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1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人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1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人教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6.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8-21 17:37: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4.1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教学目标】
使学生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能正确判断两个比是否能组成比例。
通过引导探究、概括归纳、讨论、合作学习,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
使学生初步感知事物间是相互联系、变化发展的。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应用比的基本性质判段两个数能否成比例,并正确的组成比例。
【教学过程】
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上学期我们学过的比的知识,谁能说说什么叫做比?并举例说明什么是比的前项、后项和比值。教师把学生举的例子板书出来,并注明比的各部分的名称。
我们知道了比的前后项相除所得的商叫做比值,你们会求比值吗?教师板书出下面几组比,让学生求出它们的比值。12:16 43:81 4.5:2.7 10:6
导课师:看来同学们对比的知识掌握的不错,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和比有关的知识---比例。(板书:比例)
探究新知
、探究比例的意义(出示tfboys的照片)
师:你们喜欢他们吗?生:喜欢
师:你们喜欢,老师也喜欢。所以我想把它放到相框里,可是这张照片太大了,所以,我就把它缩小了一下,结果出现了三种情况。(出示;图1 变形、图2 不变形、图3明显变形的)如果是你,你会选择那张照片呢?
师:这张照片之所以没有变形,是按一定的比例缩小的。给出原图照片和图2的长和宽的数据,学生算比值。汇报交流,你有什么发现?比值相同。教师边讲边板书:像这样的两个比12:9 和8:6 比值相等,因此,我们可以用等号来连接,这样就组成了一种新的等式。
国旗中的比例
师:我们的国旗被称为最美的长方形,在不同的场合出现代表着不同的意义。(出示各种场合的国旗)这些国旗虽然大小不同,但形状始终不变,这里面也有这样的关系。(出示四面国旗的长和宽的数据)请学生两人一组,分别算出每面国旗的长与宽的比值。看看又有什么发现?学生计算完后,发现比值都想等。教师以第一面和第二面国旗长与宽的比值为例,比值都相等,可以用等号连接。接下来,让学生找其他的等式,学生说,教师板书。
揭示比例的概念
师:像刚才我们写的这些由两个比组成,并且这两个比的比值都相等的等式,我们就叫做比例。(板书:两个比、比值相等、等式)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什么叫做比例。出示: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就是比例。
比例的分数形式既然比例有两个比组成,因此还可以写成分数的形式。
比与比例的区别与联系。你觉得比例与我们所学的比有什么联系与区别小组讨论,完成表格。集体汇报交流。
即时巩固练习. 下面哪组中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把能组成的比例写出来。
(1)6:10和9:15(2)20:5和1:4
比例的基本性质
教学比例的各部分名称课件出示各部分名称,请生指比例的内项和外项。
2、探究比例的基本性质
出示:3:4=6:8 5:6=10:12
学生算一算,两个外向之积与两个内项有什么关系?汇报交流:两个外项之积等于两个內项之积。课件出示:比例的基本性质。
巩固练习
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下面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
0.2∶2.5 和4∶50 1.2:3/4 和4/5:5
判断题:1)如果3×a=5×b, 那么5:a=3:b。()(2)在一个比例中,两个外项分别是7和8,那么两个内项的和一定是15。()(3)在比例中,两个外项的积是1,那么两内项一定互为倒数。()
拓展1.5 、3、2、4 这四个数做多能组成几个比例?
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