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学年广东东莞南开实验学校初二下期中考试历史卷(解析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1949年,某次会议通过了以下若干决议:“……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改北平为北京,并作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这次会议应该是:
A. 第一届人国人民代表大会 B. 七届二中全会
C. 十一届三中全会 D.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1949年9月21日,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隆重举行,宣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正式成立。参加会议的有46个单位的代表共662人。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 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这三个为新中国奠基的历史性文件。会议还通过了关于国旗、国 歌、国都、纪年等项决议,会议选举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的委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当时还不具备召开普选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条件 下,肩负起执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的重任,完成了建立新中国的历史使命,揭开了新中国历史的第一页。所以答案选D
考点: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历史下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2.2014年10月1日清晨,来自祖国各地的群众,来到天安门广场及周边地区观看升国旗仪式,共同为祖国65周年生日祝福。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A.成为中华民族由危亡走向振兴的转折点
B.标志着祖国统一大业的最终实现
C.标志着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D.标志着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新纪元,新中国的成立,实现了国家的空前统一,这在旧中国是不可想象的。1949年10月,在中华大地上诞生了一个空前统一的人民共和国。标志着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所以答案选C
考点: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历史下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3.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赴朝作战。下面四组人物,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黄继光、邱少云 B.黄继光、邓稼先
C.雷锋、黄继光 D.邱少云、雷锋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黄继光、邱少云是抗美援朝时期的 英雄人物,为了保证战争的胜利,他们最终付出了宝贵的生命。所以答案选A
考点: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历史下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最可爱的人。
4.毛泽东曾兴奋地告诉老一辈的革命家:“我为新中国数万万农民获得翻身的机会和国家获得工业化的基本条件而表示高兴,表示庆贺。”据此可知,让毛泽东高兴的是
A.新中国成立 B.土地改革的完成
C.抗美援朝的胜利 D.“一五”计划完成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1950年6月30日, 中央人民政府根据全国解放后的新情况,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它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同年冬起, 没收地主的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耕种,同时也分给地主应得的一份,让他们自己耕种,自食其力,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 开辟道路。所以答案选B
考点: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历史下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土地改革。
5.新中国在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开始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的标志性事件是
A.1952年土地改革的完成 B.新中国的成立
C.“一五”计划的完成 D.“大跃进”运动的开展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胜利完成,超过了中国近代史上一百多年的建设规模,走完了西方发达国家几十年的 道路,显示了社会主义新中国伟大的力量。一五计划奠定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基础,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所以答案选C
考点: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历史下册?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工业化的起步。
6.今年也是抗美援朝战争胜利62周年。而歌曲作品最能反映时代特征,下列歌词产生于抗美援朝期间的是
A.“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B.“学习雷锋好榜样”
C.“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
D.“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1950 年夏,为准备参加抗美援朝,某部炮兵第一师26团开赴鸭绿江边整装待命。在五连召开的表决心大会上,好几个班的决心书上都写着“保卫和平,保卫祖国,就是 保卫家乡”;有的战士在发言中写出“雄赳赳,气昂昂,横渡鸭绿江”的句子;几乎所有发言中都有“打败美国野心狼”的口号。连指导员麻扶摇将战士们发自内心 的誓言记录下来,后几经修改补充,写成了一份诗歌形式的决心书。在全团出国作战誓师大会上,麻扶摇代表连队发言,这份决心书作为开场白,受到热烈欢迎。所以答案选D
考点: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历史下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最可爱的人。
7.我国在“一五”期间各个部门的投资比例是:工业占58.2%,农林水利占7.6%,运输、邮电占19.2%,文化教育和卫生占7.2%,其他占7.8%。在工业内部,轻、重工业之间的投资比例是1:7.9由此可见,我国当时( )
A.“农轻重”三业均衡发展 B.优先发展运输邮电业
C.优先发展重工业 D.三大改造稳步推进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了尽快满足人民群众对发展生产力的要求,同时借鉴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1953年国家开始实行以优先发展重工业为中心的“一五”计划。所以答案选C
考点: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历史下册?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工业化的起步。
8.时下,人们爱用“最美”一词赞美危难关头舍己为人的英雄。六十年前,作家魏巍发表过一篇充满激情、脍炙人口的文章——《谁是最可爱的人》,生动报道了在朝鲜战场上英勇作战、舍生忘死的
A.中国工农红军 B.中国人民志愿军
C.八路军 D.中国人民解放军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1950年6月25日,朝鲜半岛由于领土争端,爆发了朝鲜战争。9月中旬美帝国主义纠集联合国部 队,直扑我鸭绿江边。10月25日我国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谁是最可爱的人》描写的就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所以答案选B
考点: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历史下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最可爱的人。 ...
9.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公布前,曾有1.5亿人民参加讨论,提出118万条修改和补充意见,这充分说明
A.它体现了人民的意志
B.这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C.它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
D.它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保证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查的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的制定。上述材料说明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的制定充分体现了人民的意志,体现了民主集中制的原则。所以答案选A
考点: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历史下册?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工业化的起步。
10.1956年,一位中国诗人写道:“请看,中国张开了翅膀——银亮的翅膀!万里的远航!在晴朗的日子射着辉煌的阳光!”该诗句表达了
A.建国后人民当家作主的欢乐
B.三大改造胜利完成后的欣喜
C.大跃进运动开始初期的信心
D.“文化大革命”爆发以后的狂热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是指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内组织的对于农业、资本主义工商业和手工业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造。其意义是,标志着我国基本上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所有制方面的社会主义革命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我国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题干描述的就是三大改造完成后人民的高兴之情。所以答案选B
考点: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历史下册?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三大改造。
11.图表归纳法是历史最重要学习的方法之一。下表反映了中国近现代史上四个不同时期的时代特征,其中1949~1956年应该填
A.五四风雷,抗日烽火 B.星星之火,力挽狂澜
C.民族独立,喜获新生 D.国共对峙,走向抗战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1949~1956年这段时间是中国见过和巩固政权的时期,最准确的描述是民族独立,喜获新生 。所以答案选C
考点: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历史下册?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三大改造。
12.“谷撒地,薯叶枯,青壮炼铁去,收禾童与姑,来年的日子怎么过?”诗中反映的是中国20世纪50年代末出现的现象。当时还出现“芝麻赛玉米,玉米比人大”的打油诗。这些状况的出现主要是由于
A.自然灾害严重 B.苏联撤走专家
C.“文化大革命”的开展 D.“左”的错误泛滥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芝麻赛玉米,玉米比人大”这个是典型得到大跃进时期的浮夸风,是典型的左倾错误的表现。所以答案选D 考点: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历史下册?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13.图文信息最能够体现相关时期的历史,下列图片最有可能出现在( )
A.抗日战争时期 B.文化大革命时期
C.“大跃进”运动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由图片可见,一个萝卜那么大,玉米要用火车拉,世界上没有这么大的萝卜和玉米,可见是典型的浮夸风。是左倾错误的表现。所以答案选C
考点: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历史下册?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14.“文化大革命”期间,许多领导干部、专家学者和民主人士被诬为“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反动学术权威”等,遭到批斗、迫害。这些现象充分反映了“文化大革命”期间
A.没有制定法律
B.民主与法制遭到严重的践踏
C.“走资派”企图夺取政权
D.党中央出现了修正主义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文化大革命”期间,许多领导干部、专家学者和民主人士被诬为“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反动 学术权威”等,遭到批斗、迫害这一现象表明,给人定罪不是法制说了算而是四人帮说了算,可见民主和法制是名存实亡。所以答案选B
考点: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历史下册?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文化大革命”的十年。
15.如果为下列三幅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拟定一个主题,最恰当的是
A.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B.高指标、瞎指挥泛滥
C.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完成 D.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实现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国家是一个新兴的社会主义国家,对走社会主义道路没有经验,只能摸索,从三大改造开始,逐渐向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过渡,其中有成功有失败。是我们国家对社会主义新生道路的探索。所以答案选A 考点: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历史下册?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16.某同学在网上看到许多毛泽东主席像章,其中一枚像章背后刻着“1969年6月”制作。由此可以断定像章是
A.建国初期的 B.“文化大革命”时期的
C.抗美援朝时期的 D.三大改造时期的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时间是1966-1976年的十年,有题干提示的时间是1969年,可见是文革时期的事件。所以答案选B
考点: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历史下册?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文化大革命”的十年。
17.费正清在《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说:“毛(泽东)及其同僚依靠组织方式上的变化,通过大规模的劳力动员,以实现农业奇迹;邓(小平)及其同僚同样依赖改变组织方式——尽管在类型上二者十分不同——来提高农业生产率。”材料中所说的邓“改变组织方式”指的是
A.深入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
B.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
C.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实现土地归农民所有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1980年代初期在中国大陆的农村推行的一项重要的改革,是农村土地制度的重要转折,也是现行中国大陆农村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所以答案选C
考点: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历史下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的历史转折。
18.歌曲:“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我们党和家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标志是
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B.中共十五大的召开
C.邓小平南方谈话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全会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 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战略决策,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我国从此走上了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所以答案选 D
考点:人教版新课标八...
19.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大报告中指出: “中国梦”,以及配套的“一带一路”建设,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从沿海到沿江沿边,从东部到中西部,对外开放的大门毅然决然地打开了。”我国对外开放的突破口是
A.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建立国有企业现代企业制度
C.兴建经济特区 D.开发上海浦东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我国对外开放的突破口是兴建经济特区,我国之所以在改革开放之后进行经济特区的建立其目的是能够 把我国的经济正在的带动起来,能够正在的走向小康社会,先富带后富。能够更好的发挥沿海城市的地理位置的特征,把我国真正建设成为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市场经济的国家。所以答案选C
考点: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历史下册?建设有中国特色...
20.新中国成立以后,为了打破美、苏等国对核武器和航天技术的垄断,我国决定
A.建立人民空军 B.研制“两弹一星”
C.实施“863计划” D.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20世纪50年代、60年代是极困难时期,当时面对严峻的国际形势,为抵制帝国主义的武力威 胁,50年代中期,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党中央领导集体,根据当时的国际形势,为了保卫国家安全、维护世界和平,高瞻远瞩,果断地作出了独立自主研 制“两弹一星”的战略决策。所以答案选B
考点: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历史下册?国防建设与...
21.下图是20世纪70年代小岗村18位农民按下红手印的“包产到户”契约。下列对这一契约出现的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人民公社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B.农民渴望改变贫穷落后的生活状况
C.农民家庭收入很少
D.农民缺少生产自主权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A.人民公社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这个说法是不正确的,人民公社化是左倾错误是不正确的事件,不可能调动人民的生产积极性。所以答案选A
考点: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历史下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
22.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走上了快速发展的道路,其中,我国对外开放方面取得了重大的进展,我国对外开放新格局是( )
A.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B.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C.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
D.内地——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我国对外开放新格局基本上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江和内陆开放 城市——沿边开放城市”这样一个宽领域、多层次、有重点、点线面结合的全方面对外开放新格局.至此,我国的对外开放城市已遍布全国所有省区,我国真正进入 了改革开放新时代。所以答案选B
考点: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历史下册?建设有中国特色...
23.原苏联总理雷日科夫在评价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就时说:“中国的经济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国正在沿着一条正确的道路稳步前进。”这条正确的道路是
A.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B.“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的道路
C.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D.照搬斯大林模式的道路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对现阶段纲领的概括。 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 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所以答案选C
考点: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历史下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24.1997年香港、1999年澳门回归祖国时,人民解放军驻港、驻澳部队举行了雄壮盛大的进驻仪式,他进驻最能体现中国政府
A.对港澳特别保护 B.向港澳显示强大
C.让港澳人民放心 D.对港澳行使主权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1997年香港、1999年澳门回归祖国时,人民解放军驻港、驻澳部队举行了雄壮盛大的进驻仪式,对港澳行使主权。所以答案选D
考点: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历史下册?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香港和澳门的回归。
25.“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长先生,我荣幸地通知你,在10月25日举行的联合国1976次会议上,以76票赞成,35票反对,17票弃权通过了下述决议:(第2758号决议,在此从略)。顺致最高的敬意。”这是1971年联合国秘书长吴丹发来的电报,请问,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决议是
A.祝贺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B.吸收中国为联合国会员国
C.中国重返联合国
D.祝贺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送入太空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1971年10月25日,在美国纽约联合国总部举行的第26届联大上,恢复新中国在联大的合法席 位和驱逐台湾国民党集团代表的提案,以压倒多数被通过。中国重返联合国,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终于被承认了。这是中国和广大主持正义的国家长期斗争而取 得的重大胜利。所以答案选C
考点: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历史下册?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26.2013年是广西、宁夏自治区成立55周年,两区各族人民纷纷进行庆祝活动,我国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等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基本政治制度是
A.共同发展 B.民族区域自治
C.民族平等 D.民族团结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民 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指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之 一,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重要内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就是在统一的祖国大家庭里,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以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为基础,建立相应的自 治机关,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自主地管理本民族、本地区的内部事务,行使当家做主的权利。所以答案选B
考点: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历史下册?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民族团结。
27.党和政府明确提出“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九年义务教育作为奠基工程的民展战略是
A.科教兴国 B.“863”计划
C.阳光工程 D.希望工程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1995年,九年义务教育作为奠基工程的民展战略是“科教兴国,科教兴国”是指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强盛。所以答案选A
考点: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历史下册?科技教育与文化?改革发展中的教育。
28.“作为距离香港最近的城市,它最早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特区,30年来,它从一个小鱼村发展成为中国最年轻的城市之一,创造了世界经济发展史上的奇迹。”材料描述的城市是
A.厦门 B.深圳
C.珠海 D.汕头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深圳是中国改革开放建立的第一个经济特区,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已发展为有一定影响力的国际化城市,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深圳速度”,同时享有“设计之都”、“钢琴之城”、“创客之城”等美誉。所以答案选B
考点: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历史下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
29.我国《反分裂国家法》中规定“……以和平方式实现祖国统一,最符合台湾海峡两岸同胞的根本利益。”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前提和基础是:
A. 坚持不动用武力的原则
B. 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原则
C. 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D. 坚持反对外国干涉的原则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实 现海峡两岸和平统一的正确途径是,通过交流,增进了解,建立相互信任,进行政治谈判,而这一切,都要以真正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为基础和前提。在一个中国原则 下,两岸交流中所衍生的各种问题就能通过协商获得解决,就可以通过谈判正式结束两岸敌对状态,也可以找到台湾当局所关心的其它一些问题的解决办法,从而不 断发展两岸关系,创造条件,最终实现和平统一。所以答案选C
考点: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历史下册?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香港和澳门的回归。
二、填空题:
30.周恩来总理曾经说过,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就是从天安门到天安门。你认为后一个“天安门”是哪一重大历史事件?
A.新文化运动 B.开国大典
C.北平和平解放 D.五四运动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是指1949年10月1日15:00在北京天安门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而举行的仪式,直到21:00才结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标志。所以答案选B
考点: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历史下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三、判断题:
31.改错题。
(1)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走了上社会主义道路。
把_______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一届全国人大的召开,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把_______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976年,华国锋、叶剑英代表中央政治局一举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结束了“大跃进”这场内乱。
把_______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建国后,我国在体育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容国团成为中国第一个世界举重冠军。打破了世界纪录。
把_______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国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是民族团结。
把_______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新中国成立 改为 三大改造完成 。或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改为国家的主人
(2)第一届全国人大 改为十一届三中全会。或改革开放改为《宪法》
(3)把 大跃进 改为 文革 。
(4)把 容国团 改为 陈镜开。 或 举重改为乒乓球
(5)把 民族 改为 一国两制 。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走了上社会主义道路。这个是不正确的。应该把成立改为三大改造完成。1956年.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基本完成,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公有制的转变,标志着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我国的基本建立,我国开始进入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时期。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一届全国人大的召开,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这个是不正确的。应该把全国人大改为十一届三中全会。十一届三中全会果断地作出把全党工作着重点和全国人民的注意力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这是八大正确路线的恢复和发展,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建设有中国自己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1976年,华国锋、叶剑英代表中央政治局一举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结束了“大跃进”这场内乱。这个是不正确的,应该把大跃进改为文革。1976年10月6日晚, 华国锋、叶剑英等代表中央政治局,执行党和人民的意志,对江青、张春桥、王洪文、姚文元及其在北京的帮派骨干实行隔离审查,毅然粉碎了江青反革命集团。党 中央还采取有力措施控制了上海局势,使江青集团骨干分子妄图武装叛乱的阴谋未能得逞。 粉碎“四人帮”的胜利,结束了“文化大革命”这场灾难,从危难中挽救了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为党和国家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创造了前提。[
(4)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建国后,我国在体育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容国团成为中国第一个世界举重冠军。打破了世界纪录。这个是不正确的,应该把容国团改为陈镜开。陈镜开是中国举重名将,是新中国第一个打破世界纪录的运动员。1956年6月7日,陈镜开以133公斤的成绩打破最轻量级挺举世界纪录,创造了中国第一个世界纪录。
(5)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我国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是民族团结。这个是不正确的,应该把民族改为一国两制。一国两制即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指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国家的主体实行社会主义,香港、澳门和台湾实行资本主义,一 国两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前任领导人邓小平为了实现中国统一的目标而创造的方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在台湾问题上的主要方针,也即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 政区所采用的制度。香港问题、澳门问题和台湾问题都是历史上遗留下来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实现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的共同愿望。
考点: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历史下册?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三大改造;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历史下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的历史转折;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历史下册?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文化大革命”的十年;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历史下册?科技教育与文化?改革发展中的教育;人版新课标八年级历史下册?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香港和澳门的回归。
四、综合题:
32.十八大报告指出:“当前改革进入了‘攻坚区’和‘深水区’,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以更大的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结合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改革需要巨大勇气】
材料一 2013年10月,第十三届全国“村长”论坛在安徽凤阳小岗村召开,参加论坛的各地农村基干部学习中国农民的创造精神,启迪激励世人,面向未来,再行开拓。
——摘自《新华网》
【改革彰显非凡智慧】
材料二 小平同志听说广东要“先走一步”,划了那么块地方老定不下个名来,就说:就叫特区嘛!陕宁就是特区。这句话很重要!有了这么个名就好办了。
——《中国经济周刊》
材料三 改 革开放35年以来,西方文化对中国的影响越来越大。2013年12月,西方的圣诞节来临之际,北大、清华等高校10名博士联名抵制圣诞节,一时间网上掀起 一阵“圣诞节,过还是不过”的争议。某地部分高校在当晚组织节日庆祝活动时也表示,过分渲染“圣诞狂欢”气氛,将削弱中国传统文化主体地位,学校不应提 倡。
(1)指出第一段材料中“中国农民的创造精神”的具体表现?
(2)材料二中“广东‘先走一步’”是什么含义?列举出一处“划了那么块地方”的城市名称。
(3)根据材料三,你是赞成或是反对过“圣诞节”诸类的“洋节”,请运用文化生活相关知识,阐明理由。
(4)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请你谈谈对当前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认识。
【答案】
(1)包产到户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A设经济特区;B深圳、汕头、珠海各一即可。
(3)A抵制外来习俗,强调中华文化。B有利于中外文化交流。开放试题,言之成理即可
(4)建议:1、坚持与深化改革、攻坚克难、彰显智慧一定能够开创新的局面等内容展开。
2、坚持改革开放,有利于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一段材料中“中国农民的创造精神”的具体表现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家 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1980年代初期在中国大陆的农村推行的一项重要的改革,是农村土地制度的重要转折,也是现行中国大陆农村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十一 届三中全会”以来,大陆推行“改革”,而改革最早始于农村改革,农村改革的标志为“包产到户(分田到户)”即后来被称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俗称“大 包干”)。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中“广东‘先走一步’”是设经济特区。“了那么块地方”的城市是深圳。深圳是中国改革开放建立的第一个经济特区,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已发展为有一定影响力的国际化城市,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深圳速度”,同时享有“设计之都”、“钢琴之城”、“创客之城”等美誉。
(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我赞成过“圣诞节”,随着当今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极化的发展,我们国家越来越多的融入了世界,跟各国的联系日益密切,为了更好的发挥我们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我们必须了解别的国家的风俗习惯,以便于更好的交流和来往,过洋节有利于中外文化交流。
(4)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改革开放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没 有改革开放,我们就不可能有今天这样的大好局面;没有改革开放,我国不知还要在封闭半封闭和停滞不前的状态下徘徊多久.深深体会到,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 鲜明的时代特色,是我们党最鲜明的时代旗帜,是中国人民最为自信和自豪的伟大创举.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时代要求进一步深化改革,经济社会发展呼唤进一步深 化改革,,坚持改革开放,有利于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我们要坚定不移把改革推向前进.这必将开启我国新一轮改革浪潮,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更加广阔的前景。
考点: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历史下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的历史转折;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历史下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
33.小议论文。
据澳大利亚《悉尼先驱晨报》4月23日报道,两位领导人当天在印尼首都雅加达举行的亚非峰会的间隙进行了约半小时会晤。由于在东海长期的领土争端和对战争历史的严重分歧,两国之间的关系长期紧张。两位领导人在会晤前握手并接受媒体拍照,虽然远谈不上愉快,但也显然不像去年11月在北京那次冷淡的会晤那么尴尬。那一次在北京,双方达成一致,恢复高层对话以逐渐弥合双方巨大的分歧。安倍在会谈后表示,与习近平的会谈“很有成效”,表明两国之间的关系正在改善。请根据材料和结合八上所学知识,谈谈中日关系变化的重要原因是什么,不低于150字。
【答案】纵观新中国成立后中日关系发展史,中日关系始终不尽人意,有冲突,有缓和。影响当前中日关系的因素十分复杂。我最主要的有三大因素 ,即经济因素、政治因素及美国因素。前两大因素与日本经济状况、民族主义情绪上升直接相关。随着日本经济的快速发展,他已经远远不能满足自己在国际种植中的地位,为了提高他的地位,日本极力的扭曲历史,篡改历史,企图挽回自己的形象,这就造成了和中国的冲突,日本这种不能这却对待历史的态度,导致了中国和日本的矛盾冲突。但是随着中国国际地位提高,综合国力的增强,日本不得不正式和中国的关系,在1972年与中国建交,道破了中日的僵局。由于美国不淡的干涉两国的事务,中日关系任重道远。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纵观新中国成立后中日关系发展史,中日关系始终不尽人意,有冲突 有缓和。影响当前中日关系的因素十分复杂。我最主要的有三大因素 ,即经济因素、政治因素及美国因素。前两大因素与日本经济状况、民族主义情绪上升直接相关。随 着日本经济的快速发展,他已经远远不能满足自己在国际种植中的地位,为了提高他的地位,日本极力的扭曲历史,篡改历史,企图挽回自己的形象,这就造成了和 中国的冲突,日本这种不能这却对待历史的态度,导致了中国和日本的矛盾冲突。但是随着中国国际地位提高,综合国力的增强,日本不得不正式和中国的关系,在 1972年与中国建交,道破了中日的僵局。由于美国不淡的干涉两国的事务,中日关系任重道远。学生能自圆其说即可。
考点: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历史下册?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外交事业的发展。