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 中世纪的城市和大学的兴起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9课 中世纪的城市和大学的兴起 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3.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8-21 21:07: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6张PPT)
第三单元 封建时代的欧洲
第9课 中世纪的城市和大学的兴起
学习目标
1、通过材料分析,认识城市兴起的原因,掌握了解城市争取自由和自治的方式和取得的成果。
2、了解西欧城市居民的组成和来源.及城市居民的来源及生活状况。
3、了解欧洲中世纪教育发展的基本史实,理解教育和王权、教权的关系。
4、通过材料分析,城市兴起和大学兴起对欧洲的影响,了解中世纪西欧封建社会在教育方面的发展变化。理解大学和城市兴起对欧洲的影响,了解中世纪西欧封建社会的发展变化。
1.西欧城市的兴起
①背景: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在此后长达400多年的时间里,西欧的农业、工商业普遍衰落,罗马时代的很多城市变成废墟。
一、自由和自治的城市
罗马帝国时期的城市建筑
中世纪罗马狭窄街道
在蛮族征战西欧之时,当年繁华的城市走向衰败。罗马就是当年盛况的一个残影。这座在古代有100万人居住的帝国都城,居民数量仅为2万人左右。 有时像座鬼城,其中的宏伟建筑已人去楼空。
——《中世纪盛期的欧洲》
一、自由和自治的城市
②兴起时间:公元10世纪起
1.西欧城市的兴起
③原因:农业技术提高,农业剩余产品增加,商业贸易发展,人口增长。 生产力的发展
三圃制
马拉重犁
农业剩余产品增加
农业生产技术提高
在土壤肥沃的一些地区的农田里,谷物收成率一下子上升了7-8倍。
人口的增长
手工业商业的发展
城市的形成
新兴城市主要集中在交通便利、相对安全、能够吸引人们聚集的地区,如道路的交会处、港口、海湾、主教驻地等。当商人、手工业者、农民不断被吸引到这些地方以后,市场和居民区逐渐扩大,最后形成了城市。
农业技术提高,农业剩余产品增加,商业贸易发展,人口增长。
原因:
根本原因:生产力的提高
意大利
法兰西及低地国家
不列颠
德国和斯堪的纳维亚
公元1000年左右
十四世纪中叶
一、自由和自治的城市
英国的爱丁堡
比利时的布鲁日古城
意大利的佩鲁贾古城
英国的约克镇古城
德国的雷根斯堡古城
西班牙的托莱多古城
1.西欧城市的兴起
④代表:意大利(佛罗伦萨、威尼斯)、法兰西(巴黎)、英格兰(伦敦)、德意志(科隆)
一、自由和自治的城市
新兴城市主要集中在交通便利、相对安全、能够吸引人们聚集的地区,如道路的交会处、港口、海湾、主教驻地等。当商人、手工业者、农民不断被吸引到这些地方以后,市场和居民区逐渐扩大,最后形成了城市。欧洲中世纪城市的规模很小,人口一般在5000以下。13世纪时,英格兰最大的城市伦敦只有4万人左右,像法兰西的巴黎、意大利的米兰和威尼斯等人口超过5万的城市屈指可数。
根据相关史事,思考点:西欧城市复兴的特点
①交通便利,相对安全
②规模小,人口少,自由、自治
③以手工业、商业为中心的城市发展更快
同一时期的中国临安
中世纪西欧城市与中国古代城市的比较
中世纪欧洲城市 中国古代城市
思想 神权至上 王权至上
目的 发展商业 作为政治军事据点
作用 便利商品流通,产生商业聚合效应 国家都城或地方行政中心,以控制周边地区
布局 呈开放式格局 布局较规整,有中轴线定位
一、自由和自治的城市
(1)原因:
(2)手段:
(3)结果:
由于城市一般坐落在封建领主的领地上,因此,领主像控制庄园一样,对城市居民任意征税,甚至要求居民像佃户一样履行义务。
琅城是法兰西东北部的一个城市,主教也是这里的领主,控制着城市。琅城居民募集金钱,赎买了自治权,并建立了自治机构。但主教挥霍了赎金后,背信弃义,擅自取消了琅城的自治权。1112年,愤怒的市民举行起义,杀死主教。此后又坚持斗争多年,琅城终于取得了自治地位。
法兰西琅城起义
金钱赎买和武力斗争。
13世纪,许多城市成为自由城市、自治城市。
2.城市争取自由和自治的斗争
(4)标志:
国王颁布特许状
城市通过金钱赎买争取自治
一、自由和自治的城市
特许状
名称 取得自由和自治的形式 自由城市和自治城市的权利
自由城市 从国王或领主手里取得“特许状” 国王与城市代表共同管理。市民是自由人,享有财产权,领主不得非法剥夺市民的财产和任意征税。
自治城市 从国王或领主手里取得“特许状” 市民选举产生的市议会是最高权力机构。部分城市还有权选举市长、市政官员,设立城市法庭。
3.斗争结果:
思考点:两者关系及其局限性?城市与王权之间存在怎样的利益关系?
关系:自治城市一定是自由城市,自由城市不一定是自治城市。自治城市的权力大于自由城市
局限性:不能完全摆脱国王和领主的控制,城市贵族一般是国王的支持者。
国王与城市是双赢的关系
一、自由和自治的城市
自由城市 自治城市
权利
关系 市民是自由人、享有财产权,
领主不得非法剥夺市民财产,不得向市民任意征税
选举市长、市政官员,享有行政权
设立城市法庭,享有司法权
自治城市一定是自由城市,自由城市不一定是自治城市。
自治城市的权力大于自由城市
西欧城市是一个相对自治的社会共同体
此后,13世纪,有许多城市如琅城一样取得了一定程度的自由与特权。
4.自由城市和自治城市
一、自由和自治的城市
①对国王:既削弱了领主的割据势力,又获得了城市的拥护→有利于巩固王权,加强中央集权。
②对城市:取得了一定程度的自由和特权。→利于工商业的发展
③局限性:取得自治的城市并不是完全摆脱国王和领主的控制,因为城市贵族一般也都是国王的支持者。
一、自由和自治的城市
手工工匠和商人是城市的基本居民
市民阶层形成
富裕大手工业作坊主和商人和银行家,成为了早期资产阶级
②工商业的繁荣
阶层分化
①城市的发展
阅读材料分析西欧城市自治带来了什么影响?
材料一:城市“表明了人口、生产工具、资本、享受和需求的集中”……在西欧城市重新兴起和工商业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市民阶层形成了,商人和银行家作为市民阶层的上层,发展为早期的资产阶级。——摘编自《世界中古史》
材料二:市民反对封建割据,反对领主特权,支持国家统一和王权强化。而建立新城市符合国王们削弱诸侯势力的政治考虑,因而国王成为城市的长期盟友。市民阶级开始参与政治。
——摘编自《世界中古史》
材料三:城市的兴起和繁荣,产生了市民日常需要的世俗文化和世俗教育,文化教育不再为教士所垄断,大学的兴起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 ——摘编自《世界中古史》
城市经济发展,市民阶层形成,推动资本主义产生发展
促使城市与王权结盟,促进国王的统一事业
打破教会对文化教育的垄断;促使大学兴起。
二、城市居民的身份
1.城市居民
进城采买盐铁的那天,就是出逃的好时机!
“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到了城市,我如何才能获得自由的身份呢?根据课本回答。
按照习惯法,农奴进入城市住满一年零一天,就获得市民身份,从此享有自由,领主无权强迫他们重新变成农奴。
这一年零一天,汤姆要如何生存?
来源
一般由周围农村的农民/农奴转变而来
条件
进入城市,住满一年零一天
二、城市居民的身份
城市发展
工商业繁荣
逃离庄园进入城市
获得自由
成为市民
打零工+和乞讨
铁匠学徒、帮工
成为市民
实现人身自由
一年零一天
近十年生涯
成为铁匠
开作坊,入行会
行会佼佼者
扩大经营规模
实现财富自由
普通手工工匠
大手工业作坊主
农奴农民
手工业者
商人
城市基本居民
从事小商品生产;自己和家属参与劳动;家庭是作坊也是店铺
专事商业和贸易,通常比手工业者富裕
市民阶层
贫富分化
大手工业作坊主
大富商和银行家
早期资产阶级
其余
无产阶级
自给自足的庄园经济逐渐瓦解
为西欧资本主义兴起奠定基础
2.市民阶层的产生和分化
二、城市居民的身份
3.市民的特权
成为市民以后从此享有自由,领主无权强迫他们重新变成农奴,城市工商业还为人们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
进城后(城市的消遣活动)
进城前(农奴被领主棒打)
结果:越来越多的农奴逃离庄园,进入城市,促进了城市的发展。
市民阶级形成
“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
二、城市居民的身份
酿酒
裁缝
面包师
建立行会的目的
为了避免同行之间的恶性竞争,维护行业共同利益,同时防止封建领主的侵犯。行会类型:手工业行会与商人行会
4.行业组织:
佛罗伦萨商人行会会徽
商人行会的行规严格限制外地人在城内经商,强制执行统一的商品价格,禁止囤积居奇。
为了避免同行之间的恶性竞争,维护行业的共同利益,同时防止封建领主的侵犯,城市中都有行业组织,如商人行会和手工业行会。商人行会的行规严格限制外地人在城内经商,强制执行统一的商品价格,禁止囤积居奇。手工业行会的行规也禁止外地手工业者及其产品进入,规定本行业产品的制造工艺、规格、原料和用量,还规定工人的人数、工资与劳动时间。
三、大学的兴起
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
牛津大学
博洛尼亚大学
你能说出下面校徽的对应大学名称吗?
牛津大学
北京大学
巴黎大学
三、大学的兴起
①.时间:
12世纪
11世纪后,随着经济的发展,许多希腊、罗马古典著作开始在西欧传播,阿拉伯文化也传入欧洲。
大学的兴起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
博洛尼亚大学、巴黎大学、牛津大学
②.原因:
材料:封建制度的确立与经济法发展为大学的产生提供了物质基础。城市兴起、新兴资产阶级,使大学的创办有了社会基础。东西方贸易的往来,古典文明的传播,东方文化和教育的传入,为大学充实了学习的内容。
③.早期大学:
1.大学的兴起
巴黎大学
博洛尼亚大学
三、大学的兴起
2.发展概况:
①12世纪,巴黎出现了许多教会学校和教师私人办的学校。教师私人办校必须从教会取得授课许可证。
②为了维护自身的权利和经济利益,巴黎的教师组成教师行会,选举会长管理学校。
③13世纪,巴黎教师行会得到罗马教皇和国王的支持,自治权利得到保证。
牛津大学(英国)
萨拉曼卡大学(西班牙)
三、大学的兴起
问题:阅读材料分析大学受到了哪些人的支持?有哪些特权?
材料:
1231年1月12日,英王 首次认可牛津大学,并授予其特权。
1254年9月27日,教会以信件形式写明大学教师和学生的自由受教皇的保护,大学有免役权和免税权特权。
1254年10月6日,(教皇“特许状”)确认了大学的学术传统和既有法规,这意味着牛津大学拥有学术特权,牛津大学可以制定法规,自我管理,完全是一个法人团体。
1406年,亨利四世干脆取消了民事和刑离限制,凡是在牛津发生的有关学者的任何案件,即使是谋杀罪和故意杀人罪也可以自行处理。
——曹汉斌《牛津大学自治史研究》
司法特权
免赋税特权
教育自主权
前提:不违反正统教义
大学师生免受地方世俗法官审判,按照教会法规定由当地主教审理,或由大学法庭独立审理
国王希望大学成为教育和文化中心
3.自治地位:
前提:不违反正统教义
4.大学的课程设置及特点
①基础课程:七艺
②专业课程:法学、医学、神学
文法
修辞
音乐
逻辑
算术
几何
天文
巴黎大学部分年份的各科教师人数表
当时的大学在培养怎样的人?
西欧大学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主要培养实用性和职业性人才。
年份 艺学 神学 法学 医学
1283 183人
1348 514人 32人 18人 46人
1362 441人 25人 11人 25人
可以看出大学有什么特点?
一方面仍受基督教会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三、大学的兴起
索邦神学院(巴黎大学前身)
博洛尼亚大学解剖教室
7.意义:培养了一批高素质人才,打破了教会对教育的垄断,弘扬了科学与理性的精神,对以后西方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6.评价:大学的课程设置一方面仍受基督教会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三、大学的兴起
罗杰·培根
毕业于牛津大学
实验科学的先驱
但丁
毕业于博洛尼亚大学
文艺复兴的开拓者
彼特拉克
毕业于博洛尼亚大学
“文艺复兴之父”
自由之风,冲破封建神学
三、大学的兴起
三、大学的兴起
合作探究:中世纪城市的发展和大学的兴起对中世纪欧洲有何影响?
材料一:西欧中世纪城市兴起后,工商业迅速发展孕育了新的经济关系,城市中集中的手工业和商业所构成的商品经济从一开始就对封建制度起着瓦解作用。
材料二:西欧城市兴起,促进了西欧工商业发展,城市工商业者逐渐集结成市民阶级,他们作为享有自由权利的经济活动者,最终成长为与封建势力相抗衡的近代资产阶级的前身
材料三:中世纪城市是大学产生的摇篮,大学又促进了城市的发展和繁荣.大学活跃了当时的思想文化活动,有利于师生的自由探索和学术研究,在一定意义上为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准备了条件。
城市的商品经济开始瓦解封建经济,为资本主义兴起准备了条件。
经济上
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工商业的繁荣,市民阶层逐渐形成,出现了早期的资产阶级。
政治上
思想上
大学兴起为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奠定了基础
课堂小结
生产力
发展
9世纪
8世纪前期
查理马特改革
庄园开始流行
10世纪
城市重新兴起
农奴
农民
市民阶层
手工业者
商人
逃到城市
早期资产阶级
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
争取自由和自治
手段
金钱赎买
武装起义
形式
从国王或领主手中取得特许状
11世纪
庄园遍布欧洲
庄园逐渐瓦解,为资本主义兴起奠定基础
12世纪
大学兴起
城市的发展和需求、文化的传播
推动
城市孕育大学
大学促进城市
特权
课程
免赋税、教育自主、司法特权
实用性
职业性
①城市发展需要
②教会影响
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
随堂训练
1.有学者在描述中世纪历史时说:在城市兴起的过程中,我们第一次在欧洲历史上写了“平民的传记”,一个新的社会团体出现了。这个新社会团体指的是( )
A.农民阶级 B.封建贵族阶级 C.市民阶级 D.无产阶级
2.12世纪西欧的教育与学术出现了新的气象。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是( )
A.基督教的创立 B.庄园的兴起
C.大学的兴起 D.城市的兴起与发展
3.西欧城市兴起后,农奴大量逃入城市。他们按规定在城市住满一年零一天后就可成为( )
A.市民 B.领主 C.佃户 D.资产阶级
C
C
A
4.中世纪争取城市自治权斗争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
A.商品经济的发展 B.市场经济的形成
C.王权的衰落 D.文艺复兴运动的发生
5.11-13世纪,西欧城市兴起,西欧的城市如法兰克福、伦敦、威尼斯、热那亚、巴黎、佛罗伦萨等都是这一时期兴起的。西欧城市兴起最伟大的意义是(  )
A.彻底瓦解了西欧的封建制度
B.城市自治得以普遍实现
C.基督教会和等级制度日趋完善
D.为西欧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A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