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素养测评(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素养测评(有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88.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8-24 14:08: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素养测评
一、积累与运用。(共33分)
1.看拼音,写词语。(5分)
“谁xī han( )你那些所谓的zhēn bǎo( )!”老人jiāo jí( )地催促着,“你再chí yán( ),冰川可就完全 bēng ta( )了!”
2.下面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是哪一项?( )(2分)
A.衰老(shuāi) 丢三落四(là)
B.执拗(yòu) 偎依(wēi)
C.酿造(niàng) 报酬(chou)
D.箩筐(kuāng) 无拘无束(jū)
3.下列词语中,书写不正确的是哪一项?( )(2分)
A. B.
C. D.
4.下列选项中,加点字与“顶替”中的“顶”字意思相同的是哪一项?( )(2分)
A.一顶帐篷 B.顶名 C.顶天立地 D.顶厉害
5.下列关联词语中,最适合填入句中的是哪一项?( )(2分)
________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有千难万难, ___________不能阻挡我们前进的步伐。
A.尽管……也…… B.无论……都……
C.只有……オ…… D.因为……所以……
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俗语和括号中的成语意思不相近的是哪一项?( )(2分)
A.我们如果总是这样前怕狼后怕虎的,必将一事无成。(狐假虎威)
B.他那一副鼻子都气歪了的样子,令大家非常吃惊。(气急败坏)
C.盼星星盼月亮,全民关注的神舟十七号返回舱终于成功着陆。(望眼欲穿)
D.他本想为自己开脱,但管理员却打开天窗说亮话,说他就是偷书。(直言不讳)
7.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是哪一项?( )(2分)
A.牛郎想上天去把织女救回来,可是怎么上天呢?
B.福建的土楼宛如一本本厚重的史书,诉说着这片土地的兴衰与变迁。
C.父爱像高山,很巍峨;父爱像海,很深沉;父爱像草原,很广阔。
D.秋天是美丽的,她在曼妙的音乐中舞动着她的裙摆。
8.李明要代表班级参加主题为“创造性复述故事”的比赛,下列哪项建议不适合采纳?( )(2分)
A.改变人称,入情入境。
B.变换顺序,灵活复述。
C.大胆想象,续编故事。
D.绘声绘色,生动演绎。
9.下面的作品中,与民间故事《牛郎织女》无关的是哪一项?( )(2分)
A.林杰的《乞巧》 B.李清照的《行香子·七夕》
C.秦观的《鹊桥仙·纤云弄巧》 D.李白的《古朗月行》
10.《猎人海力布》的内容有多种版本,这与民间故事( )的特点有关。(2分)
A.年代久远,贴近生活
B.即兴讲述,口耳相传
C.情节夸张,充满幻想
D.类型固定,扬善抑恶
11.对下面语段主要内容的概括,最恰当的是哪一项?( )(2分)
民间故事从远古时代起就在人们的口头流传,它以奇异的语言和象征的形式讲述人与人之间的种种关系,是一种题材广泛又充满幻想的叙事体故事。民间故事按内容可分为幻想故事、动物故事、生活故事、民间寓言、民间笑话五类。
A.民间故事的语言较为奇异。
B.民间故事的概念及其种类。
C.民间故事的题材来源广泛。
D.民间故事与人之间的关系。
12.下列选项中,标点符号的运用与括号内句子意思不匹配的是哪一项?( )(2分)
A.王强:“刘欣要上场了。”(王强告诉别人,刘欣即将上场。)
B.王强:“刘欣,要上场了!”(王强提醒刘欣即将上场。)
C.“王强、刘欣!要上场了。”(告诉别人,王强和刘欣快要上场了。)
D.“王强,刘欣要上场了!”(别人把刘欣要上场的消息告诉了王强。)
13.下列说法或做法不恰当的是哪一项?( )(2分)
A.《猎人海力布》赞美了海力布热心助人、舍己救人的高贵品质。
B.民间故事是一种口头艺术,通常寄托着人们朴素的愿望。
C.东东给同学讲民间故事时不仅改变了人称,还虚构了几个人物在里面。
D.《牛郎织女》歌颂了劳动人民反对压迫、争取自由幸福的精神。
14.填空题。(4分)
(1)每当读到唐代林杰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们便能感受到古代女孩子乞求智巧、追求幸福的愿望是多么强烈。
(2)在毛主席的带领下,战士和乡亲们挖了一口井,从此沙洲坝的人民终于不用再到很远的地方去挑水了。后来,乡亲们在井旁立了一块石碑,上面刻着:“__________________(填写俗语),时刻想念毛主席。”听完这个故事后,我深受感动,在日记里写下了“做人要__________________”(填写四字词语)。
二、阅读与欣赏。(共37分)
(一)中国对联文化(11分)
【对联起源】 对联,又称楹联或对子。相传五代后蜀君主孟昶在寝门桃符板上题词“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谓之“题桃符”,即有史记载的最早的春联。到了宋代,在门上张贴对联成为一种风俗。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
【对联分类】 对联按不同的方法,可分成若干种类。按所用之处分,有门联、楹联、厅堂联、胜迹联等;按内容分,有春联、寿联、婚联、挽联等;按技巧分,有谜联、隐联、巧趣联等;按字数分,有短联、中联、长联、特长联;按句数分,有单句联、多分句联。
【美学价值】
形式美 对称之美 词性相对 “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来鸿”对“去燕”。
平仄相对 上联最后一字一般为仄声(大致指现代汉语中的第三、四声)。下联最后一字一般为平声(大致指现代汉语中的第一、二声)。
色彩之美 喜庆的对联,都是用毛笔在红纸上写的。特别考究的人家是用金粉写在红纸上,或者先用毛笔写上黑字,然后再用金粉套黑字的边儿。
书法之美 楷书如坐,行书如走,草书如跑。对联上的字,尽量请字写得漂亮的人写,既光耀门楣,又表示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内容美 对联是中华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虽然语言简洁,但往往蕴含着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信息。例如:①牛郎织女鹊桥会;山伯英台化蝶飞。②秦皇安在哉,万里长城筑怨;姜女未亡也,千秋片石铭贞。
艺术美 ①烟锁池塘柳;桃燃锦江堤。②好读书不好读书;好读书不好读书。
【对话春联】 春联的字数可多可少,但上下联必须构成对仗,如六言联“冬尽梅花点点;”寓意吉祥,言简意赅,深受人们喜爱。
15.关于“对联”的信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哪一项?( )(2分)
A.对联,又称楹联或对子,起源于宋代。
B.对联具有形式美、内容美、艺术美等特点。
C.对联的分类方法有多种,材料提及了五种分类方法。
D.对联语言简洁,内容往往蕴含着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信息。
16.下面填入“对话春联”横线上最恰当的是哪一项?( )。(2分)
A.万户栖柳依依 B.千家喜气洋洋
C.春来布谷声声 D.春回微风缕缕
17.读到“美学价值”中“内容美”部分所列举的两副对联时,我能联想到的中国民间故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18.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已经很少有人自己创作并书写对联了。对此,你有什么看法?(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中国墨(12分)
①古人曰:“有佳墨者,犹如名将之有良马也。”墨在“文房四宝”中的地位不言而喻。好的墨锭常被冠以“金不换”的美名,被许多文人竞相收藏。2007年,乾隆的一套御墨在拍卖中拍出448万元的天价,让“中国墨”引起了更多的关注。
②为什么墨的价格如此昂贵呢?这是因为它的制作工艺复杂、考究。墨其实是一种以油烟、松烟等为原料纯手工制成的黑色颜料。它的制作,首先要点燃桐油、猪油等各种油类或松木取烟;再在烟中加入鸡蛋白、鱼皮胶、牛皮胶和各种香料、药材等,和成烟料团;然后将烟料团放入铁臼中捣练三万次左右,或用铁锤锤击一万次左右,制成墨团;最后把墨团放入墨模中,合紧、锤砸,即可制成松烟墨或油烟墨的成品。
③墨的选择和应用直接影响到书画作品的神采。由于制作原料的差异,油烟墨色黑,有光泽,多用于绘画;松烟墨色乌,光泽度差,胶质轻,只宜写字。作中国画多用油烟墨,只有着色的画偶尔用松烟墨。墨的浓淡更是影响作品艺术效果的直接因素。浓墨书写时行笔实而沉,墨不浮,具有凝重沉稳的效果;淡墨介于黑白之间,呈灰色调,给人以清远淡雅的美感。“涨墨”是一种墨法,指过量的墨水在宣纸上溢出笔画之外,这种墨法【 】保持了笔画的基本形态,【 】线面交融,富有朦胧的墨趣。
④随着科技的发展,传统手工制成的烟墨几乎被现代的墨汁所取代。现代墨汁以炭烟、胶料、添加剂等为主要原料,经由机械加工而成。它制作工艺简单,生产量大,方便使用和保存。但这种用现代技术化学合成的墨汁固定胶着,用它创作的艺术作品缺乏层次变化和透明度,使东方美学的追求有所缺失。
⑤由于人们对墨的喜爱,“墨”已经超越了它作为一种书写工具的内涵,成为构成中华文化的重要元素。从字形上看,“墨”字上“黑”下“土”,表明墨是用黑灰制成的;后来,“墨”因它的颜色而有了“黑色”的意思;同时,“墨”又因用它创作的艺术作品的形式,被引申为“诗文或书画”,“墨客”通常指善于书写作画的文人,他们的作品被称为“墨迹”,珍贵的字画则被称为“墨宝”。
19.第①段中的“金不换”指的是下列哪一项?( )(2分)
A.名将的良马 B.优质的墨锭
C.文房四宝 D.乾隆的御墨
20.根据文章提供的信息,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哪一项?( )(2分)
A.文章开头引用名句,引出说明对象“墨”,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B.墨的制作过程依次是取烟、制作烟料团、加入配料制成墨团、捣练锤击、入模成型。
C.第③段画“ ”的部分,删掉“多”字会影响表达的准确性。
D.第③段“【 】”处可以填入的关联词语是“既……又……”。
21.第②段中画“ ”的部分列举了两个数字,这样写有什么好处?(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在学校举办的文化交流活动上,前来参观的外国友人对活动中展示的中国墨很感兴趣。请你结合全文,以讲解员的身份向外国友人介绍中国墨的特点。(至少两点)(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田螺姑娘(14分)
①很久以前,村里有一个孤儿,在邻居们的帮助下得以长大成人。小伙子长到二十来岁时,在村边搭了两间茅屋,开始独立生活。无论谁家遇到困难,他都会热心地提供帮助,大家都夸他勤劳、善良。
②他每天早出晚归地辛苦耕种,经常吃凉饭、剩菜。有一天,小伙子干完活儿回家的路上,看见路边有一只很大的田螺,出于好奇,他将这只田螺带回家,并把它养在水缸里。
③第二天,小伙子照旧到地里去干活儿,可是当他回到家准备吃凉饭时,却发现热腾腾的饭菜已经在桌上摆好了。小伙子想,这应该是好心的邻居们帮他做的。
④没想到,接连几天,小伙子回到家都能吃到香喷喷、热腾腾的饭菜。于是,小伙子向邻居们道谢,可邻居们都说不是他们做的。小伙子很纳闷儿,决心要弄个水落石出。
⑤这天,小伙子又下地干活儿了,他没有等到傍晚,就早早地回来躲在篱笆外面看屋里的动静。只见一位美丽的姑娘从水缸里出来,忙着生火、做饭,不一会儿,屋里就飘出了饭菜的香味。
⑥小伙子飞快地推门进屋,直奔水缸,看见那只大田螺只剩下一个空壳,静静地躺在水缸里。小伙子走向正在做饭的姑娘,问道:“姑娘,你是从哪里来的?为什么要帮助我呢?”姑娘见小伙子突然闯进来,不知如何是好,她想回到水缸里,却被小伙子挡住了去路,只得说出实情。
⑦原来,姑娘是天上银河里的白水素女,因为玉皇大帝知道小伙子从小没有父母,很同情他,又因为小伙子乐于帮助别人,为人善良,就派她扮作田螺来帮助小伙子。
⑧田螺姑娘说:“我本来想多帮助你几年,等你生活安定以后再走,可是你今天突然闯进来,知道了我的身份,我便不能在人间待下去了。”小伙子非常后悔,责怪自己的举动太鲁莽,再三请求田螺姑娘留下来。田螺姑娘指着水缸里的田螺壳说:“我把田螺壳留给你,你用它盛粮食,就会有很多粮食出来,你用这些粮食帮助乡亲们吧。”
⑨忽然,天空中刮起了一阵大风,接着下起了大雨。风雨过后,田螺姑娘不见了踪影。小伙子望着田螺壳,呆呆地看了很久,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
⑩后来,小伙子就用这个田螺壳来盛粮食,壳里的粮食总是满满的,小伙子家里的粮食也越来越多。但小伙子依旧辛勤地劳动,还拿出很多粮食送给乡亲们。受到帮助的乡亲们都十分感激田螺姑娘,于是大家建庙立祠,来纪念田螺姑娘。
23.请根据故事情节,将下面的小标题补充完整。(6分)
热心助人→路捡田螺→( )→寻找真相→( )得知实情→( )→给乡亲们送粮→建庙立祠
24.下列选项中,对第⑨段画“ ”的句子理解有误的是哪一项?( )(2分)
A.田螺姑娘不见踪影,他很难受。
B.他在责怪自己的举动太鲁莽。
C.他在后悔,以后没有人帮他做饭了。
D.他没想到是天上的神仙在帮助他。
25.下面哪一项不是这个故事所表达的道理?( )(2分)
A.勤劳能致富。
B.吃水不忘挖井人。
C.要乐于助人,好人有好报。
D.勤劳善良的人终会过上美好的日子。
26.近期,多所学校举办了“小学生民间故事阅读交流会”。我们发现,像《田螺姑娘》一类的中国民间故事为学生所熟知,而提起外国民间故事,学生多感到陌生。对此,你有什么建议?(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表达与交流。(共30分)
27.题目:缩写《田螺姑娘》
要求:①故事完整;②情节连贯;③语句通顺;④字数在250左右。
100
200
300
400
500
参考答案
一、1.稀罕珍宝焦急迟延崩塌
2.B 3.B 4.B 5.A 6.A 7.A8.C 9.D 10.B 1.B 12.C 13.C
14.(1)家家乞巧望秋月 穿尽红丝几万条(2)吃水不忘挖井人示例:饮水思源
15.A 16.
17.牛郎织女 梁山伯与祝英台 孟姜女哭长城
18.示例:
我认为这种现象不利于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作为中国人,我们有责任去传承和发扬对联文化。我们应该学习、宣传对联知识,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传承中华优秀文化。
19.B 20.B
21.通过列举数字,具体准确地说明了制成墨团需要捣练或锤击的次数之多,突出了墨制作工艺的复杂与考究。
22.示例:
①中国墨的制作工艺复杂、考究,需要经过多层工序制作而成;②墨的种类有油烟墨和松烟墨,油烟墨适合用来作中国画,松烟墨则更多在写字时应用;③“墨”的内涵丰富,除了可以作为书写工具外,还有“黑色”的意思,还可以代指“诗文或书画”
(三)
23.示例:
有人做饭发现田 螺姑娘田 螺 姑娘
不见了
24.C 25.A
26.示例:
D学校创办“外国民间故事”主题展览,让学生对外国民间故事也有所了解;②班级开展图书角活动,让大家自行翻阅与外国民间故事有关的书籍,拓宽知识面;③学校可以组织各班级开展以了解外国民间故事为主题的班会。
三、27.略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