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 丝绸之路的开通与经营西域 教学设计(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4课 丝绸之路的开通与经营西域 教学设计(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8-22 09:06: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4课 丝绸之路的开通与经营西域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核心素养目标) ◆1.结合地图,叙述张赛通西域的基本过程并能够分析其历史意义;结合《学史崇德》和相关材料,了解张骞出使西域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感受他为国分忧、不忘使命、不畏艰难险阻的精神品质,逐步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时空观念、史料实证) ◆2.了解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主要路线,掌握识别历史地图的基本方法;提取史料信息,分析丝绸之路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理解今天建设“一带一路”的意义,拓展立足中国、面向世界的视野。(时空观念、家国情怀) ◆3.知道西汉和东汉对西域的管理,讲述班超经营西域的事迹,感受班超父子为国守疆的责任担当;认识到新疆地区自汉朝以来就是我国领土的一部分,加强主权意识,促进形成国家认同。(家国情怀)
教学重点 张骞通西域的历史意义和丝绸之路的影响
教学难点 汉朝对西域实施有效管理的历史意义
教学方法 观看视频法、识读地图法、研读史料法、表格归纳法、思维导图法
教学资源 ppt
教 学 内 容 及 进 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入 观看图片: 玉门关遗址 这幅图展示的是今日玉门关景区中的小方盘城遗址。一般认为,西汉玉门关即在小方盘城遗址。小方盘城遗址现存的关城呈方形,四周城垣保存完好,为黄胶土夯筑,开西、北两门。城墙高10米,上宽3米,下宽5米,上有城墙,下有马道,曾是中原通向西域的咽喉之地。 设问:汉朝的丝绸之路是怎样发展起来的? 二、张骞通西域 1.背景 任务一:在地图中找到“西域”的范围;观看视频,概括张骞出使西域的背景。 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路线图 西域:狭义阳关、玉门关以西,葱岭以东的天山南北地区,即今天新疆地区; 广义还包括中亚、西亚、印度半岛、欧洲东部广大地区。 观看视频:张骞通西域的背景 背景:汉武帝招募使者出使西域,联合大月氏夹击匈奴。 2.经过 任务二:阅读教材,讲述张骞出使西域的故事,从中你能感受到他怎样的精神? 张骞出使西域图 经过:公元前138年,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汉朝了解到西域的具体情况; 公元前119年,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促进了汉朝和西域的相互了解与往来。 精神:为国分忧、不忘使命、不畏艰难险阻的精神 3.“凿空”的含义 任务三:为什么说张骞出使西域是“凿空”之举? 然张骞凿空,其后使往者皆称博望侯,以为质于外国,外国由此信之。 ——《史记 · 大宛列传》 (译文 由于张骞开通了通往西域的道路,后来出使西域的人都仿效张赛,自称博望侯,以取信于西域各国,西域各国也因此而信任他们。) “凿空”是开通道路,西域与中原长期交通不便,张骞开通了中原通往西域的道路,中原王朝和西域各国有了友好往来,所以称为“凿空”。 这条由中原通往西域的道路,在张骞通西域之前已存在,但没有形成比较固定的路线,不太为世人所知。因此,司马迁等古代学者会将张骞通西域视为开辟这一道路的创举,称其为“凿空”。张骞通西域是丝绸之路发展史上的标志性事件,其后丝绸之路上的贸易和文化交流等日益繁盛,所以“凿空”的说法,也有一定道理。 4.影响 任务四:观看视频,尝试从多个角度说说张骞通西域的影响。 观看视频:张骞通西域的影响 从影响领域看,张骞通西域大大推动了欧亚大陆交通的发展,促进了中外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交流。 从影响时段看,短时段上,张骞通西域促进了汉朝与西域的相互了解与往来,促进了各族的交往交流交融;长时段上,张骞通西域成为丝绸之路史上的标志性事件,促进了中外文明的交流互鉴。 三、丝绸之路 1.陆上丝绸之路的形成与路线 任务一:识读地图,简述陆上丝绸之路的的形成与路线。 丝绸之路:张骞通西域后,汉朝和西域的使者、商人相互往来,这条沟通欧亚的路上交通道路正式开辟,后世称“丝绸之路”。 路线:长安——河西走廊——西域——中亚——西亚(安息)——欧洲(大秦)北非 2.陆上丝绸之路的交流内容 任务二:观察地图,阅读教材,说说丝绸之路交流哪些物品? 汉代丝绸之路 西汉鎏金铜马 :铜马四腿直立,体态矫健,以大 宛产的汗血马为参照精制而成。 东汉锦袜:锦袜出土于新疆,用绛、白、宝蓝、浅驼、浅橙五 种颜色的丝线织成,上面有隶书“延年益寿大宜子孙” 字样的吉祥语。 交流内容 :从汉朝传入西域:丝绸、漆器、开渠、凿井、铸铁技术。 从西域传入汉朝:丝绸、漆器、开渠、凿井、铸铁技术。 3.陆上丝绸之路的影响 任务三:研读史料,概括陆上丝绸之路有什么影响(价值)? 材料 公元前后,汉朝和罗马帝国分别兴起于亚欧大陆的东西两端。两大强国之间缺乏官方的直接往来,但通过丝绸之路,双方有间接的经贸和文化交流。早在波斯帝国时期,中国的丝绸已到达地中海东岸。东汉的班超为经营西域,曾派甘英出使大秦。罗马在征服地中海东部地区后,当地商人也有意向东,尝试与汉朝建立直接联系。2世纪,已经有来自罗马的商人到达洛阳。此后,罗马商人不断东来,与中国进行贸易。 ——《普通高中教科书 历史 必修历史纲要(下)》 价值(影响):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对于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与文化交流,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4.海上丝绸之路 任务四:识读地图,阅读教材,简述海上丝绸之路的形成及主要航线。 汉朝海上航海图 汉武帝时,海上丝绸之路已经形成。 ——《汉书.地理志》 路线一:东南沿海港口——中南半岛——马六甲海峡——孟加拉湾——印度半岛南端、斯里兰卡 路线二:山东半岛——朝鲜半岛、日本 5.现实意义 任务五::2013年,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与有关国家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 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即“一带一路”倡议。 结合历史上的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谈谈你对今天建设“一带一路”的感想。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带一路” 意义:“一带一路”是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桥梁和纽带。古代丝绸之路给后人最宝贵的遗产是伟大的丝路精神的话,“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带一路”建设最核心的价值理念和终极目标,“一带一路”建设为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可能、夯实了基础,对促进“一带一路”沿岸国家经济文化交流和发展提供了契机。 四、汉朝对西域的管理 1.西汉对西域的管理 任务一:识读地图,阅读教材,西汉如何对西域进行管理的?有何作用? 西域都护及其管辖的部分属国 管理:公元前60年,西汉朝廷在乌垒城设置西域都护府,以西域都护为管理西域的最高长官。西域都护颁行汉朝的号令,调遣军队,征发粮草,对西域地区进行有效治理,管辖范围包括今新疆及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的广大地区。 意义:西域都护府的设置,标志着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 2.东汉对西域的管理 任务二:结合地图和教材,简述东汉对西域的管理,你感受到班超怎样的精神? 东汉对匈奴的战争 东汉对匈奴的战争 管理:1.班超班勇出使西域各国 2.甘英出使大秦 3.改西域都护府为西域长使府 点拨提升:感受到班超班勇为国守土的责任担当 ,增强了西域对中原的向心力 3.意义 任务三:识读地图,说说汉朝对西域的有效管理有什么重要的历史意义? 历史意义:汉朝对西域的有效管理,表明自汉朝开始新疆地区就正式纳入中国版图,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4.知识拓展 阅读教材《知识拓展》,说说为什么南海诸岛自古以来是中国的领土? 南海诸岛 中国南海诸岛包括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和南沙群岛。中国人民在南 海的活动已有2000多年历史。中国最早发现、命名和开发利用南海诸岛及相关海域,最早并持续、和平、有效地对南海诸岛及相关海域行使主权和管辖权。秦汉时期,中国已有大规模的远洋航海通商和渔业生产活动,南海已成为当时重要的海上航路,中国人民频繁航行于南海之上,最早发现了南海的岛屿礁滩,并予以命名。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张骞通西域、丝绸之路的开通及影响,以及汉朝对西域的管理。了解了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促进了汉朝与西域的相互了解与往来。还了解到陆上丝绸之路与海上丝绸之路对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影响。两个子目之间是递进关系,张骞通西域后,中外往来频繁,它们之间是递进关系。了解到汉朝对西域的管理,自汉朝开始,新疆地区正式成为中国版图的一部分。 倾听遗址介绍 观察地图,找出西域的范围,了解其重要的地理位置 观察视频,了解张骞出使西域的背景 讲故事,悟精神 研读材料。理解“凿空” 观察视频,概括张骞出使西域的影响 结合地图,简述丝绸之路的形成与路线 结合地图、图片简述丝绸之路的交流内容 研读史料、理解丝绸之路的影响 识读地图,说出海上丝绸之路的路线 古今联系。理解丝绸之路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结合地图,阅读教材,理解西域都护府的意义 概述东汉对西域的管理,感受班超班勇的精神 对比秦朝疆域图、西汉形势图、东汉形势图,理解汉朝对西域管理的历史意义 了解汉朝对南海诸岛的管辖 齐读感受 观看图片,提出疑问,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兴趣 结合地图,叙述张赛通西域的基本过程并能够分析其历史意义;结合《学史崇德》和相关材料,了解张骞出使西域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感受他为国分忧、不忘使命、不畏艰难险阻的精神品质,逐步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落实时空观念、史料实证的核心素养 了解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主要路线,掌握识别历史地图的基本方法;提取史料信息,分析丝绸之路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理解今天建设“一带一路”的意义,拓展立足中国、面向世界的视野。落实时空观念、家国情怀的核心素养 知道西汉和东汉对西域的管理,讲述班超经营西域的事迹,感受班超父子为国守疆的责任担当;认识到新疆地区自汉朝以来就是我国领土的一部分,加强主权意识,促进形成国家认同。落实家国情怀的核心素养
板书设计
核心素养 拓展提升 绘制示意图 活动设计: 试用方格放大法绘制《丝绸之路示意图》,在图中标注长安、河西走廊、西域、中亚、西亚、欧洲的大致位置,说一说这些地区各自都有哪些特产,思考丝绸之路开通后对这些地区产生了哪些影响。 评价目标:学生动手绘制地图,讨论丝绸之路对沿线地区的影响,加深对丝绸之路的了解。 评价方法:自评与互评相结合。 评价过程:学生可以分组活动,每个小组完成任务后先自评,然后小组之间互评,最后教师在小组自评和互评的基础上,根据各组的表现,按照优秀、良好、合格三个等级对各小组进行评价。 评价总结:评价要侧重于两个方面。一个是画一画,看学生的空间概念是否建立。一个是说一说,看学生对历史现象的认识程度。评价应有利于学生的发展,教师对学生的闪光点应及时给予肯定,同时注意过程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相结合。
作业设计 建议下载使用本课分层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