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张PPT)
第5课
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
第二单元:古代欧洲文明
学习目标
1.通过观察图片和阅读文献史料,了解罗马共和国的兴起,《十二铜表法》的内容及意义,罗马帝国的建立与衰亡原因等(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2.通过观察地图,了解古罗马地理位置、了解城邦兴起的原因,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时空观念、历史解释);
3.知道罗马对西方文明的历史贡献,了解不同文明之间的包容、交流对文明发展的重要影响。(唯物史观、家国情怀)。
一、罗马城邦
(2)影响:
①半岛三面临海 ②岛内山地众多,畜牧业发达;③西部地区河流纵横,土地肥沃,适宜农作物生长。
海洋文明
1、罗马城邦的起源
(1)地理环境:位于地中海中部,三面临海,海岸线很 长,亚平宁山脉贯穿半岛
一、罗马城邦
罗马城起源的传说:
母狼
哺婴
在古罗马的神话传说中,母狼用乳汁哺育了被剿杀的孪生兄弟罗慕路斯和勒穆斯。母狼雕像成为罗马城徽,人们把它作为民族发源的始祖而顶礼膜拜。
高85厘米
罗马城建立的传说:
“母狼乳婴”罗慕路斯、勒穆斯
凶残冷漠
善良仁慈
合作与内斗
温情与血腥
一、罗马城邦
①地理位置:意大利半岛中部的台伯河畔
②时间: 公元前1000年左右。
光荣属于希腊,伟大属于罗马。——爱伦·坡
2.城邦兴起
一、罗马城邦
3.古罗马发展历程:
2世纪
公元前509
约公元前1000
公元前4—3世纪
公元前2世纪
359年
公元前27年
476年
①从台伯河畔兴起
②罗马共和国
③对外扩张
④征服地中海(成为地中海霸主)
⑤进入帝国时代
⑥地跨欧、亚、非三大洲(进入黄金时代)
⑦分裂东罗马(拜占庭帝国)、西罗马
⑧西罗马灭亡(标志西欧奴隶制和上古历史终结)
古代罗马:国家 现代罗马:意大利首都
二、罗马共和国
1.罗马共和国时代
①时间:公元前509年
②变化:由王政时代(君主制)→共和国时代(贵族共和制)
罗马元老院开会场景
③国家机构
公民(贵族、平民)
贵族:国家决策机关任期终身。
相互牵制,保持平衡
贵族:主持日常事务,人数2人。任期一年不得连任
(①决策权)
(②执政权)
(③最高权力机关)
实质上的最高权力机关
公民大会(人数众多)
形式上的最高权力机关
贵族共和制
由王政时代(君主制)→共和国时代(贵族共和制)
⑤.影响:古代经典的政治体系之一,对后世的影响巨大
④.实质:是奴隶制的贵族共和国 (贵族政治和民主政治的结合)
元老院
执政官
公民大会
(权力最大)
形式上最高权力机构,选举公职人员和元老院提案。
主持日常政务
保民官
产生
否决
否决
国家决策机构,成员均为贵族
各项决策
监督
期满自动进元老院
二、罗马共和国
二、罗马共和国
2.法制建设:
《十二铜表法》
①时间:公元前405年左右
③内容:涉及诉讼程序、所有权和债务权、宗教法等内容
④意义:使量刑定罪有了文字依据.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
习惯法
成文法
第八表:折断自由人的骨头的处300阿斯的罚金;如被害人为奴隶,处150阿斯的罚金。
第十一表:禁止平民和贵族通婚
《十二铜表法》
②原因:为缓和奴隶主与平民之间的矛盾
⑤地位:是古罗马第一部成文法典,是罗马法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格拉古兄弟
习惯法:未经政府明确承认和固定成文而被一般人接受并默认的社会生活法则
二、罗马共和国
共和国期
按习惯法法官会怎么判呢?
罗莫洛是一个仁慈、善良的贵族,也是罗马一支军队的首领。生前立遗嘱,希望把他一半的财产捐给那些跟随他作战受伤或战死士兵的家人。但罗莫落死后,他的家人却不履行罗莫洛的遗嘱,受伤或战死士兵的家人因此告上了法庭。
法官会偏袒罗莫洛的家人。因为贵族垄断立法和司法,无形中为法官故意压迫平民,袒护贵族提供方便。
根据《十二铜表法》法官会怎么判呢?
《十二铜表法》第五表第三条:凡以遗嘱处分自己的财产,或对其家属指定监护人的,具有法律上的效力。罗莫洛一半的财产将捐给那些跟随他作战受伤或战死士兵的家人。
《十二铜表法》体现出了一种法治精神,是罗马发展壮大的法律保障,它成为西方法治的渊源,都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二、罗马共和国
⑥影响/实质
第11表,第1条:贵族和平民,不得通婚。
第8表, 第3条:折断自由人的骨头的,处300阿斯的罚金;如被害人为奴隶,处150阿斯的罚金。
第3表,第3条:债权人有权将不能如期还债的债务人送交法庭、戴枷拘禁、出卖为奴,甚至处死。
第5表,第3条:死者的财产需按其遗嘱进行处理。
第8表,第1条:以文字诽谤他人,或公然唱侮辱他人的歌词的,处死刑。第2条:毁伤他人肢体而不能和解的,他人亦得以同态复仇而“毁伤其肢体”。
第9表,第1条:不得为任何个人的利益,制定特别的法律。
反映了奴隶主阶级的意志。
审判量刑有法可依,反映了平民的利益。
保留了习惯法同态复仇
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实质:维护私有财产和统治者(奴隶主)的利益。
影响:①使定罪量刑有了依据,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
②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
我可以随意解释法律!
二、罗马共和国
3.对外扩张:
征服意大利半岛
①公元前3世纪初
控制西地中海地区。
②公元前3世纪,
灭迦太基(布匿战争)
扩张过程中,大量被征服地区的人,被掠夺为奴隶;奴隶成为罗马共和国的主要生产者。
③前2世纪
成为整个地中海的霸主
汉尼拔
②布匿战争
打败迦太基
控制西地中海
①前3世纪初
征服意大利半岛
布匿战争:
古罗马和古迦太基两个奴隶制国家为争夺地中海西部统治权而进行的战争。(三次)
掠夺回了大量的财富,侵占了大片的土地,俘虏了数以万计的奴隶。
二、罗马共和国
③.公元前2世纪
征服东地中海地区
罗马经3次马其顿战争,征服马其顿并控制了整个希腊,又通过叙利亚战争和外交手段,控制了西亚的部分地区。罗马称霸整个地中海地区。被征服民族曾进行英勇的反抗,均遭残酷镇压。
成为地中海地区的霸主
3.对外扩张:
西 班 牙
罗马
迦太基
成为整个地中海地区的霸主。
二、罗马共和国
4.斯巴达克起义
①地位:影响最大的奴隶起义
②原因:角斗奴隶不堪忍受,爆发了斯巴达克领导的大规模起义
③领导人:斯巴达克(角斗士奴隶)
④时间:公元前73年
⑤结果:被血腥镇压
⑥影响:斯巴达克起义沉重打击了奴隶制,加速了罗马共和国的衰落。
它沉重地打击了奴隶主统治阶级,加剧了罗马奴隶制的经济危机,加速了罗马政权由共和制向君主制的过渡。
贩卖奴隶
角斗士
罗马大竞技场遗址外景
二、罗马共和国
5.罗马共和国衰落:
(1)根本原因:
阶级矛盾尖锐(奴隶主与奴隶)
奴隶起义不断
(2)直接原因:
奴隶主的乐园,奴隶的地狱
斯巴达克起义沉重打击了罗马共和国的统治
镇压奴隶起义的过程中,军事贵族势力崛起
社会危机严重,奴隶主贵族要求独裁统治
帝国
三、罗马帝国
1.帝制的过渡
无冕之皇——凯撒
(共和国向帝国过渡的关键人物)
41岁就任执政官,8年时间征服高卢(今法国、比利时一带),拥有一支完全忠于自己的军队。
元老院
解除兵权,以公民身份只身回到罗马城。
公元前49年,恺撒率领军队进攻罗马城,打败了对手,控制了元老院。
“Veni,Vidi,Vici!”
我来了,我看见了,我征服了!
你们懂我的意思吧?感不感动?
不敢动,不敢动。
凯撒被元老院任命为终身独裁官
三、罗马帝国
(1)公元前49年,凯撒控制元老院,成为终身独裁官
(2)公元前31年,屋大维成为内战的胜利者
(3)公元前27年,屋大维首创“元首制”,掌握最高的统治实权
2.建立过程:
(奠定基础)
(最终建立)
无冕之君——凯撒
(公元前102年-前44年)
扑克牌上的凯撒画像
罗马大帝——屋大维
(公元前63年-公元14年)
终身独裁 罗马帝国第一个皇帝——标志着罗马共和国演变为罗马帝国。
三、尊崇儒术
宏伟帝国
罗马共和国发展成为帝国的原因是社会危机严重,奴隶主贵族期望出现一个强有力的统治者,以稳固政权。罗马共和国后期,军阀割据,内战不断,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屋大维成为元首之后,国家安定,经济发展,顺应时代潮流,所以应该是进步的。
【合作探究】 罗马共和国被罗马帝国取代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
判断标准:是否进步主要是看它对社会发展是否有推动作用
罗马
2世纪,罗马帝国进入黄金时期。帝国版图横跨欧、亚、非三洲,地中海成了罗马帝国“内湖”
3.黄金时期:
古代罗马的扩张示意图
“罗马人的小澡盆”
不列颠、莱茵河、多瑙河
非洲撒哈拉沙漠
幼发拉底河上游
大西洋
三、罗马帝国
4.统治危机:
三、罗马帝国
3世纪,罗马帝国陷入长期政治、经济大危机。统治者争斗混战不断,人民起义此起彼伏,农业萎缩,工商业衰落,民生凋敝。
罗马帝国危机的实质是什么?
实质是奴隶制危机
①帝国后期,以奴隶为主的劳动力严重短缺;
②公民养尊处优,成为寄生阶级。
③统治者穷奢极欲,社会奢靡享乐之风盛行。
内因
(1)奴隶制度衰落(2)经济萎缩民生凋敝
(3)统治者腐朽没落穷奢极欲,社会奢靡享乐之风盛行。
外族入侵
外因
4.衰亡
(1)原因
①外因:
②内因:
日耳曼人入侵;
根本原因:奴隶制危机;统治者奢侈腐败;长期的政治、经济大危机,人民起义不断。
直接原因
(2)结果
①375年,被称为“蛮族”的日耳曼人大举侵入罗马帝国。
②4世纪末(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个帝国。
③476年,西罗马帝国在日耳曼人的打击下灭亡,标志着西欧进入封建社会。
476年灭亡
1453年被奥斯曼帝国灭亡
三、罗马帝国
(3)过程:
4世纪末
罗马帝国
东罗马帝国
西罗马帝国
476年,西罗马帝国在
日耳曼人的打击下灭亡
西罗马帝国的灭亡标志着西欧奴隶社会的结束,开始进入封建社会。
1453年,东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被奥斯曼帝国灭亡
三、罗马帝国
西罗马帝国
东罗马帝国
帝国 亚历山大帝国 罗马帝国
建立
版图 统治
衰亡
公元前4世纪末
公元前27年
地跨亚非欧三大洲的帝国
中央:君主专制君权神授
地方:行省制度
文化:推广希腊文化
亚历山大死后,帝国分裂
奴隶制迅速发展政治:
实行帝制行省制
法律:以罗马法维系统治
文化:4C基督教成为国教
4世纪末帝国分裂,5 世纪后期西罗马帝国灭亡
(1)依靠军事征服建立
(2)疆域辽阔、地跨欧亚非
(3)依靠军队与官僚体系维持
(4)文明不断传承与发展
【归纳总结】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帝国的比较
【问题】完成上表后,你能归纳帝国兴衰的共同特点吗?
奴隶制下东西方文明的对比
类别 东方文明(亚非) 西方文明(欧洲)
典型代表
自然起源
经济发展
文明类型
政治制度
民族特性
四大文明古国
古希腊、古罗马
大河流域
地中海
农业为主
工商业为主
农耕文明
民主政治
中央集权、君主专制
海洋文明
封闭、保守
开放、进取、乐观
古代世界文明具有多元化特征!
课堂小结
公元前509年
建立共和国
公元前2世纪
称霸地中海
颁布《十二铜表法》
设立两名保民官
斯巴达克起义
罗马共和国衰落
凯撒夺权
公元前27年
罗马帝国建立
屋大维
公元2世纪
帝国地跨欧亚非
黄金时代
395年
帝国分裂
(东、西罗马帝国)
476年
西罗马帝国灭亡
西欧奴隶社会结束
课堂练习
1.在罗马共和国时期,两个平民因债务问题发生冲突,债务人将债权人的腿打断,因此被判有罪并处以刑罚,其判罚的依据是( )
A.《汉谟拉比法典》 B.《万民法》
C.《十二铜表法》 D.《罗马民法大全》
2.屋大维建立帝国后,人民享受到久违的和平,到2世纪初,统治疆域达到了最大规模:东迄幼发拉底河、西抵不列颠、北达多瑙河、南至北非,地中海成为帝国的“内湖”。该“帝国”指的是( )
A.亚历山大帝国 B.罗马帝国
C.拜占庭帝国 D.阿拉伯帝国
C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