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怀化市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湖南省怀化市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有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82.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5-08-21 19:54: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湖南省怀化市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36分)
1.[3分]激素和神经递质是机体重要的信息分子,下列关于二者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能够合成这些信息分子的细胞都能合成酶
B.都需要体液进行定向运输
C.发挥作用时都需要与细胞膜上的相关受体结合
D.发挥作用后都会被相关酶立即降解而失活
2.[3分]下图表示中心法则,①~⑤代表生理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①过程表示DNA复制
B.③过程表示逆转录,需要逆转录酶催化
C.⑤过程不需要碱基互补配对
D.④过程表示RNA复制
3.[3分]同位素可用于追踪物质的运行和变化规律。下列关于同位素应用的科学研究,不合理的是( )
A.应用同位素探究CO2中的碳在暗反应中的转化
B.应用同位素研究DNA在亲代与子代之间的传递
C.利用同位素示踪技术测定化石中物质的最终去向
D.利用同位素标记的单克隆抗体可以定位诊断肿瘤
4.[3分]下列实验结果偏差不是由于试剂浓度改变造成的是( )
A.无水乙醇——提取并分离菠菜叶中的光合色素,仅下端两条色素带变窄
B.0.9%生理盐水——哺乳动物的红细胞在溶液中出现大量胀破
C.0.3g/mL蔗糖溶液——新鲜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不发生质壁分离
D.0.2mg/L生长素、2mg/L细胞分裂素——胡萝卜愈伤组织仅生出根
5.[3分]某生物研究小组用含有32P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然后进行适当的保温、搅拌和离心,检测上清液与沉淀物的放射性。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32P标记的基团是T2噬菌体DNA的基本骨架
B.搅拌的目的是使T2噬菌体的蛋白质与其DNA分离
C.上清液中出现放射性的原因是保温时间过长或过短
D.该实验与格里菲思的实验均采用了分离DNA和蛋白质的思路
6.[3分]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武夷山国家公园时指出,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目的就是按照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理念,保持自然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和完整性,保护生物多样性。根据以上精神,结合生物学知识,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在国家公园中引入外来物种,有可能导致生物多样性下降
B.建立动物园和植物园,能够更好地对濒危动植物进行就地保护
C.武夷山的生态作用和观赏性体现了武夷山生态系统的间接和直接价值
D.在破碎化生境之间建立生态廊道,是恢复自然生态系统完整性的重要措施
7.[3分]物种丰富度的模型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影响群落结构形成的因素,如图为物种丰富度的简单模型。图中,R代表一维资源连续体,其长度代表群落的有效资源范围,群落中每一物种只能利用R的一部分。表示群落中物种的平均生态位宽度,表示平均生态位重叠。下面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图(a)中,设和为定值,那么R值越大,群落将含有更多物种
B.图(b)中,设R是一定值,那么越小,群落中将有更高的物种丰富度
C.图(c)中,设R是一定值,那么越小,群落中将有更高的物种丰富度
D.图(d)所示的群落物种丰富度低,可能是捕食者消灭了某些猎物种群
8.[3分]CAR-T疗法(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免疫疗法)是一种治疗肿瘤的新型精准靶向疗法,是指在体外将一个含有能识别肿瘤细胞且激活T细胞的嵌合抗原受体(CAR)的病毒载体转入T细胞。该嵌合细胞利用定位导航装置CAR,专门识别体内肿瘤细胞,从而实现精准杀伤恶性肿瘤。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在构建嵌合体时,选取的T细胞主要是细胞毒性T细胞
B.CAR-T嵌合细胞在人体内主要发挥免疫自稳功能
C.CAR-T嵌合细胞的构建原理之一是基因重组
D.CAR-T疗法比化疗和放疗的副作用要小
9.[3分]下图是某XY型性别决定的昆虫种群中位于X染色体上的野生型基因per+的转录模板链编码区部分位点的碱基序列及其编码的氨基酸。突变基因perS、perL对应的碱基改变情况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perS、perL基因均由野生型基因per+突变而来,这说明基因突变具有随机性
B.perS基因编码的蛋白质与野生型的per+编码的蛋白质相比增加了一个天冬酰胺
C.perL基因编码的蛋白质与野生型的per+编码的蛋白质相比相对分子质量变大
D.只考虑per+、perS、perL基因的遗传,则该昆虫群体中有9种基因型
10.[3分]图1表示酶量一定、条件适宜的情况下底物浓度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曲线,其中“Vmax”表示该条件下最大反应速率,“Km”表示在该条件下达到1/2 Vmax时的底物浓度。图2为酶的作用机理及两种抑制剂影响酶活性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底物浓度和抑制剂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原理不相同
B.Km的大小可体现酶与底物结合能力的强弱
C.若升高反应体系的温度,则图1中的M点将向左下方移动
D.在反应体系中分别加入适量上述两种抑制剂,Vmax都会下降
11.[3分]在水稻收获前遇到高温多雨天气,常会导致种子在稻穗上提前发芽的现象,这会严重影响水稻的产量和品质,SDR基因参与调节水稻多种生命活动,某研究小组选用野生型和SDR缺失突变体两种水稻种子进行实验,实验结果显示SDR缺失突变体种子的萌发率比野生型明显要高,脱落酸比野生型明显降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常见的植物激素中,抑制种子萌发的还有赤霉素
B.高温多雨种子提前发芽的重要原因是高温导致脱落酸降解失活
C.实验结果说明SDR基因通过抑制脱落酸的合成从而抑制种子萌发
D.培育SDR过表达突变体水稻品种可以大大提高水稻的产量和品质
12.[3分]若要利用某目的基因(图甲)和P1噬菌体载体(图乙)构建重组DNA(图丙),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酶切位点分别是BglⅡ(A↓GATCT)、EcoRⅠ(G↓AATTC)和Sau3A Ⅰ(↓GATC)。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用EcoRⅠ切割目的基因和P1噬菌体载体
B.用BglⅡ和EcoRⅠ切割目的基因和P1噬菌体载体
C.用BglⅡ和Sau3AⅠ切割目的基因和P1噬菌体载体
D.用EcoRⅠ和Sau3AⅠ切割目的基因和P1噬菌体载体
二、不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16分)
13.[4分]针对人类活动导致生态足迹越来越大、碳循环中的碳排放量远大于碳吸收量的现状,我国提出要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协同推进降碳、扩绿,树立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的理念,并采取了多种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碳足迹是指吸收化石燃料燃烧排放的CO2等所需的森林面积
B.研究碳循环就是研究CO2在非生物环境与生物群落之间的往返循环
C.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有利于提高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D.建立自然保护区和国家公园进行就地保护是对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
14.[4分]如图是以普通大麦、球茎大麦分别作母本和父本培育新品种的过程。在胚发育过程中,球茎大麦的染色体逐渐消失,最终形成单倍体大麦。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有( )
A.杂种胚不含同源染色体但其属于二倍体
B.上述过程的原理属于染色体结构和数目变异
C.上述培育单倍体大麦的过程中需用到花药离体培养技术
D.与二倍体相比,单倍体大麦是进行诱变育种的优良材料
15.[4分]科学家发现植物顶端优势受生长素和另一种植物激素M的共同调节。现有野生型植株甲、不能合成激素M的突变型植株乙和按图1进行嫁接形成的嫁接型植株丙(野生型甲做砧木、突变型乙做接穗)。为探究激素M的作用及合成部位(是茎还是根),某兴趣小组在相同的条件下分别测定甲、乙、丙三植株侧芽的长度,实验结果如图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图1          图2
A.激素M对侧芽的生长有促进作用
B.激素M可能由根合成并运输至侧芽发挥作用
C.为确定茎能否合成激素M,应增设甲为接穗、乙为砧木嫁接实验
D.植物的生长发育受多种激素共同调控
16.[4分](不定项选择)盐碱化是农业生产的主要障碍之一。植物可通过质膜H+泵把Na+排出细胞,也可通过液泡膜H+泵和液泡膜NHX载体把Na+转入液泡内,以维持细胞质基质Na+稳态。下图是NaCl处理模拟盐胁迫,矾酸钠(质膜H+泵的专一抑制剂)和甘氨酸甜菜碱(GB)影响玉米Na+的转运和相关载体活性的结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溶质的跨膜转运都会引起细胞膜两侧渗透压的变化
B.GB可能通过调控质膜H+泵活性增强Na+外排,从而减少细胞内Na+的积累
C.GB引起盐胁迫下液泡中Na+浓度的显著变化,与液泡膜H+泵活性有关
D.盐胁迫下细胞质基质Na+排出细胞或转入液泡都能增强植物的耐盐性
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48分)
17.[8分]反射的完成以神经元上 为基础。
18.[10分](11分)稻田养蟹是我国稻作区重要的生态农业模式,如图是稻蟹共生稻田生态系统结构简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流经稻蟹共生稻田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              。与单作稻相比,稻蟹共生稻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更高,原因是 。
(2)连续低温的气候使稻田中某种昆虫的种群数量明显下降,这种调节种群数量的因素属于
    制约因素。
(3)若研究水稻的生态位,通常需要研究的因素有    (填字母)。
A.水稻在该区域出现的频率
B.水稻的种群密度
C.水稻的植株高度
D.水稻与其他物种的关系
(4)为探究稻田养蟹对水稻产量和杂草密度的影响,某研究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结果如表所示。
处理 杂草密度(株/m2) 水稻产量(kg/hm2)
养蟹、投饵 7.67 10 495
不养蟹、不投饵 11.73 9 665
稻田引入河蟹后,从种间关系的角度分析,水稻产量得到提高可能的原因有
 。
(5)稻田养蟹的这种养殖模式属于立体农业,立体农业充分利用了群落的垂直结构和    ,同时可以帮助人们合理地调整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      。
19.[10分]豌豆的高茎(D)对矮茎(d)为一对相对性状,仔细观察下列实验过程图解,回答相关问题:
(1)该实验的亲本中母本是 (表型),操作①叫作 。
(2)豌豆高茎对矮茎为显性,该实验得到的F1性状表现为 ;让F1植株自交得F2,在F2中出现了高茎和矮茎,这一现象叫作 。
(3)孟德尔选用F1与 (“高茎”或“矮茎”)亲本进行杂交,观察其后代表型及比例,从而验证了F1能产生 。
20.[10分](12分)秸秆中的木质纤维素是自然界丰富的有机质资源之一,研究木质纤维素的糖化利用有重要意义。反刍动物的瘤胃是目前已知的降解木质纤维素效率最高的天然体系,在瘤胃里栖息着大量微生物,研究者从中分离出木质纤维素降解菌。
(1)以分离木质纤维素降解菌为目的配制培养基,培养基的成分特点应为________。配制好的培养基经____处理后方可用于接种。
(2)研究者用厌氧滚管培养法分离瘤胃微生物。将混有菌液的培养基加入管中,密封后平放滚动,使培养基布满试管内壁并凝固成一薄层。向管内充入氮气,培养后在培养基内部或表面可形成____,用于分离和鉴定。
(3)研究者分离出一种木质纤维素降解菌,用定量PCR方法检测菌液中菌体的数量。若样液中待测菌的DNA模板分子数量为x,理论上PCR扩增n轮后产物的分子数量为____,但由于扩增后期___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实际产物数量低于理论值。因此需要先利用已知浓度的菌液测出标准曲线,再将样液检测结果与其比对。
(4)为检测该木质纤维素降解菌降解秸秆产糖的性能,请对图示发酵装置进行一处改造:
____________。与添加固定量培养液的分批式发酵相比,图示连续式发酵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答出一点即可)。
21.[10分]光照条件下,叶肉细胞中O2与CO2竞争性结合C5,O2与C5结合后经一系列反应释放CO2的过程称为光呼吸,其过程如图所示。科学家采用基因工程获得了酶A缺陷型的水稻突变株,在不同条件下检测突变株与野生型水稻植株的生长情况与物质含量,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请回答:
0.5% CO2 0.03% CO2 0.03% CO2 0.03% CO2
指标 平均株 高/cm 平均株 高/cm 乙醇酸 含量/(μg·g-1叶重) 乙醛酸 含量/(μg·g-1叶重)
突变体 42 24 1 137 1
野生型 43 42 1 1
(1)根据不同条件下植株的生长状况差异,可以推测该突变体在 (场所)进行的 (生理过程)效率降低。
(2)利用有机物的溶解度差异,采用 法可以将乙醇酸与其他有机物分离。分析物质含量与变化,推测酶A具有 的功能。
(3)已知大气中CO2含量约为0.03%,参考题干信息,分析自然状态下突变株长势不如野生型的原因是 。
(4)水稻光呼吸过程需要额外消耗能量,降低净光合效率,但在进化过程中得以长期保留,其对植物的意义是 。
参考答案
【知识点】激素调节的特点、神经递质的类型及回收机制
1.【答案】A
【知识点】中心法则
2.【答案】C
【知识点】DNA复制方式的探索过程、光合作用的探究实验、单克隆抗体的优点和应用
3.【答案】C
【知识点】动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探究实验、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4.【答案】A
【知识点】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5.【答案】C
【知识点】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原因、生物多样性的内容及价值
6.【答案】B
【知识点】生态位、群落的概念和物种组成
7.【答案】C
【知识点】癌细胞的免疫疗法
8.【答案】B 
【知识点】基因突变及其原因与意义、基因突变的遗传特点
9.【答案】D
【知识点】影响酶活性的因素及其探究实验、酶促反应的原理
10.【答案】D
【知识点】其他植物激素的产生部位、分布及生理作用
11.【答案】B
【知识点】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及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的方法
12.【答案】D
【知识点】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反馈调节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物质循环、生态足迹
13.【答案】AB
【知识点】染色体数目的变异、染色体组数的判断与单倍体、二倍体、多倍体的区分
14.【答案】AD
【知识点】植物生长发育的整体调控、生长素的合成与分布、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15.【答案】A 
【知识点】物质运输方式的判断与探究专题
16.【答案】BD
【知识点】反射及其产生的必要条件
17.【答案】兴奋的传导
【知识点】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综合专题
18.【答案】(除标注外,每空1分,共11分)
(1)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和人工输入的饵料、肥料等有机物中含有的能量(2分) 稻蟹共生稻田生态系统的物种组成更多、营养结构更复杂
(2)非密度
(3)ABCD(2分)
(4)杂草密度降低,减少了与水稻的种间竞争,水稻因而得到更多的阳光、二氧化碳和无机盐用于生长(或河蟹捕食稻田昆虫,减少昆虫对水稻的取食和危害,增加了水稻产量,2分)
(5)季节性 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2分)
【知识点】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对分离定律的解释和验证
19.【答案】(1)高茎 去雄
(2)高茎 性状分离
(3)矮茎 F1能产生含不同遗传因子的两种配子且比例为1∶1
【知识点】发酵工程的基本环节、无菌技术、目的菌种的筛选与鉴定
20.【答案】(除标注外,每空2分,共12分)
(1)以木质纤维素为唯一碳源 灭菌(1分)
(2)菌落(1分)
(3)x·2n 原料浓度降低、酶活性降低
(4)将进气口改造为带有压力阀的出气口 可保证菌体营养物质供应充足;及时排出有害代谢产物;减少产物对纤维素降解的抑制作用(答出一点即可)
【知识点】光合作用综合专题、光合作用过程的物质代谢与能量代谢、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的综合实验分析与设计、多因素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21.【答案】(1)叶绿体基质;暗反应(2)(纸)层析;催化乙醇酸生成乙醛酸(3)突变株因酶A缺陷,乙醇酸无法转变为C3,C5生成受阻,自然状态下CO2含量较低,固定效率较低,积累有机物较少,长势不如野生型(4)消耗过剩的ATP和NADPH,减少对细胞的损害,补充部分CO2
第 page number 页,共 number of pages 页
第 page number 页,共 number of pages 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