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张PPT)
人教新版 八上 历史
同步课件
2025年秋统编新版八上历史精简课堂课件
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19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
1945年日本无条件投降的消息传到国内,著名音乐人陈歌辛创作了《恭喜恭喜》,歌曲最初并非为传递新年祝福,而是意在抒发抗战胜利后犹如春天将至,人们互道祝福的欣悦心情。
“皓冰雪溶解,眼看梅花吐蕊,漫漫长夜过去,听到一声鸡啼。经过多少困难,历经多少磨炼,多少心儿盼望,盼望春的消息。”
仔细看歌词,如长夜、困难、磨炼,都能看出它最初并不是为了新年而作,反复强调的“恭喜恭喜”,其实是“恭喜我们还活着”!
中国人民是如何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
这场胜利又给中国带来了什么?
1.了解中共七大、战略反攻和日本投降等基本史实,探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及伟大意义。(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2.根据中共七大的背景和内容,分析中共七大召开的历史意义。(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3.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国人民浴血奋战,获得抗日战争的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侵略、反压迫的巨大力量,以及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所作出的贡献。(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教学目标
一、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
卢沟桥事变后
中国共产党发表《为日军进攻卢沟桥通电》,郑重提出“全民族实行抗战”的主张。
1937年8月
在洛川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确定全面的全民族抗战路线,通过了《中国共产党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对国民党确定抗战路线起了推动作用。
1937年11月
中国共产党领导八路军、新四军深入敌后,广泛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敌后战场与正面战场构成了抗击日寇的战略格局。
【探究1】请用史实说明: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抗战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倡导者组织者和推动者。
毛泽东提出《论持久战》
1.背景
全国抗战初期,国民党内流行着“亡国论”和“速胜论”两种论调。前者片面强调中国武器和技术不如日本,鼓吹“再战必亡”;后者幻想依靠英美的力量,迅速战胜日本。
【探究2】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持久战战略总方针是什么?
一、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
2.抗日为什么是持久战
①日本的帝国主义侵略战争是退步、野蛮的,失道寡助 ;中国的反侵略战争是进步、正义的,得道多助。
②抗日战争是持久战,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
③实行人民战争的路线,最后的胜利一定属于中国。
3.影响:
阐明了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持久战战略总方针,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坚持抗战的决心和信心。
为什么对全国抗战方略的制定有指导作用?
【探究3】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团结抗战最坚定的维护者?
一、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
日本调整侵华策略,逐渐将主要兵力用于打击敌后战场的八路军和新四军。敌后战场成为抗战的主战场。国民党统治集团内投降、分裂、倒退活动日益严重,团结抗战的局面出现严重危机。
中共中央旗帜鲜明提出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倒退的方针
中国共产党又一次举起团结抗战到底的旗帜。在国民党发动严重反共高潮的时候,中国共产党以民族利益为重,维护了统一战线的团结抗战大局。
在战略相持阶段
1939年7月
全民族抗日战争
【探究4】中国共产党实行的哪些措施为抗战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
根据“三三制”原则,实行民主建政
政治
经济
推行精兵简政,开展大生产运动,减轻人民负担;
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
民主选举
减租减息
大生产运动
团结各阶层抗日,巩固和发展了抗日民主统一战线
调动积极性,团结抗日,促进根据地经济发展
【探究4】结合材料和上述内容,说明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的原因?
一、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
①中国共产党以卓越的政治领导力和正确的战略策略,指引中国抗战的前进方向。
②中国共产党高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坚持独立自主、团结抗战,维护抗战大局。
③中国共产党人勇敢战斗在抗日战争最前线,支撑起中华民族救图存的希望。
④抗日战争的实践表明,中国共产党是领导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发,解放的坚强核心,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
八年来,我伟大的中国人民军队--八路军、新四军、华南抗日纵队,和敌人进行了空前英勇的、残酷的、可歌可泣的胜利战争,成为中国抗战的中流砥柱,就是由于毛泽东同志的政治方针和军事方针是正确的。毛泽东同志的正确政治方针与正确军事方针的结合,就造成了人民军队,造成了解放区,造成了解放区三三制的民主联合政府,造成了解放区真正的人民战争,并使解放区战场所进行的战争能够取得不断的、伟大的胜利。
——朱德《论解放区战场》(1945年4月25日)
阅读材料,谈谈你对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的认识。
1945年4至6月,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的抗日战争即将取得胜利的前夕,中国人民面临着两种前途。
1945.5 重庆
国民党六大
坚持独裁
坚持反共
1945.4-6 延安
中共七大
打败侵略者
建立新民主主义国家
黑暗
光明
二、中共七大与毛泽东思想指导地位的确立
1921上海,中国共产党诞生
中共
一大
1922上海,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中共
二大
1923广州,决定与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中共
三大
1925上海,明确将支部作为党的基本组织
中共
四大
1927武汉,第一次明确提出了集体领导和民主集中制原则
中共
五大
1928莫斯科,统一思想
中共
六大
二、中共七大与毛泽东思想指导地位的确立
阅读课本第二子目,完成自学任务。
时间
地点
主要内容
意义
1945年4-6月
陕西延安
①总结了中共领导中国民主革命曲折发展的历史经验,特别是总结了抗战的丰富经验;
②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③选举产生了中央领导机关,之后毛泽东当选为中共中央主席;
④中国共产觉,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思想--毛泽东思想,作为自己一切工作的指针。
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并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指明了战后的奋斗方向!
二、中共七大与毛泽东思想指导地位的确立
政治上:
组织上:
思想上:
对统一全党的思想,指导全党的行动,实现党的政治路线,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1945年5月
8月6日/9日
8月8日
8月9日
8月15日
9月2日
德国投降,欧战结束。
美国向日本投下原子弹
苏联
对日宣战
①苏联出兵东北,
②毛泽东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
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日本签署投降书
抗战胜利
三、战略反攻与日本投降
三、战略反攻与日本投降
阅读材料,分析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
材料1: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是抗战相持阶段的主战场。从抗战全局来看,敌后战场的发展壮大,抗击着约60%的侵华日军和95%的伪军,逐渐成为主战场,为赢得抗日战争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材料2: 苏联先后给予中国信用借款总计2.5亿美元;为中国提供各类飞机1235架、炸弹215万颗;并派遣3665人参加中国抗战。美国援华的租借物资及劳物总计约为8.46亿美元。
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团结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抗战胜利同一切爱好和平与正义的国家和人民的支持分不开
三、战略反攻与日本投降
《南京条约》
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北京条约》《天津条约》
半殖民地程度进一步加深
《马关条约》
半殖民地程度大大加深
《辛丑条约》
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胜利
1840-1842
鸦片战争
1856-1860
第二次鸦片战争
1894-1895
甲午中日战争
1900-1901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931-1945
日本侵华战争
①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斗争。
阅读材料,分析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意义
三、战略反攻与日本投降
材料1: 四川一位老父亲送他自动请缨出战的儿子一面“死”字旗!白布旗正中写了一个大大的“死”字,棋上写道:“国难当头,日寇狰狞。国家兴亡,匹夫有分,赐旗一面,时刻随身。伤是拭血,死后裹身。勇往直前,勿忘本分!”
材料2: 共军与民众的关系,同以往的当政者不同。中共及其军队集中权力去了解民众,争取民心,不但日本,就连重庆方面也是远远不能相比的。正因为如此,尽管他们在数量方面处于劣势,却具有不容轻视的坚韧力量。
②抗日战争的胜利,铸就了伟大抗战精神,成为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历史转折点。它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实现了中华民族的大团结,为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彻底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奠定重要基础。
材料3: 中国战场抗击和牵制了日本2/3以上的陆军兵力和部分海空军力量,大部困在中国。
材料4:美国总统罗斯福曾说: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垮了,你想有多少个师团的日本兵可以调到其他地区作战?
材料5:美国总统罗斯福据日本公布的数字,日军在中国战场死伤133万余人。
③中国战场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作出巨大贡献,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中华民族赢得崇高的声誉。
【抗战精神】
在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中,全体中华儿女为国家生存而战、为民族复兴而战功人类正义而战,社会动员之广泛,民族觉醒之深刻,战斗意志之顽强,必胜信念之坚定,都达到了空前的高度。杨靖宇、赵尚志、左权、彭雪枫、佟麟阁、赵登禹、张自忠、戴安澜等殉国将领,八路军“狼牙山五壮士”、新四军“刘老庄连”、东北抗联八位女战士、国民党军“八百壮士”等众多英雄群体,就是千千万万抗日将士的杰出代表。中国人民以铮铮铁骨战强敌、以血肉之躯筑长城、以前仆后继赴国难,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雄壮史诗。
--习近平《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2020年9月3日)
阅读材料,说说你对伟大抗战精神的体会。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
本课小结
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
中共七大
抗日战争
的胜利
抗战精神
意义
第一次完全胜利
促进了中华民族觉醒
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奠定基础
1.“三三制”是抗日根据地政权建设的重要原则,即共产党员、党外进步人士和中间派在抗日民主政权中各占三分之一。1941年,在陕甘宁边区政府选举中,当选共产党员超过三分之一。为落实“三三制”,一名党员主动退出,递补了一位党外人士。这一原则( )
A.为抗战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 B.降低了中国共产党崇高声望
C.激化了根据地政府内部矛盾 D.壮大了土地革命的群众基础
2.国民党将领白崇禧读完《论持久战》后,认为“是克敌制胜的高韬战略”,同盟国中国战区参谋长史迪威认为《论持久战》一部“绝妙的教科书”。党史资料和抗战回忆录反映许多人阅读《论持久战》后“一扫多日来隐晦的心情”,心里“一下子感觉亮堂”,做好了长期抗战的准备。这反映《论持久战》( )
A.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B.增强了人民坚持抗战的信心
C.阐明了中国抗日战争的正义性 D.促使全中国空前团结和统一
A
B
3.英国首相丘吉尔说:“如果日本进军西印度洋,必然会导致我方在中东的全部阵地崩溃,而能防止上述局势出现的只有中国。”这里丘吉尔强调的是( )
A.中国抗战的重要作用
B.英国在中东陷于崩溃
C.日军在西印度洋无敌
D.中国抗战实力大过英国
A
Thanks!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