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张PPT)
现代诗二首
秋晚的江上
第一课时
生平简介:刘大白(1880年至1932年),原名金庆棪,后改姓刘,名靖裔,字大白,别号白屋,浙江绍兴人。与鲁迅先生是同乡好友,中国现代著名诗人,文学史家。
代表作品:《邮吻》《秋晚的江上》《心上的写真》
作者简介
归巢 芦苇 斜阳 一瞬
字词识记
词语解释
芦苇:多年水生或湿生的高大禾草,多生长于池沼、河岸、溪边浅水地区,常形成苇塘。
红颜:指貌美的女子。本文特指女子美丽的容颜。
一瞬:转眼之间,形容极短的时间。
斜阳:傍晚时西斜的太阳
初读课文
1.自由朗读课文,认读生字。
2.给下列的词语找到合适的解释。
3.默读课文,在文中找找本诗描写了在什么季节、什么时间、什么地点,有什么景物?
秋天的晚上,在江面上,出现了归鸟、夕阳、芦苇。
1.自由朗读,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反复读。
注意:朗读时,可以通过调整语速和轻重来读出感情,要把重读放在重点词语上,如“鸟儿、倦了、驮着、头白、芦苇、红颜”。
再读课文
2.说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及原因。
归巢的鸟儿,
尽管是倦了,
还驮着斜阳回去。
双翅一翻,
把斜阳掉在江上;
头白的芦苇,
也妆成一瞬的红颜了。
思考:
1.鸟儿要干什么?是什么样的状态?
鸟儿归巢,倦了。
2.“驮”字突出了什么?
突出鸟儿疲倦的程度。
3.这首诗还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夸张:体现了鸟摆脱重负,追求自由的精神。
拟人:“妆”“红颜”把芦苇人格化,给诗文增添生机。
3.配乐范读,感受诗歌的语言美。
诗中的景物构成了一幅秋天江边黄昏时的画面,多么美妙的诗句,多么美妙的意境。
试着用插图来再现诗句。
试着配乐再现诗句,感受诗人的无比欣悦心情。
课后作业
1.完成本课练习册前三题。
2.划分课文层次。
3.本课生字。
第二课时
花牛歌
生平简介:徐志摩(1897年1月15日—1931年11月19日),现代诗人、散文家。原名章垿,字槱森,留学英国时改名志摩。曾经用过的笔名:南湖、诗哲、海谷、谷、大兵、云中鹤、仙鹤、删我、心手、黄狗、谔谔等。徐志摩是新月派代表诗人,新月诗社成员。
代表作品:《再别康桥》《偶然》《沙扬娜拉》
芦苇
剪秋罗
睡眠
霸
归巢
占
字词识记
请同学们边听录音,边看视频思考 :花牛在哪里?它在做什么?
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标记出作者写了哪些景物。
花牛在草地上还可能会看到什么?听到什么?还会做什么?请你展开想象和同桌做讨论。
聪明的你会背诵课文了吗?请你大胆来展示。
花牛还会在草地上看到什么?听到什么?还会做什么呢?
课后作业
1.完成本课练习册。
2.完成本课书法作业。
3.背诵课文。
4.预习新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