
C.②③④⑥ D.①②⑥⑦
5.某溶液中存在的离子有S2-、HS-、OH-、Na+、H+,则下列有关对该溶液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离子浓度可能是c(Na+)>c(S2-)>c(OH-)>c(HS-)>c(H+)
B.组成该溶液的溶质只能是Na2S或NaHS或两者的混合物
C.该溶液可能呈中性,或碱性,或酸性
D.离子物质的量的关系是2n(S2-)+n(HS-)+n(OH-)=n(Na+)+n(H+)
6.某同学进行如图实验。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①中存在沉淀溶解平衡:BaCO3(s)Ba2+(aq)+C(aq)
B.比较离子浓度大小:C的浓度③>①;Ba2+的浓度③>①
C.①、③中均存在水解平衡:C+H2OHC+OH-
D.综合上述实验现象,说明BaCO3能转化为BaSO4
7.(2023·银川模拟)实验室以含锌废液(主要成分为ZnSO4,含少量的Fe2+、Mn2+)为原料制备ZnCO3·2Zn(OH)2的实验流程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过二硫酸钠(Na2S2O8)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7价
B.氧化除锰后的溶液中存在:Na+、Zn2+、Fe2+、SO
C.调节pH时试剂X可以选用Zn、ZnO、ZnCO3等物质
D.沉锌时的离子方程式为3Zn2++6HCO===ZnCO3·2Zn(OH)2↓+5CO2↑+H2O
8.(2022·中原名校联考)室温下两种金属硫化物MS、QS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分别为图中的 Ⅰ、Ⅱ(X2+代表M2+或Q2+),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MS易与可溶性Q(NO3)2的溶液作用转化为QS
B.与a点对应的由MS形成的分散系很稳定
C.向c(M2+)>c(Q2+)的混合溶液中滴加Na2S溶液,首先析出MS沉淀
D.蒸发a点的QS溶液可得到b点状态的QS溶液
二、非选择题(共26分)
9.(10分)沉淀滴定曲线是沉淀滴定过程中构成难溶电解质的离子浓度与滴定剂加入量之间的关系曲线,用0.100 mol·L-1 AgNO3溶液滴定50.0 mL 0.050 0 mol·L-1含Cl-溶液的滴定曲线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曲线数据计算可知Ksp(AgCl)的数量级为________。
(2)滴定终点c点为饱和AgCl溶液,c(Ag+) (填“>”“<”或“=”)c(Cl-)。
(3)相同实验条件下,若改为0.040 0 mol·L-1 Cl-,反应终点c向______方向移动。
(4)相同实验条件下,若改为0.050 0 mol·L-1Br-,反应终点c向____方向移动。
10.(16分)硫酸是强酸,中学阶段将硫酸在水溶液中看作完全电离。但事实是,硫酸在水中的第一步电离是完全的,第二步电离并不完全,其电离情况为H2SO4H++HS,HSH++S。
(1)Na2SO4溶液呈    (填“酸性”“中性”或“碱性”),其理由是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NaHSO4溶液呈    (填“酸性”“中性”或“碱性”), 其理由是                        。
(2)H2SO4溶液与BaCl2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3)在0.10 mol·L-1的Na2SO4溶液中,下列离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填写编号)。
A.c(Na+)>2c(S)+2c(HS)
B.c(OH-)=c(HS)+c(H+)
C.c(Na+)+c(H+)=c(OH-)+c(HS)+2c(S)
D.c(S)+c(HS)+c(H2SO4)=0.1 mol·L-1
(4)若25 ℃时,0.10 mol·L-1的NaHSO4溶液中c(S)=0.029 mol·L-1,则0.10 mol·L-1的H2SO4溶液中c(S)    0.029 mol·L-1(填“<”“>”或“=”),其理由是    。
(5)如果25 ℃时,0.10 mol·L-1 H2SO4溶液的pH=-lg 0.11,则0.10 mol·L-1的H2SO4溶液中c(S)=    mol·L-1(忽略水的电离)。
第16周 参考答案
1.C 滴入酚酞试液变红,说明亚硫酸钠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大于氢离子浓度,溶液呈碱性,酚酞在pH大于8时,呈红色,加入硫酸溶液后,溶液褪色,溶液可能呈酸性也可能呈碱性,若为酸性,不能说明平衡移动,故A错误;滴入酚酞试液变红,说明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大于氢离子浓度,氯水具有强氧化性,具有漂白性,再加入氯水后溶液褪色,不能说明存在水解平衡,故B错误;滴入酚酞试液变红,说明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大于氢离子浓度,再加入氯化钡溶液后,钡离子和亚硫酸根离子反应而和亚硫酸氢根离子不反应,钡离子和亚硫酸根离子反应生成亚硫酸钡沉淀,且溶液红色褪去,所以说明存在水解平衡,故C正确;滴入酚酞试液变红,说明溶液中c(OH-)>c(H+),酚酞在pH大于8时,呈红色,加入硫酸氢钠溶液后,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但硫酸氢钠呈强酸性,其酸性大于亚硫酸钠碱性,其溶液褪色,不能说明存在水解平衡,故D错误。
2.D 碳酸钙溶于水是放热过程,加热,平衡向左移动,溶度积减小,故A错误;含大量碳酸钙固体,滴几滴水,仍然是饱和溶液,故B错误;碳酸钙是固体,增大固体质量,不影响平衡移动,故C错误;加入氯化钙固体,钙离子浓度增大,平衡向左移动,碳酸钙溶解度减小,故D正确。
3.B  明矾为硫酸铝钾的结晶水合物,铝离子可水解生成具有吸附性的氢氧化铝胶体,可用作净水剂,故①正确;在FeCl2溶液中加入少量的铁粉,是防止亚铁离子被氧化为铁离子,和水解无关,故②错误;NaHCO3和Al2(SO4)3可发生互促水解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可用于灭火,故③正确;草木灰中含有碳酸钾,文中“垢”的成分中含有油脂,K2CO3水解使溶液显碱性,促进了油脂的水解,则能浣洗衣服,故④正确;在干燥的HCl气流中加热MgCl2溶液,能抑制MgCl2的水解,可得到纯净的MgCl2,故⑤正确;向饱和氯化钠溶液中通入HCl气体,氯化氢易溶于水,溶液中氯离子浓度增大,导致晶体析出,和水解无关,故⑥错误。
4.A 加入碳酸钠粉末会生成CaCO3,使Ca2+浓度减小,②错;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会使平衡左移,有Ca(OH)2沉淀生成,但Ca(OH)2的溶度积较大,要除去Ca2+,应把Ca2+转化为更难溶的CaCO3,③错;恒温下Ksp不变,加入CaO后,溶液仍为Ca(OH)2的饱和溶液,pH不变,④错;加热,Ca(OH)2的溶解度减小,溶液的pH降低,⑤错;加入Na2CO3溶液,沉淀溶解平衡向右移动,Ca(OH)2固体转化为CaCO3固体,固体质量增加,⑥正确;加入NaOH固体,沉淀溶解平衡向左移动,Ca(OH)2固体质量增加,⑦错。
5.B  题中所述的溶液,可能是Na2S或NaHS溶液,也可能是Na2S与NaOH或NaHS与H2S组成的混合溶液等,如果是Na2S溶液,离子浓度即为A项的顺序;溶液的溶质有多种可能,且溶液可能呈中性、酸性或碱性,B项不正确,C项正确;由电荷守恒关系可知,D正确。
6.B BaCO3难溶于水,BaCO3浊液中存在沉淀溶解平衡,A正确;向BaCO3浊液、Na2SO4溶液分别滴加酚酞,均无明显变化,二者混合后溶液变红,说明③中c(C)大于①,C水解使溶液中c(OH-)增大,溶液碱性增强而使溶液变红色,从而推知BaCO3能转化为BaSO4,D正确;由于发生反应:BaCO3(s)+S(aq)BaSO4(s)+C(aq),③中c(Ba2+)小于①,B错误;①、③中均含有C,可发生水解反应:C+H2OHC+OH-,C正确。
7.D 过二硫酸钠中含有过氧键,分子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6价,A错误;氧化除锰后的溶液中存在的离子为Na+、Zn2+、Fe3+、SO,B错误;溶液中铁离子能与锌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硫酸锌,所以调节溶液pH时试剂X不能选用锌,C错误;沉锌时发生的反应为溶液中锌离子与碳酸氢根离子反应生成ZnCO3·2Zn(OH)2沉淀、二氧化碳和水,D正确。
8.C A项,由图知,当-lg c(S2-)=0即c(S2-)=1 mol·L-1时,c(M2+)=1× 10-30 mol·L-1、c(Q2+)=1×10-20 mol·L-1,故Ksp(MS)=1× 10-30 mol2·L-2,Ksp(QS)=1× 10-20 mol2·L-2,MS(s)+Q2+(aq)??QS(s)+M2+(aq),K==1×10-10,K值很小,故该转化很难进行,错误;B项,a点对应的分散系相对于MS而言属于过饱和溶液,不稳定,错误;C项,由于MS、QS组成形式相同且Ksp(QS)>Ksp(MS),故相同条件下MS先形成沉淀,正确;D项,蒸发QS的不饱和溶液时,c(Q2+)、c(S2-)均增大,错误。
9.【答案】(1)10-10 (2)= (3)a (4)b
【解析】(1)由题图可知,当AgNO3溶液的体积为50.0 mL时,溶液中的c(Cl-)略小于10-8 mol·L-1,此时混合溶液中c(Ag+)=
=2.5×10-2 mol·L-1,故Ksp(AgCl)=c(Ag+)·c(Cl-)≈2.5×10-2×10-8 mol2·L-2=2.5×10-10 mol2·L-2。
(3)根据Ag++Cl-===AgCl↓可知,达到滴定终点时,消耗AgNO3溶液的体积为=20.0 mL,反应终点c向a方向移动。
(4)相同实验条件下,沉淀相同量的Cl-和Br-消耗的AgNO3的量相同,由于Ksp(AgBr)10.【答案】(1)碱性 S+H2OOH-+HS 酸性 NaHSO4只发生电离且产生H+,不能发生水解
(2)HS+Ba2+BaSO4↓+H+
(3)BC
(4)< 硫酸第一步电离产生的H+抑制了HS的电离
(5)0.01
【解析】由题可知,硫酸的第一步电离为完全电离,第二步电离为部分电离。(1)Na2SO4溶液中S易水解,故溶液中存在S+H2OOH-+HS,使溶液呈碱性。(2)硫酸在溶液中电离出HS,HS和Ba2+反应生成BaSO4和H+,故离子方程式为HS+Ba2+BaSO4↓+H+。(3)Na2SO4溶液中存在元素质量守恒2c(S)+2c(HS)=c(Na+) ,c(S)+c(HS)=0.1 mol·L-1,故A、D错误;存在质子守恒c(OH-)=c(HS)+c(H+),故B正确;存在电荷守恒c(Na+)+c(H+)=c(OH-)+c(HS)+2c(S),故C正确,故答案为B、C。(4)硫酸电离产生的H+,阻碍了HS的电离,故0.10 mol·L-1 H2SO4溶液中c(S)小于0.029 mol·L-1。(5) 0.10 mol·L-1 H2SO4溶液的pH=- lg 0.11, 则c(H+)=0.11 mol·L-1, 因硫酸的第一步电离为完全电离,故第一步电离产生的HS和H+均为0.10 mol·L-1, 故第二步电离产生的c(H+)=0.01 mol·L-1, 忽略水的电离,则第二步电离产生的c(H+)= c(S)=0.01 mol·L-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