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地单手肩上投篮教学设计
一、指导思想
传统的球类教学过于强调技术,追求技术的精细化,同时,还把技术与比赛分开进行教学。他们认为:只有学生掌握了技术,才能开展比赛,否则,比赛会干扰技术的学习。这种教学导致学生喜欢球类运动,但不喜欢球类教学。本课根据球类教学的特点,遵循“学以致用”的原则,以新课标强调“在比赛中会运用技术”为引领,在“运用”的视角下对《原地单手肩上投篮》进行设计。通过游戏、比赛和组合等方法,让学生在游戏、组合和比赛情境中,充满兴趣地学习技术,感悟比赛意识,最终实现技术、体能和运用的同步发展。
二、设计思路
1.注重技术。在游戏、比赛、组合中教技术,并不是不要技术,而是换一种方式关注技术。首先,关注技术的“面”精了,传统的球类技术教学,教师讲解面面俱到。比如,原地单手肩上投篮,我们一般会讲解准备姿势、持球动作和动作要领,而在准备姿势中,我们还会讲持球手分开、五指朝后、掌心空出。。。。。。现在,我们只需要强调重点----“屈、托、投”。研究和实践表明:精炼的讲解更能提高教学效率。其次,关注技术的方式变了。以前,我们会花大量的时间让学生进行单一的、枯燥的动作练习,教学效果较差。现在,我们只需花少量的时间让学生体验重要的技术,然后以该技术为基础,设计大量的游戏、比赛和组合等练习,让学生在游戏、比赛中学习技术和运用,感受比赛,增进友谊。同时,教师通过练习前强调重要技术,练习中纠正错误和评价的引导等方式,防止学生因游戏和比赛而忽视技术。
2.注重运用。球类教学强调运用,如何在球类教学中突出运用?研究表明:学生要获得运动技能或身体感知这样的直接经验,其充分的必要条件在于学生必须通过自身的实践活动,亲身经历具体的实践过程。要使学生熟练运用球类技术,教师要尽可能给学生亲身体验的机会,在亲身体验中获得直接经验。本课虽是新授课,但在教学中没有过于强调技术,而是根据原地单手肩上投篮可能在比赛中出现的情景,设置了“罚篮比赛”、“传球与投篮的组合练习”、“行进间运球与投篮的组合练习”与“行进间运球+防守+投篮”组合练习等。让学生在游戏、比赛中获得直接经验,体验技术运用。
3.注重评价。目前的体育课一般是一个教师教很多学生,由于学生多,教师不可能对每个学生进行及时的评价,因此,如何让学生自评和互评显得非常重要。在本课教学中,充分发挥教师评价的同时,还要注重学生的自评和互评。如在自投练习中,为了检验学习成果,引导学生自评-----投完篮后,顺势保持造型(身体和手臂充分伸直)。又如,在两人对投练习中,让无球队员仔细观察投篮同学的手型、球出手后的瞬间造型(身体和手臂充分伸直)。这样不仅能及时强化或纠正学生的技术,而且能让无球同学加深对动作的理解,提高教学效率,减轻教师教学压力。
4.注重组合。为了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突出运用,发展体能,根据篮球运动所需要的体能,遵循组合练习的原则,在将近13分钟的时间内,设计了“投篮+跑动”、“行进间运球+投篮”和“行进间运球+防守+投篮+跑动”三个组合练习。让学生在复习技术的过程中提高体能,实现“技能与体能同步发展”。
三、环节设计
1.准备部分。设计了“集合、解散”的队列练习,“解散”时要求学生自由运球、边运球边打招呼、运球抢球等练习,“集合”时快速到按教师的制定方位集合。这样既复习了队列练习,规范了课堂,培养了学生的组织纪律性,又渗透了球性练习,一举多得!
2.基本部分。体现“教材三个一”, “教材三个一”即“一个动作”、“一个组合”和“一个游戏”。这是对一堂常态课的基本要求。本课根据球类教材的特点,在设计中体现了“教材三个一”。一个动作:原地单手肩上投篮。一个组合:“传球+投篮”、“运球+投篮+跑动”组合。一个比赛:投篮比赛、一对一比赛。让学生在技术与运用两个维度融合之中学习,学会将原地单手肩上投篮在模拟情境中运用。
3.结束部分。在该部分,在音乐的伴奏下与教师一起翩翩起舞,以此放松身心,调节情绪。
教学对 象 八年级 人数 32人 课时
教材内 容 原地单手肩上投篮
教 学 目 标 1.运动能力:记住原地单手肩上投篮的动作要点,了解原地单手肩上投篮的有关知识,建立原地单手肩上投篮的动作概念。2.健康行为:70%左右的学生在原地单手肩上投篮时,能做到准备姿势正确,用力协调,并尝试运用。30%左右的学生能在教师或同伴的提示下完成动作;发展协调、灵敏等身体素质。3.体育品德:在游戏中能遵守规则,既能为同伴加油,也能为对手喝彩;在分组练习时具有合作的意识与行为,能相互反馈,相互鼓励,共同进步。
重 点 重点 蹬地、抬肘 难点 准备姿势
过 程 教学内容 教法与学法 组织队形与要求 运动负荷
时间 次数
准 备 部 分(10分钟) 一、 课堂常规1、 体育委员整队报数。2、 师生问好。3、 宣布本课的内容。 二、队列游戏:集合、解散进行三次“集合、解散”练习 1.教师提前到场,准备好场地器材。INCLUDEPICTURE \d "http://blog..cn/s/" \* MERGEFORMATINET SHAPE \* MERGEFORMAT 2.体育委员整队,检查汇报人数。3.宣布本课内容,并提出原地单手肩上投篮要求。4.认真观察、积极动脑。1.教师讲解游戏的方法与要求。2.学生按要求练习。 队形: 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 ▲要求:快,静,齐队形:在篮球场自由地练习。要求:第一次“解散”:在篮球场自由地运球。采取投篮的持球动作“集合”。第二次“解散”:边运球边打招呼。采取投篮的持球动作“集合”。第三次“解散”:边运球边抢球。采取投篮的持球动作“集合”。 2’ 3次
基 本 部 分(30分钟) 一、学习原地单手肩上投篮。1.尝试练习2.原地单手肩上投篮动作要点:屈、托、投3.游戏:放冲天炮(自投练习)INCLUDEPICTURE \d "http://blog..cn/s/" \* MERGEFORMATINET SHAPE \* MERGEFORMAT 4.“原地运球2次+投篮”组合练习。自评:学生每次投篮时要检查持球动作是否准确。 5.模拟罚篮:“原地运球+投篮”的组合练习与比赛。互评:无球学生观察同伴的“持球动作”与投篮后的“造型”是否正确,如正确则给予掌声,如不正确及时纠正。 6.片段模拟一:“行进间运球+投篮”组合练习。方法:两人一组,有球同学运球与无球同学交换位置,然后投篮。无球同学接球后依此进行。7.片段模拟二:“原地传接球+投篮+跑动”组合练习。方法:四人一球,一人传球给对方投篮,传球完向后跑至边线返回排队,对方接球后投篮,投完篮向后跑至边线返回排队,依次依此循环进行。8.模拟简单比赛:四人一组的组合练习。(1)“行进间运球+消极防守+投篮+跑动”组合练习。(2)分层练习:在练习(1)的基础上,男生积极防守,女生消极防守。 1、教师组织学生尝试练习。2.学生尝试练习。 1.教师讲解原地单手肩上投篮的要点。2.学生记忆。 1.教师讲解示范游戏的方法,并组织练习。1.教师讲解、示范练习与自评方法,提示动作要领,指导学生进行练习与自评。2.教师巡回指导,及时评价学生。 1.教师讲解示范练习方法,指挥学生进行投篮练习。要求投篮时,做到屈膝、托球、抬肘、伸臂,球有一定的弧度,且能进球。2.教师指挥学生进行练习,巡回纠错 1.教师讲解、示范练习5的方法与要求。2.学生按要求进行练习 1.教师讲解、示范练习的方法与要求。2.教师提示学生注意动作,并语言激励学生。 1.教师讲解练习方法与要求。2.教师讲解防守、运球和投篮的要求。3.教师语言激励学生。4.学生按要求练习。 队形:学生自由尝试练习。〇 〇 〇 〇 〇 〇 〇 ▲ 〇 〇 〇 〇 〇 〇 〇要求:认真尝试,积极思考。队形:四列横队结合。要求:认真听,仔细看。 队形:两列横队散开。要求:准备姿势正确。队形:INCLUDEPICTURE \d "http://blog..cn/s/" \* MERGEFORMATINET SHAPE \* MERGEFORMAT 认真观看教师的动作示范,根据示范动作思考怎样能做好该动作。队形:INCLUDEPICTURE \d "http://blog..cn/s/" \* MERGEFORMATINET SHAPE \* MERGEFORMAT 要求:两人对投时,一人练习,一人检查,互帮互助,共同进步;比赛时遵守规则。队形:INCLUDEPICTURE \d "http://blog..cn/s/" \* MERGEFORMATINET SHAPE \* MERGEFORMAT 要求:运球与投篮衔接紧密,不走步;投篮时准备姿势正确。队形:INCLUDEPICTURE \d "http://blog..cn/s/" \* MERGEFORMATINET SHAPE \* MERGEFORMAT 要求:投篮姿势正确;接球缓冲。队形:INCLUDEPICTURE \d "http://blog..cn/s/" \* MERGEFORMATINET SHAPE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d "http://blog..cn/s/" \* MERGEFORMATINET SHAPE \* MERGEFORMAT 要求:投篮姿势要有基本的“范”;防守时不能犯规。 1’ 30” 1’ 2~2’30” 3--3’30” 4’ 4’ 10次 6次 12次 20次 15次 20次 20次
过 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时间 次数
结束部分(5分钟) 1.放松舞:扭秧歌2.课堂小结3.收回器材4.师生再见 1.带领学生做放松练习。2.总结本堂课,肯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努力。3.组织归还器材。 队形:INCLUDEPICTURE \d "http://blog..cn/s/" \* MERGEFORMATINET SHAPE \* MERGEFORMAT 要求:1。充分做好放松练习。2.积极参与课堂小结。3.协助老师收回器材。 2’ 60次
课后反思 1.球类教学方式要改变。2.球类教学要突出运用。3.组合练习要体现“趣味性”、“体能增量”和“巩固技术”三个原则。 场地器材 场地:体育馆.器材:长绳两根,小三角旗50米,录影机1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