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人教版(2024)五年级下《2、5 的倍数的特征》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小学数学人教版(2024)五年级下《2、5 的倍数的特征》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70.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8-22 11:39: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5 的倍数的特征》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课时内容位于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是在学生掌握因数和倍数概念、能有序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基础上展开的。教材以 “100 以内数表” 为探究载体,先引导学生圈出 5 的倍数、框出 2 的倍数,通过观察发现 “5 的倍数个位是 0 或 5”“2 的倍数个位是 0、2、4、6、8” 的特征;再结合 2 的倍数特征,定义 “奇数” 和 “偶数”,明确 0 是偶数;最后通过讨论归纳 “个位是 0 的数既是 2 的倍数又是 5 的倍数” 的结论。
教材设计遵循 “观察 — 猜测 — 验证 — 归纳” 的探究路径,注重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过程,同时通过丰富的达标练习(如判断 2、5 的倍数、区分奇数偶数、按要求填数)巩固知识,强化应用。本课时内容不仅是后续数学学习的重要铺垫,也是培养学生数感、逻辑推理能力和数学思维方法的关键载体,在整个整数性质学习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经历探索 2、5 的倍数特征的过程,掌握 2 的倍数个位是 0、2、4、6、8,5 的倍数个位是 0 或 5的特征,能快速判断一个数是不是 2、5 的倍数;
理解奇数和偶数的意义,明确整数中是 2 的倍数的数是偶数(0 也是偶数),不是 2 的倍数的数是奇数,能正确判断一个数是奇数还是偶数;
发现 “个位是 0 的数既是 2 的倍数又是 5 的倍数” 的规律,能运用 2、5 的倍数特征解决填数、组数等实际问题;
在观察、猜测、验证和讨论过程中,发展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归纳思想和分类思想,增强数学学习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掌握 2 的倍数(个位是 0、2、4、6、8)和 5 的倍数(个位是 0 或 5)的特征,能准确判断一个数是不是 2、5 的倍数;
理解奇数和偶数的定义,能正确区分奇数和偶数。
(二)教学难点
理解 “0 是偶数” 的含义,避免因 “0 不是 2 的倍数” 的错误认知导致判断偏差;
灵活运用 2、5 的倍数特征解决 “按要求组数”“填数” 等综合性问题,如用给定数字组成既是 2 的倍数又是 5 的倍数的数。
四、教学方法
探究式教学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 100 以内数表、圈画 2 和 5 的倍数,自主猜测、验证特征,经历知识形成过程;
合作学习法:组织小组讨论 “既是 2 的倍数又是 5 的倍数的数的特征”“0 是不是偶数” 等问题,促进思维碰撞,提升合作能力;
练习法:设计基础判断、进阶填数、拓展组数等不同层次的练习,巩固知识,提升应用能力;
情境教学法:结合生活中的 “数数”“分组” 等场景,让学生感受 2、5 的倍数特征的实际应用,增强学习实用性。
五、大单元设计说明
本单元以 “整数的性质” 为核心主题,围绕 “因数与倍数 — 找因数和倍数 —2、5 的倍数特征 —3 的倍数特征 — 质数与合数” 展开。《2、5 的倍数的特征》作为单元第三课时,既是对 “找一个数的倍数” 方法的延伸,也为后续学习 3 的倍数特征提供 “从个位观察特征” 的探究思路(虽 3 的倍数特征需看各位数字和,但探究方法可迁移)。
在大单元设计中,可将本课时与前后内容整合:课前让学生回顾 “找 2、5 的倍数” 的方法,为探究特征铺垫;课中通过 “观察 — 归纳” 方法,培养探究数的特征的思维模式;课后引导学生猜想 “3 的倍数可能有什么特征”,为下节课埋下伏笔。同时,结合单元整体目标,设计 “整数性质小调查” 活动,让学生收集生活中运用因数、倍数、奇数、偶数的实例,如日历中日期的奇偶性、商品定价中的 2 或 5 的倍数等,形成单元知识体系,提升综合运用能力。
六、教学过程
(一)旧知引新,激发兴趣(环节名:旧知启新篇)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找一个数的倍数,谁能说说 2 的倍数有哪些?5 的倍数呢?
生 1:2 的倍数有 2、4、6、8、10、12……5 的倍数有 5、10、15、20、25…… 它们都有无数个。
师:说得很准确!那老师现在有个问题:像 438、615、1272、7190 这些较大的数,怎么才能快速判断它们是不是 2 或 5 的倍数呢?难道还要像之前那样用除法或乘法一个一个找吗?
生 2:应该有更简单的方法吧?可能和数字的某一位有关?
师:这位同学很会思考!其实 2 和 5 的倍数都有自己独特的 “特征”,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探究《2、5 的倍数的特征》,找到快速判断的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回顾找 2、5 的倍数的方法,结合较大数判断的需求引发认知冲突,激发学生探究特征的兴趣。
(二)自主探究,发现特征(环节名:探究发现篇)
1. 探究 5 的倍数的特征
师:我们先从 5 的倍数入手。老师给大家准备了 100 以内的数表,大家先在数表中圈出所有 5 的倍数,然后仔细观察这些数的个位,看看能发现什么规律。
(学生独立圈数,教师巡视,提醒学生圈数时不要遗漏;圈完后小组内互相核对,确保圈出的都是 5 的倍数)
师:谁来分享一下你圈出的 5 的倍数?观察这些数的个位,你有什么发现?
生 3:我圈出的 5 的倍数有 5、10、15、20……95、100。我发现这些数的个位不是 0 就是 5!
师:大家同意这个发现吗?我们再找几个数验证一下,比如 105,个位是 5,它是 5 的倍数吗?110,个位是 0,它是 5 的倍数吗?
生 4:105÷5=21,是 5 的倍数;110÷5=22,也是 5 的倍数!
师:那像 23,个位是 3,它是 5 的倍数吗?
生 5:23÷5=4……3,不是 5 的倍数。
师:所以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个位上是 0 或 5 的数都是 5 的倍数(用红色字体标注)。现在大家能用这个特征,快速判断 25、43、960、872、65 这些数中,哪些是 5 的倍数吗?
生 6:25 个位是 5,是 5 的倍数;960 个位是 0,是 5 的倍数;65 个位是 5,是 5 的倍数;43 和 872 个位不是 0 或 5,不是 5 的倍数。
2. 探究 2 的倍数的特征与奇数、偶数
师:我们找到了 5 的倍数的特征,那 2 的倍数又有什么特征呢?大家用同样的方法,在 100 以内数表中框出 2 的倍数,观察它们的个位,试着总结规律。
(学生自主框数,小组交流观察结果)
师:谁来分享你的发现?
生 7:我框出的 2 的倍数有 2、4、6、8、10、12……98、100,它们的个位是 0、2、4、6、8!
师:我们来验证一下,比如 102,个位是 2,是 2 的倍数吗?113,个位是 3,是 2 的倍数吗?
生 8:102÷2=51,是 2 的倍数;113÷2=56……1,不是 2 的倍数。
师:非常好!所以个位上是 0、2、4、6、8 的数都是 2 的倍数(用红色字体标注)。数学中,我们给 2 的倍数和不是 2 的倍数的数起了专门的名字:整数中,是 2 的倍数的数叫做偶数(0 也是偶数),不是 2 的倍数的数叫做奇数(用红色字体标注)。大家想想,0 是偶数吗?为什么?
生 9:是!因为 0÷2=0,商是整数且没有余数,0 是 2 的倍数,所以 0 是偶数。
师:没错!那最小的奇数是几?最小的偶数是几?
生 10:最小的奇数是 1,最小的偶数是 0。
师:现在我们来做个小练习:判断 98、355、0、123、881 这些数中,哪些是奇数,哪些是偶数?
生 11:98 个位是 8,是偶数;355 个位是 5,是奇数;0 是偶数;123 个位是 3,是奇数;881 个位是 1,是奇数。
3. 探究既是 2 的倍数又是 5 的倍数的数的特征
师:我们已经知道了 2 和 5 的倍数的特征,那大家思考一下:既是 2 的倍数,又是 5 的倍数的数,会有什么特征呢?小组讨论 2 分钟,说说你们的想法。
(学生小组讨论,教师参与交流,引导学生结合 2 和 5 的倍数特征分析)
师:哪个小组来分享结论?
生 12:2 的倍数个位是 0、2、4、6、8,5 的倍数个位是 0 或 5,它们的共同点是个位是 0,所以既是 2 的倍数又是 5 的倍数的数,个位一定是 0!
师:验证一下,比如 10,个位是 0,既是 2 的倍数又是 5 的倍数吗?20 呢?35 呢?
生 13:10÷2=5、10÷5=2,是;20÷2=10、20÷5=4,是;35 个位是 5,不是 2 的倍数,所以不是。
师:总结得很准确!个位上是 0 的数既是 2 的倍数又是 5 的倍数(用红色字体标注)。
设计意图:通过 “圈数 — 观察 — 猜测 — 验证 — 归纳” 的流程,让学生自主发现 2、5 的倍数特征及奇数、偶数的定义,培养探究能力和归纳思想。
(三)分层练习,巩固提升(环节名:巩固提升篇)
师:我们已经掌握了 2、5 的倍数的特征和奇数、偶数的知识,现在通过练习检验一下学习成果,大家要认真思考哦!
基础练习:判断 2、5 的倍数与奇数偶数
师:下面哪些数是 2 的倍数?哪些是 5 的倍数?哪些既是 2 的倍数又是 5 的倍数?24、35、67、90、99、15、106、60、75、130、280、6018、8100。
生 14:2 的倍数有 24、90、106、60、130、280、6018、8100;5 的倍数有 35、90、15、60、75、130、280、8100;既是 2 的倍数又是 5 的倍数的有 90、60、130、280、8100。
师:判断得很准确!再说说这些数中哪些是奇数,哪些是偶数?
生 15:奇数有 35、67、99、15、75;偶数有 24、90、106、60、130、280、6018、8100。
进阶练习:按要求填数
师:我们来挑战几道填数题。第一题:一个两位数,两个数位上的数一样,并且是 5 的倍数,这个数是多少?
生 16:5 的倍数个位是 0 或 5,两个数位一样,所以是 55!
师:第二题:3□5 既是 2 的倍数又是 5 的倍数,□里填几?
生 17:既是 2 又是 5 的倍数,个位必须是 0,但这里个位是 5,是不是题目有问题?
师:哦,老师写错了,应该是 3□0,现在□里可以填几?
生 18:个位是 0,已经满足既是 2 又是 5 的倍数,所以□里可以填 0-9 任意一个数!
师:第三题:既是 2 的倍数又是 5 的倍数的最小三位数是多少?
生 19:个位是 0,百位最小是 1,十位最小是 0,所以是 100!
拓展练习:组数与实际应用
师:从 4、9、0、5 这四个数字中任选三个不同的数组成一个三位数,使它既是 2 的倍数,又有因数 5(有因数 5 就是 5 的倍数),这个数最大是多少?最小是多少?
(学生独立思考,小组讨论,教师引导学生先明确 “既是 2 又是 5 的倍数,个位必须是 0”)
生 20:个位是 0,剩下的数字是 4、9、5,组成最大的三位数是 950,最小的是 450!
师:非常好!再看一道实际应用题:一个杯子正放在桌上,翻动 1 次后杯口朝下,翻动 2 次后杯口朝上,翻动 2021 次后杯口朝哪?翻动 2022 次后呢?
生 21:翻动 1 次(奇数)朝下,2 次(偶数)朝上,所以奇数次朝下,偶数次朝上。2021 是奇数,朝下;2022 是偶数,朝上!
设计意图:通过基础、进阶、拓展三层练习,兼顾不同学情,巩固 2、5 的倍数特征及奇数、偶数的应用,提升知识运用能力。
(四)总结回顾,梳理知识(环节名:总结梳理篇)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很多关于 2、5 的倍数的知识,谁能说说你有哪些收获?
生 22:我知道了 5 的倍数个位是 0 或 5,2 的倍数个位是 0、2、4、6、8,个位是 0 的数既是 2 又是 5 的倍数。
生 23:我知道了偶数是 2 的倍数(0 也是偶数),奇数不是 2 的倍数,最小的偶数是 0,最小的奇数是 1。
师:大家总结得很全面!我们不仅找到了 2、5 的倍数的特征,还学会了判断奇数和偶数,并用这些知识解决了填数、组数的问题。希望大家课后能把这些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发现更多数学的奥秘。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主总结,梳理本节课核心知识,形成系统认知,强化记忆。
(五)布置作业,拓展延伸(环节名:拓展延伸篇)
基础作业:完成教材对应练习题,判断 100 以内哪些数既是 2 的倍数又是 5 的倍数,记录下来;
提升作业:用 0、3、7 三个数字,组成 2 的倍数、5 的倍数、既是 2 又是 5 的倍数的数(每个数中数字不重复),并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实践作业:和同学一起找一找生活中运用 2、5 的倍数特征或奇数、偶数的例子,如超市商品定价(大多是 2 或 5 的倍数)、日历中的日期(奇数和偶数交替),下节课分享。
设计意图:通过分层作业,巩固基础、深化思考、联系生活,兼顾知识掌握与兴趣培养,为后续学习铺垫。
七、教学反思
本课时教学围绕 “2、5 的倍数的特征” 展开,通过旧知引新激发兴趣,自主探究发现特征,分层练习巩固知识,整体达成教学目标。亮点在于:以 100 以内数表为探究载体,让学生通过圈画、观察自主发现特征,避免被动灌输;结合生活实例设计练习,增强知识实用性;注重小组合作讨论,促进思维碰撞。
但教学中也存在不足:部分学生对 “0 是偶数” 的理解仍有偏差,需结合 “0 是 2 的倍数” 进一步强化;在拓展练习 “组数” 时,少数学生因忽略 “数字不重复” 的要求出错,需提醒审题细节。后续教学中,需针对易错点设计更多对比练习,如 “判断 0、2、5、7 等数的奇偶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