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 西方的文官制度 同步作业(含解析) 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必修1

文档属性

名称 第6课 西方的文官制度 同步作业(含解析) 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必修1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2.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8-21 20:11: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6课 西方的文官制度
(限时:20分钟。总分:6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基础达标】
1.1883年,美国通过文官制度改革确立了“考绩制”的选官方法,但这一制度并未全面迅速地铺开。在改革的最初20年中,“分赃制”(政府职位分配制度)仍与其并行,改革进展缓慢。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封建流毒 B.政党之间利益之争
C.内战遗患 D.宪法存在严重缺陷
2.19世纪中期,英国近代文官制度形成以来,文官数量一再增长,文官组织机构臃肿。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  )。
文官组织机构臃肿的表现
表现一 规模太大,人员太多
表现二 机构重复,相互掣肘
表现三 有些原来设立的机构已失去了功能而成为摆设
A.实行文官终身常任制
B.考试制度不够健全
C.实行两官分途制度
D.法律法规很不完善
3.19世纪70年代以来,英国在发生政府危机之时,或在内阁换届之际,“从不更迭幕后的政府”,使得政府公务照常进行,持续有效地治理社会。这一状况主要得益于(  )。
A.政党政治的发展 B.阶级矛盾的缓和
C.议会权力的扩张 D.文官制度的推行
4.德国政治研究员冯·波特莱恩说:“英国文官与政党分离,专以考试选定专职管理人,这是一个创举。”对此理解最合适的是英国文官制度(  )。
A.意在维护政策的威权
B.培养出术业专攻之才
C.借鉴了中国科举经验
D.首创近代化选官模式
5.1978年美国颁布了《文官制度改革法》,其核心是推行“功绩主义”,即在高级文官中实行功绩工资制,根据他们的工作成绩,以及他们所主管单位的成绩的正式评价,来确定加薪。工作成绩突出的,还给予奖金,一般为1万到2.5万美元。这一规定意在(  )。
A.杜绝政府官员的贪污腐败
B.调动美国官员工作积极性
C.提高文官集团的福利待遇
D.推动美国法律体系的完善
【拓展提升】
6.门多萨在《中华大帝国史》中介绍了中国的科举制。16世纪,该书被翻译成意大利文、德文、拉丁文、英文、法文等多种文字,16世纪末仅西班牙文版本就有11种,意大利文版本有19种。这表明(  )。
A.科举制影响了西方的文官制
B.中西方文化实现了相互交流
C.印刷技术助推西方文化发展
D.西方正在探索国家治理之路
7.(原创)早在1870年,英国就确立了文官制度,但在很长一段时间,英国仍有“需要专业知识与技术的专业性职位和某些部门的高级管理人员由部门首脑直接任命,无须通过公开考试”的规定。这说明英国(  )。
A.传统恩赐官制并未完全根除
B.无法规避政党分肥制的风险
C.出现了严重的争权夺利现象
D.重视文官的专业性和能力
8.(原创)英国文官不得兼任议员或议员候选人,不得参加政党或为其从事政治活动,不得参加职工大会及其活动,不得就全国性政治争论事件发表讲话和表明意见。这(  )。
A.规范了文官的考试程序
B.有利于政治运行的稳定
C.削弱并杜绝了政府腐败
D.完善了英国的政党制度
9.英国自1870年建立文官制度以来,考核以工作能力与表现为标准,考核结果作为晋升和惩罚的依据。进入20世纪60年代以后,英国官员考核制度更贴近于专业化管理和专业化分工的需要,逐渐废除了“通才”的考核标准。这一变化表明(  )。
A.科学技术迅猛发展 B.国家干预力度加强
C.工业革命率先进行 D.议会制度不断完善
10.(改编)1872年,美国文官委员会制定了新的文官分类规则(如下表所示)。这一规则的实施(  )。
类别 选拔方式
一般职员 竞争考试
领事一级官员 在推荐的基础上考试
主要港口收税官一类的官员 直接从各附属部门选拔
最高级官员 按政党分肥的方式任用
A.提高了高级官员的素质
B.规范了官员的升迁模式
C.滋生了僵化的官僚习气
D.促进了政府的稳定运行
11.在美国200多万文官中,包括一部分“政治性”任命的文官,他们通常是新总统上任时通过非竞争性的特殊途径任命的。“政治性”文官的存在说明(  )。
A.三权分立体制遭到了破坏
B.美国文官专为总统服务
C.政党分肥制影响仍然存在
D.政府工作的稳定性增强
12.下表反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末期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文官分类的调整措施。由此可以得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文官分类的最大变化是(  )。
第一次世界大战末期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行政级 (若干职级) 与大学毕业程度相当 行政人员 行政、执行、办事员、助理办事和勤杂人员
一等书记级 与高中毕业程度相当 专业人员 法律、统计等
二等书记级 与初中毕业程度相当
女书记级 与初中毕业程度相当
A.等级结构同教育制度相结合
B.英国文官的分类更加专业化
C.文官分类与社会发展相适应
D.行政在文官系统中地位重要
二、非选择题(12分)
13.(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根据《彭德尔顿法》,美国联邦政府建立了主管文官考试与管理的新机构——文官制度委员会。……美国文官任何官阶将是一个没有任何禁律的向任何人“开放”的文官结构。任何试图在年龄、身份或其他方面限制文官被录用或流动的行为,都将被视为是“不民主”的。任何公务人员都没有权利利用职权或个人影响去强迫别人或其他团体采取政治行动。
《彭德尔顿法》在美国历史上,第一次把联邦政府官员分成两个集团——职业文官与政治官员集团。……划入职业文官行列的行政官员不再由总统或部门长官任命,也不再与政治家的选举或任命共进退,而是终身任职。
——摘编自《建立美国文官制度的 <彭德尔顿法>》
材料二 美国现代文官制建立和完善的历程,经过了三次重大改革。第一次是1883年制定的《彭德尔顿文官法》,在自由竞争思想的指导下,将竞争机制引入文官的选拔录用,旨在解决国家机构的政治腐败和文官的道德沦丧问题。第二次是1923年的改革,颁布《职位分类法》,在科学管理学派理论的指导下,解决文官的分类管理问题。第三次是1978年的改革,颁布《文官制度改革法》,在行为科学派理论的指导下,完善文官的激励机制和监控机制,以解决调动文官的积极性问题。
——摘编自楚树龙、唐娜《美国文官制度评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方文官制度的特点。(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影响美国现代文官制度改革的主要因素。(6分)
参考答案
1.B 根据材料和所学可知,1883年美国文官制度改革后的20年中“考绩制”与“分赃制”并行,且改革进展缓慢,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政党之间的利益之争。在政党政治和政党斗争的影响下,改革受到了阻碍,使得新的考绩制和旧的分赃制在一段时间内并行,B项正确;美国并未经历过封建社会,排除A项;美国内战,先是北方为了维护国家统一而战,后来演变为一场消灭奴隶制的革命战争,并未涉及选官制度,排除C项;文官制度改革缓慢与1787年宪法无关,排除D项。
2.A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实行文官终身常任制度,即文官一经录用,无过失则终身常任,这样必然会造成文官组织机构臃肿,A项正确;英国的文官考试制度比较健全,排除B项;两官分途强调的是政务官和事务官之间不能交替任职,与文官组织机构臃肿没有直接关系,排除C项;英国君主立宪制度建立后法律法规不断完善,排除D项。
3.D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英国在发生政府危机或内阁换届之际,“从不更迭幕后的政府”,使得政府公务照常进行,这主要是因为文官制度要求文官在资产阶级各政党之间严格保持中立,D项正确。
4.A 根据材料可知,近代英国文官制度实行“文官与政党分离”,主要是为了确保法令的严肃性和行政的公正性,意在维护政策的威权,A项正确;材料主要是强调“文官与政党分离”的影响,并非说明文官制度培养专业人才,排除B项;虽然近代文官制度借鉴了中国科举制度,但这在材料中无从体现,排除C项;材料“专以考试选定专职管理人,这是一个创举”并非强调整个选官制度是首创,“首创近代化选官模式”没有史实依据,排除D项。
5.B 根据材料中的规定可知,美国在高级文官中实行功绩工资制,按工作表现确定是否加薪,旨在调动官员工作积极性,提高行政效率,B项正确。
6.D A、B两项材料无法体现,排除;C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16世纪是西方民族国家形成时期,因此西方对中国古代国家治理的措施非常感兴趣,故D项正确。
7.A 根据材料“需要……由部门首脑直接任命,无须通过公开考试”可知,当时英国文官任用一定程度上仍受传统恩赐官制的影响,故A项正确。政党分肥制指竞选获胜的政党把官职分给党内同僚的做法,材料未体现,排除B项;材料“部门首脑直接任命”不能直接体现争权夺利,排除C项;“部门首脑直接任命,无须通过公开考试”的官员不能保证其专业和能力,排除D项。
8.B 根据材料可知,英国禁止文官参加政治活动,以保证他们不涉及党派利益,能够保持中立,这有利于保障英国政治运行的稳定,故B项正确;材料未涉及文官的考试程序,排除A项;英国文官制度不能杜绝英国政府的腐败,排除C项;英国文官独立于党派之外,材料与政党制度无关,排除D项。
9.A 根据材料“20世纪60年代以后”“更贴近于专业化管理和专业化分工的需要”可知,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开展,社会分工越来越细,“通才”的考核标准已经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故选A项;这一变化是适应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结果,与国家干预关系不大,排除B项;英国早在1840年前后就完成了工业革命,C项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材料反映的是文官考核制度的变化,与议会制度无关,排除D项。
10.D 美国新的文官分类规则有利于政府工作的稳定性和持续性,促进了国家治理水平的提高,故D项正确;高级文官不是通过公开考试进入政府部门的,排除A项;材料中的文官分类无法体现官员的升迁模式,排除B项;材料与官僚习气无关,排除C项。
11.C “政治性”文官的存在一定程度上说明美国文官注重关照本党派利益,体现了政党分肥制的特征,C项正确;总统任命“政治性”文官并未干涉立法权、司法权,不涉及三权分立体制被破坏,排除A项;美国文官集团不仅仅为总统服务,排除B项;“政治性”文官的存在不利于政府工作的稳定,排除D项。
12.B 一战末期,文官分类按级别,而二战后文官按“行政人员”“专业人员”进行分类,这体现了专业化管理,B项正确;A项所述是一战时期的特征,排除;C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D项所述是一战末期和二战后英国文官制度的相同点,与题意不符,排除。
13.【答案】(1)特点:公开考试,择优录取;政治中立,工作隐名;职务常任,论功晋升。(6分)
(2)主要因素:工业革命的推动;国家管理思想的变化;文官道德观、价值观缺失;旧的官员管理体制效率低下,工作积极性低;进一步完善文官激励机制和监控机制的需要。(6分)
【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美国联邦政府建立了主管文官考试与管理的新机构——文官制度委员会”“任何公务人员都没有权利利用职权或个人影响去强迫别人或其他团体采取政治行动”“划入职业文官行列的行政官员不再由总统或部门长官任命,也不再与政治家的选举或任命共进退,而是终身任职”及所学知识可概括得出。第(2)问,根据材料“旨在解决国家机构的政治腐败和文官的道德沦丧问题”“在自由竞争思想的指导下,将竞争机制引入文官的选拔录用”“在科学管理学派理论的指导下,解决文官的分类管理问题”“在行为科学派理论的指导下,完善文官的激励机制和监控机制,以解决调动文官的积极性问题”及所学知识可得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