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 课件(内嵌视频)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 课件(内嵌视频)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8.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8-22 11:27: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7张PPT)
《南京条约》签订后,西方商人简直是欣喜若狂——
“中国市场的远景是广阔的,将来它的销量会比全欧洲还要多。”
“只要中国人每年需用一顶棉帽,不必更多,那英格兰现有的工厂就已经供给不上了”。
然而,事实是——
英国人的目的达到了吗?
一、第二次鸦片战争
1.背景:
商品滞销
一、第二次鸦片战争
1.背景:
担心危及
统治利益
拒绝修约
英、法挑起第二次鸦片战争
矛盾
提出“修约”
要求
英国政府认定商品滞销在于中国通商口岸开放的太少,在中国享受的特权太少了!
根本原因:
西方列强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借口:
亚罗号事件、马神甫事件
1856.10 英军炮轰广州,挑起争端(开始标志)
联合法国,攻陷广州
1858.4 攻陷大沽炮台,进逼天津
一、第二次鸦片战争
2.过程:
第一阶段:
主凶: 帮凶:
英法 美俄
一、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8 年6月
英、法、美、俄
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
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
破坏外交主权,方便干预中国内政
2.过程:
广州
厦门
福州
宁波
上海
琼州
汕头
台湾
九江
汉口
江宁
镇江
烟台
营口
内河航运权受到侵犯
外国势力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
1860.8
英法占领天津,进逼北京
1860.10
1859.6
炮轰大沽炮台
一、第二次鸦片战争
2.过程:
第二阶段:
奕 担任议和大臣留守北京
咸丰帝逃往
承德避暑山庄
北京
天津
清政府与英、法签订《北京条约》(结束标志)
火烧圆明园
占领安定门,控制北京城
圆明园占地5200余亩、方圆20里,从康熙至咸丰150年,倾全国人力、物力、财力建成一座举世闻名的大型皇家宫苑。不仅是中国封建时代建筑艺术结晶,而且是世界上罕见的博物馆、艺术馆、图书馆、珍宝馆,清朝皇家的宝物主要在此。西方誉之为
“万园之园”。
二、火烧圆明园与《北京条约》的签订
昔日壮丽园林
今日残垣断壁
·暴露英法联军的贪婪暴行。火烧圆明园是中华民族的耻辱。
·不仅给中华文明造成了不可弥补的损失,也是对世界文明的践踏和破坏。
·落后就要挨打,弱国无外交,一个民族只有强大才不会被欺凌。
法国枫丹白露宫中国馆
丹枫白露宫中的圆明园文物
十二生肖兽首铜像原为圆明园海晏堂外的喷泉的一部分。截止至2023.10,牛、猴、虎、猪、鼠、兔、马七尊兽首铜像回归中国。龙首也一度传出被发现的消息。而蛇首、鸡首、狗首、羊首至今下落不明。
项目 签订国家 主要内容
《北京条约》
英、法
1、承认《天津条约》继续有效;
2、增开天津为通商口岸;
3、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
4、赔款额大幅度增加。
《北京条约》
二、火烧圆明园与《北京条约》的签订
威胁北京,侵略势力渗透到统治中心地区
使列强权益合法化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有一个国家“不需要花一分钱,不出动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获得更多好处”——马克思
三、俄国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图一 清朝疆域图
图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疆域图
俄国
1858年《瑷珲条约》割占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地区60多万平方千米
1860年《北京条约》割占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地区40万平方千米
1860年《北京条约》和1864年《勘分西北界约记》,割占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地区44万多平方千米
1881年《改订条约》割占西北地区7万多平方千米
三、沙俄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俄国共割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的:
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
割占领土最多的条约
近代史中侵占中国领土最早和最多的国家分别是?
英国最早
俄国最多
《南京条约》 《天津条约》《北京条约》 对比结论
割地
赔款
通商
特权
影响 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通商口岸;增开天津为商埠。
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香港岛
2100万银元
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
协定关税
割九龙司地方一区
对英、法两国赔款各增至 800万两白银
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
丧失更多领土主权
加重财政危机和
人民负担
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深入到长江中下游
便利列强干涉中国内政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
使中国丧失更多主权
01
英国、法国、美国等西方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一带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
02
俄国占领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03
·
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04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
3.影响:
第一次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起止时间
原因
开放
通商口岸
影响
侵略者
1840-1842
1856-1860
打开中国市场
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为英国
英国、法国
4处
东南沿海
共11处
深入长江中下游地区
开始沦为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进一步加深
继续
扩大
影响一脉相承
根本原因相同
侵略时间变长
侵略力量增强
侵略区域扩大
影响继续加深
第二次鸦片战争似乎与鸦片无关,为何被称为第二次鸦片战争?
课堂小结
英法主凶、美俄帮凶
根本原因:
原因
结果
影响:
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第二次鸦片战争
概况
1856-1860年
时间:
侵略国家:
战败(列强罪行)
原因:
签订《天津条约》、《通商章程善后条约》、《北京条约》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俄国侵占150万平方千米土地
清政府腐朽的封建专制制度
直接原因:
亚罗号事件、马神甫事件
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1.(2025齐齐哈尔)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写道:圆明园是皇帝夏季离宫,先被联军掠夺,后被下令焚毁。与该书中提到的罪行相关的战争是(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2025苏州)以下为晚清洋纱进口价格(按包计)数据柱状图,这一现象( )
随堂训练
B
A.说明外国商品竞争力弱
B.破坏了中国的自然经济
C.表明列强放松经济侵略
D.导致国家经济负担加重
B
3.1854年,英、美、法三国向清政府提出修约要求。提出:“准英人随意往内地各处并海滨各城邑”,自由贸易,“往来无碍”“俱不得在内地津关,重行征税”“内地完全开放”等。这些要求旨在(   )
A.方便外国人来华旅游
B.进口更多的中国茶叶
C.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D.向中国出口更多粮食
C
4.下图是课本剧社团的同学在排演时的对白。据此该剧目的主题可能是(   )
A.《天津条约》 B.《南京条约》
C.《北京条约》 D.《望厦条约》
甲:听说这次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
乙:是啊!并且之前可恶的鸦片贸易竟然合法了。
丙:唉!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A
5.2023年,猴首和虎首等4件圆明园兽首铜像亮相“中国海外文物回归成果精品展”,体现了国家对自身文化和文化遗产的重视。盗取这些文物的罪魁祸首是(   )
A.英国侵略军 B.英法联军 C.日本侵略军 D.八国联军
6.清鼎盛时期,有1 300多万平方千米的版图,但是弱国无外交。在中国近代史上,最先割占中国领土和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分别是(   )
A.英国,法国 B.英国,美国 C.俄国,日本 D.英国,俄国
7.1856年底,《北华捷报》刊载了发生在广州的一系列事件,并污蔑外国人长期受到中国人的蔑视和侮辱。此举旨在(  )
A.激化列强与中国的矛盾 B.促使俄国占领中国大量领土
C.为扩大对中国的侵略造势 D.为英法火烧圆明园进行辩护
B
D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