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保定市六校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联考地理试题
一、单选题
下图中的蓝色星球为科学家用计算机模拟出的银河系中一个外星天体,据推测它本身不发光,但该天体上光照良好。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据推测蓝色星球属于卫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蓝色星球绕着恒星转 B.蓝色星球不存在自转
C.蓝色星球绕着行星转 D.蓝色星球体积较小
2.蓝色星球上温度较为适宜,原因可能是( )
A.与太阳距离适宜 B.与地球距离适宜
C.与行星距离适宜 D.与恒星距离适宜
“中国天眼”(FAST)是世界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2017年8月22日,FAST发现了第一颗距离地球1.5万光年的脉冲星,截止到2023年3月已发现超过740余颗新脉冲星。如图为位于贵州省黔南州喀斯特地区大窝凼的“中国天眼”景观照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通过“中国天眼”观测到的第一颗脉冲星最可能位于( )
A.地月系 B.太阳系 C.银河系 D.河外星系
4.最有可能干扰“中国天眼”搜索宇宙天体射电波的是( )
A.温度变化 B.太阳辐射 C.流星现象 D.太阳活动
北京时间2024年4月9日凌晨,倍受全球瞩目的日全食(地球上的部分地区太阳光被月球全部遮住的天文现象)在北美洲大陆出现。此次日全食带扫过北美洲,墨西哥、美国和加拿大的众多城市都能看到这次日全食,时间是当地时间4月8日中午到下午。下图为此次日全食景观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图示“白光”最可能来源于太阳( )
A.大气的光球层 B.大气的色球层
C.大气的日冕层 D.内部的核聚变反应
6.此次日全食发生时( )
A.太阳位于月球与地球之间 B.地球位于太阳与月球之间
C.月球位于地球与太阳之间 D.月球、地球与太阳三足鼎立
甲图为地震波典型时距曲线(表示地震时纵波和横波到达不同地震台站所需的时间)图,乙图为某次地震时,M、N、Q三地震台站测得不同的震中距,并以此为半径绘成大小不同的圆。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7.关于图中地震波的叙述正确的是( )
A.W1和W2两者皆无法通过地幔 B.W2为纵波
C.W1和W2可以在任何物质中传播 D.能通过地核的是W1
8.若M台站测得纵波和横波时距差为6分钟,则M台站的震中距最接近( )
A.3000km B.3500km C.4500km D.4000km
9.依据M、N、Q三地震台测得的震中距判断,此次地震震中位于( )
A.① B.② C.③ D.④
“地球的演化过程”是指界(代)的更替过程,包括距今的年份、地球的基本面貌、地壳运动的情况、古生物情况等。喜马拉雅运动是始于距今6600万年的板块运动,同时期也是被子植物繁盛的时代。科学家推断,软流层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喜马拉雅运动与之相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地质学家划分地球上岩层历史的主要依据是( )
A.岩床和岩脉 B.岩石中的化石
C.岩石的起伏 D.岩石的颜色
11.喜马拉雅运动对应的地质年代是( )
A.早古生代 B.晚古生代
C.中生代 D.新生代
12.与喜马拉雅运动相关的软流层位于( )
A.地壳 B.上地幔
C.下地幔 D.外核
在盛行风的作用下,干旱地区地表常形成雅丹地貌。下图为甘肃敦煌位置及雅丹地貌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图示地貌的主要特征是( )
A.奇峰林立 B.山高谷深
C.千沟万壑 D.垄槽相间
14.图中敦煌雅丹地貌中土墩(垄)的走向大致为( )
A.东一西 B.南一北
C.西北一东南 D.东北一西南
15.在敦煌周边,由于风力作用的影响,还有些地区地貌表现为沙丘地貌,下图所示符合流动沙丘剖面图的是(图中箭头表示风向,斜线表示层理)( )
A.B.
C.D.
16.为了治理沙漠,该地采取了各种措施恢复植被或利用草方格固沙,治沙效果最佳的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二、综合题
17.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若河流流出山口,则在出山口处常形成的地貌是 (填写地貌名称);若河流注入海洋,测在入海口处形成的地貌是 (填写地貌名称)。
(2)若图甲、乙中两地貌在图丙中都有分布,则图甲地貌在 处分布,图乙地貌在 处分布。
(3)随河流流速的减慢,河流携带的泥沙会沉积下来。请判断,图甲中沿A→B方向的物质组成可能是( )
A.黏土、砾石、粉砂 B.粉砂、黏土、砾石
C.砾石、粉砂、黏土 D.砾石、黏土、粉砂
(4)简要描述图甲地貌的形成过程。
18.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若此图表示太阳大气层的结构,那么C层名称是 ,该层容易出现的太阳活动是 。B层的太阳活动主要是 ,其活动周期一般是 年。
(2)若此图表示太阳系八大行星围绕太阳公转的轨道示意图,其中阴影部分所在的位置为小行星带,那么地球位于图中 (在①、②、③、④中选填)轨道上。巨行星位于 和 (在①、②、③、④中选填)轨道上。
(3)若此图表示地球的内部圈层,阴影部分表示地幔,地震波自下而上通过③界面时波速会变 (填“快”或“慢”)。软流层位于图中的 (在A、B、C中选填)层的上部。可能与地球磁场的形成有关的是 层(在A、B、C中选填)上部物质的运动。图中不连续面②是 ,位于地下约2900千米处。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西江是珠江的最大支流,自古以来就是岭南地区的水运交通要道,其中羚羊峡河段水流湍急,且流经松软的砂岩分布区。西江中心有广东省最大的江心岛——砚洲岛(如下图所示),该岛形成以来,一直向北移动,岛上作物种植季节性强,且缺水严重。羚羊峡两岸江而附近岩石上,有众多船篙插入岩石形成的扎孔,孔口朝向上游方向。
(1)简述砚洲岛形成过程。
(2)结合砚洲岛岸线形状,分析该岛向北移动的原因。
(3)羚羊峡谷多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针对这些地质灾害可以采取的防灾减灾措施有哪些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D C D B C B C B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D B D C C A
17.(1) 冲积扇 三角洲
(2) B A
(3)C
(4)山区河流流出出山口,地势趋于平缓,流速变慢,河流携带的物质在山前沉积下来,形成山麓冲积扇。
18.(1) 光球层 太阳黑子 耀斑 11
(2) ① ③ ④
(3) 慢 B C 古登堡面
19.(1)河流流经羚羊峡谷时流速快且岩石松软,河流含沙量增大,出羚羊峡后河道变宽流速减慢,(携带的)泥沙沉积。
(2)岛屿北侧为河流凸岸,泥沙沉积,使岛屿北侧向北扩展;岛屿南侧为河流凹岸,流水侵蚀,使岛屿南侧向北退缩。
(3)发布预警,提前做好预防工作,减少损失;加强防灾减灾意识教育;发展科技,提高防灾减灾能力;建立健全防灾减灾的社会保障体系;加强生态环境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