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拔尖测评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拔尖测评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01.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8-21 22:01: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拔尖测评卷
满分:100分 时间:90分钟 姓名: 得分:
【卷首语】四年级(1)班正在举行“故事交流会”,快来参加吧!
写 标 语
一、请你抄写本次“故事交流会”的标语,注意书写正确、整洁、美观。(4分)
畅游历史长河,品读人物故事。
寻 故 事
二、请你完善下面的资料卡片。(12分)
1.请你给语段中的加点字注音。(6分)
2.根据拼音,在括号内写出字词。(4分)
3.根据卡片中的画像,依次形容三位历史人物外貌的词语,最合适的一项是(2分)( )
A.明眸皓齿 眉清目秀 老态龙钟 B.眉清目秀 威风凛凛 慈眉善目
C.相貌堂堂 短小精悍 明眸皓齿 D.文质彬彬 容光焕发 膀大腰圆
三、在搜集故事的过程中,小语遇到了一些问题,请你帮他解决。(10分)
1.与“诸儿竞走取之”中的“走”意思不一样的一项是(2分)( )
A.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B.奔走相告
C.走马观花
D.阿妈喜欢牵着我,在洒满月光的小路上走。
2.下列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
A.我们中国治安非常好,就算深夜回家也不用提心吊胆。
B.小文考了第一名,只见她神采飞扬,开心得面如土色。
C.上课了,同学们聚精会神地听老师讲课。
D.戈壁滩上人烟稀少,几百里都看不到几个人。
3.下列句子长话短说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西门豹回过头来,看着他们说:“怎么还不回来,请你们去催催吧!”(西门豹回过头来,看着他们。)
B.官绅一个个吓得面如土色,跪下来磕头求饶,把头都磕破了,直淌血。(官绅跪地求饶。)
C.狠心的宙斯又派了一只凶恶的鹫鹰,每天站在普罗米修斯的双膝上,用它尖利的嘴巴,啄食他的肝脏。(宙斯派鹫鹰啄食普罗米修斯的肝脏。)
D.那只小虱子,在纪昌的眼里一天天大起来,练到后来,大得竟然像车轮一样。(到了后来,小虱子在纪昌眼里变得很大。)
4.将下面的句子插入语段中,位置恰当的一项是(2分)( )
不料,由于沈周的称赞,一向谦虚的唐伯虎也渐渐产生了自满的情绪。
① 唐伯虎是明朝著名的画家和文学家,小时候在画画方面显示了超人的才华。②后来,唐伯虎拜大画家沈周为师,学习自然更加刻苦勤奋,掌握绘画技艺很快,深受沈周的称赞。③沈周看在眼中,记在心里,一次吃饭,沈周让唐伯虎去开窗户,唐伯虎发现自己手下的窗户竟是老师沈周的一幅画。④唐伯虎非常惭愧,从此潜心学画。
A. ①之前 B. ①②之间 C. ②③之间 D. ③④之间
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2分)( )
A.《王戎不取道旁李》告诉我们观察事物要认真分析思考,不要被事物的表面现象所迷惑。
B.《西门豹治邺》是一则历史故事,故事中的西门豹将计就计,惩恶扬善,造福百姓,令人称赞。
C.《扁鹊治病》按照时间顺序,写了扁鹊几次拜见蔡桓侯并劝其治病的故事。
D.《纪昌学射》中的纪昌拜飞卫为师,飞卫一开始便教他如何射箭,最终纪昌成了射箭能手。
四、回忆课本中的故事内容,完成填空。(3分)
《王戎不取道旁李》中,面对“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 ”,而王戎“ ”,王戎这么做的理由是“ ”(填原文词句),从中我们可以看出王戎是一个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人。
讲 故 事
五、“故事交流会”马上就要开始了,请你做好准备,完成练习。(10分)
1.[搜集故事]下面是你搜集到的历史故事,这些故事主要与谁有关 写一写。(3分)
草船借箭( ) 铁杵成针( ) 三顾茅庐( )
囊萤映雪( ) 精忠报国( ) 道旁苦李( )
2.为了讲好故事,同学们纷纷提出建议,下列建议不合适的一项是(2分) ( )
A.小语:讲之前,好好读一读这个故事,并把所有信息写在小卡片上。
B.小文:讲的时候,注意语气,还可以加上适当的动作和表情吸引听众。
C.小华:讲的时候,要突出主要内容,可适当省略次要内容。
D.小明:可以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讲故事,同时注意一些提示顺序的词语。
3.下面是你准备的故事,请你完成故事卡片,为上台讲故事做好准备。(5分)
《心腹之患》:春秋末年,吴王夫差准备出兵伐齐,这时越王勾践带臣子及厚礼来朝见,夫差特别高兴。吴国大臣伍子胥认为出兵伐齐,作用不大,当前越国才是吴国的心腹之患。夫差根本不听。没过几年,越国趁吴国北上伐晋时出兵伐吴,将吴国彻底打败了。
故事名字 (1) 相关人物 (2)
故事起因 (3)
故事经过 (4)
故事结尾 (5)
读 故 事
六、下面是其他两位同学分享的故事,读一读,完成练习。(31分)
(一)许衡①不食梨(节选)
许衡尝暑中过河阳。渴甚,道有梨。众争取啖②之,衡独危坐树下自若。或③问之,曰:“非其有取之,不可也。”人曰:“世乱,此无主。”曰:“梨无主,吾心独无主乎 人所遗,一毫弗义弗受也。”庭有果,熟烂堕地,童子过之,亦不睨视而去。
(选自《元史·许衡传》,有删改)
[注释]①许衡:字仲平,宋元之际理学家。②啖:吃。③或:有人。
1.解释下列加点词。(4分)
(1)尝暑中过河阳( ) (2) 渴甚,道有梨( )
(3) 或问之( ) (4)亦不睨视而去( )
2.下列对短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 ( )
A.“梨无主,吾心独无主乎 ”这是一个反问句,它的意思是“梨树没有主人,我的心难道也没有主人吗 ”
B.大家受许衡的精神的感召,庭院中的果子掉在地上,连小孩也不去看一眼。
C.许衡能坚持自己的原则,恪守操行。一个人有什么样的思想觉悟,有什么样的道德标准,就会有什么样的行为准则。
D.许衡胆子太小,不敢吃梨,怕日后梨树主人怪罪下来,追究他的责任。
3.链接教材比较本文和《王戎不取道旁李》,填写下表。(4分)
篇目 不同点
果 子 不吃果子的原因 人物特点
《王戎不取道旁李》 李子 (1) (3)
《许衡不食梨》(节选) 梨 (2) (4)
4.阅读要素读完故事,两位同学展开了讨论,请你补全他们的对话。(4分)
(二)孔子学琴
孔子有多方面的兴趣和特长,还精通音乐,尤其弹得一手好琴,但孔子从不满足。他五十岁那年,还特意向鲁国一位名为襄的著名音乐家学弹琴。
师襄将一首曲子教给孔子,让他自己练习。一晃十天过去了,师襄还不见孔子来学新的曲子,感到有些奇怪,便去探个究竟。
他踏着琴声来到孔子的窗前,只见孔子正毕恭
毕敬地弹着那首曲子,弹了一遍又一遍,丝毫
没有厌倦的样子。师襄轻轻走进屋里,对孔子
说:“你已经练了整整十天,这首曲子也会弹了,可以再学习一首新的曲子了。”孔子连忙站起来,诚恳地说:“我只学会了曲谱,还没有真正掌握弹奏的技巧呢!”说完,又席地而坐,继续弹奏起来。
过了几天,师襄又来看孔子练琴。他看到孔子的手指运用自如,乐曲弹奏得像小溪流水一样顺畅自然、悦耳动听,便说:“你已经掌握了弹奏的技巧,可以学一首新的曲子了。”孔子摇摇头说:“我还没有真正领会曲子的思想内容,这样弹奏怎么会使人感动呢 ”
又过了些时候,师襄再次来到孔子的住处。刚一进门,他就被激情洋溢的乐曲声迷住了。师襄听得如痴如醉,仿佛被带到了一个从未到过的境地。一曲弹完,好半天,师襄才醒悟过来。他快步走了过去,激动地说:“你已经弹出了乐曲的思想感情,领会了音乐的精神,可以学一首新曲子了!”孔子又摇了摇头,认真地回答:“不行啊,我还没有体会出作曲者是一个怎样的人呢!”说完,又沉浸在了琴声里……
不知又过了多少天,师襄又来听孔子弹琴。他静静地坐在孔子身旁,感情随着抑扬的琴声起伏不平。突然,琴声戛然而止,孔子激动地站起来,大声说:“我已经知道作曲者是谁了,他就是一生行善、胸怀博大的周文王。”
师襄一听,既惊异,又佩服。他起身向孔子深深地行了一礼,说:“您的琴艺已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了,这首乐曲的名字就叫《文王操》。”
1.文中孔子学琴经历了哪四个阶段 请简要概括。(2分)
2.短文是按 顺序写的,请在文中用“ ”画出表示这个顺序的词句。(3分)
3.阅读时,可以在有疑问、有体会、写得好、有启示的地方作批注,请你根据文中的提示,完成文中两个批注。(4分)
4.把文中师襄的心情及其产生的原因填写在下面的表格中。(4分)
师襄的心情 原 因
感到有些奇怪 不见孔子来学新的曲子
(1) (2)
(3) (4)
5.阅读要素 同学们对“复述故事时如何删减信息”这一问题进行了讨论,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2分) ( )
A.对孔子有多方面的兴趣和特长的描写,与孔子学琴没有直接关系,可以删减。
B.孔子第一次对师襄说“没有真正掌握弹奏的技巧”与故事关联性不大,可以删减。
C.师襄第三次来到孔子住处,听得如痴如醉,这从侧面体现出孔子弹奏技艺越来越纯熟,不能删减。
D.孔子最后悟出曲子作者的部分,体现了孔子学琴是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能删减。
6.结合孔子学琴的全过程,想一想:孔子认为“学会”的内涵是(2分) ( )
A.能够认真地读曲谱,把曲子弹得准确无误。
B.掌握弹奏技巧,能把曲子弹得准确而熟练。
C.能把曲子弹得准确、熟练,使人为之感动。
D.能感知作曲人的情怀,弹出深层的情感意蕴。
写 一 写
七、习作。(30分)
在登台讲故事的过程中,你的心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抓住这件事的经过和当时的感受,向大家讲一讲吧!
要求:①按照一定的顺序来写,把重点内容写具体;②题目自拟,350字左右。
第八单元拔尖测评
一、畅游历史长河,品读人物故事。(4分)
二、1. róng wū shēn bài hóu suǐ(每空1分)2.品尝 派 娶媳妇 骗(每空1分)
3. B(2分)解析:结合图片和选项可知,可用“眉清目秀”形容王戎,用“威风凛凛”形容西门豹,用“慈眉善目”形容扁鹊。
三、1. D(2分)解析:“诸儿竞走取之”中的“走”的意思是跑。D项中“走”的意思是行走。
2. B(2分)解析:面如土色:脸色跟土的颜色一样,没有血色。形容极端惊恐。该词语用在句子中不符合语境。
3. A(2分)解析:A项长话短说,去掉修饰语,剩下主干,本句为西门豹说的话,长话短说应概括为西门豹让他们去催催。
4. C(2分)
5. D(2分)解析:飞卫没有一开始就教纪昌射箭,而是让他先练眼力。
四、竞走取之 不动 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每空1分)
五、1.诸葛亮 李白 刘备 车胤、孙康 岳飞王戎(每空0.5分) 2. A(2分) 3.(1)《心腹之患》(2)夫差、伍子胥、勾践 (3)吴王夫差准备伐齐 (4)伍子胥认为伐齐作用不大,越国才是吴国的心腹之患,夫差不听 (5)越国趁吴国伐晋时,将吴国打败(每空1分)
六、(一)1. (1) 曾经 (2) 很,非常 (3) 代词,代指许衡 (4)斜视(每空1分)
2. D(2分)解析:许衡不吃路旁树上的梨子,不是因为害怕主人,而是坚守内心的道德准则。
3.(1)王戎知道李子是苦的 (2)未经主人的允许,且许衡严格要求自己 (3)聪明、善于观察思考 (4)坚守原则、抵制诱惑(每空1分)4.示例:许衡在盛夏时路过河阳,口渴难耐,发现路旁有一棵梨树,人们争着摘梨吃,只有许衡认为没经过梨树主人同意不能摘梨吃(2分)要坚持自己的原则,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2分)
[参考译文]许衡曾经在酷暑的时候路过河阳。(他)当时非常口渴,道路旁有一棵梨树。人们争相摘取梨吃,只有许衡一个人在树下正襟而坐,安然如常,毫不动心。有人问他(为什么不摘梨吃),他说:“不是自己的东西却去拿,是不可以的。”那人说:“现在世道这么乱,这梨树没有主人。”许衡回答说:“梨树没有主人,我的心难道也没有主人吗 人们赠送的(东西),(即使)有一点儿不合乎道义也不接受。”庭院里有果树,果子成熟掉落在地上,小孩经过它,也不斜着眼看就离去。
(二)1.掌握弹奏技巧 领会思想内容(每空1分)
2.时间(1分)一晃十天过去了 过了几天 又过了些时候 不知又过了多少天(每个0.5分)
3.批注1:孔子练琴专心,不厌其烦。(2分)批注2:示例:做事情要专心致志、精益求精,不断进取。(2分)(评分建议:答出启示,语句通顺即可得2分。)4.(1)激动 (2)仿佛被孔子的琴声带到一个从未到过的境地 (3)惊异、佩服 (4)孔子的琴艺已炉火纯青,知道作曲者是周文王(每空1分)
5. B(2分)解析:孔子第一次对师襄说“没有真正掌握弹奏的技巧”这一情节非常关键。因为这一情节体现了孔子学琴不满足于学会曲谱,而是追求掌握弹奏技巧的认真态度,是孔子学琴循序渐进过程中的重要一环,不能删减,该选项说法错误。
6. D(2分)解析:结合孔子学琴的全过程,可以看出孔子对于“学会”的理解远不止于能够准确无误地弹奏曲子或掌握弹奏技巧。他认为真正“学会”是能够感知作曲人的情怀,弹出深层的情感意蕴。这种对音乐的深刻理解和表达才是孔子所追求的“学会”的真正含义。
七、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