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学习更有效 新课备课备考 | 数学学科
2025-2026学年三年级上册数学单元高频易错培优卷(北师大版)
第7单元 认识小数
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总分:100分;
学校: 班级: 姓名: 成绩:
注意事项:
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区域,注意书写工整,格式正确,卷面整洁。
一、单选题
1.100米跑步比赛,嘟嘟的成绩为12.6秒,江江的成绩为13.1秒,妍妍的成绩为12.4秒,( )跑得最快。
A.嘟嘟 B.江江 C.妍妍
2.下列小数中,两个0都读出来的是( )。
A.50.05 B.0.50 C.50.50
3. 小华比小青高0.2米,小华身高1.4米,小青身高( )分米。
A.1.2 B.12 C.1.6 D.16
4. 小马虎读小数时,漏掉了小数点,错误地读作九千零九。这个小数实际读两个零,这个小数是( )。
A.90.09 B.0.909 C.90.90 D.9.009
5.一本数学书定价7.42元,其中的“2表示的意思是 ( )。
A.2元 B.2角 C.2分 D.0.02分
6.松子是松科植物红松等的种子,富含脂肪、蛋白质等。一罐松子售价是120.58元,下面各数中“8”表示的意义与 120.58 元中的“8”相同是( )。
A.19.85 元 B.815分 C.11.8角
7.黄山上的迎客松,以顽强的生命力破石而生,它高度的整数部分是最小的两位数,小数部分与7.2的小数部分相同,则高是( )米。
A.20.2 B.10.2 C.1.02
8.《神农百草经》中记载山药:补中益气力,久服耳目聪明。张奶奶买了一根长75.2厘米的铁棍山药,用去 31.9厘米后,剩下的长( )厘米。
A.11.4 B.43.3 C.107.1
9.与25.60元不相等的是( )
A.5张5元、6张1角
B.2张10元、1张5元6张1角
C.1张20元、1张5元、6枚1分
10.鱼肉中富含蛋白质和多种微量元素,具有健脑益智等功效。李阿姨在超市买了一条鲈鱼,付给收银员50元,找回23.1元,她查看超市小票时发现少找了2.8元,这条鲈鱼的实际售价是( )元。
A.24.1 B.29.7 C.25.9
二、填空题
11.用竖式计算“15-12.4”时, “5”应该和“ ”对齐。
12.在里填上“>”“<”或“=”。
4.8元4.08元 10.8元10.5元
2.6元2元6角 7.45米7米5分米
13.成成身高1米3分米6厘米,1米3分米6厘米用小数表示是 米,读作 米。
14.抖空竹是我国民间的一种体育运动。笑笑是一个抖空竹爱好者,她用50元5角买了一个空竹,笑笑花的钱用小数表示是 元。
15.体育课上进行立定跳远测试,奇奇跳了1.8米,妙妙跳了 1.5米,聪聪跳了1.7米, 是第一名。
16.一个玩具熊16.3元,一把玩具枪比一个玩具熊多1.5元,这两件玩具一共要 元。
17.一个玻璃杯13.80元,一个陶瓷杯10.90元,小明买玻璃杯和陶瓷杯各一个,需要 元;小明买一个玻璃杯比买一个陶瓷杯多花 元。
18.乐乐带了28元去文具店,买笔袋用了15.7元,买橡皮用了4.3元,乐乐的钱比原来少了 元。
19.和谐号CRH3C型列车总长200.67米,也就是 米 分米 厘米。
20.亮亮有16个1角钱的硬币,要买一支1.60元的铅笔,他的钱 买这支铅笔。(填“够”或“不够”)
21.奇奇为贫困山区的孩子捐款,他第一次捐款5.2元,第二次捐款4.5元,他两次一共捐款 元,再加上 个0.1元就是10元。
22.竹子的躯干笔直挺立,在水中使用时不易变形。用竹竿测量池塘深度时,把竹竿垂直插入水中,浸湿部分长2.3米,倒过来将另一头亚直插入水中后,中间还有0.7米长的竹竿是干的,这根竹竿长 米。
23.竹子由于耐高温的特性还可以用来做竹筒饭,吃起来满口竹香。孙阿姨制作竹简饭准备了新鲜竹节、糯米和蔬菜共400克,已知竹节质量正好等于糯米质量与蔬菜质量之和,蔬菜的质量为92.7克,糯米的质量为 克。
24.竹子制成的茶壶带有淡淡的竹香,茶壶(不带壶盖)的高度是13.5厘米,壶盖的高度是3.9厘米,盖上壶盖后重叠部分的高度为1.7厘米,盖上壶盖后的茶壶 放到下图的斗柜中。(填“能”或“不能”)。
三、判断题
25.4.9元不到5元,5.1元超过5元,所以4.9元<5.1元。( )
26.453.19读作:四百五十三点十九。( )
27.在 50 米赛跑中小明成绩是 9.4 秒,小亮是 10.3 秒,小亮比小明快。( )
28.2.88元中的两个“8”表示的量一样大。( )
29.计算小数加减法时,应把小数末位对齐。 ( )
30.20元2角8分就是20.28元,读作二零点二八元。( )
31.在3.7 元、4.1元、4元、3.9元中,不到4元的有3.7元和3.9元。( )
32.妈妈花了13.2元买了一双拖鞋,刘阿姨花了12.9元买了一双拖鞋,刘阿姨买的贵一些。( )
四、计算题
33.直接写出得数。
3.5+5.4= 6.8-2.1= 4.7+3.3= 9.2-5.6=
10.7-3.4= 8.6+7.6= 5.3-1.2= 7.4+5.8=
34.用竖式计算。
(1)4.3元+3.6元= (2)32.1元+0.6元=
(3)4.8元+9.5元= (4)9.7元-7.3元=
(5)43.2元-8.8元= (6)30元-9.4元=
五、操作题
35.在图中涂一涂,分别表示出下列小数。
六、解决问题
36.三年级同学卖废品,三⑴班卖废品收入15.5元,三⑵班卖废品收入12.1元,三(3)班卖废品收入11.0元。
(1)三⑴班比三⑵)班卖废品多收入多少钱?
(2)这三个班卖废品一共收入多少钱?
37.中秋节有一个很重要的习俗,那就是玩花灯。中秋节玩花灯主要是在家庭、儿童之间进行的。下面是超市售卖的一些花灯。
(1)兰兰和妹妹想买一个兔子灯和一个龙形灯,一共需要多少元?
(2)一个老虎灯比一个金鱼灯贵多少元?
38.田田在文具店买了一支钢笔和一个笔记本。
(1) 一共花了多少元?下面分别是笑笑和明明的方法,你同意哪个 写出你的理由。
我同意 的方法。
我的理由: 。
(2) 买这两样文具,田田付给老板20元,应找回多少元
39.新华书店的书架上摆着3本淘气最喜欢的书,标价为:《漫画大王》每本23.6元、《中国地理》每本30.8元、《数学故事》每本14.7元。最贵的和最便宜的相差多少元?
40.甜甜要将一条长 27.9米的丝带剪成3 段包装礼物,剪完后第一条和第二条丝带总长16.8米,第二条和第三条丝带总长15.6米,这三条丝带分别长多少米?
41.在我国民间,梅花寓意着幸福和吉祥。孙奶奶有一卷印有梅花图案的布,第一次用去全长的一半少4.8米,第二次用去剩余长度的一半多2.7米,此时这卷布的剩余长度是15.9米,原来这卷布长多少米?
42.妙妙一家在植物园观赏雪景和蜡梅共用时3.5时,需要交多少元的停车费?
收费标准 1小时以内(包含1小时)3元
超过1小时,超出部分每小时2.4元 注:不足1小时按1小时计费
43.白梅花茶,气清香,味酸涩,清热解毒。花茶加工厂的三个车间同时制作白梅花茶,共生产了9.1万箱,甲车间和乙车间共生产了5.9万箱,乙车间和丙车间共生产了6.4万箱,乙车间生产了多少万箱?
44.自国家营养餐工程实施以来,很多农村义务教育的学生享受了国家免费提供的营养餐。阳光小学的学生某一天每人得到的免费营养餐分别是这三样食品:
(1)阳光小学的学生这一天每人享受的免费营养餐价值是多少元?
(2)如果学生每人每天享受的营养餐价值是一样的,阳光小学有学生194人,国家每周(一周按5天算)免费为这所学校的学生提供价值多少元的营养餐?
45.李老师推荐了几本适合三年级阅读的课外书目,同学们都积极地购买或借阅。
名称 单价/元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 35
《夏洛的网》 18.9
《三毛流浪记》 25
《绿野仙踪》 29.8
(1)一本《夏洛的网》比一本《中国古代寓言故事》便宜 元。
(2)奇奇只带了50元,想买两本不同的书。有多少种买法?买哪两本书花的钱最少?需要多少元?
(3)妙妙在图书馆借了一本《绿野仙踪》,共267页,借书期限为1个月(30天)她前2天看了18页,照这样的进度,她能按时看完并归还这本书吗?
参考答案及试题解析
1.C
【解答】解:12.4秒<12.6秒<13.1秒,所以妍妍跑得最快。
故答案为:C。
【分析】100 米跑步比赛,用的时间越少,跑得越快。因为12.4<12.6<13.1,所以妍妍跑得最快。
2.B
【解答】解:A项:读作:五十点零五;
B项:读作:零点五零;
C项:读作:五十点五零。
故答案为:B。
【分析】小数的读法:整数部分是“0”的读作“零”,整数部分不是“0”的按照整数的读法来读,小数点读作“点”,小数部分顺次读出每一位上的数字。
3.B
【解答】解:1.4-0.2=1.2(米)
1.2米=12分米。
故答案为:B。
【分析】小青的身高=小华的身高-0.2米,然后单位换算。
4.D
【解答】解:九千零九写作:9009,当加上小数点,读两个零时是9.009。
故答案为:D。
【分析】小数的读法:整数部分是“0”的读作“零”;整数部分不是“0”的按照整数的读法来读;小数点读作“点”;小数部分顺次读出每一位上的数字;小数的写法: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写法来写,小数点写在个位的右下角,小数部分顺次写出每一位上的数字。
5.C
【解答】解: 7.42元=7元4角2分,其中的“2表示2分。
故答案为:C。
【分析】元角分用小数表示时,整数部分表示元,十分位表示角,百分位表示分。
6.C
【解答】120.58元中的“8”表示8分;
选项A,19.85元中的“8”表示8角;
选项B,815分=8.15元,“8”表示8元;
选项C,11.8角=1.18元,“8”表示8分。
故答案为:C。
【分析】本题首先明确120.58元中的“8”表示8分;然后将选项中的数字转变为以“元”为单位的数字,然后分别分析8的意义,找出相同的即可。
7.B
【解答】解:最小的两位数为10,小数部分为0.2,则高是10+0.2=10.2(米)
故答案为:B。
【分析】最小的两位数是10,7.2的小数部分是0.2。因此整数部分是10,小数部分是0.2,这个高就是10.2米。
8.B
【解答】解:剩下:75.2-31.9=43.3(厘米)
故答案为:B。
【分析】用原来的长度减去用去的长度即可求出剩下的长度,据此解答。
9.C
【解答】解:A项:5×5=25(元),25元+6角=25元6角;
B项:10×2=20(元),20元+5元+6角=25元6角;
C项:20元+5元+6分=25元6分。
故答案为:C。
【分析】把各项中人民币的面值相加,和是25元6角的就正确。
10.A
【解答】解:实际应找回23.1+2.8=25.9(元)
实际售价是50-25.9=24.1(元)
故答案为:A。
【分析】先用实际找回的钱加上2.8元,求出应找回的钱,再用付的钱减去应找回的钱即可求出实际售价。
11.2
【解答】解:用竖式计算15-12.4时,5在个位上,应该与减数个位上的2对齐。
故答案为:2。
【分析】计算小数加法,相同数位对齐(也就是小数点对齐),从最低位算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要向前一位进1;计算小数减法,相同数位对齐(也就是小数点对齐),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要从前一位退一当10继续减。
12.4.8元4.08元 10.8元10.5元
2.6元2元6角 7.45米7米5分米
【解答】解:4.8元>4.08元
10.8元>10.5元
2.6元=2元6角
7米5分米=7.5米,所以7.45米<7米5分米。
故答案为:>;>;=;<。
【分析】用米作单位的小数,整数部分表示米,十分位表示分米,百分位表示厘米;小数比较大小,先比较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数就大,如果整数部分相同,再比较小数部分十分位上的数,十分位上的数大的就大,如果十分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百分位上的数······直到比出大小为止。
13.1.36;一点三六
【解答】解:1米3分米6厘米=1.36米;读作:一点三六。
故答案为:1.36;一点三六。
【分析】用米作单位的小数,整数部分表示米,十分位表示分米,百分位表示厘米。小数的读法:整数部分是“0”的读作“零”,整数部分不是“0”的按照整数的读法来读,小数点读作“点”,小数部分顺次读出每一位上的数字。
14.50.5
【解答】解:50元5角=50.5元。
故答案为:50.5。
【分析】元角分用小数表示时,整数部分表示元,十分位表示角,百分位表示分。
15.奇奇
【解答】解:1.8米>1.7米>1.5米,奇奇是第一名。
故答案为:奇奇。
【分析】小数比较大小,先比较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数就大,如果整数部分相同,再比较小数部分十分位上的数,十分位上的数大的就大,如果十分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百分位上的数······直到比出大小为止。
16.34.1
【解答】解:16.3+1.5+16.3
=17.8+16.3
=34.1(元)。
故答案为:34.1。
【分析】这两件玩具一共需要的钱数=玩具枪的单价+玩具熊的单价;其中,玩具枪的单价=玩具熊的单价+多的钱数。
17.24.7;2.9
18.20
【解答】解:15.7+4.3=20(元)。
故答案为:20。
【分析】乐乐比原来少的钱数=用掉的钱数=笔袋的单价+橡皮的单价。
19.200;6;7
【解答】解:200.67米=200米6分米7厘米。
故答案为:200;6;7。
【分析】用米作单位的小数,整数部分表示米,十分位表示分米,百分位表示厘米。
20.够
【解答】解:16个1角是16角,16角=1.6元,他的钱够买这支铅笔。
故答案为:够。
【分析】16个1角可以分成10个1角和6个1角,10个1角是1元,即16个1角是1元6角;1.60元就是1元6角。所以他的钱够买这支铅笔。
21.9.7;3
【解答】解:5.2+4.5=9.7(元)
10-9.7=0.3(元),再加上3个0.1元就是10元。
故答案为:9.7;3。
【分析】奇奇两次一共捐的钱数=第一次捐的钱数+第二次捐的钱数=9.7元,10元比9.7元多0.3元,0.3里面有3个0.1。
22.5.3
【解答】解:2.3+2.3+0.7
=4.6+0.7
=5.3(米)
故答案为:5.3.
【分析】因为是“ 竹竿垂直插入水中 ”,因此两头浸湿的部分再加上中间没有浸湿的部分,就是整个竹竿长,因此列式2.3+2.3+0.7。
23.107.3
【解答】解:400÷2=200(克),
200-92.7=107.3(克)
故答案为:107.3。
【分析】已知条件中,竹节质量+糯米质量+蔬菜质量=400克,而竹节质量=糯米质量+蔬菜质量,因此竹节质量+竹节质量=400克,这样,竹节质量=400÷2=200(克),糯米质量就是200-92.7=107.3(克)。
24.能
【解答】解:13.5+3.9=17.4(厘米),17.4-1.7=15.7(厘米),15.7<17.2,所以能放到斗柜中。
故答案为:能。
【分析】本题先求出盖上壶盖的茶壶总高是15.7厘米,然后和斗柜的高17.2厘米进行对比,如果茶壶总高大于斗柜的高度,就放不进去,相反就可以放进去。
25.正确
【解答】解:4.9元不到5元,5.1元超过5元,所以4.9元<5.1元,原题干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4.9元与5.1元比较大小时,可以分别与5元比较大小,大于5元的数>小于5元的数。
26.错误
【解答】解:453.19读作:四百五十三点一九。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小数的读法:整数部分是“0”的读作“零”,整数部分不是“0”的按照整数的读法来读,小数点读作“点”,小数部分顺次读出每一位上的数字。
27.错误
【解答】解:9.4<10.3,所以小明比小亮快。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在赛跑比赛中,用时越短,跑得越快。
28.错误
【解答】解:2.88元中左边一个“8”表示8个0.1,即8角;右边的“8”表示8个0.01,即8分;两个“8”表示的量大小不等,原题干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元角分用小数表示时,整数部分表示元,十分位表示角,百分位表示分。
29.错误
【解答】解:计算小数加减法时,应把小数点对齐。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一位小数加减法:相同数位对齐,从十分位算起,满十进一,借一当十。
30.错误
【解答】解:20元2角8分就是20.28元,读作二十点二八元。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读小数时,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读法来读,小数部分依次读出每一个数即可。
31.正确
【解答】解:3.7元<4元;4.1元>4元;4元=4元;3.9元<4元;
综上:在3.7 元、4.1元、4元、3.9元中,不到4元的有3.7元和3.9元,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比较题中各个小数哪些比4小即可。
小数大小的比较方法:先比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就大;当整数部分相同,十分位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十分位上的数也相同,百分位上的大的那个数就大……,以此类推,直到比出大小。
32.错误
【解答】解:13.2元>12.9元,妈妈买的贵一些。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小数比较大小,先比较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数就大,如果整数部分相同,再比较小数部分十分位上的数,十分位上的数大的就大,如果十分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百分位上的数······直到比出大小为止。
33.解:
3.5+5.4=8.9 6.8-2.1=4.7 4.7+3.3=8 9.2-5.6=3.6
10.7-3.4=7.3 8.6+7.6=16.2 5.3-1.2=4.1 7.4+5.8=13.2
【分析】小数加法的计算方法:相同数位对齐,从末位算起,满十向前一位进一,最后在结果处对齐横线上的数点上小数点。
小数减法的计算方法:相同数位对齐,从末位算起,哪一位不够减就向前一位借一当十,最后在结果处对齐横线上的数点上小数点。
34.(1)解:4.3元+3.6元=7.9元
(2)32.1元+0.6元=32.7元
(3)4.8元+9.5元=14.3元
(4)9.7元-7.3元=2.4元
(5)43.2元-8.8元=34.4元
(6)30元-9.4元=20.6元
【分析】列竖式计算小数加减法时要把小数点对齐,然后按照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计算。
35.解:如图:
【分析】0.8表示把整体平均分成10份,涂色部分占其中的8份。1.3=1+0.3,1表示一个整体,0.3表示把整体平均分成10份,涂色部分占其中的3份。1米=100厘米,所以0.05米=5厘米。据此画图。
36.(1)解:15.5-12.1=3.4(元)
答:三⑴班比三⑵)班卖废品多收入3.4元。
(2)解:15.5+12.1=27.6(元)
27.6+11.0=38.6(元)
答:这三个班卖废品一共收入38.6元。
【分析】(1)用减法求出三⑴班比三⑵)班卖废品多收入多少钱;
(2)把三个班卖废品收入的钱数相加即可求出一共收入的钱数。
37.(1)21.9元
(2)9.8元
38.(1)笑笑;元与元相加求出总钱数
(2)解:20-18.8=1.2(元)
答:应找回1.2元。
【解答】解:(1)我同意笑笑的方法。
我的理由:元与元相加求出总钱数。
故答案为:(1)笑笑;元与元相加求出总钱数。
【分析】(1)计算小数加减法时要把小数点对齐,货币的计算要把相同单位的数相加减;
(2)用付给老板的钱数减去这两样文具的钱数求出应找回的钱数。
39.解:14.7<23.6<30.8
30.8-14.7=16.1(元)
答:最贵的和最便宜的相差16.1元。
【分析】先比较三本书的价格大小,最贵的和最便宜的相差的钱数=最贵图书的单价-最便宜图书的单价。
40.解:27.9-16.8=11.1(米)
15.6-11.1=4.5(米)
16.8-4.5=12.3(米)
答:第一条丝带长12.3米,第二条丝带长4.5米,第三条丝带长 11.1米。
【分析】第三条丝带的长度=丝带总长度-剪完后第一条和第条丝带总长;第二条丝带的长度=第二条和第三条丝带总长-第三条丝带的长度;第一条丝带长=剪完后第一条和第条丝带总长-第二条丝带的长度。
41.解:15.9+2.7=18.6(米)
第一次用完后剩余长度:18.6+18.6=37.2(米)
全长的一半:37.2-4.8=32.4(米)
原来长度:32.4+32.4=64.8(米)
答:原来这卷布长64.8米。
【分析】本题反向推理。剩余15.9米,第二次用去剩余长度的一半多2.7米,此时15.9+2.7=18.6米就是第二次用去的剩余长度的一半,这样第一次用完后的剩余长度就是37.2米;而第一次用去全长的一半少4.8米,即37.2-4.8=32.4米就是全长的一半,所以全长就是64.8米。
42.解:3.5时按4时计算
4-1=3(时)
2.4+2.4+2.4=7.2(元)
7.2+3=10.2(元)
答:需要交10.2元的停车费。
【分析】本题因为有条件“ 不足1小时按1小时计费 ”,因此停车3.5小时,实际停车场会按4小时计算。4小时分为1小时和3小时,其中的1小时按3元计算,3小时按2.4×3=7.2(元)计算,因此总共是7.2+3=10.2(元)。
43.解:5.9+6.4=12.3(万箱)
12.3-9.1=3.2(万箱)
答:乙车间生产了3.2万箱
【分析】列式中“5.9+6.4=12.3”,即“甲车间+乙车间+乙车间+丙车间”的数量是12.3万箱,而甲车间+乙车间+丙车间=9.1万箱。12.3万箱和9.1万箱,中间就差了一个乙车间生产的数量,因此12.3-9.1=3.2(万箱)就是乙车间生产的数量。
44.解:(1)2+1.2+1.8=3.2+1.8=5(元)答:阳光小学的学生这一天每人享受的免费营养餐价值是5元。(2)194×5×5=970×5=4850(元)答:国家每周(一周按5天算)免费为这所学校的学生提供价值4850元的营养餐。
(1)解:2+1.2+1.8
=3.2+1.8
=5(元)
答:阳光小学的学生这一天每人享受的免费营养餐价值是5元。
(2)解:194×5×5
=970×5
=4850(元)
答:国家每周(一周按5天算)免费为这所学校的学生提供价值4850元的营养餐。
【分析】(1)每人享受免费营养餐的钱数=三样食品的单价相加;
(2)国家每周(一周按5天算)免费为这所学校的学生提供营养餐的总价=这个学校学生的人数×天数×每人享受免费营养餐的单价。
45.(1)16.1
(2)解:①35+18.9=53.9(元)
53.9>50,不符合。
②35+25=60(元)60>50,不符合。
③35+29.8=64.8(元)
64.8>50,不符合。
④18.9+25=43.9(元)
43.9<50,符合。
⑤18.9+29.8=48.7(元)
48.7<50,符合。
⑥25+29.8=54.8(元)
54.8>50,不符合。
43.9<48.7
答:有2种买法,买一本《夏洛的网》和一本《三毛流浪记》花的钱最少,最少需要43.9元。
(3)解:18÷2=9(页)
9×30=270(页)
270>267
答:她能按时看完并归还这本书。
【解答】解:(1)35-18.9=16.1(元)。
故答案为:(1)16.1。
【分析】(1)一本《夏洛的网》比一本《中国古代寓言故事》便宜的钱数=两本书的单价相减;
(2)把全部的6种搭配方法分别计算出来,然后选择钱数最少的方案;
(3)妙妙平均每天看的页数=18页÷看的天数,看完这本书妙妙需要的总天数=妙妙平均每天看的页数×30天,然后与这本书的总页数比较大小。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