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青树下的小学 第二课时 课件 教案 本课同步练习(1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大青树下的小学 第二课时 课件 教案 本课同步练习(15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8-23 00:02:17

文档简介

(共15张PPT)
大青树下的小学
第二课时
(人教版)三年级

读课文2、3自然段,思考:
这两个自然段描写了学校怎样的场景?
下课后
上课时
精读课文
读课文第2、3自然段,边读边想象画面,和小组成员交流你觉得有新鲜感的词句,并试着说一说:这所小学在上课和下课时有哪些特别的地方?
精读课文
上课时
“当,当当!当,当当!”大青树上的铜钟敲响了。
上课了,大家在教室里一起朗读课文,那声音真好听!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最有趣的是,跑来了两只猴子。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样好奇地听着。
安静,和谐,有趣
对比找特别,交流新鲜感
上课时的特别 大青树下的小学 我们的学校
上课铃声是电脑控制播放的一段音乐
我们教室外面没有山林里的小动物
上课铃声是铜钟敲响的
教室外还有山林里的小动物来听课
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招引来许多小鸟,连松鼠也赶来看热闹。
欢乐有趣
下课时
下课时的特别 大青树下的小学 我们的学校
对比找特别,交流新鲜感
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
同学们的活动引来了许多小动物来看热闹
我们会跳绳,踢毽子,很少有人跳舞,摔跤
没有小动物来看热闹
读第4自然段,说说这所学校在环境方面的特别之处。
设备不同,
优美
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所小学有哪些特别的地方。
大青树下的小学
美丽
安静
和谐
设备不同
有趣
欢乐
不同民族
课堂小结
本文描写了一所边疆小学欢乐祥和的校园生活,体现了我国各民族儿童之间的友爱和团结,同时也抒发了作者的自豪与赞美之情。
上学路上和来到学校——团结、
文明有礼
课上和课下——认真读书、充满欢乐
抒情点题——这就是我们可爱的小学
和睦相处
团结友爱
大青树下的小学
板书设计
“古老的铜钟,挂在大青树粗壮的枝干上。凤尾竹的影子,在洁白的墙上摇晃……”请同学们发挥想象,续写省略号所省略的内容。
拓展延伸
随堂练习
跳 课文
做 孔雀舞
读 游戏
一、词语连连看。
欢唱的 小鸟
洁白的 老师
敬爱的 墙
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一条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走来了许多小学生。(我能用加点的字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超级表达室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大青树下的小学》教案(人教版三年级上册)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文化自信:体会边疆小学课堂内外的欢乐与和谐,进一步感受各民族儿童的友爱,增强对多元文化的认同。
语言运用: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 2-4 自然段,背诵描写 “窗外安静” 的句子;完成 “词语连连看”“句子仿写” 练习,提升语言运用能力。
思维能力:通过对比 “大青树下的小学” 与 “我们的学校”,找出课堂、课间的 “特别之处”,培养对比分析能力。
审美创造:感受课文中 “课堂安静”“课间热闹” 的画面美,发挥想象续写课文结尾的省略号内容,培养创意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分析第 2-3 自然段,体会 “上课安静”“下课热闹” 的特点;理解第 4 自然段对学校环境的描写。
难点:体会 “窗外安静” 的描写手法(以动衬静),续写省略号内容。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含铜钟、猴子、松鼠图片,课堂 / 课间场景对比表格)。
随堂练习卡片(词语连线、仿写句子)。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衔接新课(5 分钟)
生字检测:出示生字卡片 “粗、壮、闹、扬”,指名认读并组词(如 “粗壮的树干、热闹的操场、飘扬的国旗”)。
回顾内容:“上节课我们知道了大青树下的小学有来自多个民族的同学,他们上学路上的风景很美。这节课我们继续看看,他们上课和下课的时候,又有什么特别的事吧!”
(二)精读课文,品味 “特别”(25 分钟)
1.分析第 2-3 自然段:上课与下课的对比
分组朗读:男生读 “上课” 部分(第 2 自然段),女生读 “下课” 部分(第 3 自然段),其他学生思考:“上课和下课的氛围有什么不一样?”
聚焦 “上课:安静又有趣”
出示句子:“当,当当!当,当当!大青树上的铜钟敲响了。上课了,大家在教室里一起朗读课文,那声音真好听!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最有趣的是,跑来了两只猴子。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样好奇地听着。”
提问 1:“上课的铃声是什么样的?和我们学校的铃声一样吗?”(引导学生对比:这里是 “铜钟敲响”,我们是 “电脑音乐”,突出边疆小学的古朴)
提问 2:“窗外为什么‘十分安静’?树枝、鸟儿、蝴蝶、猴子在做什么?”(学生圈画 “不摇了、不叫了、停在花朵上、好奇地听着”)
体会手法:“作者写窗外的动物,其实是为了突出什么?”(以动物的 “静” 和 “好奇”,衬托同学们朗读的 “好听” 和课堂的 “安静”,这是 “以动衬静” 的手法)
朗读指导:读 “当,当当!” 时模仿铜钟的节奏;读 “窗外十分安静” 时语速放缓,声音轻柔;读 “猴子好奇地听着” 时带点调皮的语气。
对比表格:和学生一起填写 “上课时的特别” 对比表,强化认知。
上课时的特别 大青树下的小学 我们的学校
上课铃声 铜钟敲响 电脑音乐
窗外景象 猴子、蝴蝶等小动物听课 没有山林里的小动物
2.聚焦 “下课:热闹又欢乐”
出示句子:“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招引来许多小鸟,连松鼠也赶来看热闹。”
提问 1:“下课了同学们做什么?”(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这些活动和我们平时的跳绳、踢毽子有什么不一样?”(体现边疆民族特色,如孔雀舞是傣族的传统舞蹈)
提问 2:“小动物们做了什么?”(小鸟飞来、松鼠来看热闹)“这说明什么?”(课间活动很有趣,连小动物都被吸引,突出 “欢乐和谐”)
朗读指导:带着欢快、活泼的语气朗读,重读 “跳孔雀舞、摔跤”“赶来看热闹”。
对比表格:填写 “下课时的特别” 对比表。
下课时的特别 大青树下的小学 我们的学校
课间活动 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 跳绳、踢毽子等
小动物反应 小鸟、松鼠来看热闹 没有小动物关注
3.分析第 4 自然段:可爱的边疆小学
指名朗读第 4 自然段,提问:“这所学校在哪里?作者觉得它怎么样?”(边疆的小学,可爱的小学)
找环境描写:“作者写了学校里的哪些景物?”(古老的铜钟、大青树、凤尾竹的影子、洁白的墙)
感受意境:“‘凤尾竹的影子在洁白的墙上摇晃’,这句话让你想到什么画面?”(微风拂过,竹子晃动,影子也跟着动,很温柔、很美)
体会情感:“从‘可爱’‘愉快成长’这些词里,你能感受到作者对这所学校的感情吗?”(喜爱、赞美)
(三)拓展延伸,创意表达(7 分钟)
续写练习:“课文结尾说‘古老的铜钟,挂在大青树粗壮的枝干上。凤尾竹的影子,在洁白的墙上摇晃……’省略号里还藏着很多美景或事情,大家发挥想象,说说还有什么?”(引导学生从 “景物”“人物”“动物” 角度思考,如 “草地上的小蚂蚁在搬运食物,好像在和同学们一起忙碌”“放学的铃声响起,各民族的小朋友手拉手走出校园”)
分享交流:请 3-4 名学生分享自己的续写内容,教师点评(鼓励语言生动、有画面感的表达)。
(四)随堂练习,巩固提升(5 分钟)
1.词语连连看(课件出示,学生口头回答):
跳 —— 孔雀舞;做 —— 游戏;读 —— 课文
欢唱的 —— 小鸟;洁白的 —— 墙;敬爱的 —— 老师
2.句子仿写(结合课文第 1 自然段句式):
出示例句:“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一条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走来了许多小学生。”
练习:“秋天来了,从______,从______,从______,飞来了许多候鸟。”(如 “从北方的森林里,从遥远的草原上,从结冰的河流边”)
指名分享仿写句子,教师指导修改(确保句式正确、内容合理)。
(五)课堂总结,升华情感(3 分钟)
梳理特点:“这节课我们发现,大青树下的小学不仅有多个民族的同学,还有‘铜钟上课铃’‘小动物听课’‘跳孔雀舞’这些特别的事,它真是一所美丽、安静、欢乐、和谐的学校!”
升华主题:“这所学校里,各民族的小朋友像一家人一样团结友爱,我们也要像他们一样,尊重不同的民族文化,和身边的同学友好相处,做团结的小使者。”
五、作业布置(2 分钟)
1.背诵描写 “窗外安静” 的句子(“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 是那样好奇地听着”)。
2.把课文结尾的省略号内容写成一段完整的话(100 字左右)。
3.仿照课文,写一段话介绍自己的学校(可以写上学路上的风景,或课间的活动)。
六、板书设计1.《大青树下的小学》同步练习
一、看拼音,写词语(考查字词书写)
1.rónɡ qiú huā( )开在小路上,像一个个毛茸茸的小灯笼,特别好看。
2.大青树 cū zhuànɡ( )的枝干上,挂着一口古老的 tónɡ zhōnɡ( )。
3.下课了,同学们在操场上 tiào kǒnɡ què wǔ( )、shuāi jiāo( ),热闹极了。
二、选词填空(考查词语运用)
飘扬 摇晃 欢唱 敬爱
1.校园里,( )的小鸟在树枝上叽叽喳喳地叫着,好像在和同学们打招呼。
2.国庆节到了,五星红旗在校园上空高高( ),同学们仰着头看得格外认真。
3.微风一吹,凤尾竹的叶子轻轻( ),影子落在洁白的墙上,特别温柔。
4.每天早上,同学们都会向( )的老师问好,声音响亮又有礼貌。
三、按要求改写句子(考查句式掌握)
1.原句: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一条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走来了许多小学生。(用 “从…… 从…… 从……” 仿写句子)
仿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原句:这所小学里,有汉族的同学,有傣族的同学,有景颇族的同学,还有阿昌族和德昂族的同学。(用 “有…… 有…… 有…… 还有……” 缩写句子,保留核心信息)
缩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根据课文内容判断对错(考查课文细节理解)
1.大青树下的小学是一所城市里的小学,和我们的学校没什么不一样。( )
2.上课的时候,窗外的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连猴子都来听同学们读课文,说明同学们的朗读声很好听。( )
3.下课了,同学们在教室里跳孔雀舞、做游戏,吸引了许多小鸟来看热闹。( )
4.课文结尾提到 “古老的铜钟”“凤尾竹的影子”,是为了突出这所边疆小学的美丽和特别。( )
五、阅读理解(考查课文内容梳理与感悟)
读下面的片段,完成练习。
上课了,大家在教室里一起朗读课文,那声音真好听!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最有趣的是,跑来了两只猴子。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样好奇地听着。
1.片段描写的是大青树下的小学( )(填 “上课” 或 “下课”)时的场景,从 “ ” 这句话能看出来。
2.为什么说 “窗外十分安静”?请用片段中的句子回答。
3.从 “山林里的朋友(猴子、蝴蝶等)好奇地听着”,你能体会到什么?
《大青树下的小学》同步练习参考答案
一、看拼音,写词语
绒球花; 粗壮;铜钟; 跳孔雀舞;摔跤;
二、欢唱 飘扬 摇晃 敬爱
三、按要求改写句子
仿写示例 1:春天来了,从田野里,从小河边,从公园里的樱花树上,传来了许多小动物的叫声。
仿写示例 2:放学了,同学们从教室里,从走廊上,从楼梯口,开开心心地奔向校门口。
缩写示例:这所小学里,有汉族、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和德昂族的同学。
四、根据课文内容判断对错
1.×(解析:课文明确提到这是 “一所边疆的小学”,与普通城市 / 内地学校有诸多不同,如多民族学生、铜钟铃声、小动物听课等)
2.√(解析:以窗外动物 “安静听读” 的场景,衬托同学们朗读声的动听,体现课堂的吸引力)
3.×(解析:根据课文,下课后同学们的活动地点是 “大青树下”,而非 “教室里”)
4.√(解析:“古老的铜钟”“凤尾竹的影子” 是边疆小学特有的环境元素,突出其古朴、美丽的特点,表达作者对学校的喜爱)
五、阅读理解
1.上课;“上课了,大家在教室里一起朗读课文,那声音真好听!”
2.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
3.示例 1:能体会到同学们的朗读声非常好听,连山林里的小动物都被吸引了,也能感受到这所边疆小学课堂的和谐与有趣。
示例 2:能体会到边疆小学的自然环境很美好,人与动物相处融洽,课堂氛围充满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