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旋转小结与复习 课件(共27张PPT) 2025-2026学年度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十三章 旋转小结与复习 课件(共27张PPT) 2025-2026学年度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8-22 06:48: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7张PPT)
第二十三章 旋 转
小结与复习
一、旋转的特征
1.旋转过程中,图形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按 旋转 .
2.任意一对对应点与旋转中心的连线所成的角都是
_______,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都______.
3.旋转前后对应线段、对应角分别_____,图形的大
小、形状_______.
每一点都绕旋转中心
同一旋转方向
同样大小的角度
旋转角
相等
相等
不变
1.中心对称
把一个图形绕着某一个点旋转____,如果它能与另一个图形重合,那么就说这两个图形成中心对称,这个点叫做对称中心,这两个图形中的对应点叫做关于中心的对称点.
180°
二、中心对称
2. 中心对称的特征
中心对称的特征:在成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中,对应点所连线段都经过 ,并且被对称中心_______.
3. 中心对称图形
把一个图形绕某个点旋转 180°,如果旋转后的图形能与原来的图形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中心对称图形,这个点叫做它的对称中心.
对称中心
平分
4.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
两点关于原点对称时,它们的对应坐标互为 ,即点 P(x,y) 关于原点的对称点为 P′( , ).
相反数
-x
-y
考点一 旋转的概念及性质
例1 (1)如图 a,将△AOB 绕点 O 按逆时针方向旋转 60°后得到△COD,若∠AOB = 15°,则∠AOD 的度数
是 ( )
A. 15° B. 60° C. 45° D. 75°
A
B
O
D
C
图 a
C
【解析】关键是找出旋转角∠BOD = 60°.
(2) 如图 b,4×4 的正方形网格中,△MNP 绕某点旋转一定的角度,得到△M1N1P1,其旋转中心是( )
A. 点 A B. 点 B C. 点 C D. 点 D
N1
M1
N
M
P1
D
P
A
B
图 b
C
B
【解析】作线段 NN1 与 PP1 的
垂直平分线,交点便是旋转中心.
1. 如图,在 4×4 的正方形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 1,将三角形 AOB 绕点 O 逆时针旋转 90° 得到三角形 COD,则旋转过程中形成的
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针对训练
_______.
例2 如图,正方形 ABCD 中,△ADE 经顺时针旋转后与△ABF 重合.
(1) 旋转中心是 ,旋转了 度;
(2) 如果 CF = 8,CE = 4,求 AC 的长.
点 A
90
解:∵△ADE 绕点 A 顺时针旋转 90°后与△ABF 重合,
∴ BF = DE,S△ABF = S△ADE.
而 CF = CB + BF = 8,
∴ BC + DE = 8.
∵ CE = CD-DE = BC-DE = 4,
∴ BC = 6.
2. 如图,在Rt△ABC 中,∠ACB = 90°,AC = 8,BC = 15,将△ABC 绕点 B 顺时针旋转 60°,得到△EBD,连接 DC 交 AB 于点 F,则△ACF 与△BDF的周长之和为_____.
55
解析:根据旋转的性质得到 BD = BC = 15,从而得到△BCD 为等边三角形,故 CD = 15;在 Rt△ACB 中,利用勾股定理得到 AB = 17,于是得到结论.
针对训练
(1) 画旋转后的图形,要善于抓住图形特点,作出特殊点的对应点;
(2) 旋转作图时要明确三个方面:旋转中心、旋转角度及旋转方向 (顺时针或逆时针).
方法总结
考点二 旋转变换
例3 如图,在Rt△ABC中,∠ACB = 90°,点 D,E 分别在 AB,AC 上,CE = BC,连接 CD,将线段 CD 绕点 C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 90° 后得 CF,连接 EF.
(1)补充完成图形;
(2)若 EF∥CD,求证:∠BDC = 90°.
解析:(1) 根据题意,找准旋转中心,旋转方向及旋转角度,补全图形即可;
解:(1) 补全图形,如图所示.
F
(2) 由旋转的性质,得 DC = FC,∠DCF = 90°,
∴∠DCE +∠ECF = 90°.
∵∠ACB = 90°,
∴∠DCE +∠BCD = 90°. ∴∠ECF =∠BCD.
∴△BDC≌△EFC (SAS). ∴∠BDC =∠EFC.
∵ EF∥DC,
∴∠EFC +∠DCF = 180°. ∴∠EFC = 90°.
∴∠BDC = 90°.
F
(2) 由旋转的性质得∠DCF 为直角,由 EF 与 CD 平行,得到∠EFC 为直角,利用 SAS 得到△BDC 与△EFC 全等,利用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即可得证.
针对训练
4.如图,在等腰 Rt△ABC 中,点 O 是 AB的中点,AC = 4,将一块边长足够大的三角板的直角顶点放在 O 点处,将三角板绕点 O 旋转,始终保持三角板的直角边与 AC 相交,交点为 D,另一条直角边与 BC 相交,交点为 E,则等腰 Rt△ABC
的边被三角板覆盖部分的两条线段
CD 与 CE 的长度之和等于 .
A
B
C
D
E
O
4
例4 如图,在边长为 1 的正方形组成的网格中,每个正方形的顶点称为格点.已知△AOB 的顶点均在格点上,建立如图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点 A、B 的坐标分别是 A(3,2) 、B(1,3).
x
y
O
A
B
(1) 将△AOB 绕点 O 逆时针旋转 90°
后得到△A1OB1,画出旋转后的图形;
(2) 画出△AOB 关于原点 O 对称的图
形△A2OB2,并写出点A2,B2 的坐标.
x
y
O
A
B
A1
B1
A2
B2
解析:(1) 因为旋转角 90°,故用直角三角板及圆规可快速确定对应点的位置;(2) 先根据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确定对称顶点的坐标,再依次连接得到所要画的图形.
易错提示:旋转作图不要搞错方向.
解:(1) 如图所示.
(2) 如图所示,
点 A2 的坐标为(-3,-2),
B2 的坐标为(-1,-3).
5. 如图,在正方形网格中,△ABC 的顶点都在格点(小正方形的顶点)上,将△ABC 绕点 A 按逆时针方向旋转 90° 得到△AB1C1. 请你作出△AB1C1.
解析:作∠CAC1=90°,且 AC1=AC,得到 C 的对应点 C1,由同样的方法得到其余各点的对应点.
解:如图所示.
针对训练
考点三 中心对称
例4 下列图形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
图形的是(  )
   A      B      C      D
D
【解析】图A 、图B 都是轴对称图形,图C 是中心对称
图形,图D 既是中心对称图形也是轴对称图形.
中心对称图形和轴对称图形的主要区别在于一个是绕一点旋转,另一个是沿一条直线对折.这是易错点,也是辨别它们不同的关键.
方法总结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任何一个具有对称中心的四边形都是平行四边形
B. 平行四边形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
C. 线段、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都是中心对称图形
D. 正三角形、矩形、菱形、正方形都是轴对称图形,且对称轴都不止一条.
B
针对训练
例6 如图,从前一个农民有一块平行四边形的土地,地里有一个圆形池塘.农民立下遗嘱:要把这块土地平分给他的两个儿子,中间池塘也平分.农民的两个儿子不知怎么做,你能想个办法吗?
解析 先找到平行四边形对角线的交点 A 和池塘的圆心 B,过 A、B 两点作一条直线可以了.
A
B
7. 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将图形面积二等分,中心对称图形过对称中心的直线将图形面积二等分.请用学过的知识将下图所示的图形面积分成相等的两部分.
针对训练
(1) (2) (3)
解:如图所示.
例7 若点 A (2m-1,2n + 3) 与 B (2-m,2-n) 关于原点 O 对称,则 m =_____, n =_____.
-1
-5
解析:关于原点对称的两个点的横、纵坐标分别互为相反数,可以直接根据此性质列方程(组)求解.
8. 已知点 P (-1-2a,2a-4) 关于原点的对称点在第一象限,则整数 a 的值为 (  )
A.1
B.0
C.0 或 1
D.0 或 1 或 2
针对训练
C
例8 如图所示的图案是一个轴对称图形(不考虑颜色),直线 m 是它的一条对称轴. 已知图中圆的半径为 r,你能借助轴对称的方法求出
图中绿色部分的面积吗?
说说你的做法.
m
考点四 图形变换的简单应用
解:以直线 m 为对称轴,把 m 左边绿色部分对称到 m 的右边,那么左边绿色部分恰好填补了右边的白色部分,所以图中的绿色部分面积等于半个圆的面积,也就是 .
m
本章知识结构图
旋转及其性质
平移及其性质
轴对称及其性质
中心对称图形
中心对称
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
图案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