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数学第二次月考押题卷(含解析)华东师大版2025—2026学年

文档属性

名称 七年级上册数学第二次月考押题卷(含解析)华东师大版2025—2026学年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05.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华东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8-22 09:06: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七年级上册数学第二次月考押题卷华东师大版2025—2026学年
考生注意:本试卷共三道大题,25道小题,满分120分,时量120分钟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笞卷前,考生务必
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I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位置
,填空题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II卷时,将答案写在第II卷答题卡上。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3分,满分30分)
1.有理数2024的相反数是( )
A.2024 B. C. D.
2.下列是一个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将它折成正方体后“爱”字对面的字是(  )
A.华 B.附 C.中 D.学
3.下列是圆锥的展开图的是( )
A. B. C. D.
4.一种大米每袋的标准质量为,下列选项记录了4袋大米的质量,不足的记为负数,超过的记为正数,则其中最接近标准质量的是( )
A. B. C. D.
5.古人都讲“四十不惑”,如果以40岁为基,张明60岁,记为岁,那么王横25岁,记为( )
A.25岁 B.岁 C.岁 D.岁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符号相反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
B.如果两个数的绝对值相等,那么这两个数互为相反数
C.一个数的绝对值越大,表示它的点在数轴上离原点越远
D.的绝对值总是大于0
7.数轴上点A和点B表示的数分别为-8和4,把点B向左移动x个单位长度,可以使点A到点B的距离是2,则x的值等于( )
A.10 B.6或10 C.16 D.14或10
8.如图,C为线段的中点,,D在线段上,D是线段的三等分点,则的长是( )

A. B.或 C. D.或
9.5G应用在福建省全面铺开,助力千行百业迎“智”变,截至2021年底,全省5G终端用户达1397.6万户,数据13 976 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
A. B. C. D.
10.若m,n互为相反数,p,q互为倒数,t的绝对值等于4,则的值是(  )
A. B.65 C.或65 D.63或
二、填空题(6小题,每题3分,共18分)
11.如图是一个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若该正方体相对两个面上的数相等,则
12.一组按规律排列的式子:则第n个式子是 .
13.比较大小: .(填“>”,“<”或“=”符号)
14.已知,则 .
15.如图,延长线段AB到点C,使,点D是线段AC的中点,若线段,则线段AC的长为 cm.
16.已知是常数,若关于的多项式不含二次项,则代数式 .
第II卷
七年级上册数学第二次月考押题卷华东师大版2025—2026学年
姓名: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准考证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二、填空题
11、_______ 12、______13、_______ 14、______15、_______ 16、______
解答题解答题(17、18、19题每题6分,20、21每题8分,22、23每题9分,24、25每题10分,共计72分,解答题要有必要的文字说明)
17.把下列各有理数填在相应的集合内:
,10,,0,,,,,,,,200,.
正有理数集合:.负有理数集合:.
负整数集合:.正分数集合:.
18.计算:
(1);
(2);
(3);
(4).
19.先化简,再求值: 的值,其中x、y满足.
20.如图,点C,D是线段上两点,,点D为的中点.
(1)若,求线段的长;
(2)若E为的中点,,求线段的长.
21.李老师写出了一个式子,其中为常数,且表示系数. 然后让同学赋予不同的数值进行计算.
(1)甲同学给出了,请按照甲同学给出的数值化简原式;
(2)乙同学给出了一组数据,最后计算的结果为,求乙同学给出的的值.
22.高速公路维修队,乘车沿东西方向公路巡视,约定向东走为正,向西走为负,某天从A地出发到收工时的行驶记录(单位:千米)如下:

(1)收工时,维修队是否回到A地?
(2)在巡视过程中,维修队离A地最远的距离是多少千米?
(3)该维修队一共行驶了多少千米?
23.已知代数式,.
(1)求;
(2)当,时,求的值;
(3)若的值与x的取值无关,求y的值.
24.如图,数轴上点A,B分别表示数a,b,其中,.
(1)当,时,线段的中点表示的数是______;
(2)若数轴上另有一点C表示数.
①若点C在线段上,且,求式子的值;
②点P为线段上一动点,点Q为线段上一动点,当时,线段的最大长度为5,求式子的值.
25.如图,射线在内部,射线在射线左侧,.
(1)当时,试比较与的大小,并说明理由;
(2)在()的条件下,若,射线,分别平分与,求的度数;
(3)若,,都在内部,过点作射线,使,试探究与的数量关系.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试卷第1页,共3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C B B C C D B C C
二、填空题
11.
【分析】首先分析对立面的位置,直接能看出来的就是与是对立面,与是对立面,与是对立面,根据题意可求同的值、、,然后代入计算即可.
【详解】解:∵该正方体相对两个面上的数相等,
又∵与是对立面,与是对立面,与是对立面,
∴,
∴,
∴.
故答案为:.
12.(n为正整数)
【详解】解:已知式子可写成:,分母为奇数,可写成2n-1,分子中字母a的指数为偶数2n.
∴第n个式子是(n为正整数).
故答案为:(n为正整数).
13.
【分析】根据有理数的大小比较法则即可得.
【详解】有理数的大小比较法则:正数大于负数,正数大于0,负数小于0,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因为,,
所以,
因为,,
所以,
所以,
故答案为:.
14.1
【分析】本题考查了绝对值的非负性、代数式求值、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熟练掌握绝对值的非负性是解题关键.先根据绝对值的非负性可得,,从而可求出的值,再代入计算即可得.
【详解】解:∵,,
∴,,
∴,
∴,
故答案为:1.
15.12
【分析】设,则,由中点的定义可知,然后由列方程可求得x的值,从而得到AB和BC的长,最后根据求解即可.
【详解】设.



是AC的中点,



解得:.

故答案为12.
16.
【分析】本题考查了整式的知识——无关型问题,根据多项式中不含二次项得出,,求出,的值,代入求出的值即可,解题的关键是理解题目中与字母取值无关的意思,与哪一项无关,就是合并同类项后令其系数等于.
【详解】∵关于的多项式不含二次项,
∴,,解得:,,
∴,
故答案为:.
三、解答题
17.;;;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有理数的分类,熟练掌握有理数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根据有理数的定义,“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进行判断解答即可.
【详解】解:正有理数集合:.
负有理数集合:.
负整数集合:.
正分数集合:.
18.(1)2
(2)
(3)
(4)
【分析】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熟练掌握运算法则及运算顺序是解此题的关键.
(1)根据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法则进行计算即可;
(2)根据绝对值、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法则进行计算即可;
(3)根据有理数的乘法运算律进行计算即可;
(4)先计算乘方、再计算乘除、最后计算加减即可.
【详解】(1)解:;
(2)解:;
(3)解:;
(4)解:

19.,1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整式的化简求值,偶次方和绝对值的非负性,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整式加减法则.
利用整式的加减法则及去括号法则,先进行化简,再利用偶次方和绝对值的非负性求出的值,最后代入求值即可.
【详解】解:原式,
∵,
∴,
则原式.
20.(1)3
(2)
【分析】本题考查了与线段中点有关的计算,熟练掌握线段之间的运算关系是解题关键.
(1)先根据线段和差可得的长,再根据线段中点的定义可得的长,然后根据求解即可得;
(2)先根据线段和差可得,再根据线段中点的定义可得,,从而可得,然后根据求解即可得.
【详解】(1)解:∵,,
∴,
∵点为的中点,
∴,
∴.
(2)解:∵,,
∴,
∵为的中点,
∴,
∵点为的中点,
∴,
∴,
又∵,
∴,
∴.
21.(1)
(2)
【分析】(1)将代入代数式,然后根据去括号,合并同类项进行化简,即可求解;
(2)先化简,根据条件可得二次系数为2,一次项系数为,进而求得,的值.
【详解】(1)解:
(2)

22.(1)收工时,维修队回到了A地;
(2)距A地最远的距离是17千米;
(3)该维修队一共行驶了56千米.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正数和负数、绝对值的意义,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应用.
(1)根据正负数的意义列式计算;
(2)分别求出每次与A的距离,然后比较即可;
(3)列式计算即可求得总路程.
【详解】(1)解:,
∴收工时,维修队回到了A地;
(2)解: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第六次:,
第七次:,
∴在第五次记录时距A地最远,距A地17千米;
(3)解:千米;
答:该维修队一共行驶了56千米.
23.(1)
(2)
(3)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整式的化简求值,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去括号法则和合并同类项法则.
(1)先把已知条件中的,代入,然后利用去括号法则和合并同类项法则进行化简即可;
(2)把当,代入(1)中化简的,然后进行计算即可;
(3)根据的值与的取值无关,列出关于的方程,解方程即可.
【详解】(1)解:,,

(2)解:当,时,

(3)解:由(1)可知:

的值与的取值无关,

解得:.
24.(1)
(2)①;②或
【分析】(1)利用数轴知识和线段中点的定义计算即可;
(2)①点C表示数,点C在线段上,且,得出,再计算代数式的值即可;
②根据,得出,说明点B在点C的右侧或在点C处时,的最小值为6,不符合题意,说明点B必须在点C的左侧,然后分两种情况求出a的值即可.
【详解】(1)解:∵,,
∴线段的长度为,
∴线段的中点表示的数是,
故答案为:;
(2)解:①∵点C表示数,点C在线段上,且,
∴,即,
∴;
②∵,
∴,
当点B在点C的右侧或在点C处时,,当点P在点A处,点Q在点C处时,最大,
∵,
∴此时的最大值大于等于6,
∵的最大值为5,
∴点B不可能在点C的右侧或C处;
当点B在点C的左侧,点P在点A处,点Q在点C处时,最大,则此时,
解得:,
∴,
∴;
当点B在点C的左侧,点P在点B处,点Q在点O处时,最大,则此时,
解得:,
∴,

当时,
原式;
当时,
原式

25.(1),理由见解析;
(2)
(3)或
【分析】()由已知可得,进而由余角性质得,即可判断求解;
()由得,,进而由角平分线的定义得,,再根据角的和差关系即可求解;
()由题意得, ,再分两种情况:①在左侧;②在右侧,分别画出图形解答即可求解;
本题考查了角的和差,角平分线的定义,余角性质,运用分类讨论思想解答是解题的关键.
【详解】(1)解:,理由如下:
∵,,
∴,
∴,

∴,
∴;
(2)解:∵,
∴,,
∵射线,分别平分与,
∴,,
∴;
(3)解:∵, ,
∴,
∴,
∴,
①如图,当在左侧时,
设,则,
∴,
∴, ,
∴;
②如图,当在右侧时,
设,则,
同理可得,,
∴;
综上,或 .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