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8-21 21:32: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0张PPT)
人教新版 八上 历史
同步课件
2025年秋统编新版八上历史精简课堂课件
第一单元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大英博物馆,世界上著名的博物馆之一,却被曝出约有2000件馆藏珍品不翼而飞,其中一部分甚至被挂到网上低价出售。中国记者在联合国记者会上就这个问题提出了犀利提问:大英博物馆被曝丢了2000多件文物,既然管不好,那是否应该还给文物来源国。与此同时,文物原籍国对流失文物的追索也加紧了步伐。这不禁让人想起网上的一个问题:“博物馆中令你最震惊的一件文物是什么?”一位网友回答:大英博物馆一个角落里的石枕,上面写着四个字,“家国永安”。像石枕这样流落的中国文物,在大英博物馆还有2万3千多件。
那么为什么这些文物会流落到遥远的英国?他们为什么无法回家?这与中国历史上的哪些经历有关呢?
学习目标:
1.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和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相关史实以及俄国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的主要史实;了解《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的内容及影响。(唯物史观、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2.通过对两次鸦片战争的比较,认识到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烟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唯物史观、历史解释)
3.通过相关史料了解火烧圆明园,明白这是中华民族的耻辱,认识到战争对人类文明的摧残;通过了解俄国侵占我国北方大片领土所带来的严重后果,树立主权意识,激发爱国主义情感。(家国情怀)
《南京条约》签定后,英国打开了中国的国门,资产阶级欣喜若狂,“一想到和三万万或四万万人开放贸易,大家好像发了疯似的”,“只要中国人每年需用一顶棉帽,不必更多,那英格兰现有的工厂就已经供给不上了”。
1853年中国和洪都拉斯对英国棉纺织品的消费量
国名 人口 棉纺织品消费量
中国 3.6亿 人均 0.75便士
洪都拉斯 14600人 人均934.5便士
英法
修约
中国
提出
扩大权益
担心危及统治
拒绝
根本原因/根本目的:
西方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一、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直接原因/借口:
“ 亚罗号事件”“ 马神甫事件”。
“亚罗号”是一艘中国走私船,曾在香港注册,但已经过期。
1856年10月,广东水师在黄埔搜捕了船上的几名海盗和涉嫌船员。
英国驻广州领事硬说“亚罗号”是英国船,要求中国方面释放被捕人员,
并谎称中国士兵扯落英国国旗,要求向英方赔礼道歉。
叶名琛为避免事态扩大,同意释放被捕人员,但拒绝道歉。
1853年,法籍天主教神甫马赖潜入广西西林县进行非法活动。吸收地痞流氓入教,勾结土豪恶霸,肇事多起,激起当地人民极大愤慨。1856年,新任西林知县张鸣凤将马赖及不法教徒共26人逮捕,依法判处马赖等2人死刑。
一、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英军炮轰广州,挑起争端
英法联合出军,攻陷广州
英法联军北上,攻陷大沽炮台,进逼天津
1856
1857
1858
广州
大沽
天津
清政府被迫与俄、美、英、法签订《天津条约》
清政府被迫与英、法、美签订《通商章程善后条约》
一、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第一阶段
《天津条约》
内容
①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②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为
通商口岸
③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
口岸自由航行
《通商章程善后条约》
承认鸦片贸易合法化
内容
一、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天津
北京
1860.8
英法两国借口换约受阻,再次
出兵占领天津,进逼北京
1860.10
英法联军对圆明园进行大肆抢劫,
之后又放火烧毁
英法联军占领安定门,控制北京城
第二阶段
二、火烧圆明园与《北京条约》的签订
1859.6
英法借进京换约之机,炮轰大沽炮台,被清军奋起反抗,遭到重创
二、火烧圆明园与《北京条约》的签订
一名英国侵略军军官,曾对圆明园之劫有这样的记述“(纵火焚园的)命令发下之后,不久就看见重重烟雾,由树木中蜿蜒曲折,升腾上来……顷刻功夫,几十处地方,都冒出一缕一缕的浓密烟雾来……所有庙宇、宫殿、古远建筑,轮换辉煌,举国仰为神圣庄严之物,和其中历代收藏,富有皇家风味,精美华丽,足资纪念的物品,都一齐付之一炬,化为劫灰了。” ——欧阳采薇译《西书中关于焚毁圆明园纪事》
圆明园不仅是中国封建时代艺术的结晶,而且是世界罕见的博物馆和艺术馆。清朝皇家的宝物主要不在紫禁城的宫殿中,而是在圆明园三园。园内珍藏着许多古今中外的孤本秘籍、名人字画、鼎彝礼器、艺术奇珍、金珠玉石、铜器古玩,它被称为“万园之园”的确是当之无愧的。但是这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却被英法联军付之一炬。
列强侵华罪行—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火烧圆明园
2.过程:
三、第二次鸦片战争
据统计,被掠和破毁的财产,总值超过六百万镑。……为了拿金子,而把银子丢了,为了拿镶有珠玉的时针和宝石,又把金子丢了,无价的瓷器和珐琅器,因为太大不能运走,竟被打碎。 ——《泰晤士报》
列强侵华罪行—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落后就要挨打,弱国无外交!这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大耻辱,我们要努力学习,正视历史,不忘历史,将侵略者的残暴和丑恶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镌刻在历史的丰碑上。只有国家富强了,我们才能挺直腰杆,面对外来无理的要求,大声说“不”。
清政府被迫与英法签订《北京条约》
·承认《天津条约》继续有效
·增开天津为商埠
·割九龙半岛南端给英国
·赔款额大幅度增加
战争的结果:
《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西方列强与清政府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之一,它进一步扩大了侵略者的侵略权益。
二、火烧圆明园与《北京条约》的签订
俄国侵占我国北方大片领土的特点
三、俄国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①趁火打劫;
②武力相逼,调停为诱;
③一纸定夺,强割强占;
④步步蚕食
使中国丧失了更多主权;
西方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
沙俄占领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四、第二次鸦片战争影响
课堂小结
第二次鸦片战争
背 景
根本原因:
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直接原因:
“亚罗号事件”、“马神甫事件”
经过及结果
第一阶段:
签订《天津条约》《通商章程善后条约》
第二阶段:
火烧圆明园;签订《北京条约》
趁火打劫:
沙俄侵占中国北方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
影 响
1.中国丧失更多主权
2.侵略势力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
3.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课堂小练
1.两次鸦片战争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中,西方列强把开放通商口岸作为主要内容,反映了其发动战争的主要目的是( )
A.报复虎门销烟 B.报复中国的闭关政策
C.打开中国市场 D.为资本输出创造条件
2.恩格斯在评论某次战争时指出:“如果我们将当时所缔结的各项条约比较一下,就不得不承认这样一个目了然的事实--这次战争不是对英国和法国有利,而是对俄国有利。”恩格斯所评论的战争是(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C
B
课堂小练
3.1856年英国炮轰广州城,广州群众自发组织起来把上岸的侵略者赶跑。1858年广州牛栏冈一带群众协力迫使英法联军狼狈逃回城里,据此可知,当时( )
A.群众有反侵略的意识 B.义和团运动开始兴起
C.清政府坚决抵抗英军 D.广州城尚未开通商埠
4.1861年3月6日,美国《纽约时报》刊登了一片题目为“香港卖奇珍,北京战利品令人炫目”的报道,文中提到,香港转运的部队天天“无不载满着抢回来的赃物”。这些部队( )
A.主要来自“联合国军 ” B.曾经参与洗劫圆明园
C.劫掠了大量敦煌宝藏 D.遭到三元里人民阻击
A
B
Thanks!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