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历史学科
第20课 国民党挑起内战
备·教学目标
1.知道重庆谈判和“双十协定”;了解全面内战的爆发、中共中央转战陕北等史事。(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2.通过阅读相关史料,理解抗战胜利后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和平民主进行的一系列努力和斗争,了解重庆谈判和国民党发动内战的相关情况。(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
3.通过学习解放区军民的自卫反击等史实,认识中国共产党分析时局的准确性和作战方式方针的正确性,认识国民党反动派独裁内战的反动本质,体会人民解放军为推翻国民党的独裁统治,历尽艰辛、英勇作战、不畏牺牲的精神。(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备·内容分析
【本课结构】
本课共包含三个子目:重庆谈判、国民党发动内战、解放区军民的自卫反击。三个子目分别介绍了内战爆发的背景、爆发的标志和解放战争前期的概况。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人民渴望建立一个独立、和平、民主、统一、富强的新中国。国民党却为了建立独裁统治而积极准备内战,因内战准备条件不足,蒋介石释放“和平烟幕”,进行政治欺骗。中国共产党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领导和团结全国人民与国民党进行斗争,经过重庆谈判和政治协商会议,取得了重大胜利。1946年6月,蒋介石背信弃义,悍然发动全面内战。战争初期,敌强我弱,形势十分严峻。毛泽东领导中国人民解放军制定了正确的政治方针和军事原则,很快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
【本课重难点】
重点:重庆谈判。
难点:解放区军民自卫反击的相关史实。
备·教学提示
1.建议教师通过直观手段,如多媒体投影,向学生展示《美国用军用飞机空运国民党军队》图片,向学生提出问题:请同学们想一想,这幅图中的情景发生在什么时间 美国的做法是什么 美国为什么要这么做 在启发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可以提供其他有关资料,使学生了解:抗战胜利后,在蒋介石的要求下,美国帮助国民党运兵进攻解放区。
2.教师提出问题:毛泽东为什么要冒风险赴重庆谈判 毛泽东赴重庆谈判能改变蒋介石发动内战的既定方针吗 为什么 学生分组讨论,每组围绕一个问题进行探究,在讨论过程中教师注意引导,使学生理解中共为争取和平民主作出的努力,认识国民党独裁内战的反动本性。
3.教师提出问题:毛泽东率领中共中央和人民解放军总部转战陕北发生在哪一年 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生的 结果如何 由学生回答问题,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备·教材答案
【想一想】
国民党军队在谈判期间进攻解放区说明了什么 (教材P121)
[答案] ①国民党“假和平、真内战”的本质:表面谈判掩盖军事准备,试图通过武力迫使中国共产党让步。②国民党的独裁野心:拒绝承认解放区政权和人民军队,妄图通过军事手段消灭中国共产党力量。③中国共产党自卫反击的必要性:上党战役胜利粉碎国民党的军事讹诈,迫使蒋介石在谈判中收敛,体现“以斗争求和平”的策略。
【材料研读】
蒋介石虽有美国援助,但是人心不顺,士气不高,经济困难。我们虽无外国援助,但是人心归向,士气高涨,经济亦有办法。因此,我们是能够战胜蒋介石的。
——毛泽东《以自卫战争粉碎蒋介石的进攻》(1946年7月20日)
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毛泽东《和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的谈话》(1946年8月6日)
谈谈你对毛泽东上述论断的认识。(教材P122)
[答案] 毛泽东的论断不仅是鼓舞士气的口号,更是基于对中国社会矛盾、战争规律的深刻分析。其核心在于:战争胜负的关键不在武器装备,而在人心向背。这一思想至今仍具启示意义,提醒我们任何违背人民利益的力量终将被历史淘汰。
【课后活动】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现在抗日战争已经胜利结束,中国即将进入和平建设时期,当前时机极为重要。目前最迫切者,为保证国内和平,实施民主政治,巩固国内团结。国内政治上军事上所存在的各项迫切问题,应在和平、民主、团结的基础上加以合理解决,以期实现全国之统一,建设独立、自由与富强的新中国。
——毛泽东在重庆机场的讲话(1945年8月28日)
结合本课所学,说说中国共产党为解决上述问题作出了哪些努力。(教材P125)
[答案] ①1945年进行重庆谈判,签署“双十协定”,提出“和平建国”方针;1946年促成政协会议通过民主协议,否定国民党一党专政。②联合民主党派抵制国民党独裁,通过各种政策团结各阶层,凝聚反内战民主力量。
备·教学资源
[更多课件、课时训练、音频、视频详见电子资源]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历史学科
第20课 国民党挑起内战
。
学教环节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新课导入 朗读毛泽东的《七律·忆重庆谈判》,回答问题:毛泽东写下这首七律的时代背景如何 以毛泽东的《七律·忆重庆谈判》进行导入,设置问题,引入本课。 以诗词和设置问题的方式进行导入,加强跨学科联系,激发学生兴趣。
重庆谈判 1.看漫画,回答漫画反映了抗战胜利后人们什么样的心情和愿望 阅读材料,思考:面对人民渴望和平的愿望,国共两党及美国的态度如何 听老师总结。 2.阅读资料、看图片,小组合作探究解决问题:蒋介石发起谈判的真实目的是什么 听老师总结与讲解。 3.学生回答问题:面对蒋介石的“鸿门宴”,毛泽东如何选择 随后阅读教材,自主学习后快速回答重庆谈判的时间、地点、结果及“双十协定”的主要内容。并听取老师讲解政协会议。 1.展示图片,引导学生回答抗战胜利后人民最大的心愿是什么。出示三段文字材料,分析国共两党及美国的态度。 2.展示新闻“三次致电毛泽东”及蒋介石本人讲话的材料,引导学生回答蒋介石发起谈判的真实目的。 3.教师展示问题:面对蒋介石的“鸿门宴”,毛泽东如何选择 听取学生回答并进行总结,指导学生认识中共对重庆谈判的诚意。随后让学生阅读教材,梳理重庆谈判的内容、结果和意义,并补充政协会议的内容。 1.通过展示漫画、材料,使学生真实感受到抗战胜利后的国内外形势,了解重庆谈判的背景。 2.通过资料、图片的对比,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素养和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 3.结合资料,通过自主学习,了解重庆谈判的有关知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认清国民党“假和平”的阴谋,进行情感教育。
国民党发 动内战 1.学生结合教材,思考并回答问题:国民党军队在谈判期间进攻解放区说明了什么 2.学生快速阅读,抢答:内战爆发和达到最高峰的标志分别是什么 1.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过渡:国民党“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什么时候被拆穿了呢 2.教师指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说说全面内战爆发的标志及概况。教师过渡:面对国民党的疯狂进攻,共产党又是如何反击的呢 1.通过资料,了解内战爆发的背景,认识国民党独裁、反共反人民的本质,培养学生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 2.通过自学,直观地理解全面内战爆发的相关知识,进一步认识国民党的反动本质。
解放区军 民的自卫 反击 1.阅读教材,回答问题:谈谈你对毛泽东论断的认识。听老师讲解毛泽东的战略战术主张。 2.学生结合教材,回答问题:国民党军重点进攻的地方是哪里 共产党又是如何粉碎敌人重点进攻的 听老师讲解。 3.了解国统区学生反饥饿反内战运动,听老师讲解。 1.结合教材内容,使学生认识到“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论断,并对中共中央制定的战略战术进行介绍,理解“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教师过渡:通过半年多战争,粉碎了敌人的全面进攻后敌人又采取了什么措施 2.教师提出问题:说说解放区军民自卫反击的结果。并简要介绍国民党重点进攻这两个解放区的主要原因(陕北解放区的首府延安是中共中央所在地;山东解放区是全国解放区中距离南京最近的,对国民党威胁最大)。 3.教师补充:反饥饿反内战运动揭露了国民党统治的腐朽,形成反对其独裁统治的第二条战线,有力配合了人民解放战争。 1.通过材料,了解解放区军民自卫反击的有关知识,了解解放区军民粉碎国民党军队全面进攻的有关知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结合教材,了解解放区军民粉碎国民党军队重点进攻的有关知识,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板书设计
课堂小练 1.1945年8月16日,国民党在报纸上以大字标题刊出“蒋主席电毛泽东,请克日来渝共商国是”的新闻。蒋介石还连发三封电报,邀请毛泽东赴渝“共定大计”,且言“已准备飞机迎迓”。国民党的这些举动旨在 ( ) A.顺应人民渴望和平的愿望 B.表明实现国共和谈的决心 C.获得政治舆论上的主动权 D.营造民主建国的和平氛围 2.蒋介石在一封电报中说:“毛泽东先生勋鉴:倭寇投降……特请先生克日惠临陪都,共同商讨……”毛泽东“陪都”之行的结果是 ( ) A.避免了内战的爆发 B.签署了“双十协定” C.商讨了第二次国共合作 D.通过了《论联合政府》 3.1946年10月10日,梁漱溟(著名爱国民主人士)去上海见周恩来。次日坐夜车回南京,下车翻开报纸,看到蒋军已攻下张家口的消息,不禁惊叹地对记者说:“一觉醒来,和平已经死了!”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 A.军队整编问题尚未解决 B.国民党在舆论上获得主动 C.解放区军民的自卫反击 D.国民党公然违背“双十协定” 4.1947年3月,国民党军队重点进攻的解放区是 ( ) A.山东解放区和陕北解放区 B.东北解放区和西北解放区 C.中原解放区和山东解放区 D.陕北解放区和东北解放区 [答案] 1.C 2.B 3.D 4.A
课后作业 请完成第20课的练习题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第七单元 人民解放战争
备·单元学习内容
综述: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面临两种命运、两个前途的决战。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和平民主作出重大努力,重庆谈判和政治协商会议为实现和平民主带来一线曙光,但国民党坚持独裁统治,悍然发动内战。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军队在广大人民支持下,打破国民党军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通过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解放南京,结束了国民党政权的反动统治,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结构:
备·单元课标要求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面临着两种命运、两个前途的决战。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和平民主作出很大努力,但是国民党坚持独裁统治,悍然发动内战。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了三年多的解放战争,结束了国民党政权的反动统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核心素养表达的课程要求:
1.知道重庆谈判,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和平民主作出的努力。(时空观念、历史解释)
2.了解全面内战的爆发、中共中央转战陕北、人民军队粉碎国民党军进攻等史事,认识民主革命的艰巨性。(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史料实证)
3.了解解放区的土地改革、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等史事,知道国民党反动统治的覆灭和人民解放战争迅速胜利的主要原因,认识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唯物史观、史料实证)
4.了解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的主要内容,知道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认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唯物史观、史料实证、家国情怀、历史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