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3张PPT。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第1节 透 镜生活中你用过或见过哪些镜子?请举例说明。例如:梳妆镜、三棱镜、放大镜、哈哈镜、反光镜、老花镜、近视眼镜、望远镜以及照相机、幻灯机、电影放映机、显微镜等仪器的镜头。说一说眼镜(近视镜和老花镜) 判断?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凸透镜外形特征:外形特征: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
叫凸透镜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
叫凹透镜一、透镜的分类 属于凸透镜的是: 属于凹透镜的是:A 、C、DB 、E 、F识别下列透镜,并归类:透镜在生活中的应用投影机上的透镜实物展台上的透镜透镜在生活中的应用透镜在生活中的应用透镜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透镜的主光轴通过光心主光轴主光轴光心O凸透镜的示意图 C1 C2主光轴光心(O)凹透镜的示意图 C2 C1主光轴光心(O)试猜想平行光线通过透镜后会有什么现象?三、透镜对光的作用1、凸透镜对光线起会聚作用,因此凸透镜也叫会聚透镜。三、透镜对光的作用2、凹透镜对光线起发散作用,因此凹透镜也叫发散透镜。四、透镜的焦点和焦距自主学习:阅读课本92页“焦点和焦距”的内容,了解焦点和焦距的知识。知识拓展怎样用冰来取火?
其实,就是冰块也可以用来制造透镜,因此就可以用来取火,只要它相当透明就行。
在儒勒·凡尔纳的科幻小说——《哈特拉斯船长历险记》中就介绍过怎样制作冰透镜。当时旅行家丢失了他们的打火器,在-48℃的极冷天得不到火的时候,克劳波尼博士正是用这个方法燃着火堆的。
博士下令砍了一大块冰来,这块冰的直径大约有一英尺。他们先用斧头把它砍平,然后用小刀精修,最后用手把它磨光。这样果然制成了一块透明的透镜,仿佛用最好的水晶做成的一般。那时候太阳还很明亮。博士拿着这块冰迎着阳光,把阳光聚集到火绒上。不多久火绒就燃着了。知识拓展 用冰取火并不是什么幻想。早在1600多年前,我国学者张华就在《博物志》中说过:“削冰命圆,举以向日,以艾承其影,则得火。”这和克劳波尼博士的办法是一样的。
清代的科学家郑复光用另外一种方法制作冰凸透镜。郑复光找来一把锡壶,它的底微微向里凹。壶里装上热水,放在冰块上旋转,把大冰块烫成两个光滑的凸面,做成一个很大的冰凸透镜。在阳光灿烂的时候,把冰凸透镜靠在一个小桌上,让它对准太阳,把一个纸捻放在凸透镜的焦点上,纸捻很快燃烧起来。郑复光的这个实验做成9年后,儒勒·凡尔纳才出生。因此用冰取火的发明家在中国。 种植鲜花的塑料大篷,下雨时大篷上会积一些水,当阳光透过水进入大篷时,经常会把下边的小苗晒死,你知道其中的道理吗?想一想生活 物理 社会 据报道,某山发生山火,烧毁树林250亩,在山火发源地发现一个较大的玻璃瓶底,警方经过多方面调查,最后确定这次火灾的“元凶”就是个这个玻璃瓶底。你认为这可能吗?为什么?说一说 测定凸透镜(远视眼镜)的焦距试一试再见课件22张PPT。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第2节 生活中的透镜(A案)新疆文化旅游节——冰凸透镜采集圣火 透 镜 在 生 活 中 的 应 用漂亮的照片照相机主要由哪几部分组成?
它的镜头相当于什么?
胶卷相当于什么?
物体在胶卷上成的像有什么特点?照相机主要由哪几部分组成?照 相 机讨论与交流1.像比物小还是比物大?2.像是倒立还是正立?3.像和物与凸透镜的位置如何?回答问题照 相 机 的 原 理ABA’B’镜头----凸透镜胶卷----光屏1、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胶卷相当于屏幕。2、照相机成像的特点:倒立、缩小的实像
生活中的照相机——数码相机 数码相机用图象传感器替代胶片,把光信号变成电信号,再变成数字信号,由相机内的存储器保存。投影仪成像特点像是缩小还是放大?
像是正立还是倒立?
像距与物距哪个大?
像与物体位于凸透镜的同侧还是两侧?投影仪的原理 ABA‘B‘投影仪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屏幕相当于光屏。投影仪成像特点: 倒立、放大的实像1.平面镜在这里有什 么作用?投影仪的使用 改变光的传播路径,使
投影片的像出现在投影机前
方的屏幕上。投影片要正放。2.我们要在屏幕上看到正立的像,投影片应该怎么放? 放 大 镜2.放大镜成像的特点:正立、放大的虚像。1.放大镜实质就是一个凸透镜。放大镜成像特点像是缩小还是放大?
像是正立还是倒立?
像和物位于透镜的两侧还是同侧?
生活中的透镜倒立、缩小的实像倒立、放大的实像正立、放大的虚像小结物体通过照相机可以成一个倒立的缩小的像。
物体通过投影仪可以成一个倒立的放大的像。
物体通过放大镜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正立的放
大的像。注:这里的倒立、正立;放大、缩小是指物体的像相对于物体来说的。实像和虚像实像:是实际光线会聚而形成的,能呈现在光屏上。例如:虚像:是反射光线或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形成的,不能呈现在光屏上。例如:平面镜成像放大镜的像小孔成像照相机的像投影仪的像“眼睛受骗”正立或倒立放大或缩小实像或虚像倒立
倒立
正立
缩小
放大放大实像
实像
虚像
异侧
异侧
同侧异侧或同侧当堂练习答案:D答案:B答案:C 4.用照相机拍照时,得到的像是( )
A.正立、放大的实像
B.倒立、放大的虚像
C.正立、放大的虚像
D.倒立、缩小的实像
5.在圆形鱼缸里养的鱼,看起来比真实的鱼要大,这是因为圆形鱼缸相当于一个 ,所看到的鱼是 (填“实像”或“虚像”),这个像 (填“能”或“不能”)用光屏承接。D凸透镜虚像不能 谢谢大家!课件14张PPT。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第3节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火眼金睛辨真假1.凸透镜既能成实像又能成虚像。( )
2.远处景物通过照相机的镜头在胶卷上成
正立、缩小的实像。( )
3.投影仪可以在屏幕上成倒立、放大的实
像。( )
4.用凸透镜近距离观察物体,成正立、放大
的虚像。( )
√×√√实验目的:凸透镜成像的性质与物距的关系。检查认识器材:
蜡烛、凸透镜、光屏、光具座、火柴物体用来承接像焦距10cm实验准备:. 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置在光具座上,调整凸透镜、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与烛焰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上。1.将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的标记处,调 节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为25cm。2.点燃蜡烛,调节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直到光屏中心上的像最清晰。观察分析像的大小、倒正。记录像到凸透镜的距离。小体验
分别使烛焰到凸透镜的距离为21cm,17cm,13cm,重复以上实验,将所
得数据填入表格。大 显 身 手实验表格:f=10cm推理:1.你认为物距为30cm成什么像?
倒立 等大 实像 倒立 缩小 实像 30 倒立 缩小 实像 倒立 缩小 实像 倒立 放大 实像 倒立 放大 实像 1320 2.凸透镜能成等大的实像吗?
数据对比:f=10cmf=5cm规律总结:物体到凸透镜距离大于两倍焦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简写作:U>2f ,成倒立、缩小的实像。·F·F···2f·2fABC轻松练习:如图所示,某同学将物体分别放在A、B、C三点,放在( )点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放在( )点时像最大。D
探索发现:将物体继续靠近凸透镜,发现在( )附近,光屏上的像消失了,此时将光屏去掉,眼睛在光屏的一侧透过透镜观察,会看到一个( )的像。规律总结:虚实应用倒立 缩小 实像 照相机倒立 放大 实像 投影仪正立 放大 虚像 放大镜(1)在光具座上由左至右放置 、 、 ,
并调整 、 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与
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上,其目的
是: 。
(2)把蜡烛依次放在u>2f、f 到凸透镜的距离,使烛焰在光屏上成
清晰的像,观察像的大小和倒正。
(3)把蜡烛放在u 不能)观察到像,这时应从 (蜡烛、光屏)
一侧透过凸透镜进行观察,会看到一个 、
的 像。 课堂检测:自我反思: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还存在哪些不足?课件24张PPT。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第4节 眼睛和眼镜
第5节 显微镜和望远镜眼睛和眼镜各式各样的眼镜实验:近视眼成因及矫正。
利用激光笔和水透镜模型模拟近视眼折射光的变化。水透镜眼球模型当晶状体变厚时,汇聚点会怎样移动?这说明晶状体的折光能力变强还是变弱?晶状体厚度无法改变的情况下,怎样才能让折光点重新回到视网膜上?分组模拟实验:远视眼的成因及矫正。反馈练习一1. 眼睛通过睫状体来改变________的形状;当睫状体放松时,晶状体比较_______,远处物体的像落在_______上,眼球可以看清远处的物体。
2. 近视眼是由于晶状体太______,远处物体的像落在视网膜______(填“前”或“后”),从而看不清远处的物体。
晶状体薄视网膜厚前3.远视眼是由于晶状体太______,近处物体的像落在视网膜______(填“前”或“后”),从而看不清远处的物体。
4.近视眼看不清远处的景物,是因为经过调节晶状体的厚薄后,远处景物的像仍落在视网膜的前方,为使远处的景物能成像在视网膜上,应选用以下哪种镜片进行矫正 (? ?? )
A.凸透镜??? B.凹透镜 ??
C.平面镜??? D.平板玻璃片
薄后B显微镜和望远镜实验:利用两个凸透镜进行组合,分别观察课本上的字和窗外的景物,直到看清为止。
问题:为什么两个凸透镜组合可以成不同的像?各式各样的显微镜各式各样的望远镜反馈练习二1. 观察细胞等微小物体要用__________,观察远处的物体和天体的运动要用________。
2. 关于显微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物镜有发散作用,目镜有会聚作用
B. 物镜有会聚作用,目镜有发散作用
C. 物镜得到放大的像,目镜再次等到放大的像
D. 物镜得不到像,目镜得到物体放大的像
显微镜望远镜C3. 关于天文望远镜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 让更多的光射入到物镜中
B. 力求把物镜的口径加大
C. 采用焦距很大的凸透镜作物镜
D. 增大观察的视角
4. 关于望远镜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所有的望远镜都是由两个凸透镜组成的
B. 望远镜都是由一个凸透镜和一个凹透镜构成的
C. 除了凸透镜外,天文望远镜也常用凹透镜做物镜
D. 只有用透镜才能做望远镜
CD探索宇宙人类对于宇宙的探索,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循过程。你知道人类探索宇宙的过程吗?
在这个过程中,望远镜功不可没!1609年的秋天,伽利略将镜头首次对准了月球,这是人类首次对月面进行科学观测。
借助于望远镜,伽利略先后发现了木星的四颗卫星、土星光环、太阳黑子、太阳的自转、金星和水星的盈亏现象、月球的周日和周月天平动,以及银河是由无数恒星组成等等。这些发现开辟了天文学的新时代。1670年,英国数学家、物理学家牛顿制成了他的反射望远镜。它原理是使用一个弯曲的镜面将光线反射到一个焦点上。这种设计方法比使用透镜将物体放大的倍数高出数倍。
耶基斯折射望远镜坐落于美国威斯康星州的耶基斯天文台,主透镜建成于1895年,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望远镜。甚大天线阵是由27台25米口径的天线组成的射电望远镜阵列,位于美国新墨西哥州的圣阿古斯丁平原上,海拔2124米,是世界上最大的综合孔径射电望远镜。哈勃空间望远镜哈勃空间望远镜是以天文学家爱德温·哈勃为名,在轨道上环绕着地球的望远镜。它的位置在地球的大气层之上,因此获得了地基望远镜所没有的好处:影像不会受到大气湍流的扰动,视相度绝佳又没有大气散射造成的背景光,还能观测会被臭氧层吸收的紫外线。于1990年发射之后,已经成为天文史上最重要的仪器。它已经填补了地面观测的缺口,帮助天文学家解决了许多根本上的问题,对天文物理有更多的认识。反馈练习三1. 第一位把望远镜指向天空的科学家是_______________。
2. 太阳周围有______颗行星围绕它运行,地球在离太阳比较近的第_____条轨道上。
伽利略八三作业思考题1. 找到爷爷、奶奶的老花镜,参考课本P70科学世界的内容,计算一下老花镜的焦距。
2. 请你对周边同学的视力情况进行调查,并对近视眼的成因进行研究,试着写出一篇研究性论文,探讨如何保护视力,还我们一双清晰的眼睛。
3. 利用一个凸透镜、一个凹透镜、硬纸壳制作一个与课本望远镜不同的望远镜,利用你制作的望远镜和课本上制作的望远镜进行对比,看看所成像的特点有什么不同?查找一下资料,了解一下这种望远镜,结合本节课所学知识及课本“探索宇宙”的内容,试着写一篇有关于望远镜的研究性论文。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