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 上册 第一单元 侵略与反侵略 同步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 上册 第一单元 侵略与反侵略 同步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7-31 17:52: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 侵略与反侵略 同步练习
第I卷(选择题)
1.1895年,有人写出这样的对联:“台湾今已归日本,颐和园又搭天棚”,该对联描述的是哪个条约签订之后的状况( )
A.《马关条约》 B.《南京条约》
C.《辛丑条约》 D.《北京条约》
2.有一位外国人手中有四部反映清朝历史的影视作品,请你按照历史发展进程向他推荐观看的先后顺序是
①《鸦片战争》 ②《末代皇帝》
③《火烧圆明园》 ④《甲午风云》
A.①②③④ B.④②①③
C.①③④② D.④③②①
3.1907年,北京城一茶馆里有四位当地居民在聊天,张三说:“我看见谭嗣同赴法场。”李四说:“我参加过义和团。”王五说:“我读过《民报》。”赵六说:“我家住在东交民巷。”你认为他们中谁说了谎
A.张三 B.李四
C.王五 D.赵六
4.中英《南京条约》规定:“在中国进出口贸易中,应纳进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这一条款指
A、赔款 B、开发通商口岸
C、关税协定 D、开设工厂
5.清政府完全成为西方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变成了“洋人的朝廷”是在
A.《南京条约》签定后 B.《北京条约》签定后
C.《马关条约》签定后 D.《辛丑条约》签定后
6.某学校开展爱国主义电影观摩周活动,请你按照历史发展进程向同学们推荐下列四部电影
①《南昌起义》 ②《甲午风云》
③《鸦片战争》 ④《长征》
A.③①②④ B.③②①④
C.①②③④ D.②①③④
7.学习历史,必须分清哪些是史实,哪些是观点。下列各项中属于观点的表述是
A.《南京条约》
B.1900年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
C.1898年百日维新
D.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中华民族的抗争史
8.“舞动的北京”是和平、友谊、进步的象征。某电视台准备制作历史纪录片《1901年底的北京城》,片中不应该出现的画面是:
A.圆明园已成残垣断壁 B.清政府在筹备大量赔款
C.驻扎有外国军队 D.东交民巷居住许多北京居民
9.近代史上,英国发动或参与对中国的侵略战争有:
①鸦片战争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
③甲午中日战争 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0.有人说南京是中国近代历史的缩影。下列史实不能印证这一观点的是
A.八国联军侵华 B.中华民国成立
C.日本制造屠杀惨案 D.蒋家王朝覆灭
11.近代史上,清政府把香港岛割让给英国、把台湾岛割让给日本的不平等条约是
A.《天津条约》、《马关条约》 B.《北京条约》、《辛丑条约》
C.《南京条约》、《马关条约》 D.《马关条约》、《辛丑条约》
12.1894年,外国资本在中国经营的近代工业的投资总额约2800万元。到1914年,外国在华工业投资总额约为11060美元,较1894年前工业投资涨了近8倍。各国纷纷扩大在华资本的所谓“法律”依据是( )
A.《南京条约》 B.《二十一条》
C.《辛丑条约》 D.《马关条约》
13.下列材料与历史事件对应错误的是( )
A.“洋人好比一只鹰,黄毛高鼻绿眼睛。鹞鹰凶恶怕弓打,洋人怕的红头军。” ——义和团运动
B.“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 ——左宗棠收复新疆
C.“春愁难遣加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潜。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马关条约》签订
D.“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戊戌六君子”就义
14.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的消息付出,全国上下一片哗然,众人议论纷纷,忧心忡忡。下列议论不符合史实的一项是( )
①割地赔款,丧权辱国
②清政府已成为“洋人的朝廷”
③允许外国人在中国开办工厂,中国民族工业没指望了
④圆明园被烧掉太可惜了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5.据1895年《纽约时报》报道,恭亲王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他自己并不了解日本人发动战争的目的,也不知道日本人想从战争中获得什么。他说:“难道日本人能侵占我们所有的省份吗?他们这样做苍天会答应吗?其他民族、其他国家会坐视不管吗?”上述材料反映出甲午中日战争失败的原因是( )
A.清军战斗力不强 B.清政府内部不团结
C.日本军事力量非常强大 D.清政府对形势认识不清
16.在山东刘公岛有一座甲午战争纪念馆,如果你是一名解说员,你将向参观的人们介绍哪些内容( ) ①林则徐率军抵抗英军
②邓世昌为国捐躯
③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④中国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7.《辛丑条约》签订后,一本启蒙读物中这样写道:“这中国,哪一点我还有份;这朝廷,原是一个名存实亡!替洋人,做一个守土长官!”下列《辛丑条约》的条款中,最能体现“替洋人,做一个守土长官”观点的是( )
A.中国赔款白银4.5亿两
B.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C.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界”,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
D.拆毁大沽炮台,准许各国派兵驻扎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18.1840年爆发的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侵略者纷至沓来,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以下对条约的分析正确的是( )
①《南京条约》使列强的侵略由沿海深入到内陆
②《马关条约》打击了中国民族工业
③《辛丑条约》使清王朝的内政外交受洋人控制
④三个条约的签订都使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②③④
第II卷(非选择题)
19.阅读下列材料:
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骄傲自满,19世纪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他们受到了巨大的刺激,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其结果是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
——《全球通史》第十六章
请回答:(共15分)
(1)你认为材料中所说使中国人受到巨大刺激的“19世纪三次灾难性的战争”指的是哪三次战争?(3分)
(2)简述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6分)
(3)文中所说中国人民“反入侵”的斗争有哪些?请举出两例来。(4分)
(4)针对发生在19世纪中国这种入侵与反入侵的斗争,你有什么感想?(2分)
20.【话说近代中国】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南京是一座饱经沧桑的城市,是近代中国的缩影。近代以来,它受到了外来列强战火的多次侵扰。历史事实证明:南京不仅是悲情之城,更是英雄之城。可以说,“南京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也是中国近代史的终点。
(1)南京“受到了外来列强战火的多次侵扰”,请举一例说明。
(2)面对列强侵略,中国人民奋起反抗。请写出近代中国反抗外国侵略的英雄人物及其事迹。(至少写出两位英雄人物及其事迹)
22.中日关系源远流长,曲折复杂。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日友好源远流长。在绵延二千多年的交往中,中华民族和日本民族相互学习、相互借鉴,促进了各自的进步与发展……
——温家宝总理在日本国会的演讲
材料二 1887年,日本的军事部门在广泛调查后提出《讨伐清国策案》,要求在5年内( 1892年之前)完成一切准备工作,待可乘之机,对中国采取突然袭击,吞并一部分中国领土,分裂全中国。
——新浪读书《大国崛起·日本》
材料三 辛亥革命老人吴玉章在自己的回忆文章中写道:“甲午战败的消息使全中国为之震动。从前我国还只是被西方大国打败过,现在竟被东方的小国打败了,而且失败的那样惨,条约又订得那样苛刻,这是多么大的耻辱啊!”
材料四 据报道,有记者问:“2014年是中日甲午战争爆发120周年。中方如何看待中日关系的未来?”外交部发言人表示,“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今天的中国已不再是120年前的中国,我们完全有能力、有信心捍卫自己的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民族尊严”
请回答:
(1)在古代历史上,中日友好交流密切。请举一例加以说明。
(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写出19世纪90年代日本对中国发动的战争名称;并写出该战争后中国人觉醒的表现。
(3)材料三中提到“从前我国还只是被西方大国打败过”,请列举两例史实加以说明。
(4)结合材料四及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国力和外交之间关系的认识。
22.
材料一,鸦片战争失败后,英国政府强迫清朝政治签订了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材料二 见今中国已开通商口岸以外,应准添设下开各处,立为通商口岸;以便日本臣民往来侨寓、从事商业工艺制作。所有添设口岸,均照向开通商海口或向开内地镇市章程一体办理;应得优例及利益等,亦当一律享受:……日本政府得派遣领事官于前开各口驻扎。
——摘自《马关条约》
(1)《南京条约》中开放通商口岸最多的省份是 。
(2)据材料二,《马关条约》开放的通商口岸有哪些?这些通商口岸与《南京条约》开放的通商口岸相比,地理位置分布上有何不同?分析《马关条约》中开放通商口岸的影响。
(3)请从人类文明发展的角度谈谈你对中国“被迫开放”的认识。
参考答案
1.A
2.C
3.D
4.C
5.D
6.B
7.D
8.D
9.C
10.A
11.C
12.D
13.A
14.D
15.D
16.C
17.B
18.C
19.(1)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3分)
(2)1842年8月,中英《南京条约》签订,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的半封建社会。
1895年4月,中日《马关条约》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的半封建社会。
1901年9月,中国同俄,英,美,日,德,法,意,奥等国签订《辛丑条约》,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的半封建社会。(6分)
(3)林则徐虎门销烟;太平天国运动中太平军痛打“洋枪队”;左宗棠抗击沙俄收复新疆的斗争;甲午中日战争中邓世昌等清军将领抗击日军斗争;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的斗争。(答出任意2个即可给满分4分。)
(4)落后就要挨打,中国人民有着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等均可。(2分)
20.
(1)鸦片战争,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在全面侵华战争中,日军攻占南京,制造了南京大屠杀。(其他答案符合题意也可)(任一点,2分)
(2)林则徐虎门销烟;左宗棠收复新疆;邓世昌在黄海大战中壮烈殉国;张自忠在抗战中为国捐躯;卢沟桥事变后,佟麟阁血洒疆场;卢沟桥事变后,赵登禹血洒疆场等。(其他答案符合题意也可)(任两点,4分)
21.
(1)(2分)日本遣唐使、阿倍仲麻吕来华、鉴真东渡(任答一点2分)
(2)(5分)战争名称:甲午中日战争(1分);影响:大大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但同时也带了中国民族意识觉醒,政治上出现了戊戌变法、经济上掀起了实业救国的思潮(4分,积极和消极影响各占2分)
(3)(2分)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沙俄侵吞中国北方和西北大片领土(任答两点2分)
(4)(3分)认识:国家力量是影响国际关系的重要因素。要维护国家利益,必须提高综合国力;外交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加强对外交往有利于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弱国无外交;(言之有理即可)
22.
(1)(3分)南京(1分);珠江(1分);福建(1分)
(2)(8分)口岸:沙市、重庆、苏州、杭州(每城市1分);
不同:由沿海深入内陆;沿长江分布(2分);
影响:列强侵略由沿海深入到内陆;侵略方式由商品输出变为资本输出(2分)
(3)认识:列强的侵略使中国丧失了领土主权,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开始瓦解,打击了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但在一定程度上也促使了中国人睁眼看世界,开始近代化探索。(2分,能一分为二的看待侵略,言之有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