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松原市五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地理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吉林省松原市五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地理试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8-21 17:48: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吉林省松原市五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地理试题
一、单选题
新疆某中学以本地红花生长为主题,开展主题探究学习。左图为活动方案略图,右图为地球公转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红花采摘时,地球公转位置最接近的是( )
A.a B.b C.c D.d
2.红花采摘期间,当地同学描述的现象正确的是( )
A.日出时刻越来越早 B.日出方位越来越偏北
C.白昼时间逐日变短 D.正午影子朝南且变长
秦岭山脉是中国南北地质衔接与东西地质转化的一个枢纽地带,在内外力共同作用下形成了今天的秦岭与渭河盆地。下图为秦岭与渭河盆地形成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奠定图示区域基本地表形态格局的是( )
A.岩浆活动 B.地壳运动 C.板块张裂 D.风化作用
4.图示山麓冲积扇自扇顶至扇缘的特点为( )
①海拔逐渐降低 ②地下水埋深变浅
③堆积物粒径由细到粗 ④砂砾混杂,磨圆度较差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①②
下图为1月某时刻亚洲部分地区的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单位:hPa)。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据图指出此刻控制北京与乙地的天气系统分别是( )
A.冷锋暖锋 B.暖锋反气旋 C.冷锋气旋 D.暖锋准静止锋
6.若甲为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则其形成的原因是( )
A.1月副热带高压带被海洋上的低压切断,使副热带高压只保留在陆地上
B.气压带风带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形成
C.季风环流形成的冬季风所致
D.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因素影响,1月陆地气温低气流下沉,形成高压
7.地处内蒙古自治区西部沙漠地区的巴彦浩特镇,东临贺兰山,蒸发量近3000mm,年降水量约150mm。该地区内沙漠中的低洼地发育了面积小、深度小的众多湖泊,冬季易结冰。下图示意该地区湖泊总面积的年内变化。导致4月湖泊面积比7月大的原因有( )
①气温较低,蒸发量小 ②湖泊结冰 ③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 ④大风天气多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每年有大约400座冰山完成从格陵兰岛始发的漫长行程,最终漂入纽芬兰岛附近的温暖水域。读北大西洋中高纬度洋面年平均水温图。完成下面小题。
8.纽芬兰岛冰山的最佳欣赏月份是( )
A.5月 B.8月 C.2月 D.12月
9.从海—气相互作用角度看,图中乙海域气温较同纬度偏高的原因是( )
A.大气降水,将水分输入到海洋 B.暖流过境,海水从大气吸收更多热量
C.暖流过境,增加海水潜热释放 D.纬度较高,海水冷凝作用,释放热量
黄土高原位于太行山以西、乌鞘岭以东,秦岭以北、长城以南广大地区,海拔1000~2000米,是世界上黄土覆盖面积最大的高原,自然景观多样,自然带分异明显。鱼鳞坑是在较陡的山地上,有序挖掘半月形坑穴,状若鱼鳞。其具有一定的蓄水能力,再加上植树造林,可保土、保水、保肥。左图为黄土高原自然带分布图,右图为鱼鳞坑示意图及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鱼鳞坑可保土、保水、保肥进而可改善生态环境,这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
A.地域性 B.整体性 C.差异性 D.均衡性
11.左图甲、乙、丙、丁自然带的判断正确的是( )
A.甲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B.乙自然带分温带草原荒漠带
C.丙自然带为温带草原带 D.丁自然带为温带森林草原带
12.左图自然带更替所体现的地域分异规律( )
A.主要由于热量条件不同导致 B.沿纬线延伸,并随纬度而变化
C.这种分异多沿经度方向变化 D.呈现随等高线延伸的不同带状
有学者将海南岛划分为五大气候区(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海南岛五大气候区划分的依据指标最可能是( )
A.气温和降水 B.降水与蒸发 C.地形与地貌 D.植被与土壤
14.下列关于图示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区域间的界线是明确的
B.区域的内部没有相似性
C.区域内部各要素之间构成一个整体
D.区域之间是按照单一指标来划分的
宁夏石嘴山市位于贺兰山东麓,气候干旱,生态环境脆弱,但当地煤炭资源丰富,号称“塞上煤城”,随着煤炭资源枯竭,当地政府因地制宜积极探索新的产业之路;近年来,石嘴山市大武口区星海镇枣香村发展鲟鱼养殖及鱼子酱加工,成为石嘴山市产业转型的一个缩影。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石嘴山市所在地区生态环境脆弱的主要表现是( )
A.地势起伏大,水土流失严重
B.地处半湿润、半干旱地区,生物结构单一
C.受自然与人类活动因素的叠加,荒漠化加剧
D.超强度开采地下水导致地表水短缺
16.枣香村发展水产养殖及加工产业对石嘴山市所在地区的意义有( )
①利于产业转型 ②增加就业机会
③利于旅游业等第三产业的发展 ④有效助力乡村振兴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二、综合题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南迦巴瓦峰,地处喜马拉雅山脉、念青唐古拉山脉和横断山脉的交汇处。主峰7782米,是中国西藏林芝市墨脱县境内最高的山。地理学家杨逸畴先生这样描述南迦巴瓦峰:“南迦巴瓦峰历来以陡峭险峻著称……雅鲁藏布江下游绕南峰急拐弯南流,构成举世闻名的大拐弯峡谷。高峰耸峙、峡谷幽深,高山构成地形上的巨大屏障。”2017年12月,连接西藏墨脱县与派镇的多拉雄公路隧道全线贯通。下面左图为喜马拉雅山脉东段地层地貌剖面示意图,右图为墨脱县某段山路景观图。
(1)指出那木拉错所处的构造地貌类型,并说明那木拉错的形成过程。
(2)从内、外力作用简述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峡谷高峰耸峙、峡谷幽深的原因。
(3)分析墨脱县地形对交通运输方式及线路布局的影响。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9年8月4日14时(北京时间),台风“利奇马”在西北太平洋洋面上生成,7日05时加强为台风,10日01时45分在台州温岭城南沿海登陆,中心最低气压930hPa,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6级(52m·s-1),强度在建国以来登陆浙江的台风中位列第三。受其影响,浙江普降暴雨到大暴雨,部分地区特大暴雨,最大临海括苍山过程雨量834.3mm,台州玉环、温岭和临海以及宁波北仑过程雨量均破历史最大纪录。下图(a)为“利奇马”台风路径图,图(b)为台风强度变化图(虚线:登陆时刻)。
(1)指出图(b)中甲、乙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2)简述台风“利奇马”的形成过程。
(3)分析台风“利奇马”在台州温岭城南沿海登陆后强度的变化及原因。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山西省吕梁市文水县(见下图)位于山西省中部,地势西高东低,西部山区,山高坡陡,多呈东西走向,中部黄土丘陵区,面积较小,海拔在1300米左右,东部平原海拔在800米以下。近年来山西省文水县北张乡党委、政府立足乡情实际,积极谋划,探索土地托管新模式,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济体系,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不断激活现代农业转型发展新动能、真正让农民的土地“活”起来,让农民当起“甩手掌柜”,增产增收。
(1)推测文水县东部和中部土地撂荒在成因上最主要的差异。
(2)评价中部地区土地撂荒的影响。
(3)说明在土地流转前提下,进行土地托管带来的好处。
参考答案
1.C 2.C
3.B 4.D
5.C 6.D
7.B
8.A 9.C
10.B 11.C 12.C
13.B 14.C
15.C 16.B
17.(1)地貌类型:背斜谷。形成过程:该地背斜顶部因受张力作用和断层作用,多裂隙发育,易被外力侵蚀,形成地势低洼的谷地(背斜谷),同时来自周边地区的降水和冰雪融水不断汇入谷地,积水成湖。
(2)该地位于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边界,岩层受挤压隆起,地壳不断上升,形成高大的山体;流水不断向下侵蚀,形成幽深的峡谷。
(3)
对交通运输方式的影响:山区地面起伏大,修建交通线的成本及技术难度较大,因此山区主要发展成本及技术要求较低的公路。对线路布局的影响;山区的交通线主要布局在地势相对和缓的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山区地面起伏大,陡坡多,为降低线路的坡度,山区的交通线往往呈“之”字形迂回前行。
18.(1)甲为气压;乙为风速。
(2)8月份西北太平洋水温较高,海洋不断加热大气,大气膨胀上升,洋面气压降低,形成热带低压;由于上升的大气中富含水汽,水汽凝结释放的热量继续加热大气,使大气进一步上升,带动底层空气不断上升,洋面气压持续降低,使得外围暖湿空气源源不断地流入;随着这一过程的持续进行,热带低压逐渐加强并形成台风。
(3)“利奇马”登陆后,强度逐渐减弱,最终消亡。
原因:“利奇马”登陆后失去了海洋水汽和热量供应,空气上升的动力减弱,中心气压逐渐升高,叠加陆地摩擦力大。
19.(1)东部地区:农民外出打工、农村劳动力短缺,耕地无人种。
中部地区:耕地破碎、各地块分布较远,交通不便;耕地地块面积小、难以实现机械化操作;以丘陵山地为主,耕地坡度大,不利于耕作。
(2)有利影响:耕地撂荒可减少对植被的破坏,恢复当地的生物多样性;有利于当地的水土保持,减少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有利于改善当地的气候。
不利影响;农作物播种面积减小,粮食产量大大降低。
(3)在土地流转的前提下,进行土地托管,使得土地连片经营种植,实现了土地集约化、规模化生产,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提升了农民的土地收入和收益。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