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一第二章一元二次函数、方程和不等式单元测试卷(常考题)(含解析和试卷分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必修一第二章一元二次函数、方程和不等式单元测试卷(常考题)(含解析和试卷分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51.2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A版(2019)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8-25 08:55: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必修一第二章一元二次函数、方程和不等式
单元测试卷(常考题)
一、选择题(共8题;共40分)
1.若,则下列不等式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2.已知 ,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 B. C. D.
3.已知 且 ,则“ ”是“ ”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
4.设实数满足,则函数的最大值是(  )
A. B. C. D.
5.若,且,则下列不等式恒成立的是(  )
A. B. C. D.
6.“”是“”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7.已知函数,则不等式的解集是(  )
A. B.
C. D.
8.关于 的不等式 的解集为 ,则关于 的不等式 的解集为(  )
A. B.
C. D.
二、多项选择题(共3题;共18分)
9.对于实数 、 、 ,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
A.若 ,则 ;
B.若 ,则
C.若 ,则
D.若 , ,则 ,
10.已知,,,当且仅当时,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取得最大值为 B.取得最小值为
C.取得最大值为 D.取得最小值为
11.已知关于的不等式解集为,则(  )
A.
B.不等式的解集为
C.
D.不等式的解集为
三、填空题(共3题;共15分)
12.设实数满足,函数的最小值为   .
13.比较大小:     (用“>”或“<”符号填空).
14.关于 的一元二次方程 的两个实数根 、 满足 ,则实数 的取值范围是   .
四、解答题(共5题;共77分)
15.已知.
(1)当,时,求的最小值;
(2)当,时,求的最小值.
16.已知p:实数x满足,.
(1)若,求实数x的取值范围;
(2)已知q:实数x满足.若存在实数a,使得p是q的必要条件,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17.已知集合.集合,设集合.
(1)求I;
(2)当时,求函数的最小值.
18.已知函数 .
(1)若不等式 的解集为 ,求实数 的取值范围;
(2)若不等式 在区间 内恒成立,求实数 的取值范围.
19.设 ,且 .
(1)求证: ;
(2)若 ,求证: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解析】【解答】由,得,即,A不符合题意;
则,则,即,B不符合题意;
则,,所以,C符合题意;
则,所以,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由,可得,结合不等式的性质,判断选项即可.
2.【答案】D
【解析】【解答】根据题意,
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要比较M和N的大小,只需作差,然后变形,判断符号即可。
3.【答案】C
【解析】【解答】因为 ,由 可得 即
所以由 可得 ,充分性成立,
若 , ,可得 ,即 ,所以必要性成立,
所以 且 ,则“ ”是“ ”的充要条件,
故答案为:C.
【分析】利用已知条件,可以证明充分性和必要性都成立。
4.【答案】D
【解析】【解答】因为,所以,
所以
当且仅当时,等号成立,
故答案为:D.
【分析】,利用基本不等式可求出答案.
5.【答案】D
【解析】【解答】由于,可知a与b同号,显然当,时,A,B中的不等式不成立,所以A,B不符合题意;
由,得,,所以,C不符合题意;
显然,,,,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由已知结合基本不等式及相关结论分别检验各项即可判断.
6.【答案】D
【解析】【解答】由,得,
所以“”是“”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故答案为:D.
【分析】利用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结合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的定义可得答案.
7.【答案】A
【解析】【解答】函数,则不等式等价于或者,
解得:,解得:或,于是得或,
所以不等式的解集是.
故答案为:A
【分析】不等式等价于或者,求解可得不等式的解集.
8.【答案】B
【解析】【解答】由不等式 的解集为 可知方程 的根为
或 ,不等式的解集为 .
故答案为:B
【分析】先根据的解集为(-1,2),计算出a,b的值,然后把值代入所求的不等式中,计算出最后结果。
9.【答案】B,C,D
【解析】【解答】若 ,则由 得 ,A不符合题意;
若 ,则 ,   ,B符合题意;
若 ,则 ,∴ ,∴ ,C符合题意;
若 ,且 同号时,则有 ,因此由 得 ,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CD.
【分析】由不等式的性质判断.
10.【答案】A,C
【解析】【解答】因为,,故,所以,当且仅当时,等号成立,
所以取得最大值为,A符合题意,显然B不符合题意;
因为,所以,当且仅当时,等号成立,
所以取得最大值为,C符合题意,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C.
【分析】利用已知条件结合均值不等式求最值的方法,进而得出结论正确的选项。
11.【答案】C,D
【解析】【解答】由已知可得,并且是方程的两根,
则由韦达定理可得:,解得,,所以A不符合题意;
B:不等式化简为,解得,所以不等式的解集为,所以B不符合题意;
C:,所以C符合题意,
D:化简为,解得,所以不等式的解集为,所以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D.
【分析】利用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集与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关系及韦达定理,结合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即可求解.
12.【答案】
【解析】【解答】由题意,
所以,
故,
当且仅当,即时等号成立,
所以函数的最小值为.
故答案为:.
【分析】利用拼凑法结合基本不等式即可求解.
13.【答案】>
【解析】【解答】解: ,
故 ,
故 ,
故答案为:>
【分析】平方作差可得,进而可得其平方的大小,可得原式的大小。
14.【答案】 或 .
【解析】【解答】由题意知: ,
当 时,要使得关于 的一元二次方程 的两个实数根 、 满足 ,只需要 ,
解得: ,所以 ,
当 时,要使得关于 的一元二次方程 的两个实数根 、 满足 ,只需要 ,
解得: ,所以 ,
综上所述: 或 .
故答案为: 或 .
【分析】根据一元二次方程和二次函数关系分别讨论k正负得到满足已知的条件从而求得k 的取值范围 。
15.【答案】(1)解:因为,,,则,
所以,
当且仅当且,即时,等号成立,
所以,故的最小值为.
(2)解:因为,,,则,,
所以,
当且仅当且,即时,等号成立,
所以,故的最小值为.
【解析】【分析】(1)根据已知条件,结合基本不等式即可求出 的最小值;
(2)根据已知条件,结合基本不等式即可求出 的最小值.
16.【答案】(1)解:当时,原不等式可化为:,
解得:.
所以实数x的取值范围为.
(2)解:记集合,集合.
要使p是q的必要条件,只需,
所以,解得:.
即实数a的取值范围为.
【解析】【分析】(1)利用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求解可得实数x的取值范围;
(2)记集合,集合,利用集合法列不等式组,求解可得实数a的取值范围.
17.【答案】(1)解:∵,,
∴或,
(2)解:当时,,
∴,
当且仅当,即取等号,
所以函数的最小值为7.
【解析】【分析】(1)化简集合,然后利用补集的定义及交集的定义运算即得;
(2)利用基本不等式即得.
18.【答案】(1)解:∵不等式 的解集为 ,
∴∴
(2)解:∵不等式 在 恒成立
∴∴∴
【解析】【分析】(1)根据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求解。
(2)由题列出关于端点的不等式方程组即可求解。
19.【答案】(1)证明:由

(当且仅当时 取等号)
故有
(2)解:
由 ,有
故当 时,
【解析】【分析】(1)利用基本不等式和不等式的可加性,以及完全平方式,即可得证.(2)利用完全平方式和不等式的可加性,以及基本不等式,即可证出.
试题分析部分
1、试卷总体分布分析
总分:150分
分值分布 客观题(占比) 63.0(42.0%)
主观题(占比) 87.0(58.0%)
题量分布 客观题(占比) 12(63.2%)
主观题(占比) 7(36.8%)
2、试卷题量分布分析
大题题型 题目量(占比) 分值(占比)
选择题 8(42.1%) 40.0(26.7%)
填空题 3(15.8%) 15.0(10.0%)
解答题 5(26.3%) 77.0(51.3%)
多项选择题 3(15.8%) 18.0(12.0%)
3、试卷难度结构分析
序号 难易度 占比
1 普通 (47.4%)
2 容易 (36.8%)
3 困难 (15.8%)
4、试卷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认知水平) 分值(占比) 对应题号
1 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不等式的解的对应关系 6.0(4.0%) 11
2 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 47.0(31.3%) 6,7,8,16,18
3 交、并、补集的混合运算 15.0(10.0%) 17
4 充要条件 5.0(3.3%) 3
5 利用不等式的性质比较数(式)的大小 15.0(10.0%) 1,2,13
6 集合关系中的参数取值问题 15.0(10.0%) 16
7 必要条件、充分条件与充要条件的判断 5.0(3.3%) 6
8 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不等式的对应关系 5.0(3.3%) 14
9 基本不等式 60.0(40.0%) 4,5,12,15,17,19
10 不等关系与不等式 33.0(22.0%) 3,7,9,19
11 基本不等式在最值问题中的应用 6.0(4.0%) 10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