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0张PPT)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习作:他____了
习作目标
1.能选择某人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事情,把经过写清楚。
2.能从多个角度把人物当时的表现写具体,反映出人物的内心。
想一想:我们怎样才能把这个人当时的样子写具体,表现出他的内心活动?
新课导入
他开心了
她害羞了
回顾课文
抗战时期,在重庆,刘伯承因为在战争中右眼受伤去德国人开设的诊所里看医生,在准备手术时因怕麻醉剂影响大脑,刘伯承拒绝在手术中使用麻醉剂,一声不吭地做完了手术,医生称赞他为军神,并在最后得知他就是刘伯承。
《军神》一课记叙一件什么事?
起因
经过
结果
时间
地点
人物
本次习作注意写清楚事情的六要素。
新课导入
她伤心了
她生气了
他的面部表情是怎样的?眼神与平时一样吗?
他有哪些不寻常的举动?
他说了哪些话?说话时的语气是怎样的?
周围的人有什么反应?
方法小结:从多个角度写一个人当时的样子
1.悬念式:她平时总是一副乐呵呵的样子,似乎每一天都很开心,而那一次她却哭了。(选自《她哭了》)
精彩开头
2.场景式:“妈妈,我们今天发了单元测试的卷子,我的数学考了98分。”放学一进家门,我就开心地对妈妈说。妈妈笑着走过来,说:“不错,把卷子给我看看。”(选自《她生气了》)
会练笔,会表达
他疑惑了
年轻的爸爸和他的儿子一起在后花园放风筝。小小的园地,小小的风筝。
小小的风筝飞呀飞的,就飞到了墙头上。墙头上的野花把风筝紧紧地缠住。于是爸爸说,必须去拿一架梯子来,然后爬上梯子,取下墙头上的风筝。爸爸要爬上梯子,但是儿子说:“爸爸,让我来吧!”爸爸看了看他9岁的儿子,想了又想,终于说:“也好,让你来就让你来。”
猴子一般地,儿子爬到梯子的最高一级了。儿子转过头来,嘻嘻地笑。他的笑声,像用早晨的牵牛花吹出来的。解开了风筝绕在野花上的线,正要下来,爸爸却用一只大手和一个声音制止了他。爸爸说:“慢着!”儿子停住了,望着爸爸,
写法指导
补充题目
会练笔,会表达
却用一只大手和一个声音制止了他。爸爸说:“慢着!”儿子停住了,望着爸爸,用眼睛问爸爸:“怎么啦 ”爸爸说:“我先讲个故事给你听了,你再下来。”于是儿子笑得更开心了,他一手抓住梯子,一个手拿着风筝,等爸爸讲故事。爸爸讲的故事,没有一次是不好听的。
爸爸说:“从前有个爸爸,告诉他那个站在一架很高很高的梯子上的儿子说:“你跳下来,你一跳下来,爸爸一定会在下面把你抱住。听见爸爸这么说,儿子很放心,就像游戏时跳进水里一样,纵身一跳。哪里知道当儿子就要投进爸爸的怀抱里的前二秒钟,爸爸的身体一闪,站在一旁。儿子扑了个空,掉在地上,屁
《军神》一课课文着力刻画了沃克医生的一系列变化,从“冷冷地问”到“目光柔和下来”“脸上浮现出慈祥的神情”,我们能感受到他对刘伯承从生气、惊讶到心疼、钦佩,最后肃然起敬的内心变化。
回顾课文
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可以表现人物的内心想法。
她生气了
我的妈妈很温柔,很少生气,但是架不住我这熊孩子的淘气,偶尔也会“破功”。
那天,因为我犯下的一个不小错误,妈妈真的动怒了。她那原本柔和的眼神,瞬间变得锐利,仿若两把利剑直刺我心。她眉头紧蹙,形成一个深深的“川”字,仿佛要把所有的不满与愤怒,都凝聚于此。她的脸色也变得苍白,褪去了往日的红润,嘴角肌肉紧绷,好像随时都会爆发似的。
佳作欣赏
开门见山,点明写作对象。
生活中,谁陶醉、生气、伤心……的样子让你印象深刻?好好回忆一下,为本次习作积累素材吧。
会练笔,会表达
儿子的脸像一粒还没有熟透的橘子。爸爸喊了:“一、二、三!”咬紧了牙根,忍着泪,儿子从梯子上跳下来了。他等待着自己的身体像一个南瓜,噗的一声,摔得支离破碎……”然而,好奇怪!爸爸的手竟然没缩回去,他的身体也没移开。他还是定定地站在原来的地方,他把掉到他两手中的儿子,牢牢固固,结结实实地接住了,抱住了。
儿子虽然不曾受伤,但是他的神情,比刚才还要疑惑。睁大了眼睛,他问:“爸爸,你为什么骗我 ”爸爸笑出声来,说:“爸爸要让你知道,即使是别人的话,有时也是可以信任的,何况是爸爸的话呢!”
《青山处处埋忠骨》一文中运用语言、神态、动作、心理描写表现了人物的品质,它是怎样写的?
毛主席不由自主地站了起来,仰起头,望着天花板,强忍着心中的悲痛,目光中流露出无限的眷恋。岸英奔赴朝鲜时,他因为工作繁忙,未能见上一面,谁知竟成了永别!“儿子活着不能相见,就让我见见遗骨吧!”毛主席想。
精彩结尾
1.表明决心式:看到妈妈笑得那么开心,我感觉心里很甜。以后我一定要帮妈妈做更多事情,学会照顾妈妈,回报妈妈对我的爱,让她脸上的笑容更多。(选自《她笑了》)
2.号召式:爷爷那张失望而伤心的脸时常浮现在我的脑海里,我们确实不应该因为玩手机而忽视了他。为了不让爷爷这样的老人再伤心,我想请大家放下手机,多和身边的老人沟通,多去关心他们,让他们感受到来自晚辈的关爱。(选自《他伤心了》)
把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写清楚
习作内容
本次习作是半命题作文,要求我们写一件事,从多个角度把一个人当时的样子写具体,反映出他的内心。
然而,他很快打消了这种念头。他若有所思地说道:“哪个战士的血肉之躯不是父母所生?不能因为我是主席,就要搞特殊。不是有千千万万志愿军烈士安葬在朝鲜吗?岸英是我的儿子,也是朝鲜人民的儿子,就尊重朝鲜人民的意愿吧。”
会练笔,会表达
股差一点开花。哭哭啼啼地站起身来,儿子问爸爸:为什么要骗他 爸爸说:“我要给你一个教训,连你爸爸的话都靠不住,别人说的话,更不必说了。”停了一停,爸爸继续说:“我们也来照着做一次好不好 ”
儿子一听,脸都变白了。爸爸说:“不要怕,勇敢一点,你只要跳那么一次就行了。我要你留下深刻的印象,免得你以后长大了,容易上人家的当。”但是儿子显然并没有被爸爸的话所说服,他脸上惊愕的表情,丝毫没有消退。然而他还是不敢违抗命令。他站在那儿,动不也敢动。
爸爸开始发号施令了:“听着啊,我喊一二三,喊到三的时候,你就跳下来,然后我就把伸出去假装要接住你的手缩回来,让你跌一下屁滚尿流!”站在梯子上,
本次习作是半命题作文,要先把题目补充完整。陶醉”“生气”“伤心”都是表示心情的词语,所以在补充题目时,要选与心情有关的词语,不要偏题。
示例:下面是评改前的段落,读一读,看看有什么问题吗?
他灵机一动,打开了门,把核桃夹在门缝处,只听见“咔”的一声,核桃碎了。
看他吃得津津有味的样子,我小声地嘀咕道:“真是一个大吃货!”
诊断:打破核桃的动作没有写出来。
会分享,会修改
常人的情感,
超人的胸怀
神态:目光中流露出无限的眷恋。
动作:站了起来,仰起头,望着天花板。
心理:儿子活着不能相见,就让我见见遗骨吧!
语言:哪个战士的血肉之躯不是父母所生……就尊重朝鲜人民的意愿吧。
下面这是修改后的段落,和原段落对比一下,说说为什么这样修改。
他灵机一动,打开了门,把核桃夹在门缝处可惜门缝太大,核桃掉了下来。但他毫不灰心,径直向课桌走了过去,把核桃放在课桌的左上角,用手肘很很一击,核桃还没碎。他往后退了几步,又发起了新一轮的“进攻”。只听见“咔”的一声,核桃碎了。他欣喜若狂,揉探通红的手肘,顾不得疼痛,开心地笑了。
看他吃得津津有味的样子,我小声地嘀咕道:“真是一个大吃货!”
会分享,会修改
解析:经过改动,抓住打破核桃的动作进行了详细描写,一次次的尝试,各种滑稽、令人意想不到的动作,让人看到了一个为了吃而“不择手段”的“吃货”形象。
开头以“奶奶从来都是笑眯眯的”强调她那一次生气的不寻常。
她生气了
奶奶从来都是笑眯眯的,很少生气,那一次她却发了很大的火。
那天刚好是奶奶的六十大寿,爸爸早早地就为奶奶买好了蛋糕和生日礼物。我们一到奶奶家,奶奶就笑得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缝。
“快,快进来坐。”奶奶高兴地招呼我们。进入奶奶家的客厅中,哇,叔叔、姑姑他们两家人也到了。“我去厨房做饭。”奶奶兴奋得像个小孩子似的,一边说着一边向厨房方向走去。
佳作赏析
此时奶奶心情的愉快,与下文奶奶的生气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他的面部表情是怎样的?眼神与平时一样吗?
他有哪些不寻常的举动?
他说了哪些话?说话时语气是怎样的?
周围的人有什么反应?
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写一个人当时的表现。
神态
动作
语言
侧面描写
神态描写
一起来总结
动作描写
语言描写
侧面描写
……
具体写出样子
表现内心活动
“大家也没有再玩手机了!奶奶脸上的笑意也越来越浓”,交代清楚事情的结果也点明了奶奶的心情变化,与前文照应。
爸一眼。其他大人也赶忙向奶奶道歉。在大家的劝说下,奶
奶的气慢慢地消了,说:“行了,行了,快吃吧,别浪费。”随后,庆祝奶奶生日的晚餐正式开始了!大家也没有再玩手机了,奶奶脸上的笑意也越来越浓……
这是我第一次见到奶奶生气,她生气的样子深深地留在我的脑海中,我现在也明白了,多陪陪奶奶,就是送给她的一份礼物。
佳作赏析
会练笔,会表达
所有的玫瑰花,都回到儿子脸上。他搂住爸爸,不住地吻爸爸的双颊。爸爸和儿子拉着风筝,向后园的一角跑去。
解析:本文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但构思新颖,由两个故事组成,故事套故事:两个故事中的人物和起因大致相同,只是情节稍有变化,致使两个故事的结果迥然不同。这样使文章,感情真挚,读来令人动容。唯有真情最动人,作者所选事例就好像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故事,真切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