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高中数学选择性必修二 4.3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 题型总结(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2019)高中数学选择性必修二 4.3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 题型总结(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30.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A版(2019)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8-22 09:37: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4.3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题型总结
【题型1 等比数列前n项和的基本量计算】
【例1】已知是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则公比( )
A. B. C.3或 D.或
【变式1-1】在等比数列中,已知,,,则n的值为( )
A.4 B.5 C.6 D.7
【变式1-2】已知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为,,,则( )
A.1 B.2 C.3 D.4
【变式1-3】设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为,若,,则等比数列的公比等于( )
A. B. C.2 D.5
【题型2 由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求通项公式】
【例2】在等比数列中,,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变式2-1】已知等比数列的前项和为,且.
(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2)若,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3)求数列的前项和
【变式2-2】设正项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为,已知.
(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2)设正项数列满足,其前n项和为,当取最小值时,求的值.
【变式2-3】记为正项等比数列的前项和,已知,,.
(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2)设,为数列的前项和,证明:.
【题型3 等比数列前n项和的性质】
【例3】设等比数列的前7项和、前14项和分别为2,8,则该等比数列的前28项和为( )
A.64 B.72 C.76 D.80
【变式3-1】正项等比数列的前项和为,,,则等于(   )
A.90 B.50
C.40 D.30
【变式3-2】已知等比数列有项,,所有奇数项的和为85,所有偶数项的和为42,则( )
A.2 B.3 C.4 D.5
【变式3-3】已知为等比数列的前项和,,,则( )
A.3 B. C. D.
【题型4 求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
【例4】记为等比数列的前项和,若,,则( )
A. B.
C. D.
【变式4-1】若两个等比数列的公比相等,且,则数列的前7项和为( )
A. B.43 C. D.47
【变式4-2】已知}是各项均为正数的等比数列,,.
(1)求的通项公式; (2)求数列前n项和.
【变式4-3】已知数列的前项和为,.
(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2)设,证明是等比数列;
(3)设,求数列的前项和
【题型5 等比数列前n项和的最值问题】
【例5】记为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已知,则数列( )
A.无最大项,有最小项 B.有最大项,无最小项
C.无最大项,无最小项 D.有最大项,有最小项
【变式5-1】已知等比数列的前项和为,若,则( )
A.为递减数列 B.为递增数列
C.数列有最小项 D.数列有最大项
【变式5-2】数列的前项积为,,数列是公差为的等差数列.
(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2)设,若数列的前项和为,求的最大值与最小值.
【变式5-3】已知数列是等差数列,是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
(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2)求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题型6 等比数列的简单应用】
【例6】我国古代数学著作《算法统宗》中有这样一个问题:“三百七十八里关,初行健步不为难,次日脚痛减一半,六朝才得到其关.”其大意是:有一个人要去某关口,路程为378里,第一天健步行走,从第二天起脚痛,每天走的路程为前一天的一半,走了六天到达该关口.则此人第二天走的路程为( )
A.80里 B.86里 C.90里 D.96里
【变式6-1】明代程大位《算法统宗》卷10中有题:“远望巍巍塔七层,红灯点点倍加增,共灯三百八十一,请问尖头儿盏灯?”你的答案是( )
A.3盏 B.4盏 C.5盏 D.7盏
【变式6-2】现有一根4米长的木头,第一天截掉它的,以后每一天都截掉它前一天留下的木头的,到第天时,共截掉了米,则( )
A.5 B.6 C.7 D.8
【变式6-3】小明同学利用暑假时间到一家商场勤工俭学,该商场向他提供了三种付款方式:第一种,每天支付150元;第二种,第一天付10元,第二天付30元,第三天付50元,以后每天比前一天多20元;第三种,第一天付元,以后每天比前一天翻一番(即增加一倍);如果小明预计工作12天,从总收入最高的角度,小明会选择哪种方式领取报酬( )
A.第一种 B.第二种 C.第三种 D.无法判断
【题型7 等比数列与不等式综合】
【例7】已知等比数列的前项和为,若恒成立,则的最小值为( )
A. B. C. D.1
【变式7-1】已知是无穷等比数列,其前项和为,.若对任意正整数,都有,则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变式7-2】已知数列的首项,且.
(1)证明:数列是等比数列.(2)求满足的最大整数.
【变式7-3】已知数列,, ,,设数列的前n项和为.数列的前n项积为,若,,.
(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2)证明:,.
【题型8 等差、等比数列的综合应用】
【例8】已知数列,中,,,是公差为1的等差数列,数列是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
(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2)求数列的前项和.
【变式8-1】已知是等差数列,是等比数列,且的前项和为,,,在①,②这两个条件中任选其中一个,完成下面问题的解答.
(1)求数列和的通项公式;(2)设数列的前项和为,求.
【变式8-2】已知正项等差数列,为数列的前项和,且满足,,设数列满足.
(1)分别求数列和的通项公式;
(2)将数列中与数列相同的项剔除后,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构成数列,记数列的前项和为,求.
【变式8-3】已知数列为等差数列,数列为等比数列,且,,,.
(1)求;
(2)已知,求数列的前项和;
(3)求证:.
4.3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题型总结答案
【题型1 等比数列前n项和的基本量计算】
【例1】已知是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则公比( )
A. B. C.3或 D.或
【解题思路】利用等比数列通项和前n项和的基本量运算列出方程,求解即得.
【解答过程】由,
因,代入得,,
即,解得,或.
故选:D.
【变式1-1】在等比数列中,已知,,,则n的值为( )
A.4 B.5 C.6 D.7
【解题思路】由及通项公式,列出方程组求解即可.
【解答过程】在等比数列中,,,,所以,
由,及通项公式,
可得,解得.
故选:B.
【变式1-2】已知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为,,,则( )
A.1 B.2 C.3 D.4
【解题思路】根据通项公式求公比,再由等比数列求和公式可得首项.
【解答过程】设等比数列的公比为,,
即,,
,.
故选:B.
【变式1-3】设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为,若,,则等比数列的公比等于( )
A. B. C.2 D.5
【解题思路】根据等比数列的前项和公式求解即可.
【解答过程】由,,得,
则,
所以,所以.
故选:A.
【题型2 由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求通项公式】
【例2】在等比数列中,,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解题思路】由和联立解出首项和公比,通过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得到答案.
【解答过程】设等比数列的公比为,由题意得
,解得或,
所以或.
【变式2-1】已知等比数列的前项和为,且.
(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2)若,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3)求数列的前项和
【解题思路】(1)根据条件,建立方程组,即可求解;
(2)根据条件得到,从而有是以为首项,公差的等差数列,即可求解;
(3)根据条件,利用错位相减法,即可求解.
【解答过程】(1)设等比数列的公比为,因为,所以,
则,解得,
所以数列的通项公式.
(2),即,所以,
所以是以为首项,公差的等差数列,
所以,得到.
(3),
所以①,
则②,
①②,得.
则.
【变式2-2】设正项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为,已知.
(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2)设正项数列满足,其前n项和为,当取最小值时,求的值.
【解题思路】(1)由已知结合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先求出,,然后结合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即可求解;
(2)结合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及基本不等式即可求解.
【解答过程】(1)正项等比数列中,,,
所以,解得,(舍负),
故;
(2)正项数列满足,所以,
设,则,,
,当时,,
两式相除得,,
故,,,构成以为首项,以2为公比的等比数列,
,,,构成以为首项,以2为公比的等比数列,
所以,
因为,当且仅当,即时取等号,
即取最小值时,.
【变式2-3】记为正项等比数列的前项和,已知,,.
(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2)设,为数列的前项和,证明:.
【解题思路】(1)设等比数列的公比为,结合等比数列求和公式可得,即可得结果;
(2)由(1)得,,利用错位相减法可得,进而分析证明.
【解答过程】(1)设等比数列的公比为,由可知,,
则,得,解得(负值舍去),
将代入,解得,
所以数列的通项公式为 .
(2)由(1)得,,
则,可得,
两式相减可得

可得.
因为,可知数列为递增数列,则;
综上可得.
【题型3 等比数列前n项和的性质】
【例3】设等比数列的前7项和、前14项和分别为2,8,则该等比数列的前28项和为( )
A.64 B.72 C.76 D.80
【解题思路】设是该等比数列的前项和,依题意可知成等比数列,由等比数列的性质求解即可.
【解答过程】设是该等比数列的前项和,依题意可知
则成等比数列,即成等比数列,
则解得
故选:D.
【变式3-1】正项等比数列的前项和为,,,则等于(  )
A.90 B.50
C.40 D.30
【解题思路】由,可得,由等比数列前n项和的性质可得,代入求解即可.
【解答过程】解:因为是正项等比数列的前项和,
所以,
所以,
又因为,,
所以,
所以,
解得或(舍).
故选:B.
【变式3-2】已知等比数列有项,,所有奇数项的和为85,所有偶数项的和为42,则( )
A.2 B.3 C.4 D.5
【解题思路】根据等比数列的性质得到奇数项为,偶数项为,得到等比数列的公比q的值,然后用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的公式求出n即可.
【解答过程】因为等比数列有项,则奇数项有项,偶数项有项,设公比为,
得到奇数项为,
偶数项为,整体代入得,
所以前项的和为,解得.
故选:B.
【变式3-3】已知为等比数列的前项和,,,则( )
A.3 B. C. D.
【解题思路】根据等比数列前n项和的性质,结合等比中项的应用计算即可求解.
【解答过程】由题意知,为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
则成等比数列,
由等比中项,得,
即,解得或(舍去).
故选:C.
【题型4 求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
【例4】记为等比数列的前项和,若,,则( )
A. B.
C. D.
【解题思路】由题意求出等比数列的首项和公比,利用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即可求得答案.
【解答过程】设等比数列的公比为q,
则由,,得,
解得,
故,
故选:B.
【变式4-1】若两个等比数列的公比相等,且,则数列的前7项和为( )
A. B.43 C. D.47
【解题思路】证明两等比数列的和数列仍为等比数列,再由等比数列求和公式可得.
【解答过程】因为两个等比数列的公比相等,设为,
则,且,
故,故数列是以为首项,为公比的等比数列,
由,得
所以数列是以为首项,为公比的等比数列,
所以数列的前7项和.
故选:B.
【变式4-2】已知}是各项均为正数的等比数列,,.
(1)求的通项公式;
(2)求数列前n项和.
【解题思路】(1)根据条件求等比数列的公比,再写出通项公式;
(2)代入等比数列前项和公式,即可求解.
【解答过程】(1)因为数列是各项均为正数的等比数列,,,
所以令数列的公比为q,,,
所以,解得(舍去)或4,
所以数列是首项为2、公比为4的等比数列,.
(2)因为,
求和可得:.
【变式4-3】已知数列的前项和为,.
(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2)设,证明是等比数列;
(3)设,求数列的前项和
【解题思路】(1)根据分段求出数列通项;
(2)应用等比数列定义证明即可;
(3)应用等差、等比求和公式分组求和即可.
【解答过程】(1)当时,,
当时,,
因此数列的通项公式为;
(2),
因为是常数,,
故是等比数列;
(3)是等比数列,首项是,公比是,


所以.
【题型5 等比数列前n项和的最值问题】
【例5】记为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已知,则数列( )
A.无最大项,有最小项 B.有最大项,无最小项
C.无最大项,无最小项 D.有最大项,有最小项
【解题思路】求出公比,求出,然后分析的性质即可.
【解答过程】设公比为,则,,

当为偶数时,,对应函数为减函数,即,
当为奇数时,,对应函数为增函数,即,
所以有最大项为,最小项为.
故选:D.
【变式5-1】已知等比数列的前项和为,若,则( )
A.为递减数列 B.为递增数列
C.数列有最小项 D.数列有最大项
【解题思路】由已知,分析等比数列的公比范围,进而可以判断的单调性,判断A,B;由,分,进行讨论,判断C,D.
【解答过程】设等比数列的公比为,则,
由可得,又,所以即,又,所以,即,
故等比数列首项,公比满足或,
当时,等比数列为正负项交替的摆动数列,故不单调;
当时,,等比数列单调递减,故A,B不正确;
又,且
所以当时,由于,
则,,
此时数列的最小项为,最大项为;
当时,有,
则数列为单调递增数列,有最小项,无最大项,故C正确,D不正确.
故选:C.
【变式5-2】数列的前项积为,,数列是公差为的等差数列.
(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2)设,若数列的前项和为,求的最大值与最小值.
【解题思路】(1)由数列是公差为的等差数列求出,再由时,即可求解;
(2)数列是等比数列,根据前项和的单调性求最大值与最小值.
【解答过程】(1)数列是公差为的等差数列,
,,

时,,
又符合上式,

(2),数列是首项为,公比为的等比数列,

①当为奇数时,,
此时为单调递减数列,,
②当为偶数时,,
此时为单调递增数列,,
综上①②,的最小值为,最大值为.
【变式5-3】已知数列是等差数列,是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
(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2)求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解题思路】(1)根据给定的条件,求出等差数列的首项及公差,等比数列公比求解作答.
(2)由(1)可得,再分为奇数与偶数时,结合的单调性求解即可.
【解答过程】(1)设等比数列的公比为,因,,则,解得,即有,
设等差数列的公差为,因,,则,解得,即,
所以数列,的通项公式分别为,.
(2)由(1)知,,
当时,,此时数列是递减的,恒有,此时;
当时,,此时数列是递增的,恒有,此时;
综上可得,的最大值为16,最小值为8.
【题型6 等比数列的简单应用】
【例6】我国古代数学著作《算法统宗》中有这样一个问题:“三百七十八里关,初行健步不为难,次日脚痛减一半,六朝才得到其关.”其大意是:有一个人要去某关口,路程为378里,第一天健步行走,从第二天起脚痛,每天走的路程为前一天的一半,走了六天到达该关口.则此人第二天走的路程为( )
A.80里 B.86里 C.90里 D.96里
【解题思路】由题意确定每天走的路程构成公比为的等比数列,即可求解
【解答过程】由题意可知此人每天走的路程构成公比为的等比数列,
由题意和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可得,解得,
∴此人第二天走的路程为(里).
故选:D.
【变式6-1】明代程大位《算法统宗》卷10中有题:“远望巍巍塔七层,红灯点点倍加增,共灯三百八十一,请问尖头儿盏灯?”你的答案是( )
A.3盏 B.4盏 C.5盏 D.7盏
【解题思路】根据等比数列的前和公式建立方程,解出即可.
【解答过程】设各层塔的灯盏数为,
数列是公比为的等比数列,
由题意可得,
解得,
故选:A.
【变式6-2】现有一根4米长的木头,第一天截掉它的,以后每一天都截掉它前一天留下的木头的,到第天时,共截掉了米,则( )
A.5 B.6 C.7 D.8
【解题思路】由题意,归纳出截掉的长度和天数成等比数列,根据等比数列求解即可.
【解答过程】设第天截掉的木头长度为,则是首项为2,公比为的等比数列,
则该等比数列的前项和.
由,得,得.
故选:B.
【变式6-3】小明同学利用暑假时间到一家商场勤工俭学,该商场向他提供了三种付款方式:第一种,每天支付150元;第二种,第一天付10元,第二天付30元,第三天付50元,以后每天比前一天多20元;第三种,第一天付元,以后每天比前一天翻一番(即增加一倍);如果小明预计工作12天,从总收入最高的角度,小明会选择哪种方式领取报酬( )
A.第一种 B.第二种 C.第三种 D.无法判断
【解题思路】由已知结合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即可判断.
【解答过程】第一种可以领取报酬元;
第二种每天的报酬构成以为首项,公差为的等差数列,
则第二种可以领取报酬元;
第三种每天的报酬构成以为首项,公比为的等比数列,
则第三种可以领取报酬元,
因为,从总收入最高的角度,小明会选择第三种方式领取报酬.
故选:C.
【题型7 等比数列与不等式综合】
【例7】已知等比数列的前项和为,若恒成立,则的最小值为( )
A. B. C. D.1
【解题思路】利用求出数列的公比,进而求出通项公式,求出数列的前项和,然后利用放缩法和恒成立问题的应用求出的最大值,最后得到结果.
【解答过程】设等比数列的公比为,由,得,
则,即,
因为,所以,解得,所以,
所以,
当为奇数时,,所以,
当为偶数时,,所以,所以.
故选:C.
【变式7-1】已知是无穷等比数列,其前项和为,.若对任意正整数,都有,则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解题思路】根据等比数列的基本量求得,从而可得公差,由等比数列得前项和公式得,分类讨论,结合数列的单调性即可得求得满足不等式时的取值范围.
【解答过程】因为等比数列,由可得,所以,
则公比,所以,
当为奇数时,恒成立,所以,
又数列为递增数列,所以,,则此时;
当为偶数时,恒成立,所以,
又数列为递增数列,,则此时;
综上,的取值范围是.
故选:D.
【变式7-2】已知数列的首项,且.
(1)证明:数列是等比数列.
(2)求满足的最大整数.
【解题思路】(1)利用构造法,结合等比数列的定义,即可证明;
(2)根据(1)的结果,结合等比数列前项和公式,即可求解不等式.
【解答过程】(1)证明:由,两边取倒数,并整理得,
则,因为,所以数列是等比数列.
(2)由(1)得,
则,
显然为单调递增数列,则满足条件的最大整数为99.
【变式7-3】已知数列,, ,,设数列的前n项和为.数列的前n项积为,若,,.
(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2)证明:,.
【解题思路】(1)根据分析可得,进而可得,结合与的关系可得,结合等比数列运算求解;
(2)根据积项可得,整理可得,即可证明.
【解答过程】(1)因为,则,
两式相减可得,即,
又因为,则,
整理可得,则,
两式相减可得,则,且,
可知数列是以首项为2,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
则,所以.
(2)由(1)可得,
因为,
若,则;
若,则;
综上所述:.
又因为

又因为,则,
所以.
【题型8 等差、等比数列的综合应用】
【例8】已知数列,中,,,是公差为1的等差数列,数列是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
(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2)求数列的前项和.
【解题思路】(1)先根据题意及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计算出数列的通项公式,再根据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计算出数列的通项公式,即可计算出数列的通项公式;
(2)根据数列的通项公式的特点运用分组求和法,以及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即可计算出前项和.
【解答过程】(1)由题意,可得,
故,,
数列是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且,

,.
(2)由题意及(1),可得,


【变式8-1】已知是等差数列,是等比数列,且的前项和为,,,在①,②这两个条件中任选其中一个,完成下面问题的解答.
(1)求数列和的通项公式;
(2)设数列的前项和为,求.
【解题思路】(1)根据等差数列定义可求得数列的通项公式,利用等比数列定义根据条件①②列方程组解得公比可得数列的通项公式;
(2)利用错位相减法求出.
【解答过程】(1)设等差数列的公差为,
∵,,
∴,
∴.
∴.
设等比数列的公比为,
若选条件①,,
由,且,
得,
∴,解得.
所以是首项为2,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
故.
若选条件②,,
令,得,
∴公比,
∴数列是首项为2,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
从而.
(2)因为,
所以,
两式相减,得,
即,
所以.
【变式8-2】已知正项等差数列,为数列的前项和,且满足,,设数列满足.
(1)分别求数列和的通项公式;
(2)将数列中与数列相同的项剔除后,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构成数列,记数列的前项和为,求.
【解题思路】(1)利用等差数列基本量运算求得,再由的和式采用作差法求得并验证即得通项;
(2)由,列出数列的前8项,求出他们对应的数列中的相同项,确定为的前107项的和减去的前7项的和.
【解答过程】(1)设正项等差数列的公差为,
因为,,所以,解得:
所以.
数列满足
设,
当时,有,即,
当时,有,得
符合,所以
(2)根据(1)的结论,所以数列的前8项依次为:2、4、8、16、32、64、128、256,
对应数列第1、2、4、8、16、32、64、128项,
故数列的前100项为数列的前107项,剔除数列的前7项的数列
设数列的前项和为,所以
.
【变式8-3】已知数列为等差数列,数列为等比数列,且,,,.
(1)求;
(2)已知,求数列的前项和;
(3)求证:.
【解题思路】(1)设等差数列的公差为,等比数列的公比为,由已知条件求出和的通项,利用等比数列前项和公式求;
(2)为奇数和是偶数时,分别求的通项,利用分组求和求数列的前项和;
(3)利用放缩和等比数列前项和公式证明不等式.
【解答过程】(1)设等差数列的公差为,等比数列的公比为,
由,,得,解得,
则,
由,,得,,
解得,则,
所以.
(2)当是奇数时,,
当是偶数时,,
则,
于是,
两式相减,得

所以,

所以.
(3)证明:由(1)知,,当且仅当时取等号,
则,
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