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9张PPT)
有人说 ,“开卷有益”我觉得很有道理,读书会增长我们的见识,陶冶我们的情操。但如果看了不良的书籍,就会毒害我们青少年的身心,所以,我认为开卷有益也无益。
大家想一想,这样的观点明确吗?
不明确。开卷究竟是有益还是无益?
没有做出明确的判断。
导入新课
观点要明确
写 作
1.理解写作中观点明确的意义与基本要求。(重点)
2.掌握概括并明确表达自己观点的方法与技巧。(难点)
3.通过写作实践使自己真正做到议论文观点鲜明。
学习目标
第一课时
学习任务:
理解“观点要明确”的意义与要求
论点的要求:
①正确——不能偏离题目或所供材料的主旨。
②鲜明——有明确的褒贬立场。
③新颖——写出自己独到的见解。
④唯一——一篇文章只能有一个中心论点,但可以有几个分论点。
论点是作者对某个问题或现象所持的明确立场或见解,需通过论据和论证加以证明,论点的提出一般是一个较完整的判断句;论题即论述的话题(对象)常以一个短语出现。
论点的位置灵活,可在标题、文首,也可在文中,还可在结尾;论题的位置一般在标题或文首。
回顾议论文相关知识,论点有哪些要求?它与论题有何区别?
知识回顾
请判断以下各题哪是论点,哪是论题。
1.敬业与乐业( )
2.但我确信“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
3.要敬业,更要乐业。( )
4.有不少学生沉迷于电子游戏。( )
5.电子游戏的危害( )
6.电子游戏最大的危害是影响学业成绩。( )
7.中学生不能沉迷于电子游戏。( )
8.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
9.然而,在这笼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
论点
论题
论点
都不是
小试牛刀
论题
论点
论点
论点
都不是
解题
对事物的立场、看法和出发点。即赞成什么,反对什么。
清晰明白而确定不移。即赞成什么反对什么鲜明清晰。
写作指导
阅读下面这段文字,你能判断出其观点吗?
常言道:勤能补拙。居里夫人在法国读书时,每天早晨,总是第一个来到教室;每天晚上,几乎都在图书馆度过。图书馆在10点钟就关门了,她便回到自己的小屋子里,在煤油灯下读书常常到深夜。如果她不是惜时如金,能取得后来的成功吗?
1.勤能补拙
2.惜时如金
3.勤能补拙且惜时如金
观点不明确
居里夫人是勤的,但她并不拙 。“勤能补拙”的关键在“勤” “拙”二字; “惜时如金”的关键在“惜时”,即勤。
小试牛刀
例:我们中国,假期补课在某些偏远乡镇,甚至县城已经成了一种常态,那么,到底应不应该假期补课呢?我觉得可以从不同角度去分析。从国家教育部门的安排来看,假期是为了让学生和老师得到充分的休息,劳逸结合才能更好地学习和工作,假期补课实际上是学生和老师在极度疲劳状态下进行作和学习,工作、学习效率应该是极为低下的,并且影响了老师和学生的身体健康。从家长和学生的前途来考虑,个别家长对于放假的孩子管理不善,再加上个别孩子自控能力较弱,可能会导致孩子太过于贪玩,从而影响了孩子孩子的学业,进而影响孩子的前途。
所以,到底节假日补课好不好,真是不好说。
1.态度不明确。
以“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骑墙态度,和稀泥,没有鲜明的立场。
观点不明确
观点不明确的表现
例:我们在学校要做一个好学生,在家里要做一个好孩子,在社会上要做一个好公民。做一个好学生才能学习好,成为国家栋梁;在家里做一个好孩子,才不会惹父母生气,体现孝道;在社会上做一个好公民,才能被大家所认可和接受。
2.论说范围过宽。
力求面面俱到,于是泛泛而谈,结果失去焦点,缺乏针对性。
3.语言不简洁。
语言无条理,啰里啰嗦,拖泥带水。
下面这些句子观点明确吗?
01
02
03
04
与时代共振,青春方能闪光
微光与星河
05
不负时代,青春自闪光
青春当如何?
与时代共舞,光彩耀中华
在时代大潮中闪耀青春
06
小试牛刀
《敬业与乐业》。观点:“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观点:“现在,我证实,发生了一次偷窃,有两名窃贼。”即英法联军远征中国是强盗行为。
《论教养》。观点:有教养、有风度是以尊重的态度对待别人。
《精神的三间小屋》。观点:一个人的精神空间要有爱与恨,有事业,有独立思考能力。
这一单元我们学了哪些议论性文章?它们表达了作者的什么观点?
观察回顾所学课文表达观点的句子,它们有什么特点?
表达观点的句子都是陈述句,可以用“是”“要”这类词连接。
怎样才能做到观点明确呢?
(1)要把问题想清楚,围绕题目或按照材料的要求,形成一个旗帜鲜明的观点,并用一个判断句将观点表述出来。
根据提示,将相应的语句补充完整
……是……
……要/应当/必须……
……能够/将会……
◎脸上常带微笑,能够让你更美丽。
◎为弱者献一次爱心,将会 。
◎诚实是做人的基本品格。
◎青少年爱玩电子游戏是 。
◎人应当敬业、乐业。
◎人在困难面前必须 。
弊大于利的
坚强(勇敢、乐观)
成功(收获成长)
①挫折是进步的阶梯
②战胜挫折,才能成功
③想要行稳致远,必先直面挫折
④要做百炼钢
请以“挫折”为话题,用肯定句式,写出三个观点句。
小试牛刀
请以“挫折”为话题,用否定句式,
写出三个观点句。
①莫让挫折战胜了你
②不要害怕挫折
③别在挫折面前低头
请以“挫折”为话题,用复句形式,写出三个观点句。
①因为无畏挫折,所以战无不胜
②假如害怕挫折,必会一败涂地
③敢于直面挫折,才能战胜挫折
题目直接表明观点。如《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在开篇处亮明观点,紧接着进行阐释、论证。如《敬业与乐业》。
先一层层地阐述、论证,在结尾处总结观点。如《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
(2)在文章中凸显观点。
输不丢人,怕才丢人
电影《梅兰芳》中有个十三燕,是个曾名重一时的“伶界大王”。后来,梅兰芳迅速崛起,大有取而代之之势,他与梅兰芳唱对台戏时落于下风。眼见敗势已成,他却没有选择逃避。即使面对空旷的戏台,他仍然一丝不苟地坚持唱完了最后一场,并且在临死前留下那句掷地有声的话语“输不丢人,怕才丢人”。所以,尽管十三燕是个失败的人物,但却令人敬佩,因为他道出了一个做人的基本真理,而且自己就是实践这一道理的榜样。
本文的论点是:
输不丢人,怕才丢人。
(标题揭示)
小试牛刀
①现代西方教育中有“尝试错误”的理论;五百年前,明朝人沈君烈就提出“终日学终日误,终日误终日学”的观点。可见,在错误中学习,勇于尝试,就有机会获得成功。
......
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答案:在错误中学习,勇于尝试,就有机会获得成功。
(开头提出)
勤出智慧。传说古希腊有一个叫德摩斯梯尼的演说家,因小时口吃,登台演讲时,声音含混,发音不准,常常被雄辩的对手所压倒。可他不气馁,心不灰,为克服这个弱点,战胜雄辩的对手,便每天口含石子,面对大海朗诵,不管春夏秋冬,坚持50年如一日,连爬山、跑步也边走边做演说,终于成为全希腊一个最有名气的演说家。宋代学者朱熹讲过一个故事:福州有一个叫陈正之的人,反应相当迟钝,读书每次只读50字,一篇小文章也要读一二百遍才能熟。但他不懒不怠,勤学苦练,别人读一遍,他就读三四遍,天长日久,知识与日俱增,后来无书不读,成了博学之士。这表明,即使天资比较差,反应比较迟钝,只要勤,同样也是可以变拙为巧的。
本文的论点是:
勤出智慧。
(抓文段中心句)
老实人是不是总要吃亏?在腐败黑暗的旧社会,老实人吃亏并不奇怪,甚至是常事。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老实人吃亏不再成为一种普遍的、正常的现象。不老实的人可能会得意于一时,但最终吃亏的还是他们。像鲁迅先生所说的,谎话也会淹没他自己。假象与谎话被拆穿的那天,说谎者何颜对人呢?有些阿谀奉承、投机钻营的人,可能一时会受到某个上司的赏识,但他会永远春风得意吗?常言道:“聪明反被聪明误”,不老实的人终归要为他的不老实付出代价。总的来看,还是做老实人不吃亏。
本文的论点是:
老实人不吃亏。
(结尾归纳)
(稍作变化)
这段文字的观点是:
一个人在学习过程中有若干重要的关节,如果处理不好,往往会影响学习的效果。初学的一个重要的关节,就是在刚刚学会一、二、三或外国文A、B、C等等的时候,有一些轻浮的人,正如那个富翁的儿子一样,往往就“欣欣然”起来,以为“得矣,得矣”,什么都懂得了。这也好象学打拳,刚学会几个动作,多半以为自己很了不得,处处想跟别人较量几下子。倒是学得多了,真正有了一些本领,才反而虚心起来。由此可见,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是自命不凡;越是有本领的才越谦虚谨慎。
学习过程中应当谦虚谨慎,不能自命不凡。
方法点拨
对于写作高手, 论点无论在文章的开头、中间或结尾出现,都不会影响到论点的鲜明性。但对于初学者,在学习议论文写作时,最好把论点放在开头,因为这样做能起到开宗明义、开门见山的鲜明效果,也为后边的论述创造了便利条件。而且作文考试,一篇议论文的字数不多,应尽快地摆出论点,使文章中心明确,所以,一般都把论点置于文章的开头。
在文章中的哪个位置上论点才是鲜明的呢?
(3)观点具体,避免空泛
不要面面俱到,更不应泛泛而谈。范围太大,难以展开,容易写得空洞抽象;范围恰当,切合实际,易于提炼明确的论点,写得具体落实。如梁启超的《敬业与乐业》,作者紧紧围绕“敬业与乐业”展开论说,并提出中心论点“我确信”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观点具体,不空洞。
(4)表达清晰,简明扼要
议论文是以理服人,要具有理性色彩。论点是议论文的核心,因此在表述观点时,语言要简明,而不可大量堆积辞藻,内容空洞。同时还要求语言凝练,即要求行文的过程语言文字言简意赅,表意准确。如梁启超的《敬业与乐业》一文,作者用简洁的语言提出论点——“我确信”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材料:九年级的学习生活已经过去了一段时间,相信你对九年级的学习生活已有了自己的感受。进入九年级告别了小学时的无忧无虑,初一初二时丰富的课外生活,如果让你用一个关键词来概括九年级的生活主旋律你觉得哪一个词最合适呢
请你用这个关键词提出一个观点。
小试牛刀
1.忙碌是九年级的“主旋律”。
2.爱拼才会赢。
3.奋斗的青春更美丽。
4.我们应当为梦想而战。
观点:
同一个材料,多角度思考,确立不同的观点。
根据材料有人提炼出了下面的观点,请你判断是否明确。
寓言:小马要过河,先问牛大伯,问是否可以蹚过去。牛大伯说水很浅,能蹚过。小马正准备过河,忽然松鼠告诉它,水很深,不能过,前天还淹死了它的一个同伴。小马没主意了,回去问妈妈。妈妈叫它自己多想想,试一试。结果小马顺利地过了河,水不深也不浅,刚好没过膝盖。
观点:
善于听取他人意见。
没有个人主见。
我们应当相信谁呢?
真知也许从实践出。
要学会观察事物,别人给的意见,自己要懂得判断,发挥主观能动性。
……
辨析:
“善于听取他人意见”与“要善于听取他人意见”。
“没有个人主见"与“不要做没有个人主见的人”。
“我们应当相信谁呢?”与“疑问句不能表达观点”。
“真知也许从实践出”与“论点必须鲜明,不能模棱两可”。
“要学会观察事物,别人给的意见,自己要懂得判断,发挥主观能动性”与“不要过分迷信经验,要敢于尝试”。
本节课我们结合经典议论文,了解了议论性文章观点的特点,学习了如何确立文章的观点,简明扼要地表达自己的观点。立意正确、态度鲜明、有针对性、简明扼要是观点的主要特点。在确立观点时同学们要多角度思考,力求观点深刻不俗。最后观点表述时,要做到语言简洁、观点明确,特别要注意,观点的表述是一个陈述句。
课堂小结
请以“挫折”为话题,写一段有明确观点的议论性文字。
名言:
1.大海里没有礁石激不起浪花,生活中经不住挫折成不了强者。--谚语。
2.苦难对于天才是一块垫脚石,对能干的人是一笔财富,对弱者是一个万丈深渊。——[法]巴尔扎克
3.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唐]刘禹锡
4.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春秋]孔子
随堂练笔
请以“挫折”为话题,写一段有明确观点的议论性文字。
人要直面挫折。谚语有云:“大海里没有礁石激不起浪花,生活中经不住挫折成不了强者。”强者,强者直面痛苦,战胜痛苦;弱者害怕痛苦,败于痛苦。居里夫人的丈夫法国物理学家彼埃尔 居里,在一次偶然的交通事故中不幸丧生,这沉重的打击,使得她深陷于丧夫的痛苦之中。但居里夫人却仍以惊人的毅力继续科学研究,在1911年第二次荣获了诺贝尔奖,创造出了科学史上的奇迹。人生难免遭遇痛苦,重要的是以什么样的态度去面对,是直面痛苦,还是屈服于痛苦,答案其实是不言而喻的。
第二课时
学习任务:
实践写议论文做到观点鲜明
阅读材料拟提纲
一、好奇,指的是对未知发生兴趣,感到新奇。有人对宇宙的奥秘感到好奇,于是着迷地仰望星空,观察探究;有人对“小人国”的故事感到好奇,于是反复阅读《格列佛游记》;有人对周围事物的变化感到好奇,于是去追寻这变化的原因……好奇,会促使你发现未知的精彩,会让你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阅读下面论及“好奇”的语句,从表达观点是否清楚的角度进行判断、评价,然后选定其中的一个观点,列出你的作文提纲。
1.好奇,往往是发现真理的第一步。 2.好奇,有时被毁灭在所谓规范统一、无个性差异的教育之中。 3.好奇,有健康与不健康、有价值与无价值之分,还有年龄的差异、性别的差异,当然这些区分和差异不太明显。 4.好奇,是一种良好的心理状态,引人探究复杂的未知领域,但也会使人在探究过程中因太执着而迷失自我。
写作实践
1.上述语句,有的强调好奇的价值,有的审视好奇心的毁灭,还有的辩证分析好奇的正反面。理解语句的含义,从中选出你最有感触、有话可说的一句话作为自己的观点。 2.围绕观点列出提纲,要体现出你的论证思路。
提示:
二、在第一题的基础上,写一篇300字左右的议论性短文。
1.根据提纲写,并适时调整,注意作文思路要清晰、有层次。
2.对选用的材料要进行具体分析,使之能够支持你的观点。
提示:
《好奇,往往是发现真理的第一步》思维导图
观点鲜明 语言简洁
提出
问题
好奇,往往是发现真理的第一步
解决
问题
分析
问题
发出呼吁
表明态度
运用各种论证方法
好奇有什么作用
为什么需要好奇
文题:好奇,往往是发现真理的第一步
开篇点题:好奇,往往是发现真理的第一步
分论点一:有了好奇,你的生活就处处充满了乐趣
(例证法)
分论点二:有了好奇,往往就有了探索真理的动力。
(例证法)
结尾:再次点题,强调拥有好奇心的重要性。
主体
总——分——总
范例(列提纲)
好奇,往往是发现真理的第一步
你希望你的人生是一潭死水,还是波涛起伏?你希望你的人生是封闭成茧,还是节节向上?相信大多数人都会选择后者。那么,请你拥有一颗好奇心吧!因为好奇往往是发现真理的第一步。 ①
①巧妙引出观点:开头运用两个设问句提出问题,然后在此基础上自然表明自己的观点。
例文点评
有了好奇,你的生活就处处充满了乐趣。马路上的一条小虫,天空的一只小鸟,耳畔的一段对话,天边的一带彩云,都可能给你带来一种冲动,一份惊喜,一片遐想……好奇心就像一撮奇妙的盐巴,放进生活的水杯里,普普通通的白水就变得有滋有味。 ②
②从生活中的细节说起,体现好奇给人带来的乐趣。
有了好奇,往往就有了探索真理的动力。牛顿因为对一只砸到头上的苹果产生好奇,最终发现了万有引力;瓦特因为对水蒸气顶起笨重的水壶盖产生好奇,最终发明了蒸汽机;伽利略因为对吊灯摇摆产生好奇,最终取得了物理学上新的突破。③
③论述具体有力:文中举出牛顿、瓦特、伽利略的典型事例,充分证明了文章的中心论点。
好奇是多么奇妙!好奇是多么重要!让我们拥有一颗好奇心吧,因为它往往是我们发现真理的第一步。④
④结尾点题:强调了拥有好奇心的重要性,深化了中心论点。
1.观点鲜明,层次清晰。
开篇由设问引出论题,用简洁的语言表明了自己的观点。然后围绕论点从普通生活细节、科学家研究发现两个角度进行了论述。结尾总结全文,强化中心。结构层次清晰完整。
2.举例典型,论证有力。
文中列举牛顿、瓦特、伽利略
等名人事例充分论证了中心论点。
师生共评
三、青少年应该如何对待时下流行的各种电子游戏?大家认识不一。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性文章。不少于600字。
1.深入思考,确定自己的观点,然后用简洁的语言明确地表达出来。
2.围绕观点展开论述,注意选取适当的材料支持自己的观点。
3.联系自己的生活体会和当前现实来谈,力争做到有理有据。
提示:
思路指导
1.对电子游戏的看法应是正确、鲜明阐述作者观点的句子,是整篇文章的灵魂、统帅。这个观点应该正确、鲜明、概括地提出来,绝不可模棱两可。
2.接着结合生活中的事例,摆事实、讲道理,分别论述电子游戏的好处和弊端。
3.最后得出结论:电子游戏弊大于利,玩游戏要有限度、有自控力。
观点要明确_PPT
观点要明确_PPT
《论电子游戏》思维导图:
观点鲜明 语言简洁
提出
问题
论电子游戏
解决
问题
分析
问题
发出呼吁
表明态度
运用各种论证方法
联系现实生活
电子游戏的危害
论电子游戏
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当今社会不断涌现出新的事物。二十年前,恐怕没有几个人知道“电子游戏”这个词。而如今,尤其是校园里的学生,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玩。对于这新兴的事物,我们学生应该怎样看待呢? ①
①开头引出论题。文章开头由生活中的现象引出本文的论题:如何看待电子游戏。
例文点评
有很多人谈论电子游戏口若悬河,有很多人玩电子游戏如痴如狂。我却认为,电子游戏弊大于利。②
电子游戏的确能给我们带来许多快乐。在那个虚拟的世界中,可以实现我们的幻想:做一位时代超人,遨游一回宇宙太空,当一名天下无敌的武林高手……在那里,可以尽可能发挥我们的聪明才智,过关斩将,除邪扶正;在那里,快乐无穷。③
②明确观点:采用对比手法,亮明自己的观点。
③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了电子游戏给我们带来的快乐。
在紧张的学习之余,玩会儿电子游戏能够对我们的头脑起到调节作用,丰富业余生活。然而,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电子游戏带来的负面影响却是让我们触目惊心的。④
学校里玩电子游戏的同学不在少数,据他们反映,每天至少玩半个小时,有的甚至要玩三四个小时。正是这样长时间坐着玩电子游戏,造成视力下降,校园中一时出现“眼镜热”。更为严重的是,玩电子游戏还占去了他们宝贵的学习时间,导致成绩直线下降。⑤
④承上启下:这一段由概括电子游戏的“利”过渡到论述电子游戏的“弊”,转折自然。
⑤分析存在的危害:通过具体数字分析长时间玩电子游戏给学生带来的危害。
某校一男生,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曾获得“市优秀学生”称号,一次
偶然的机会接触了电子游戏,从此
一发不可收拾。在他的眼里,读书
开始变得枯燥无味,只有在那虚拟的
电子游戏中才能找回自己的快乐,找到成就感。开始他每天放学之后玩,后来越玩越痴迷,半学期下来,成绩直线下降。渐渐地,父母每月给的几十块零花钱也不够用了。
最后他居然撬开了父母的保险柜,偷走了五百多元钱,成天泡在电子游戏厅里。饿了吃点零食,困了就睡在游戏机旁。类似这样的例子,生活中比比皆是。青少年学生由于身心不成熟,缺乏自制力,一旦玩电子游戏上瘾就容易形成恶性发展,轻者影响身体健康和学习成绩,重者可能危及生命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⑥
⑥举例论证:列举某校一男生的事例,具体论述了沉迷于电子游戏不仅给学生带来身心方面的危害,而且还可能使他们走上犯罪的道路。
可见,电子游戏带来的严重问题不能不引起家长、学校、社会的重视。我要告诫那些正如痴如狂的电子游戏迷们,走出电子游戏的阴影。我们的生活本是绚丽多彩的,不要让电子游戏主宰了我们的学习和生活。⑦
⑦结尾概括总结:呼吁学生尽快走出电子游戏的阴影,深化主旨。
1.观点鲜明,层次清晰。
文章首先分析当今形势,然后提出了自己的观点——电子游戏弊大于利。然后先简洁地写出电子游戏可能带来的快乐,接着重点论述了电子游戏的危害,最后发出呼吁。整篇文章观点鲜明,层次清晰。
2.内容充实,论证有力。
文章在论述电子游戏弊大于利的时候,首先具体分析了电子游戏对学生身心方面的危害,然后举出典型的事例进行论证,事例有代表性,能充分证明本文的中心论点。
师生共评
请以“挫折”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议论文。
课后作业
1.直接提出论点。
2.引用引出论点。
3.比喻引出论点。
4.“说事儿”引出论点。
5.设问引出论点。
6.对比引出论点。
开头
选择运用这些方法
中间
1.采用“是什么”-“为什么”-“怎么 做”的结构方式。
2.可从勇气、方法、过程、结果等方面设置三个分论点进行论证。
结尾
1.结尾要联系实际来谈。
2.结尾要告诉读者怎么做。
3.结尾要展望这么做的结果。
4.方法上可用引用、比喻、对比。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九上第二单元写作 《观点要明确》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理解写作中观点明确的意义与基本要求。(重点)
2.掌握概括并明确表达自己观点的方法与技巧。(难点)
3.通过写作实践使自己真正做到议论文观点鲜明。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有人说 ,“开卷有益”我觉得很有道理,读书会增长我们的见识,陶冶我们的情操。但如果看了不良的书籍,就会毒害我们青少年的身心,所以,我认为开卷有益也无益。
大家想一想,这样的观点明确吗?
明确:不明确。开卷究竟是有益还是无益?没有做出明确的判断。
初中阶段对议论文写作的要求:
能发表自己的看法(论点要正确);要有根有据(即摆出论据);能有一定的分析(论证过程)
二、新课学习
学习任务:理解“观点要明确”的意义与要求
(一)知识回顾
回顾议论文相关知识,论点有哪些要求?它与论题有何区别?
论点的要求:
①正确——不能偏离题目或所供材料的主旨。
②鲜明——有明确的褒贬立场。
③新颖——写出自己独到的见解。
④唯一——一篇文章只能有一个中心论点,但可以有几个分论点。
论点是作者对某个问题或现象所持的明确立场或见解,需通过论据和论证加以证明,论点的提出一般是一个较完整的判断句;论题即论述的话题(对象)常以一个短语出现。
论点的位置灵活,可在标题、文首,也可在文中,还可在结尾;论题的位置一般在标题或文首。
●小试牛刀
请判断以下各题哪是论点,哪是论题。
①敬业与乐业( )
②但我确信“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
③要敬业,更要乐业。( )
④有不少学生沉迷于电子游戏。( )
⑤电子游戏的危害( )
⑥电子游戏最大的危害是影响学业成绩。( )
⑦中学生不能沉迷于电子游戏。( )
⑧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
⑨然而,在这笼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
(二)解题
什么是“观点明确”?
明确:“观点”即对事物的立场、看法和出发点。即赞成什么,反对什么。“明确”即清晰明白而确定不移。即赞成什么反对什么鲜明清晰。
●小试牛刀
阅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所给的三个观点,判断出是哪一观点?
常言道:勤能补拙。居里夫人法国读书时,每天早晨,总是第一个来到教室;每天晚上,几乎都在图书馆度过。图书馆在10点钟就关门了,她便回到自己的小屋子里,在煤油灯下读书常常到深夜。如果她不是惜时如金,能取得后来的成功吗?
观点:①勤能补拙;②惜时如金;③勤能补拙且惜时如金
明确:居里夫人是勤的,但她并不拙 。“勤能补拙”的关键在“勤”“拙”二字;“惜时如金”的关键在“惜时”,即勤。
总结:观点不明确。
(三)观点不明确的表现
1.态度不明确。以“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骑墙态度,和稀泥,没有鲜明的立场。
例:我们中国,假期补课在某些偏远乡镇,甚至县城已经成了一种常态,那么,到底应不应该假期补课呢?我觉得可以从不同角度去分析。从国家教育部门的安排来看,假期是为了让学生和老师得到充分的休息,劳逸结合才能更好地学习和工作,假期补课实际上是学生和老师在极度疲劳状态下进行作和学习,工作、学习效率应该是极为低下的,并且影响了老师和学生的身体健康。从家长和学生的前途来考虑,个别家长对于放假的孩子管理不善,再加上个别孩子自控能力较弱,可能会导致孩子太过于贪玩,从而影响了孩子孩子的学业,进而影响孩子的前途。
所以,到底节假日补课好不好,真是不好说。
2.论说范围过宽。力求面面俱到,于是泛泛而谈,结果失去焦点,缺乏针对性。
例:我们在学校要做一个好学生,在家里要做一个好孩子,在社会上要做一个好公民。做一个好学生才能学习好,成为国家栋梁;在家里做一个好孩子,才不会惹父母生气,体现孝道;在社会上做一个好公民,才能被大家所认可和接受。
3.语言不简洁。语言无条理,啰里啰嗦,拖泥带水。
(四)观点要明确
1.这一单元我们学了哪些议论性文章?它们表达了作者的什么观点?
《敬业与乐业》。观点:“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观点:“现在,我证实,发生了一次偷窃,有两名窃贼。”即英法联军远征中国是强盗行为。
《论教养》。观点:有教养、有风度是以尊重的态度对待别人。
《精神的三间小屋》。观点:一个人的精神空间要有爱与恨,有事业,有独立思考能力。
2.观察回顾所学课文表达观点的句子,它们有什么特点?
表达观点的句子都是陈述句,可以用“是”“要”这类词连接。
3.怎样才能做到观点明确?
(1)要把问题想清楚,围绕题目或按照材料的要求,形成一个旗帜鲜明的观点,并用一个判断句将观点表述出来。
●小试牛刀
请以“挫折”为话题,用肯定句式,写出三个观点句。
①挫折是进步的阶梯
②战胜挫折,才能成功
③想要行稳致远,必先直面挫折
④要做百炼钢
请以“挫折”为话题,用否定句式,写出三个观点句。
①莫让挫折战胜了你
②不要害怕挫折
③别在挫折面前低头
请以“挫折”为话题,用复句形式,写出三个观点句。
①因为无畏挫折,所以战无不胜
②假如害怕挫折,必会一败涂地
③敢于直面挫折,才能战胜挫折
(2)在文章中凸显观点。
①题目直接表明观点。如《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②在开篇处亮明观点,紧接着进行阐释、论证。如《敬业与乐业》。
③先一层层地阐述、论证,在结尾处总结观点。如《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
●小试牛刀
片段1:
输不丢人,怕才丢人
电影《梅兰芳》中有个十三燕,是个曾名重一时的“伶界大王”。后来,梅兰芳迅速崛起,大有取而代之之势,他与梅兰芳唱对台戏时落于下风。眼见敗势已成,他却没有选择逃避。即使面对空旷的戏台,他仍然一丝不苟地坚持唱完了最后一场,并且在临死前留下那句掷地有声的话语“输不丢人,怕才丢人”。所以,尽管十三燕是个失败的人物,但却令人敬佩,因为他道出了一个做人的基本真理,而且自己就是实践这一道理的榜样。
明确:本文的论点是输不丢人,怕才丢人。(标题揭示)
片段2:
①现代西方教育中有“尝试错误”的理论;五百年前,明朝人沈君烈就提出“终日学终日误,终日误终日学”的观点。可见,在错误中学习,勇于尝试,就有机会获得成功。
......
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明确:在错误中学习,勇于尝试,就有机会获得成功。(开头提出)
片段3:
勤出智慧。传说古希腊有一个叫德摩斯梯尼的演说家,因小时口吃,登台演讲时,声音含混,发音不准,常常被雄辩的对手所压倒。可他不气馁,心不灰,为克服这个弱点,战胜雄辩的对手,便每天口含石子,面对大海朗诵,不管春夏秋冬,坚持50年如一日,连爬山、跑步也边走边做演说,终于成为全希腊一个最有名气的演说家。宋代学者朱熹讲过一个故事:福州有一个叫陈正之的人,反应相当迟钝,读书每次只读50字,一篇小文章也要读一二百遍才能熟。但他不懒不怠,勤学苦练,别人读一遍,他就读三四遍,天长日久,知识与日俱增,后来无书不读,成了博学之士。这表明,即使天资比较差,反应比较迟钝,只要勤,同样也是可以变拙为巧的。
明确:本文的论点是勤出智慧。(抓文段中心句)
片段4:
老实人是不是总要吃亏?在腐败黑暗的旧社会,老实人吃亏并不奇怪,甚至是常事。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老实人吃亏不再成为一种普遍的、正常的现象。不老实的人可能会得意于一时,但最终吃亏的还是他们。像鲁迅先生所说的,谎话也会淹没他自己。假象与谎话被拆穿的那天,说谎者何颜对人呢?有些阿谀奉承、投机钻营的人,可能一时会受到某个上司的赏识,但他会永远春风得意吗?常言道:“聪明反被聪明误”,不老实的人终归要为他的不老实付出代价。总的来看,还是做老实人不吃亏。
明确:本文的论点是老实人不吃亏。(结尾归纳)
片段5:
一个人在学习过程中有若干重要的关节,如果处理不好,往往会影响学习的效果。初学的一个重要的关节,就是在刚刚学会一、二、三或外国文A、B、C等等的时候,有一些轻浮的人,正如那个富翁的儿子一样,往往就“欣欣然”起来,以为“得矣,得矣”,什么都懂得了。这也好象学打拳,刚学会几个动作,多半以为自己很了不得,处处想跟别人较量几下子。倒是学得多了,真正有了一些本领,才反而虚心起来。由此可见,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是自命不凡;越是有本领的才越谦虚谨慎。
明确:这段文字的观点是学习过程中应当谦虚谨慎,不能自命不凡。(稍作变化)
方法点拨:
在文章中的哪个位置上论点才是鲜明的呢?
对于写作高手, 论点无论在文章的开头、中间或结尾出现,都不会影响到论点的鲜明性。但对于初学者,在学习议论文写作时,最好把论点放在开头,因为这样做能起到开宗明义、开门见山的鲜明效果,也为后边的论述创造了便利条件。而且作文考试,一篇议论文的字数不多,应尽快地摆出论点,使文章中心明确,所以,一般都把论点置于文章的开头。
(3)观点具体,避免空泛。
不要面面俱到,更不应泛泛而谈。范围太大,难以展开,容易写得空洞抽象;范围恰当,切合实际,易于提炼明确的论点,写得具体落实。如梁启超的《敬业与乐业》,作者紧紧围绕“敬业与乐业”展开论说,并提出中心论点“我确信”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观点具体,不空洞。
(4)表达清晰,简明扼要。
议论文是以理服人,要具有理性色彩。论点是议论文的核心,因此在表述观点时,语言要简明,而不可大量堆积辞藻,内容空洞。同时还要求语言凝练,即要求行文的过程语言文字言简意赅,表意准确。如梁启超的《敬业与乐业》一文,作者用简洁的语言提出论点——“我确信”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小试牛刀
材料:九年级的学习生活已经过去了一段时间,相信你对九年级的学习生活已有了自己的感受。进入九年级告别了小学时的无忧无虑,初一初二时丰富的课外生活,如果让你用一个关键词来概括九年级的生活主旋律你觉得哪一个词最合适呢
请你用这个关键词提出一个观点。
观点:
观点1.忙碌是九年级的“主旋律”。
观点2.爱拼才会赢。
观点3.奋斗的青春更美丽。
观点4.我们应当为梦想而战。
同一个材料,多角度思考,确立不同的观点。
根据材料有人提炼出了下面的观点,请你判断是否明确。
寓言:小马要过河,先问牛大伯,问是否可以蹚过去。牛大伯说水很浅,能蹚过。小马正准备过河,忽然松鼠告诉它,水很深,不能过,前天还淹死了它的一个同伴。小马没主意了,回去问妈妈。妈妈叫它自己多想想,试一试。结果小马顺利地过了河,水不深也不浅,刚好没过膝盖。
观点:
观点1.善于听取他人意见。
观点2.没有个人主见。
观点3.我们应当相信谁呢?
观点4.真知也许从实践出。
观点5.要学会观察事物,别人给的意见,自己要懂得判断,发挥主观能动性。
……
辨析:
“善于听取他人意见”与“要善于听取他人意见”。
“没有个人主见"与“不要做没有个人主见的人”。
“我们应当相信谁呢?”与“疑问句不能表达观点”。
“真知也许从实践出”与“论点必须鲜明,不能模棱两可”。
“要学会观察事物,别人给的意见,自己要懂得判断,发挥主观能动性”与“不要过分迷信经验,要敢于尝试”。
三、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结合经典议论文,了解了议论性文章观点的特点,学习了如何确立文章的观点,简明扼要地表达自己的观点。立意正确、态度鲜明、有针对性、简明扼要是观点的主要特点。在确立观点时同学们要多角度思考,力求观点深刻不俗。最后观点表述时,要做到语言简洁、观点明确,特别要注意,观点的表述是一个陈述句。
四、随堂练笔
请以“挫折”为话题,写一段有明确观点的议论性文字。
名言:
1.大海里没有礁石激不起浪花,生活中经不住挫折成不了强者。--谚语。
2.苦难对于天才是一块垫脚石,对能干的人是一笔财富,对弱者是一个万丈深渊。——[法]巴尔扎克
3.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唐]刘禹锡
4.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春秋]孔子
示例:
人要直面挫折。谚语有云:“大海里没有礁石激不起浪花,生活中经不住挫折成不了强者。”强者,强者直面痛苦,战胜痛苦;弱者害怕痛苦,败于痛苦。居里夫人的丈夫法国物理学家彼埃尔 居里,在一次偶然的交通事故中不幸丧生,这沉重的打击,使得她深陷于丧夫的痛苦之中。但居里夫人却仍以惊人的毅力继续科学研究,在1911年第二次荣获了诺贝尔奖,创造出了科学史上的奇迹。人生难免遭遇痛苦,重要的是以什么样的态度去面对,是直面痛苦,还是屈服于痛苦,答案其实是不言而喻的。
第二课时
一、回顾前课
我们在写议论文时怎样做到观点明确?
①要用一个判断句来表达论点。
②开头提出论点要迅速、简洁、鲜明。
③材料句要紧扣论点,要准确且典型。
④阐释句要紧紧围绕论点来论述。
⑤结论句要总结论点,可以展望和号召。
二、继续学习
学习任务:实践写议论文做到观点鲜明
(一)写作实践
文题一:
好奇,指的是对未知发生兴趣,感到新奇。有人对宇宙的奥秘感到好奇,于是着迷地仰望星空,观察探究;有人对“小人国”的故事感到好奇,于是反复阅读《格列佛游记》;有人对周围事物的变化感到好奇,于是去追寻这变化的原因……好奇,会促使你发现未知的精彩,会让你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阅读下面论及“好奇”的语句,从表达观点是否清楚的角度进行判断、评价,然后选定其中的一个观点,列出你的作文提纲。
好奇,往往是发现真理的第一步。
好奇,有时被毁灭在所谓规范统一、无个性差异的教育之中。
好奇,有健康与不健康、有价值与无价值之分,还有年龄的差异、性别的差异,当然这些区分和差异不太明显。
好奇,是一种良好的心理状态,引人探究复杂的未知领域,但也会使人在探究过程中因太执着而迷失自我。
提示:
1.上述语句,有的强调好奇的价值,有的审视好奇心的毁灭,还有的辩证分析好奇的正反面。理解语句的含义,从中选出你最有感触、有话可说的一句话作为自己的观点。
2.围绕观点列出提纲,要体现出你的论证思路。
【思维导图】
【范例(列提纲)】
文题二:
在第一题的基础上,写一篇300字左右的议论性短文。
提示:
1.根据提纲写,并适时调整,注意作文思路要清晰、有层次。
2.对选用的材料要进行具体分析,使之能够支持你的观点。
【例文点评】
好奇,往往是发现真理的第一步
你希望你的人生是一潭死水,还是波涛起伏?你希望你的人生是封闭成茧,还是节节向上?相信大多数人都会选择后者。那么,请你拥有一颗好奇心吧!因为好奇往往是发现真理的第一步。 ①(巧妙引出观点:开头运用两个设问句提出问题,然后在此基础上自然表明自己的观点。)
有了好奇,你的生活就处处充满了乐趣。马路上的一条小虫,天空的一只小鸟,耳畔的一段对话,天边的一带彩云,都可能给你带来一种冲动,一份惊喜,一片遐想……好奇心就像一撮奇妙的盐巴,放进生活的水杯里,普普通通的白水就变得有滋有味。 ②(从生活中的细节说起,体现好奇给人带来的乐趣。)
有了好奇,往往就有了探索真理的动力。牛顿因为对一只砸到头上的苹果产生好奇,最终发现了万有引力;瓦特因为对水蒸气顶起笨重的水壶盖产生好奇,最终发明了蒸汽机;伽利略因为对吊灯摇摆产生好奇,最终取得了物理学上新的突破。③(论述具体有力:文中举出牛顿、瓦特、伽利略的典型事例,充分证明了文章的中心论点。)
好奇是多么奇妙!好奇是多么重要!让我们拥有一颗好奇心吧,因为它往往是我们发现真理的第一步。④(结尾点题:强调了拥有好奇心的重要性,深化了中心论点。)
【师生共评】
1.观点鲜明,层次清晰。
开篇由设问引出论题,用简洁的语言表明了自己的观点。然后围绕论点从普通生活细节、科学家研究发现两个角度进行了论述。结尾总结全文,强化中心。结构层次清晰完整。
2.举例典型,论证有力。
文中列举牛顿、瓦特、伽利略等名人事例充分论证了中心论点。
文题三:
青少年应该如何对待时下流行的各种电子游戏?大家认识不一。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性文章。不少于600字。
提示:
1.深入思考,确定自己的观点,然后用简洁的语言明确地表达出来。
2.围绕观点展开论述,注意选取适当的材料支持自己的观点。
3.联系自己的生活体会和当前现实来谈,力争做到有理有据。
【思路指导】
1.对电子游戏的看法应是正确、鲜明阐述作者观点的句子,是整篇文章的灵魂、统帅。这个观点应该正确、鲜明、概括地提出来,绝不可模棱两可。
2.接着结合生活中的事例,摆事实、讲道理,分别论述电子游戏的好处和弊端。
3.最后得出结论:电子游戏弊大于利,玩游戏要有限度、有自控力。
【思维导图】《论电子游戏》
【例文点评】
论电子游戏
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当今社会不断涌现出新的事物。二十年前,恐怕没有几个人知道“电子游戏”这个词。而如今,尤其是校园里的学生,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玩。对于这新兴的事物,我们学生应该怎样看待呢? ①(开头引出论题。文章开头由生活中的现象引出本文的论题:如何看待电子游戏。)
有很多人谈论电子游戏口若悬河,有很多人玩电子游戏如痴如狂。我却认为,电子游戏弊大于利。②(明确观点:采用对比手法,亮明自己的观点。)
电子游戏的确能给我们带来许多快乐。在那个虚拟的世界中,可以实现我们的幻想:做一位时代超人,遨游一回宇宙太空,当一名天下无敌的武林高手……在那里,可以尽可能发挥我们的聪明才智,过关斩将,除邪扶正;在那里,快乐无穷。③(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了电子游戏给我们带来的快乐。)
在紧张的学习之余,玩会儿电子游戏能够对我们的头脑起到调节作用,丰富业余生活。然而,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电子游戏带来的负面影响却是让我们触目惊心的。④(承上启下:这一段由概括电子游戏的“利”过渡到论述电子游戏的“弊”,转折自然。)
学校里玩电子游戏的同学不在少数,据他们反映,每天至少玩半个小时,有的甚至要玩三四个小时。正是这样长时间坐着玩电子游戏,造成视力下降,校园中一时出现“眼镜热”。更为严重的是,玩电子游戏还占去了他们宝贵的学习时间,导致成绩直线下降。⑤(分析存在的危害:通过具体数字分析长时间玩电子游戏给学生带来的危害。)
某校一男生,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曾获得“市优秀学生”称号,一次偶然的机会接触了电子游戏,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在他的眼里,读书开始变得枯燥无味,只有在那虚拟的电子游戏中才能找回自己的快乐,找到成就感。开始他每天放学之后玩,后来越玩越痴迷,半学期下来,成绩直线下降。渐渐地,父母每月给的几十块零花钱也不够用了。
最后他居然撬开了父母的保险柜,偷走了五百多元钱,成天泡在电子游戏厅里。饿了吃点零食,困了就睡在游戏机旁。类似这样的例子,生活中比比皆是。青少年学生由于身心不成熟,缺乏自制力,一旦玩电子游戏上瘾就容易形成恶性发展,轻者影响身体健康和学习成绩,重者可能危及生命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⑥(举例论证:列举某校一男生的事例,具体论述了沉迷于电子游戏不仅给学生带来身心方面的危害,而且还可能使他们走上犯罪的道路。)
可见,电子游戏带来的严重问题不能不引起家长、学校、社会的重视。我要告诫那些正如痴如狂的电子游戏迷们,走出电子游戏的阴影。我们的生活本是绚丽多彩的,不要让电子游戏主宰了我们的学习和生活。⑦(结尾概括总结:呼吁学生尽快走出电子游戏的阴影,深化主旨。)
【师生共评】
1.观点鲜明,层次清晰。
文章首先分析当今形势,然后提出了自己的观点——电子游戏弊大于利。然后先简洁地写出电子游戏可能带来的快乐,接着重点论述了电子游戏的危害,最后发出呼吁。整篇文章观点鲜明,层次清晰。
2.内容充实,论证有力。
文章在论述电子游戏弊大于利的时候,首先具体分析了电子游戏对学生身心方面的危害,然后举出典型的事例进行论证,事例有代表性,能充分证明本文的中心论点。
课后作文
请以“挫折”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议论文。
【写作导引】
开头:
1.直接提出论点。
2.引用引出论点。
3.比喻引出论点。
4.“说事儿”引出论点。
5.设问引出论点。
6.对比引出论点。
中间:
1.采用“是什么”-“为什么”-“怎么 做”的结构方式。
2.可从勇气、方法、过程、结果等方面设置三个分论点进行论证。
结尾:
1.结尾要联系实际来谈。
2.结尾要告诉读者怎么做。
3.结尾要展望这么做的结果。
4.方法上可用引用、比喻、对比。
【习作示例】
直面挫折
贾沅增
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挫折无法避免。挫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没有勇气面对。只要微笑着弹奏从容的弦乐,直面挫折,战胜忧伤,坚强地在挫折中奋起,从挫折中走向成功,才是人生的真谛。【从现实生活说起,用比喻引出论点,很好。】
直面挫折,需要足够的勇气。【分论点一】贝多芬就是勇气的典范。他二十八岁时听力急剧下降,在家庭、爱情、经济、事业上都遭到了重大打击。他甚至还写下了遗书,来表达自己的痛苦。但他顽强、倔强的个性还是使他坚挺过来了,并说出了那句千古名言:"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决不能使我屈服。"他在失聪的艰苦条件下创作,整整创作出了九首交响曲,其中的《命运》最为著名。【事例很典型,举例时也是紧紧围绕观点来叙述的。帅!】我们设想一下,如果贝多芬没有坚持下去,选择放弃,那么现在的古典乐的天空里,还会有最灿烂的星吗?也许有。但到现在为止,贝多芬对整个音乐界的影响是无与伦比的。他不愧是“乐圣”。【用假设推理的方式进行例后阐释,很好。】
然而,不是所有的人都像贝多芬一样直面挫折。迪亚士是一位葡萄牙航海家,他不断地探索着通往东方的新航线。一次,他带领船员驾驶到了非洲最南端的“好望角”,因畏惧风暴,外加船员过度疲累,他放弃了。但他不知,由于他的放弃,使他无功而返,却让另一位葡萄牙航海家达·伽马占了便宜(他顺着这条线路,径直到达了印度,并获得了极高的利润)。这一切,都是因为迪亚士在面对挫折时,并未选择面对,而是放弃。如果他选择了面对,也许这一页的历史将会被改写。【反面举例,正反对比论证,使自己的观点更鲜明。】
当然,直面挫折不能没有一定的方法。【分论点二】轻率、冒进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如果一味地向前冲,有时不仅不会战胜挫折,甚至还会有反效果。这一点就像弹簧,你施加给它的压力越大,它给你的弹力也就越大。因此,直面挫折的方法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论证分论点二,略写,使详略得当。】
奥斯特洛夫斯基用坚强的毅力面对伤痛,终于写出著作《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霍金身患渐冻症,但他用顽强的毅力去面对,最终写出著作《时间简史》;屠呦呦团队勇敢面对一百九十次失败,才提取出了青蒿素……,我们不难看出,我们对挫折如何看待,决定着人生的成败。也就是说,只有勇敢面对挫折,我们才能取得明天的成功。【略例排比,使论据全面,论证充分,观点更鲜明。】
勇气,是直面挫折时必要的条件;方法,是直面挫折时必要的路径。直面挫折,不是坐在安乐椅上喊:“前进!”而要有智慧地付出真正的行动。只有这样,我们梦想的小舟才会离成功越来越近……【再次强调勇气和方法这两个分论点,用类比的方式总结全文,通俗易懂。】
总评:
本文做到了观点鲜明,首先作者从现实生活说起,用比喻引出论点,形象生动。接着论证了“直面挫折,需要足够的勇气”这一分论点。事例很典型,举例时也是紧紧围绕观点来叙述的。然后从反面举例,正反对比论证,使自己的观点更鲜明。接下来,作者论证了分论点二:“轻率、冒进的做法是不可取的”,接下来,作者用略例排比的方式列举了奥斯特洛夫斯基等人物事迹,使论据全面,论证充分,观点更鲜明。最后再次强调勇气和方法这两个分论点,用类比的方式总结全文,通俗易懂。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